6 千人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_第1页
6 千人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_第2页
6 千人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_第3页
6 千人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_第4页
6 千人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千人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6千人糕

教学目标

1.认识“糕、特"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桌"等9个字,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1.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联系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和它大有关系:米字旁,古体字形像米粒,表示用米等粮食制成的。“羔"表声,小羊,甲骨文的字形像羊在火上,表示烤全羊。“糕”指用面粉、米粉、豆粉等制成的食品。比如有我们常吃的蛋糕、发糕、绿豆糕、桂花糕等。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课《千人糕》的第一课时,请大声把课题读一遍。大家先猜猜,千人糕是什么样的?

(学生随机回答,表达自己想法即可。)

咱们这节课就一起走进课文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糕"字的教学从字形入手,古体字的呈现让学生形象地了解糕是用米粉或者面粉做成的美味食品。再联系生活,拓展词语,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初读课文,明确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

2.要想课文再读好,字词识记不能少。

下面这些字的字音你都能读准吗?

糕特嘛买粉糖

蔗汁菜熬算销

劳确应的

我们可以借助图片认识他们:糕、蔗、汁、糖

可以换一换的记字方法来认识他们:彩——菜削——销份——粉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熬”上面的“敖"表音,下面的“”表义,“"由火演变而成,把蔬菜等加水放在文火上久煮为“熬”

还可以通过组词识记:买卖、甘甜、算数

认完生字,下面这些词语你能读准吗?老师读完后请你跟读一遍。

面粉甘蔗蔗糖劳动特别的确

买菜果汁熬夜销售应该计算

“的"是本课学习的多音字,你们还知道它的哪些读音呢?试试为不同的读音组词。

生1:读“d픓的确"

生2:还可以读“de”,比如:“我的、你的"

生3:还可以读“d씓目的"。

3.大家说得真棒,学完字词,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默读课文,思考:千人糕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叫“千人糕”呢?默读的“三不"要求还记得吗?

生: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4.大家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了吗?

生:我找到了,文中这一句介绍了千人糕的样子:“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5.原来它的样子就是一块平平常常的糕,因为经过了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摆在我们面前,所以叫它“千人糕"。看,这就是千人糕。

【设计意图:借助多种方法识字,学习的同时更是识字方法的渗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习惯。同时在自读课文、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对千人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读好对话,认识千人糕【语文要素:抓人物对话体会心情】

1.课文一共11个自然段,主要写了爸爸和孩子之间的几段对话呢?分别是哪几段?

生1:围绕这千人糕这个话题,父子俩一共说了3段对话。

生2:第一段对话:孩子对“千人糕”充满好奇。

第二段对话:父子俩探讨“千人糕"制作的劳动过程。

第三段对话:孩子觉得“千人糕”这个名称真是名副其实。

2.大家找得十分准确,现在默读第1—5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对千人糕的好奇?

生1:我找到的句子是:“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问。

生2: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

生3:我还要补充,我认为还有句子: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3.大家画的句子非常准确,现在请大家带着好奇和疑问把这三句话读一读吧!

4.这里出现了两个“特别”,想一想,他们的意思相同吗?

生1:我认为第1句的“特别"是“非常、十分”的意思,第2句的“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思。

5.请大家把这两句话比较着读一读。

这节课咱们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讲了爸爸告诉孩子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先充满好奇,尝过后却对“千人糕”不以为然。后面孩子言行和心理上发生的有趣变化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此处的教学抓住关键句子,带着学生进入文本情境,读出孩子对千人糕的好奇,平平常常的一块糕,爸爸却说是千人糕,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四、观察字形,学习写生字

1.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节课的四个生字。“能、桌、味、买"

2.先看“能”和“味",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这两个字我们用猜字谜的方法来记字,老师说,你们猜:

字谜一:厶下有一月,两匕右边站,要问表何意,能力和才干。

生:我猜是“能”。

老师范写,书写的时候注意“月"的撇变成了竖。

字谜二:“妹”字无女“口"来陪。

生:我猜答案是“味”。(老师范写)

3.再看“桌"和“买”他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现在换你们来说字谜。

生1:上字无底,“日"连“木”。

生2:我猜是桌子的桌,“桌"的笔顺

生3:卖掉十头。

生4:我猜是买卖的买,“买”的笔顺

4.我们用猜字谜的记字方法学习这一课的字,下面再来练习写一写吧!注意写字的姿势哦!

5.最后我们看看今天的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第3题,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请大家读准并积累。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在生字学习时多进行方法的渗透,从汉字本身的结构利用多种方法帮助识记,培养自主识字能力和兴趣。】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插图、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米糕、农具、甜菜、甘蔗"等词语,会写“具、甘、甜、菜、劳”5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第6—11自然段,尝试复述米糕的来历。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了解千人糕【语文要素:抓人物对话体会心情】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千人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那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这节课的第二课时。

2.请大家默读课文第6—11自然段。思考:米糕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

生:米糕是由米和糖做成的。文中有这句话: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3.请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制作米糕的材料虽然只有米粉和糖,但同样来之不易,我们对照结合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读读这句话:

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其中的“农具"指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比如有:锄头、耕犁、石磨。(出示PPT5)

4.细心的你们一定发现这一句的末尾是省略号,那农民伯伯种稻子,除了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之外还需要什么?

生1:我觉得还需要播种和施肥吧!

生2:我觉得还需要灌溉田地

5.下面,我们来看看“水稻种植”时的过程。需要“耕地、播种、育苗、灌溉、施肥",看来大米的生产并不容易。难怪诗人李绅会写出这样的诗句

6.刚才我们读懂了大米是经过哪些人的劳动获得的,但要想做成米糕还需要糖,糖又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呢?我们结合插图一,一起来读读课文第9自然段。

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种。熬糖的时候,要有工具,还得有火……(甘蔗图、甜菜图、熬糖图)

6.这里第二次出现省略号,想一想,要做成糖,除了文中写的,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呢?

生:应该还要榨甘蔗吧?

是啊,还有甘蔗和甜菜的清洗、压榨、分离、搅拌。

7.而米糕做好了,到摆上餐桌,又需要哪些人的劳动呢?结合插图二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包装图、送货图、搬货图、销售图)

8.大家能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过程的不容易?

生1:我觉得是“就算”和“还得"

生2:我觉得体会不容易的还有“又”这个字。

大家非常会抓关键词进行理解,让我们联系插图一起把第8、9自然段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粉和糖的来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这个版块的设计借助图片和视频帮助他们理解,再抓住关键词进行感悟,感受大米和糖的来之不易。】

二、借助插图,解说千人糕

1.我们知道了做一块米糕要经过那么多人的劳动,所以爸爸说——

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2.现在明白为什么叫它“千人糕"了吧!

3.也正是因为知道了一块普通米糕的来之不易,所以孩子才会说——

“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设计意图:借助插图结合课文进行朗读,体会其中饱含的深意。】

三、角色朗读,课后解疑。

1.现在大家扮演课文中的小朋友和爸爸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吧!(出示PPT19)

2.借助插图,我们再次回顾课文中米糕的制作过程:(出示PPT20)

3.我们生活中穿的衣服,用的文具……那些看起来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物品,其实都是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做成的。

例如:我们穿的衣服要经过哪些工序才能穿在我们身上?结合图片说一说。

生:我们穿的衣服要经过种棉花、摘棉花、纺纱、织布、设计师设计、服装厂加工、商店销售等一些列劳动,才能穿在我们身上。其实哥哥我们分享的也正是课后练习中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仿照课文练习说话,感知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知道劳动人民的辛苦,从而珍惜每一样劳动成果。】

四、观察字形,学习写生字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这五个字的书写“具、甘、甜、菜、劳"。

2.我们先来看“甘、甜”。

“甘"金文,表示用口腔品尝美味,本义是甜。“甜”的小篆,表示用口腔和舌头品尝美味,意为像糖或蜜的味道。甘和甜还可以直接组成词语。

3.再来看看“具、菜、劳"这三个字。

甲骨文“具”像两只手捧着盛食物的“鼎",金文“鼎”变为“贝",后又变为“目”,本意是“备办"的意思。(笔顺)书写时三短横,间隔要均匀。

“菜”是一个上形下声的字,本义为蔬菜。在小篆文中,字形像草,说明蔬菜属于草本植物;下边的“采"表示字音,意思是采摘,说明蔬菜是从田里采摘回来的。

“劳”是会意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面是焱(yàn),表示灯火通明;中间部分“冖"表示房屋;下面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为努力劳动。

上节课咱们学习的是字谜记字法,这节课咱们又学习了字理记字法,下课后记得练习这几个字的书写,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哦!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我们下节课再见!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一课一得,通过古体字的了解从造字规律上进行记忆,并理解背后的意思,帮助学生正确书写。】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千人糕》讲述的是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所讲的道理深刻。教学不但让学生弄懂课文内容,还明白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2)教学中,先由“千人糕”的名字讲起,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做成千人糕,需要许许多多的人来共同完成,缺少哪个环节,千人糕都到不了我们的口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