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500-安全管理体系之“5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流程、风险与合规全面图解(雷泽佳编制-2024A0版)_第1页
GB∕T 43500-安全管理体系之“5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流程、风险与合规全面图解(雷泽佳编制-2024A0版)_第2页
GB∕T 43500-安全管理体系之“5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流程、风险与合规全面图解(雷泽佳编制-2024A0版)_第3页
GB∕T 43500-安全管理体系之“5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流程、风险与合规全面图解(雷泽佳编制-2024A0版)_第4页
GB∕T 43500-安全管理体系之“5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流程、风险与合规全面图解(雷泽佳编制-2024A0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程预期结果(控制1.组织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包括意识、响应、积极地支持和反馈)是安全管理体系成功并实现其预期结果的关键;2.通过强有力的领导,提出并履行承诺,促进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通过在参与、促进、确保、沟通和监视安全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证实其领导作用和承诺。过程输入活动(工作流程图)过程输出安全体系标准要求及对流程控制说明1.组织环境2.组织的规模、复杂程度,以及风险管理和控制水平3.合规义务4.相关方需求和期望5.员工的意见、建议和期望等。员工的整体素质6.可利用的资源7.当前实际表现和期望的绩效(主要负责人)职责及其分工9.领导人员管理规定业绩考核管理规定1.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安全组织机构图)2.成立安委会安全管理委员会或工作组3.安全生产专项发展规划4.组织的中长期安全目标和年度安全目标5.优秀的组织文化6.良好的业绩与成果1.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注1:最高管理者是对本组织生产经注2:在保留对安全管理体系承担最注3:最高管理者示例董事会、董事管/经理以及对生产经营活动有决策权注4:如果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仅覆管理者是指管理和控制组织的这部分2.领导作用(领导力指确立战略方针目标,建立管理体系,并运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有效实施,达到目标的能力。注1:领导力是无关职位高低的个人行为,主动以身作则激发、辅导、影响和塑造他人行为,从而追求卓越绩效。3.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式证实其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并承诺:(1)对安全管理体系及其绩效全面负责并承担责任,具体要求见《附件A:最高管理者发挥领导作用并承诺的领域与其职责和权限及GB∕T43500标准条款对照表》及《附件B:GB/T43500标准其他章节对最高管理者职责和权限的规定》(2)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具体职责内容见《附件C:安全生产法及实施条例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职责的规定》 可能用于“5.1领导作用”监视和测量绩效的控制和 (1)领导力不足:.领导层缺乏必要的领导技能和经验,无法有效带领团队、激发员工潜力,导致组织安全绩效受损;.领导层不重视不积极参与管理工作,领导层未能对安全管理体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导致员工对安全管理体系的认同感和执行力下降;.未能以身作则:领导层未能遵守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或者在安全管理问题处理上不公正,导致员工对安全管理体系的信任度下降;.组织领导层未能以身作则,践行安全文化,导致员工对安全文化的信任度和认同感降低。(2)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没有有效措施和计划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未能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建设,导致员工对改进的积极性不(3)安全投入不足:领导层未能为安全管理体系提供足够的资源,导致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过程受到限制;(4)安全沟通障碍:领导层未能与员工建立有效的内外部沟通机制,导致安全信息传递不畅、误解和信任危机,影响安全决策以及全员参与和执行力。。 “5.1领导作用”需保持和保留成文信息:需保持的成文信息(文件)需保留成文信息(记录或证据性材料)(1)安全方针、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安全承诺(2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方)参与和协商管理程序(3)领导干部下基层管理规定(4)领导值班(现场带班)管理规定(5)管理评审控制程序(6)安全绩效管理规定(7)安全检查管理规定(8)安全生产奖惩管理规定(9总经理、党委)议事规则(1)领导安全决策记录(2)会议(安委会会议、安全形势分析会、安全讲评会、安全专题会议、安全例会)记录(3)指导与辅导记录(4)团队建设记录(5)沟通协调记录(6)资源分配(年度财务预算)记录(7)绩效评估与反馈(奖惩)记录(8)安全变革管理记录(9)个人发展与学习(安全培训)记录(10)重大事项参与和协商记录(11)领导干部下基层工作记录本(12)领导值班(现场带班)记录(13)安委会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14)议事决策会议录与会议纪要(15)重大安全事项挂牌督办记录(16)管理评审相关记录(17)其他参与有关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记录(18)其他领导改造其安全职责的相关记录附件A:最高管理者发挥领导作用并承诺的领域与其职责和权限及GB∕T43500标准条款对照表发挥领导作用并承诺的领域最高管理者职责和权限(发挥领导作用并承诺的具体方式)标准条款号职责和权限.对安全管理体系及其绩效全面负责并承担责任;.必要时,支持在组织内建立和运行安全管理委员会或工作组;5.3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及安全绩效.明确建立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并与组织战略方向相一致;.确保安全管理目标、指标和方案的可行性;.确保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6.3资源确定和提供.确保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7.2安全文化.在组织内建立、培育、引导和促进安全文化;.保护各种有利于安全保障的做法和行动,保护相关方不因报告隐患、违规行为、事件等而遭受报复(鼓励工作人员报告事件、危险源、风险和机遇并保护其免遭报复7.3沟通.就有效的安全管理和符合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7.4参与、指导与支持.指导并支持保持和增强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行为;.支持和监督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发挥领导作用;9.1发挥领导作用并承诺的领域最高管理者职责和权限(发挥领导作用并承诺的具体方式)标准条款号相关方管理和全员参与.确保识别和监视组织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来管理这些期望,确保充分考虑相关方的安全需求和期望;.必要时,建立、实施并保持其参与和协商的过程;4.1/5.4业务运营.确保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业务过程之中;4.4/8.1安全风险管理.强化对重大危险源、重大安全风险、重大事故隐患以及新生风险的关注和控制;8.1.2/8.1.3持续改进.保组织的其他部分产生的任何安全方案都能补充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并促进安全绩效和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附件B:GB/T43500标准其他章节对最高管理者职责和权限的规定体系要素/过程职责和权限的规定标准条款号安全方针.建立、实施并保持安全方针岗位、职责和权限.确保将安全管理体系内相关角色及其职责、权限分配到组织内各层级并予以沟通.确保建立、健全组织内全员安全责任制,并确保将安全职责和权限传递到组织内各层级.应对下列事项分配职责和权限:.分配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符合GB/T43500的要求.分配职责和权限确保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安全管理体系的绩效(指定管理者代表)。风险分析和评价.组织管理层自行评价或聘请专业第三方安全风险评价机构分析评价6.2.3管理评审.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9.3.1附件C:安全生产法及实施条例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职责的规定安全管理要素(过程)《安全生产法》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职责的相关规定责任概述.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投入.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主要负责人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安全文化建设.推进本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安全制度化管理.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安全检查.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制;安全信息管理.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向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应急管理.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不安全事件)管理.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其他职责.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职责。雷泽佳编制-2024A0版3过程预期结果(控制目标)1.通过制定和实施安全安全方针来凝聚和调动组织所有力量向确定的方向努力,为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与框架,使员工和相关方充分理解和认同,确保安全方针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过程输入活动(工作流程图)过程输出安全体系标准要求及对流程控制说明景、价值观和文化2.战略方向(发展战略和规划)3.组织环境(内外部因素)4.组织的规模、特点、复杂程度和实际风险管理和控制水平期望6.合规义务及其变化全安全方针承诺9.可利用的资源10.近年来组织各方面的绩效及其趋势11.组织现有绩效与同行业的类比12.最高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期望1.安全安全方针/安全安全方针声明(包括安全政策与安全承诺)1.安全方针:由组织最高管理者发布的安全宗旨,体现内部的安全追求和行为准则,以及对外部的安全承诺。2.最高管理者在建立安全方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结合组织的愿景、战略、宗旨、规模、业务以及组织所处环境(2)适合于组织,以及组织的安全风险的特性(3)与其他方针的一致性和协调性(4)与组织整体安全风险评估相一致(5)为制定安全目标提供框架3.建立安全方针时坚持全员参与、广泛征集意见。,并与与非管理人员协商。4.安全方针(内容)符合以下要求:(1)明确安全管理融入组织的相关业务和活动;(2)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安全生产法》第三条)(3)包括以下承诺:.为防止人员伤亡、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而提供安全保障.满足合规义务.消除隐患和降低安全风险.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鼓励相关方参与和协商5.沟通安全方针(1)作为成文信息可被获取。组织应对安全方针做出解释或说明,便于员工、相关方理解和获取。安全方针可以独立发布,也可在管理手册、宣传手册、员工手册等中表述(2)在组织内予以沟通,确保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清楚安全方针(3)在适当时可为相关方所获取6.适时或定期评审安全方针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必要时更新安全方针,以保持与组织的宗旨、组织环境相关和适宜。评审内容包括:(1)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是否存在偏离安全方针的情(2)资源的投入是否能够支持安全方针的实施;(3)安全方针是否仍然适用于合规义务、业务范围与活动的变化和持续改进要求;(4)安全方针是否调整和完善等。 “5.2安全安全方针”实施的技术、工具和方法:1.安全安全方针与安全目标关系表;2.问卷调查;3.相关方访谈和反馈;4.标杆管理;5.安全安全方针沟通工具:公告栏、屏保程序、组织的网站或安全例会 “5.2安全安全方针”需应对的风险:1.安全方针的制定应征求各级管理者及员工代表的意见;2.安全方针未体现组织的安全风险的特性;3.安全方针未能为制定安全目标提供框架,安全方针与安全目标相脱节;4.安全方针未包括所有应作出的安全承诺;5.安全政策未通过简报、培训、会议等形式与全体员工进行沟通,各级人员不知晓和理解本单位安全方针;6.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方针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并视情修订。 需保持的成文信息(文件)需保留成文信息(记录或证据性材料)(1)安全方针的发布记录(2)安全方针的培训记录(3)安全方针的评审与更新记录(4)安全方针的沟通与反馈记录(5)安全事故与违反安全方针的记录过程预期结果(控制目标)1.通过确定适宜的组织结构,明确其角色(岗位)、安全职责和权限,以保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并实现预期结果;2.确保组织人员理解、知晓和履行各自安全职责。过程输入活动(工作流程图)过程输出安全体系标准要求及对流程控制说明1.良好治理原则2.组织环境(内外部因素)3.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相关方意见与建议)4.合规义务5.法律法规对职责所规定的内容(见《附件A:生产经营单位履行的法律责任清单 ))6.组织的安全文化7.业务需求和目标8.现有的组织结构构架9.现有安全职责和业务职责10.可利用的资源11.安全管理体系过程清单力与经验1.所有相关人员的安全职责和权限得到确定2.形成成文件的职责和权限文件.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安全管理体系过程及职能职责分配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说明书.管理者代表/安全总监任命文件.文件“职责”章节对相关部门和岗位安全职责描述.工作流程图“职能带”对应安全相关工作事项3.安全职责与业务职责相结合4.组织内各层级人员知晓其安全职责和权限5.组织内各层级人员均承担其所控制部分的安全管理职责1.组织(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承担主体责任2.最高管理者(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见《附件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与履职内容》)3.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将安全管理体系过程相关的角色及其职责、权限分配到组织内各层级,建立、健全组织内全员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4.相关的角色主要包括:.最高管理者(主要负责人.管理者代表(安全总监、专职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各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负责人.承担安全管理具体业务的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生产组织指挥人员(生产部门负责人、车间负责人、班组负责人).管理与安全有重要影响的设备的人员.负责安全培训工作的人员.具有特定资格的人员(内部审核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等).工会领导及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的人员.员工代表.操作人员等5.最高管理者应对下列事项分配职责和权限:(1)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符合GB∕T43500要求(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安全管理体系的绩效注1:上述特定角色和职责可指派给某个人(即管理者代表、安全总监、分管安全领导)承担,也可由几个人共同分担,或指派给最高管理者中的某个成员注2:“负有责任的最高管理者”,意味最高管理者承担最终责任,并与因某事未完成、未妥善处置、不起作用或未实现其目标而被追究责任的人员一起承担连带责任注4: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要求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其关心的问题,而不会因此而遭受解雇、纪律处分或其他此类报人和其(安全生产分管和分管生产、设备、技术等)安全生 6.保持相关角色及其职责、权限的成文件信息7.在组织内各层级沟通或传递相关角色及其职责、权限8.组织内每一层级的工作人员均应承担其所控制部分的安全管理职责 “5.3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实施的技术、工具和方法:1.安全管理体系过程职能展开与分配表2.法定安全职责与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职责对照表3.(上下级)部门安全职责与岗位安全职责对照表4.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与安全职责对照表5.安全目标与安全职责对应关系表6.MECE安全职责归类分组法7.工作流程分析法/工作分析法8.安全职责展开与分配矩阵9.标杆管理法。可能用于“5.3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监视和测量绩效的控制和检查(C)点1)职责和权限分配的全面性和适宜性2)安全职责履行情况(失职或安全生产事故问责发 “5.3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需应对的风险:(1)安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风险:.安全组织架构设计不科学,安全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安全组织架构存在的缺陷未及时发现和调整,导致安全组织架构不能有效运行。(2)角色(岗位)及其安全职责分配风险.分配安全职责和权限时,未与非安全管理人员协商.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要求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其关心的问题,因此而遭受解雇、纪律处分或其他此类报复的威胁.策划安全管理体系发生变更时,未对对安全职责和权限进行分配或重新分配(3)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法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主要负责人未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未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主要负责人未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主要负责人未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主要负责人未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未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主要负责人未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负责人未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主要负责人未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主要负责人没有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未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高危生产经营单位未执行单位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4)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管理人员设置与配置不符合规定:.单位主要负责人未确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或者安全总监、主要技术负责人、其他相关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职责.单位主要负责人未明确本单位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生产技术保障职能并配备安全技术人员.未建立、健全从安委会或领导小组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等.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设置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5)其他负责人未履行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6)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未履行职责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未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未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未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未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未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未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7)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的风险.未明确安委会或领导小组和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未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岗位不相匹配,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制(8)履职要求、履职保障和履职能力方面的风险.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主要负责人没有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未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管理机构或者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或者不完全履行职责.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或者安全总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未依法履行职责.各级负责人不能熟知其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及其管控措施,也未告知全体从业人员。 “5.3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需保持和保留成文信息:需保持的成文信息(文件)需保留成文信息(记录或证据性材料)(1)职能职责管理规定(1)安全责任书(2)安全问责(责任追究)管理规定(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4)安全管理体系过程及职能职责分配表(5)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7)管理者代表/安全总监任命文件(2)安全职责文件评审与修订记录(3)安全责任检查与考核记录(4)安全责任追究(问责)记录附件A:生产经营单位履行的法律责任清单(通用版)工作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履行的安全生产法律责任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具体要求(条文摘录)1.综合类(1)应依照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2)主要负责人应履行的法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二)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五)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3)其它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的法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三)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设置专职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协助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4)应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5)应按照规定对相应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二条: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6)相应建设项目需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并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审查部门及其负责审查的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7)相应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需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8)相应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需经验收合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单位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9)需按照要求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10)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11)必须对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12)保护并按规定打开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做好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13)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14)相应设备必须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15)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16)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必须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工作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履行的安全生产法律责任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具体要求(条文摘录)和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并制定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18)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或者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19)1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按规定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20)应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21)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22)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并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23)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24)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25)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疏散通道。禁止占用、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疏散通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疏散通道。禁止占用、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疏散通道。(26)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27)不得拒绝、阻碍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以下统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积极配合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作出的相关决定,避免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情节严重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一百八十日内三次或者一年内四次受到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二)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三)不具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导致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四)拒不执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作出的停产停业整顿决定的。(29)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30)应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注册安全工程师按专业分类管理(31)进行危险作业,应当履行相应的安全管理职责《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危险场所动火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临近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大型检修等危险作业,应当执行有关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并履行下列职责一)根据危害风险制定作业方案、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二)确认现场作业条件符合安全作业要求;(三)确认作业单位的作业资质、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以及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符合安全作业要求四)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设置作业现场的安全区域,确定专人现场统一指挥和监督五)在危险作业前向作业人员说明危险因素、作业安全要求和应急措施,并经双方签字确认六)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采取应急措施,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工作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履行的安全生产法律责任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具体要求(条文摘录)(32)进行爆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危险作业,要安排专门人员现场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以及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33)应缴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或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属于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34)禁止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或者安全管理规定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七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35)禁止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人员违章指挥从业人员或者强令从业人员违章、冒险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四条: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36)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人员发现从业人员违章作业必须及时制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37)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或者其他人员应当执行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依法下达的安全监管监察指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条第一款: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通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38)禁止向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擅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提供生产经营场所、运输、保管、仓储等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39)应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40)应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五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41)应按规定及时上报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三)隐患的治理方(42)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不得擅自生产经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五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43)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不得擅自恢复生产经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44)已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发生重大变更,应按规定报原批准部门审查同意《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已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及其安全设施设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报原批准部门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的,不得开工建设:(一)建设项目的规模、生产工艺、原料、设备发生重大变更的二)改变安全设施设计且可能降低安全性能的三)在施工期间重新设计的。(45)建设项目应按规定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4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应按规定组织审查,并形成书面审查报告《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本办法第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和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审查,形成书面报告备查。(47)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应按照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第三款: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和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48)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应经竣工验收合格,并形成书面报告《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并形成书面报告备查。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2.行政许(1)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工作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履行的安全生产法律责任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具体要求(条文摘录)可类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2)行政许可申请人不得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一条: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应当如实向行政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行政机关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与其申请的行政许可事项无关的技术资料和其他材料。(3)被许可人不得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九条: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危险化学品单位不得伪造、变造或者出租、出借、转让规定的其他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变造其他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九十三条第二款:伪造、变造或者出租、出借、转让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许可证的,分别由相关许可证的颁发管理机关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化工企业未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不得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除外,下同),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6)禁止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包括仓储经营,下同)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7)禁止企业在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仍然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包括仓储经营,下同)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后,企业需要继续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活动的,应当在经营许可证有效期满3个月前,向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发证机关提出经营许可证的延期申请,并提交延期申请书及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申请文件、资料。(8)禁止转让、接受转让、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十三条:企业不得转让、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9)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得从事生产活动。《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二条: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10)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不得继续进行生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九条: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11)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具备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六条: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四)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五)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六)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八)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九)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十)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十一)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十二)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12)禁止超出许可的品种、数量生产、经营易制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第二条: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13)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应依法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变更手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三十条: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变更主要负责人、企业名称或者注册地址的,应当自工商营业执照或者隶属关系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实施机关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一)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制件二)变更主要负责人的,还应当提供主要负责人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颁发的安全资格证复制件三)变更注册地址的,还应当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已经受理的变更申请,实施机关应当在对企业提交的文件、资料审查无误后,方可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手续。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变更隶属关系的,仅需提交隶属关系变更证明材料报实施机关备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三十一条: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当原生产装置新增产品或者改变工艺技术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重大影响时,应当对该生产装置或者工艺技术进行专项安全评价,并对安全评价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在整改完成后,向原实施机关提出变更申请,提交安全评价报告。实施机关按照本办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办理变更手续。(14)特种作业人员不得转借、转让、冒用特种作业操作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特种作业人员不得伪造、涂改、转借、转让、冒用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15)特种作业人员不得伪造、涂改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特种作业人员不得伪造、涂改、转借、转让、冒用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16)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非法印制、伪造、倒卖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非法印制、伪造、倒卖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印制、伪造、倒卖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非法印制、伪造、倒卖的特种作业操作证。3.事故和应急管理类(1)主要负责人应履行法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二)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五)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2)应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工作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履行的安全生产法律责任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具体要求(条文摘录)定期组织演练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3)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依法处置、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九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款: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4)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5)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6)应急预案编制前应按照规定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十条: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辨识、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7)应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的,下同)、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8)应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9)1应将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10)应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应急预案评估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11)应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修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三)安全生产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五)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需要修订预案的重大问题的;(六)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12)应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物资及装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适用状态。(13)应当建立应急值班制度或者配备应急值班人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第十四条:下列单位应当建立应急值班制度,配备应急值班人员:(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三)应急救援队伍。规模较大、危险性较高的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应当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工作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履行的安全生产法律责任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具体要求(条文摘录)(14)不得对较大涉险事故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其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分局。(15)危险化学品单位(重大危险源)应按照规定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以及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及器材、设备、物资,并保障其完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依法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并保障其完好和方便使用;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所在地区涉及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对存在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配备便携式浓度检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应急器材和设备;涉及剧毒气体的重大危险源,还应当配备两套以上(含本数)气密型化学防护服;涉及易燃易爆气体或者易燃液体蒸气的重大危险源,还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设备。(16)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按照本规定要求开展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一)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二)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并及时修订完善。4.安全培训教育类(17)应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按照规定如实告知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学校应当协助生产经营单位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18)应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第四款: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19)应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计划并保证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所需资金。(20)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应支付工资并承担安全培训费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二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应当支付工资和必要的费用。(21)不得未经注册擅自以注册安全工程师名义执业《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七条: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经注册取得执业证和执业印章后方可以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名义执业。(22)注册安全工程师不得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执业证《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四条: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规定,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准则。(23)注册安全工程师不得准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保证执业活动的质量,承担相应的责任;(二)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执业水准;(三)在本人执业活动所形成的有关报告上署名;(四)维护国家、公众的利益和受聘单位的合法权益;(五)保守执业活动中的秘密;(六)不得出租、出借、涂改、变造执业证和执业印章;(七)不得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受聘执业;(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24)注册安全工程师不得以个人名义承接业务、收取费用《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十八条: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由聘用单位委派,并按照注册类别在规定的执业范围内执业,同时在出具的各种文件、报告上签字和加盖执业印章。(25)注册安全工程师不得出租、出借、涂改、变造执业证和执业印章《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第(六)项: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六)不得出租、出借、涂改、变造执业证和执业印章。(26)注册安全工程师不得泄漏执业过程中应当保守的秘密《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五)保守执业活动中的秘密。(27)注册安全工程师不得利用执业之便,贪污、索贿、受贿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第(四)项: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四)维护国家、公众的利益和受聘单位的合法权益。(28)注册安全工程师不得提供虚假执业活动成果《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一)项: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保证执业活动的质量,承担相应的责任。(29)注册安全工程师不得超出执业范围或者聘用单位业务范围从事执业活动《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七)项: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七)不得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受聘执业。《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十八条: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当由聘用单位委派,并按照注册类别在规工作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履行的安全生产法律责任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具体要求(条文摘录)定的执业范围内执业,同时在出具的各种文件、报告上签字和加盖执业印章。(30)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三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审档案,做好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检查工作。(31)不得使用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32)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或者有关标准规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应当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和有关标准的规定。(33)矿山新招的井下作业人员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新招的危险工艺操作岗位人员,应经实习期满方可独立上岗作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矿山新招的井下作业人员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新招的危险工艺操作岗位人员,除按照规定进行安全培训外,还应当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实习满2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34)相关人员应按照规定重新参加安全培训《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第十二条:中央企业的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造成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其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重新参加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对造成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的,应当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重新参加安全培训。附件B-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安全生产分管和分管生产、设备、技术等)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清单1.主要负责人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