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单元测试(六)变异与进化(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单元测试(六)变异与进化(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单元测试(六)变异与进化(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单元测试(六)变异与进化(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单元测试(六)变异与进化(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六)变异与进化一、选择题1.研究人员将小鼠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DNA片段进行了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小鼠血甘油三酯含量极高,具有动脉硬化的倾向,并可以遗传给后代。关于该项研究说法不正确的是()A.敲除的DNA片段具有遗传效应B.动脉硬化的产生与生物变异有关C.控制甘油三酯合成的基因就位于第8号染色体上D.利用DNA片段的敲除技术可以研究相关基因功能答案C解析基因敲除导致小鼠体内的血甘油三酯含量极高,可能是该DNA片段上的基因具有促进甘油三酯分解的作用或抑制甘油三酯合成的作用。2.(2019·山东师大附中模拟)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A.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C.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雄性个体致死D.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答案C解析如果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假设突变基因为D,则亲本杂交组合为XDXd×XdY,由于XD雌配子致死,子代为1XdXd(野生)和1XdY(野生),A错误;如果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假设突变基因为d,则亲本杂交组合为XdXd×XDY,由于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则子代全为XDXd(野生),B错误;如果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雄性个体致死,假设发生缺失X染色体为X-,则亲本杂交组合为XX-×XY,雄性个体X-Y致死,故子代为1XX(野生)∶XX-(突变)∶1XY(野生),C正确;如果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假设发生缺失X染色体为X-,则亲本杂交组合为XX-×XY,雌配子X-致死,故子代为1XX(野生)∶1XY(野生),D错误。3.下图为自然界形成普通小麦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由于甲的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所以甲高度不育B.甲成为丙过程中,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目都发生了加倍C.若从播种到收获种子需1年时间,且所有的有性杂交都从播种开始。理论上从一粒小麦和山羊草开始,第2年即可产生普通小麦的植株D.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最多可含有12套遗传信息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一个来自一粒小麦,一个来自山羊草,因为没有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所以甲高度不育,A正确;甲成为丙的过程中,需要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组数目都发生了加倍,B正确;如果从播种到收获种子需要1年时间,且所有的有性杂交都从播种开始,从一粒小麦和山羊草开始,由图可知在第2年可产生普通小麦的种子,在第3年才能产生普通小麦的植株,C错误;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此时含有42条染色体,每套遗传信息即一个染色体组是7条染色体,普通小麦在有丝分裂后期最多可有84条染色体,最多含有12套遗传信息,D正确。4.化学诱变剂羟胺能使胞嘧啶的氨基羟化,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育种学家常用适宜浓度的羟胺溶液浸泡番茄种子以培育番茄新品种。羟胺处理过的番茄不会出现()A.番茄种子的基因突变频率提高B.DNA序列中C-G转换成T-AC.DNA分子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数目D.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氨基羟化的胞嘧啶只能与腺嘌呤配对,并没有改变DNA中嘌呤与嘧啶进行配对的规则,所以不会出现DNA分子中的嘌呤数目大于嘧啶数目的情况。5.如果二倍体生物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一条染色体,则称之为“三体”。三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随机配对联会,然后正常分离,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随机地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某基因型为AaBb(A、a位于5号染色体上,B、b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二倍体番茄,自交后代中出现一株基因型为AaBbb的植株(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植株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以确定该植株的形成是由于其亲本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6号染色体出错,产生了基因型为ABb或aBb的配子B.该植株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有8种,即AB、Ab、Abb、ABb、aB、abb、ab、aBbC.该植物的出现丰富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但其还不是一个新的物种D.三体的形成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进行辨别答案A解析三体的形成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D正确;基因型为AaBbb的番茄植株同正常的二倍体交配可以产生可育后代,两者之间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所以基因型为AaBbb的番茄植株还不是一个新物种,但是它增加了基因型种类,所以增加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C正确;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Bbb的番茄植株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有8种,即AB、Ab、Abb、ABb、aB、abb、ab、aBb,B正确;该植株可能是因其亲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6号染色体的两条同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产生了ABb或aBb型配子而形成的,也可能是因其亲本减数第二次分裂时6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没有移向两极,产生了Abb或abb型配子而形成的,A错误。6.(2019·广东揭阳模拟)已知含一条X染色体的果蝇(XY,XO)为雄性,含两条X染色体的果蝇(XX,XXY)为雌性,含三条X染色体或无X染色体的果蝇胚胎致死。将白眼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中偶尔发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母本产生配子时两条染色体未分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母本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不可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B.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bXbYC.这只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内肯定有Y染色体D.母本产生配子时肯定发生两条同源X染色体不分离答案B解析已知体细胞中含一条X染色体的是雄性(如6+X、6+XY),含两条X染色体的是雌性(如6+XX、6+XXY)。将白眼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中偶尔发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母本产生配子时两条染色体未分离,则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未正常分离,结果生成了含有两条X染色体和没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由此可以推测该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O。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母本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可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中,A错误;后代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应为XbXbY,B正确;后代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BO,不含有Y染色体,C错误;母本产生配子时,可能发生了两条同源X染色体没有分离,D错误。7.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B.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D.人工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大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答案C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A错误;三倍体植物可以由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B错误;四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正确;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获得的突变体大多数表现出不良性状,D错误。8.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说法不正确是()A.实验试剂及作用分别为: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解离B.该实验临时装片制作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原理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D.如果以洋葱幼苗为实验材料,该幼苗长成植物体之后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实现了加倍答案D解析若以洋葱幼苗为实验材料,由于分裂间期时间长,而低温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所以该幼苗长成植物体之后不是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实现了加倍,D错误。9.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人类的一种伴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病,该病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在六个患有此病的男孩中,亦发现其他各种不同的体征异常,他们的X染色体均存在如图所示的小片段缺失,分别以Ⅰ~Ⅵ表示患病男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5区域最可能含DMD基因B.除DMD外,还伴有其他体征异常的原因可能是DMD基因外周区域的染色体缺失C.X染色体小片段缺失导致基因排列顺序改变,而基因数目保持不变D.DMD在男性中发病率较高答案C解析由分析可知Ⅰ~Ⅵ都缺失了5片段,因此5片段最可能含DMD基因,A正确;由题图可知,六个患有此病的男孩的X染色体5片段外周区域的染色体缺失情况各不相同,因此除了DMD外,还伴有其他体征异常的原因可能是DMD基因外周区域的染色体缺失,B正确;X染色体片段缺失可能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错误;由题意知,该病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该病的特点之一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D正确。10.(2019·河北廊坊开学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C.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⑦答案A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①正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研究的对象是个体水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研究的对象是种群,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②正确;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③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④错误;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⑤正确;隔离主要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⑥正确;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⑦错误;所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②⑤⑥几个方面,A正确。11.(2019·辽宁大连调研)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在其增殖的过程中,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其中母链为正链,子链为负链)。另外,以负链为模板指导外壳蛋白合成。下图为该病毒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导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用图示Met、Ser等表示)序列。(起始密码:AUG;终止密码:UAA、UAG、UGA)。则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解旋酶是该病毒DNA复制过程与人体DNA复制的唯一区别B.若在基因D中发生碱基替换,则该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多肽链长度可能缩短C.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结果D.基因F转录合成mRNA的碱基序列为—U—A—C—U—G—U—…答案B解析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在其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过程中,不需要解旋酶,以一条链为模板,而复制型双链DNA进行复制的过程与正常人体DNA的复制无区别,A错误;若基因D的第149组碱基序列由GAA替换为TAA(其对应的负链可转录出终止密码UAA),则该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多肽链长度缩短,B正确;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与基因重组无关,C错误;基因F的转录过程是以负链DNA为模板的,图中的DNA为正链DNA,因此,由基因F转录合成mRNA的碱基序列为—A—U—G—U—C—U—…,D错误。12.(2019·青海西宁质检)科学研究发现突变型棒眼果蝇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有关,突变情况如表所示。将突变型棒眼果蝇与野生型圆眼果蝇杂交,F1均为圆眼果蝇;F1雌雄交配,所得F2中圆眼果蝇有450只、棒眼果蝇有30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突变基因ⅠⅡ碱基变化C→TCTT→C蛋白质变化有一个氨基酸与野生型果蝇的不同多肽链长度比野生型果蝇的长A.棒眼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控制眼形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和增添B.野生型果蝇控制眼形的基因中只有一个发生突变对性状无影响C.棒眼果蝇的出现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F2圆眼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6答案B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基因Ⅰ发生的是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属于碱基对的替换,基因Ⅱ发生的是3个碱基变成1个碱基,属于碱基对的缺失,A错误;由F2果蝇中圆眼∶棒眼=450∶30=15∶1,可知基因Ⅰ、Ⅱ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只有隐性纯合子才能表现为棒眼,故只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对性状无影响,B正确;从表中分析可得,基因I突变将导致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使其控制的蛋白质结构改变,基因Ⅱ突变导致蛋白质中肽链变长,使其控制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但二者都无法判断这种蛋白质是否是酶的结构改变导致的,还是控制眼形的结构蛋白质直接改变导致的,C错误;F2圆眼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5=1/5,D错误。13.(2019·浙江宁波模拟)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右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B.该细胞发生过染色体结构变异,此细胞经分裂后形成4种精子或1种卵细胞C.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既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D.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差错,减数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子细胞答案B解析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生物为二倍体。该细胞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A正确;依据染色单体的形态和颜色可知:此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此细胞经分裂后形成4种精子或1种卵细胞,B错误;图示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有等位基因,所以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既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差错,该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则减数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子细胞,D正确。14.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B.如果图乙为精原细胞,则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图丁和图丙相比较,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图丁所示的变异类型可以产生新的基因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答案D解析题图甲、乙、丙、丁中的变异类型分别是重复、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重组和易位,A错误;三体能进行减数分裂,可产生正常的配子,B错误;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图丙、丁所示的变异类型均不能产生新的基因,C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四种可遗传变异均可能发生,D正确。15.(2019·广东中山统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动物机体主要的促生长因子。研究发现,贵州矮马成年个体比新疆伊犁马显著矮小,其IGF基因与新疆伊犁马的IGF基因存在部分碱基序列的差异,并且贵州矮马的IGF基因启动子区域出现了高度的DNA甲基化(DNA的核苷酸上被添加了甲基)。下列据此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贵州矮马和新疆伊犁马种群的基因库存在差异B.贵州矮马的DNA甲基化抑制了IGF基因的转录C.贵州矮马引入新疆后会与伊犁马进化方向一致D.贵州矮马的进化与基因突变、DNA甲基化有关答案C解析贵州矮马和新疆伊犁马碱基序列存在差异,因此种群基因库存在差异,A正确;贵州矮马的IGF基因启动子区域出现了DNA甲基化,会抑制IGF基因的转录,B正确;贵州矮马与伊犁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会导致两者的进化方向不同,C错误;贵州矮马的进化与基因突变、DNA甲基化有关,D正确。16.(2019·吉林第二次调研)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B.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D.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但进化不一定就会有新物种的产生,A错误;设该校男女学生各200人,由于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色盲携带者是女性,因此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400×3.5%+400×5%)÷(200×2+200)×100%≈5.67%,B正确;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C正确;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其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D正确。17.(2019·浙江温州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是变异的前提B.人工选择都有利于生物个体的存活和繁殖C.生物进化是选择的动力D.自然选择导致微小变异积累成为显著变异答案D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A错误;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保留人类所需要的个体,不一定是有利于生物个体的存活和繁殖,B错误;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C错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D正确。18.(2019·江苏南通考前预测)某地因甲虫成灾,长期使用乙酰甲胺磷来杀灭甲虫,甲虫的数量先减少后逐渐回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甲虫数量变化过程中,甲虫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B.长期使用乙酰甲胺磷诱导甲虫产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抗药性C.使用乙酰甲胺磷后,甲虫数量逐渐恢复是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D.使用乙酰甲胺磷后,甲虫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未形成新物种答案D解析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乙酰甲胺磷对甲虫进行筛选,不是诱导甲虫产生基因突变,B错误;使用乙酰甲胺磷后,甲虫数量逐渐恢复是具有抗药性甲虫大量繁殖的结果,C错误;使用乙酰甲胺磷后,甲虫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未形成新物种,D正确。19.(2019·北京海淀适应性练习)原始鸟卵是白色无斑纹的,现在的鸟卵在卵色、斑纹等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别。科研人员发现,洞巢中鸟卵往往为白色,开放性巢的鸟卵一般有颜色或斑纹。某些鸟类会将卵产到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代孵卵。以下关于卵色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开放性巢鸟卵的颜色或斑纹降低了卵的隐蔽性B.在光线差的环境下白色卵利于亲鸟孵卵和翻卵C.代孵卵与鸟巢中原有卵的卵色和斑纹高度相似D.卵的颜色深浅或斑纹的有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A解析开放性巢鸟卵的颜色或斑纹提高了卵的隐蔽性,A错误;白色的卵在光线较差的环境下,如洞巢中,比较容易看到,从而有利于亲鸟孵卵和翻卵,B正确;代孵卵与鸟巢中原有卵的卵色和斑纹高度相似,这样就可以鱼目混珠,巢主鸟也就难辨真假,这样巢主鸟就会把其当作自己的卵来孵化,C正确;卵的颜色深浅或斑纹的有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以适应环境,避免被捕食者发现,D正确。20.(2019·江苏六校联考)普通玉米为二倍体植物,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采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育种技术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单倍体玉米产生的配子中无完整的染色体组C.用秋水仙素处理普通玉米幼苗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D.该育种过程中常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来获得单倍体植株答案B解析单倍体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普通玉米为二倍体,单倍体玉米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产生的配子中无完整的染色体组,B正确;普通玉米幼苗如果是杂合子,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仍是杂合子,C错误;单倍体植株常通过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D错误。二、非选择题21.德国小蠊(二倍体)是广东常见的室内昆虫,由于长期使用杀虫剂,其抗药性增强。请回答:(1)长期使用杀虫剂,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德国小蠊的性别决定为XO型,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某正常德国小蠊,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则该个体的性别是________,其减数分裂后产生配子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下面表示该个体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表示部分染色体,含性染色体),则符合该个体分裂过程的选项是________,请在下面的框内画出该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3)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抗药性主要是由基因S突变成抗性基因s导致的,随机取样的德国小蠊个体中,ss个体数为6,SS个体数为26,Ss个体数为18,则抗药性基因频率为________。答案(1)经自然(杀虫剂)选择作用,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2)雄性11条常染色体+X和11条常染色体B作图要求:细胞质均等分裂,染色体的形态、数目、颜色及染色体序号均正确才得分(3)30%(或0.3)解析(1)在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下,有抗药性基因的昆虫生存下来,没有抗药性基因的昆虫被淘汰。长期使用杀虫剂的结果就是留下有抗药基因的昆虫,使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从而造成杀虫剂的杀虫效果下降。(2)由题意可知,雌性个体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的正常德国小蠊,为雄性。其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含X染色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1条常染色体+X,不含X染色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1条常染色体。该个体为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O,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分析题图可知,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3是一条X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符合该个体分裂过程的选项是B。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3)抗药性基因频率为(6×2+18×1)÷[(6+26+18)×2]×100%=30%。22.(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玉米籽粒的种皮白色与黄色、玉米籽粒的非甜与甜、茎的高与矮、阔叶与窄叶是玉米的四对相对性状,现有四个纯系品种,甲为白种皮(aaBBCCDD)、乙为窄叶(AAbbCCDD)、丙为甜味(AABBccDD)、丁为矮茎(AABBCCdd抗倒伏),每个品种标出的性状均为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且几对基因独立遗传,回答下列问题:(1)育种专家将甲、乙杂交得F1,F1的种子用X射线处理,F1自交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是黄粒阔叶∶黄粒窄叶∶白粒阔叶∶白粒窄叶=5∶3∶3∶1,研究发现F2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基因型为________的花粉不育,若将F1作母本进行测交,则其后代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那么推测上述F1自交产生的F2中全部黄粒阔叶的植株自交,所得后代中的白粒窄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2)利用玉米的花粉可以培育出单倍体植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其单倍体往往高度不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以题干中提供的纯系为材料,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培育黄种皮甜味抗倒伏的纯合新品种,请写出实验思路及简要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育种工作者将具有另外两对相对性状的玉米品种杂交,然后让F1进行测交,发现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4∶1∶4∶1。不考虑致死情况,仅从变异角度回答,测交后代出现此分离比的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________,具体发生的时间为________。答案(1)AB1∶1∶1∶11/20(2)花粉具有全能性,花粉中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基因玉米为二倍体,单倍体无法正常的减数分裂(或无法正常产生可育配子或难产生有完整染色体组的配子)(3)将丙与丁杂交产生F1(AABBCcDd),取F1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待植株成熟后,挑选表现型为黄种皮甜味矮茎的品种(4)重新组合(或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解析(1)将甲、乙杂交得F1,F1的种子用X射线处理,F1自交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是黄粒阔叶∶黄粒窄叶∶白粒阔叶∶白粒窄叶=5∶3∶3∶1,对比理论上F2表现型及比例9∶3∶3∶1,推测双显性个体中部分个体缺失,出现该比例的原因如果是某种花粉不育,则应是基因型为AB的花粉不育,导致后代中AABB、1/4AaBb、1/2AaBB、1/2AABb缺失。将F1作母本进行测交,由于四种卵细胞均可育,则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黄粒阔叶∶黄粒窄叶∶白粒阔叶∶白粒窄叶=1∶1∶1∶1;F1自交产生的F2中黄粒阔叶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3/5AaBb、1/5AaBB、1/5AABb,自交所得后代中白粒窄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3/5)×(1/12)=1/20。(2)玉米的花粉含有玉米植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因此可利用玉米的花粉培育出单倍体植株,玉米为二倍体,其单倍体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因而单倍体往往高度不育。(3)题干所给的四个纯系中,丙和丁的种皮均为黄色,且丙含有甜味基因,丁含有抗倒伏基因,培育黄种皮甜味抗倒伏的纯合新品种,可将丙与丁杂交产生F1(AABBCcDd),取F1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待植株成熟后,挑选表现型为黄种皮甜味矮茎的品种即可。(4)将具有另外两对相对性状的玉米品种杂交,然后让F1进行测交,发现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4∶1∶4∶1,说明被测个体产生两多两少的四种配子,不考虑致死情况,仅从变异角度考虑,测交后代出现此分离比的原因是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发生重新组合。23.(2019·陕西咸阳市二模)小黑麦为二倍体生物,1个染色体组中含有7条染色体,分别记为1~7号,其中任何1条染色体缺失均会造成单体,即共有7种单体。单体在减数分裂时,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产生的配子成活率相同且可以随机结合,后代出现二倍体、单体和缺体(即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三种类型。利用单体遗传可以进行基因的定位。(1)若需区分7种不同的单体,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________进行判断。(2)每一种单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3)已知小黑麦的抗病(B)与不抗病(b)是一对相对性状,但不知道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上。若某品种小黑麦为抗病纯合子(无b基因也视为纯合子),且为7号染色体单体,将该抗病单体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通过分析子一代的表现型可以判断抗病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①若子一代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②若子一代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4)若已确定抗病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该抗病单体自交,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2)6或7(3)不抗病的正常二倍体①抗病和不抗病两种类型②均为抗病类型(4)抗病∶不抗病=3∶1解析(1)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每条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均不同,因此若需区分7种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