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物制造产业白皮书-2023.11_第1页
2023年生物制造产业白皮书-2023.11_第2页
2023年生物制造产业白皮书-2023.11_第3页
2023年生物制造产业白皮书-2023.11_第4页
2023年生物制造产业白皮书-2023.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生物制造产业白皮书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编写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3年11月一、加快发展生物制造的重要意义二、生物制造的定义和内涵三、我国生物制造重点行业发展情况四、存在问题和不足目录目录五、相关支持政策梳理分析六、未来生物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七、保障措施一加快发展生物制造的重要意义加快发展生物制造的重要意义加快推动生物制造发展是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升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需要•

生物制造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方式,在食品、医药、材料、化工及能源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加快渗透,被认为具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并已成为大国竞争前沿阵地。加快推动生物制造发展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抓手•

因其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少等被认为是缓解能源资源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案。•

生物食品、生物制药等产品具有柔性化生产特征,有利于应对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健康需求增长等趋势。•

生物制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将有力带动技术、装备及检测、包装等服务型制造、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加快推动生物制造发展是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发展重要手段•

生物制造是典型的高技术制造业,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细分行业先进生产技术深度融合,加快生物制造发展,有助于拉动制造业研发、资本等投入,缩短新品研发周期,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工厂生产效率。二生物制造的定义和内涵生物制造的定义和内涵Ø

本研究所指生物制造,是指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方式,即以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生物技术为基础,利用菌种、细胞、酶等生命体生理代谢机能或催化功能,通过工业发酵工艺规模化生产目标产物的制造过程。1998年n食品行业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大宗发酵产品;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和添加剂;细胞培育肉、菌体蛋白、人造血红蛋白、结构油脂等未来食品关键组分。“21世纪制造业挑战展望委员会”n生物化工丁二醇、丁二酸、戊二胺、呋喃二甲酸、1,3-丙二醇等生物合成平台化合物及聚合材料。主席勃林格(J.Bollinger)首次2005年提出“生物制造”的概念。世界经合组织(OECD)在其《生物技术在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报告中提出至2030年,生物制造产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将在生物经济中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2012年美国《国家生物经济蓝图》将以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生物制造技术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加以支持。n生物制药细胞与基因治疗、重组蛋白、抗体药、疫苗、抗生素等,以及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n生物燃料纤维素乙醇和丁醇、微藻制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煤油以及生物燃气等。产业范围2014年欧盟《工业生物技术工业路线图》提出生物制造技术的主要研究与发展方向,并提出在2030年将生物基产品或可再生原料替代份额增加到25%的发展目标。n生物基材料PLA、PHA等生物基材料,以及蛛丝、菌丝等天然纤维的生物合成。n酶制剂工业用、饲用、科研用等各类商业化酶制剂产品。2019年日本《生物战略2019》强调“力争通过发挥日本的生物制造优势并融合IT技术,为开拓和扩大市图

生物制造产业范围场、解决社会问题及实现可持续

国际上生物制造概念提出的关键时序发展目标等做贡献”。三我国生物制造重点行业发展情况重点行业——食品行业食品行业发展情况Ø我国是全球食品生产消费第一大国,通过工业生物技术生产食品产品具有良好传统和基础,现阶段食品工业生物制造技术渗透率已达10%以上,在各细分行业应用较为广泛,大宗生物发酵产品产量占全球70%以上,以基因编辑、细胞工厂、酶工程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带动微生物蛋白、细胞培育肉、合成淀粉等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受到资本市场青睐。突破性进展赤藓糖醇透明质酸ØØ中国农业科学院团队历时15年研究,通过解析大豆疫霉菌几丁质合成酶的冷冻电镜结构,成功破译几丁质生物合成完整过程。几丁质俗称甲壳素,是自然界中数量最多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之一,广泛存在真菌以及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等外壳中,可用于食品、医用材料、药品等行业。江南大学利用酿酒酵母构建底盘细胞,通过代谢改造强化等技术,实现血红蛋白(Hb)和肌红蛋白(Mb)高效合成,牛血红蛋白、猪血红蛋白、牛肌红蛋白、猪肌红蛋白产量分别达11.7mg/L、19.3mg/L、68.9mg/L、85.9mg/L。Hb和Mb是含铁的血红素类蛋白,用于食品添加剂和人造肉生产。ØØ上海食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设的我国首座千吨级细胞培养肉中试工厂即将落成,助力迈入全球第一梯队。目前在全球规模到千升的仅有5家。细胞培育肉母乳低聚糖部分食品行业重点产品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桃胶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岩藻糖基乳糖、乳糖-N-新四糖入选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引发行业关注,将助推相关产品国产化进程,以上两种物质是母乳低聚糖(HMOs)的重要组分,已成为国内外婴配乳粉重要配料,此次获批用于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重点行业——生物制药生物制药发展情况Ø生物制药产业加快创新发展步伐,抗肿瘤药、抗体药、疫苗、中药现代化等技术创新发展活跃、技术路线多元,市场需求旺盛。突破性进展Ø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等单位合作开发的KH617新型制剂(主要成分是榄香烯),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许可开展新药临床试验。该制剂的中国临床试验申请也已获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受理,有望成为国内第一个合成生物学来源的植物天然产物新药,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和复发胶质母细胞瘤,实现中药资源“不种而获”的创新型开发利用。浙江珲达生物成功开发并向国内外数十家科研机构商业化供应纯度高达98%以上的衣霉素(Tunicamycin),衣霉素为放线菌代谢产生的一种核苷酸抗生素,具有阻断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可用于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还有望用于抗肿瘤治疗。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团队利用酿酒酵母构建人参皂苷的高效从头合成途径,筛选7个具有高催化效率和底物特异性的关键酶,经5L发酵罐发酵产量达528.0±18.0mg/L,较此前报道高出37.4万倍。维生素抗癌药ØØØØ疫苗细胞治疗双虹生物宣布实现“天麻素”生物合成的全球首个商业化规模生产。天麻素主要来源于化学合成和植物提取,工艺复杂且产量低,生物合成天麻素的规模化生产将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市场供给。部分生物制药重点产品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上海交通大学开展联合研究,通过高通量自动化筛选、菌株代谢改造等手段,构建了灵芝酸在酿酒酵母中的高效异源生物合成途径。II型灵芝酸产量超过50mg/L,较传统人工栽培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提高2个数量级以上,II型灵芝酸是中药材灵芝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重点行业——生物基材料生物基材料发展情况Ø我国是化学纤维、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其中,化学纤维产量占世界化纤总量的70%以上,在“两山”理念、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指引下,更好适应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发展生物基材料需求迫切,初步形成了生物基纤维素纤维、生物基合成纤维、海洋生物基纤维及生物蛋白复合纤维等生物基材料产业体系,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已达约200亿元,产量超过150万吨。突破性进展生物基尼龙聚乳酸(PLA)ØØ蓝晶微生物聚羟基脂肪酸酯产品(品牌名为蓝素™BP350)通过

TÜV奥地利集团淡水可降解认证,实验表明淡水环境中的“蓝素”产品在56天的测试周期内达到90.9%的绝对生物降解率。该材料为多种细菌内均可自发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在生物体内主要作为碳源和能量贮藏物质,通过改性加工可拥有与传统石化塑料相近的性能,在自然环境中能完全降解成水和CO2,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江苏太极“子午线轮胎冠带用生物基聚酰胺56工业丝和浸胶帘线的开发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江苏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在全球首次实现

PA56工业丝和浸胶帘线的量产,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PA56是一种新型生物基尼龙材料,具有密度低、吸水率高(可达14%)、耐磨性好、耐高温等优点,制成纤维可用于高强防护服装、帐篷等,满足特种军需装备要求。金发科技宣布年产

3

万吨聚乳酸(PLA)项目已于

2022

年底实现成功试车并稳定生产。这是继海正生材、丰原集团、吉林中粮之后,国内第4家PLA聚合工厂成功投产,目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一次性包装、农用地膜、一次性餐饮具和3D打印耗材等领域。生物合成蛛丝蛋白生物合成菌丝体制造皮革ØØ部分生物基材料重点产品国家标准《塑料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3境足迹第

1

部分:通则》正式实施,为生物基制品(不包括食品、饲料和能源)提供了具体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要求和指南,将助推生物基塑料等相关行业碳中和标准体系的建立,引导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重点行业——生物化工生物化工发展情况Ø

生物化工是促进可再生资源替代石化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聚焦五类平台产品及其衍生物,包括戊二胺、山梨醇、5-羟甲基糠醛、2,5-呋喃二甲酸和生物基乙二醇等,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突破性进展胶原蛋白5-羟甲基糠醛(HMF)Ø江南大学研究团队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假丝酵母为底盘细胞,通过基因过表达、反义RNA抑制等策略,使萜烯产量提高约16倍(达6.0mg/L)。萜烯是一系列萜类芳香族化合物的总称,是香精香料、天然产物、新药等开发的重要成分,该研究为萜烯规模化绿色化生产提供了新路径。ØØØ华恒生物宣布将以其孙公司“赤峰智合”为主体,投资不超过4亿元建设“生物法年产

5

万吨1,3-丙二醇(PDO)项目”。PDO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多种新型生物基材料、抗氧剂的合成,目前国内主要依赖于进口,对外依存度近80%,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缓解该问题。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团队利用工程化改造的一种耐酸库德里阿兹氏毕赤酵母,在低PH微氧条件下生产L-苹果酸,5L发酵罐产量199.4g/L,是目前利用酵母生产的最高水平。L-苹果酸在日化、食品等行业应用广泛,用于酸度调节剂、防臭剂、洗涤剂等生产。中科国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一次性交付

10

2,5-呋喃二甲酸(FDCA),至2023年4月已累计销售FDCA近百余吨。自2021年成立以来,该公司专注于呋喃类生物基材料5-羟甲基糠醛(HMF)及其下游衍生物的开发,从技术上逐步打通“生物质原料—HMF—下游产品”全链条,依托连续化生产工艺,率先实现HMF、FDCA、四氢呋喃二甲醇(THFDM)等核心单体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开发了多管线高附加值产品。2,5-呋喃二甲酸(FDCA)1,4-丁二醇(BDO)部分生物化工重点产品重点行业——生物燃料生物燃料发展情况Ø

国际能源署在《2020-2023年市场分析和预测》中指出,未来生物能源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已由2000年的9.5%提升至2022年的26.9%,生物质发电、生物燃料等得到较快发展。现阶段以燃料乙醇为主要产品路线,产量约300万吨,位列全球第三位,产值超过200亿元。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突破性进展ØØ生物能源企业德博与马士基(AP

Moller-Maersk)签署合作意向书,计划在中国建造一套年产20万吨绿色生物甲醇项目,预计于2024年秋季开始商业运营。由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生物天然气》(GB/T

41328-2022)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将与现行的《生物天然气术语》(GB/T40506-2021)、《车用生物天然气》(GB/T40510-2021)等国家标准,以及《生物天然气工程技术规范》(NY/T3896-2021)等行业标准形成生物天然气标准体系。该标准填补了全球生物天然气标准空白,将加快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化进程。Ø2022年11月,北京首钢朗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该公司利用经选育后的乙醇梭菌,可将含CO、CO2的炼钢尾气转化为生物乙醇及新型饲料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对于我国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已形成21万吨乙醇产能,2.3万吨蛋白产能规模,通过优化厌氧发酵工艺,可在常温(37℃)常压下实现工业尾气一步转化为生物乙醇,发酵反应速度快(22秒以内),能源转化率达60%,成本较粮食乙醇降低30%以上。同时,对发酵液进行离心、干燥等工艺处理后得到高品质的菌体蛋白,可作为优质饲料原料,于2021年8月获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我国第一张饲料原料新产品证书。生物天然气部分生物燃料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酶制剂酶制剂发展情况Ø

酶制剂产品既是生物制造的一种典型产品,也是支撑生物制造诸多反应过程的一种关键物料,酶制剂产品涉及食品、纺织、造纸等工业酶,也包括饲用酶、科研用酶、能源用酶等,既包括纯化的单一酶制剂,也包括复合型酶制剂。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酶制剂超过30种(不包括酶类药物)。工业酶饲用酶突破性进展Ø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大数据挖掘、蛋白结构理性改造、序列重构等技术,成功获得在酿酒酵母中具有高活性的木糖异构酶。利用该酶分别以玉米秸秆、玉米芯水解液为原料进行发酵,乙醇产量可达86g/L、95g/L的较高水平。Ø

华东理工大学成功设计了一种基于AlphaFold2

的高精度酶建模工作流,实现了酶催化效率的预测功能,成功用于挖掘新型羧酸还原酶(CAR)。试验证明,经挖掘的CAR具有良好目标催化活性,有望作为催化合成尼龙-6和尼龙-6,6前体的理想酶,这两种材料是最重要的聚酰胺材料分子诊断原料酶酶工程部分酶制剂重点产品重点行业——技术、平台、工具及装备技术、平台、工具及装备发展情况Ø依托我国强大的产业基础和配套工业体系,生物制造产业整体快速发展,为技术、平台、工具、装备类企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近年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批技术装备加快发展,如,华大智造开发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中合基因自主研发国内首台自动化“kb级基因拼接仪”,分子之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蛋白质大分子优化与设计平台“MoleculeOS”等。近年来约30余家相关企业获得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其中,华大智造B轮融资超过10亿美元。基因组学研发基因芯片突破性进展ØØ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团队创新

DNA

存储算法,将十幅敦煌壁画存入

DNA

中,数据存储密度高达295PB/g(1PB=1.13×1015字节),是目前半导体芯片存储密度的百万倍以上,并通过加速老化实验验证壁画信息在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C下可保存两万年。由于存储密度高、能耗低及数据保存时间长等特点,DNA存储被视下一代存储技术。由天津中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中合基因)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自动化“Kb

级基因拼接仪”(AutoSp1500)

已完成测试,正式发布工作样机。此设备采用创新的拼接工艺及全球首创的开源服务模式,实现了更低成本、更短周期的全自动化基因拼接,填补了国内合成生物学底层装备在基因拼接与纠错阶段的空白,助力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细胞工厂生物反应器ØØ国内顶尖的AI

蛋白质设计平台公司分子之心(Molecule

Mind)开发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AI蛋白质大分子优化与设计平台“MoleculeOS”,并于2022年获得超亿元战略投资,用平台进一步开发及在生物制药、合成生物学等产业领域的应用探索。部分技术、平台、工具及装备重点产品华大智造作为全球少数几家具有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能力的企业之一,于2023年2月推出“DNBSEQ-T20×2”超高通量测序仪,可支持6张载片同时运转,每年可完成高达5万人全基因组测序,创造了全球基因测序仪通量的新纪录,单例成本低于100美元。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分布情况图

各地关于生物制造产业优势领域的代表性情况黑龙江省:生物燃料等吉林省:生物燃料、生物制药等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生物制造细分子行业门类逐步增多,企业基本覆盖各省级行政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淀粉糖、氨基酸等辽宁省:生物制药等北京市:基因编辑育种、酶制剂、二氧化碳合成制造、化妆品原料、生物基材料、AI辅助蛋白质设计、生物制药等河北省:生物制药、食品配料、色素等Ø

长三角地区成为重点企业聚集最多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配料等甘肃省:医药生物制品、食品配料等山西省:生物能源、

山东省:多元醇、天津市:DNA合成技术及装备、药物及材料的精细化学品合成等生物基材料等酶制剂、氨基酸、生物制药等Ø

依托科研、人才等要素优势,北京、广东等省份在原始技术创新领域占有优势,同时,也聚集了一批行业重点企业;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配料、生物化工等上海市:化妆品原料、生物制药、食品配料、天然产物、生物基材料、生物化工等青海省:食品配料等陕西省:食品配料、天然产物等河南省:生物基材料等安徽省:生物基材料等江苏省:生物制药、天然产物、基因组学技术、生物化工等西藏自治区:发酵食品、兽用生物制品等四川省:食品配料、生物制药等湖北省:酵母、功能油脂、基因编辑育种、天然产物等重庆市:生物制药、食品配料等浙江省:生物制药、维生素、食品配料、化妆品原料、天然产物、生物基材料、生物化工等Ø

华北、华中地区,湖北、河北、安徽等省份骨干企业数量较多,具有发展的良好潜力;湖南省:基因编辑育种等江西省:药物及材料的精细化学品合成等云南省:医药生物制品、

贵州省:食品配料、酵母制品等

天然产物等福建省:食品配料等Ø

西部地区以聚焦特色天然产物生物制造、食品配料的生物科技企业为主。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然产物等海南省:食品配料等广东省:化妆品原料、生物基化学品等四存在问题和不足存在问题和不足产业规模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表

我国生物制造细分领域代表性企业与国际龙头企业产业规模的对比(根据公开发布的企业2021或2022年数据)Ø

从产业规模看,我生物制造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仅2.4%,低于美、欧、日的11%、6.2%、3.2%,在工业经济占比有待提高,如,2022年美广义生物制造总额4388亿美元,对美经济影响达43%。Ø

从产业结构看,中高端配料及装备供给能力不足,部分关键原配料及装备依赖进口,如,工业核心菌种、酶制剂等核心原配料对外依存度在70%以上;疫情期间,进口除病毒过滤器供货期由2个月延长至10个月以上,部分生产企业直接面临停产。存在问题和不足表

重点国家/地区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国家/地区重点产业集群旧金山、波士顿、华盛顿、北卡罗莱纳、圣地亚哥五大生物技术产业集聚区德国莱茵河上游三角地带、法国巴黎“基因谷”及丹麦—瑞典生物谷、挪威挪瓦姆生物医学科技园等多个生物产业集聚区大阪生命科技产业园、神户医药产业园和北海道生命科技产业园等11个生命科学高新技术主题园区战略设计亟待明晰,促进产业化政策体系待加强美国欧盟日本Ø

从战略规划设计看,现阶段我国尚未从国家层面明确出台针对生物制造发展的统筹规划,以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行业监管和规范统计口径也亟待加强。表

重点国家生物技术基地平台分布(截至2021年)国家(临床)医学Ø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方面,专门性、系统性政策有待加强,如,美、英、日等通过战略引导,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强生物技术基地平台建设,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建或已建的生物产业科技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统一管理、数据互通的资源数据共享体系,基于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的存量数据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立/

研究中心、企业研国家资源共享平台等州立科研机构等究中心、产业园区等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254745060731413714612711741142-94-瑞士日本2155245145此外,随着产业发展,与生物制造发展趋势特点相结合的产品和技术标准体系、服务规范、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建设也亟待加强。存在问题和不足研究投入相对不足,创新成果的产出能力不突出Ø

从国家科技经费投入看,我国在生物科学领域经费整体投入相对较少,根据有关测算,2021年全球生物科学研究资金投入超过1670亿美元,其中,美国、欧洲占比约为五成、两成,我国占比不足10%。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1,657723594

587

581515

515395

389Ø

从专利技术成果产出看,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网数据,2021年10月欧洲律师事务所MewburnEills发布生物信息学和数字健康领域专利分析报告显示,美申请主体在相关领域仍占主导地位,同时,在“2016—2020年科研机构生物技术授权专利数量排名TOP20”占19席。315

305299

296282

274246

245224

220

214Ø

从企业侧看,2023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十大生物技术公司尚无我企业入选。图

2016-2020年授权生物技术专利数量排名前20的学术机构数据来源:NatureBiotechnology存在问题和不足学科布局不平衡不充分,与发展尚不能良好适配专业人才储备输送数量不足,

市场培育机制有待健全,风险治理成为重要课人才流失风险加剧题Ø

从生物学科整体情况看,根据《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生物科学学科世界排名前50位高校中我国仅2家上榜,学术声誉、毕业生的雇主满意度、研究成果质量等方面评价结果的差距较明显。Ø

从人才培养看,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分别于2011年、2019年增设,截至2022年8月,开设院校数量分别为112所、1所,占全国高等院校数量比重仅8.8%、0.1%,设置生物信息学硕士点、博士点机构为10家、17家,合成生物学则分别为1家、2家,相关专业年毕业生数量远不能满足行业未来发展需要。Ø

从市场培育看,各类产业基金、金融产品服务对生物制造相关企业、创新平台支持和资源倾斜力度有待加强,社会资本活跃度有待提升,尚未形成“政产学研金”等多元资助体系,市场规模与欧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以生物芯片领域为例,全球市场规模超过145亿美元,美国占比超过40%,我国尚不足10%。Ø

对外合作方面,近年来国内企业出于拓宽海外市场、提升技术品牌竞争力等因素,国际并购投资热度大,但部分企业对收购估值、资产稳定性等判断不足,易遭受资产流失,同时,美等国收紧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领域跨境收购、技术合作审查力度,对外合作风险加剧。Ø

从专业设置看,国内二级学科主要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等较传统共性基础学科,生态安全、人类营养健康等新兴领域延伸布局不足。Ø

从课程设置看,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趋同性较为严重,以“6+X”模式为主,学科特色不明显,相当一部分相关高校本科专业没有开设合成生物学专门课程。Ø

人才待遇方面,调研企业反映,我国中小型生物科技企业技术人员薪酬较外资企业有一定差距,如,外资企业首席研发人员月薪高于国内中小型企业2-10万元左右,人才面临流失风险加剧。Ø

监督治理方面,随着生物制造发展,DNA序列、基因组等生物信息大量处于采集、传输、处理状态,技术监管与风险治理体系亟待强化,以更好应对生物伦理、生物安全、生物安保等风险。五相关支持政策梳理分析相关支持政策梳理分析——国家层面Ø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心和重视我国生物制造相关领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生物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要构建生物技术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引擎,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生物制造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表

相关支持政策情况部门相关政策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规划》,成为我国首部聚焦生物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支持1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牵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机制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两部委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将生物制造作为重要的经济新增长点,持续研究制定行业发展举措;联合五部门印发《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支持引导基于大宗农作物秸秆及剩余物等非粮生物质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组织开展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联合财政部组织开展“创客中国”首届生物制造专题赛,聚焦食品、生物制药、生物材料等八大领域前沿技术和装备,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推动商业化进程;推动先进生物技术在原料药、特色食品等领域研发应用,支持中小企业更好应用先进高效生物技术。安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抗癌药、儿童药、高端制剂、生物药制备、短缺药、疫苗等重点领域,推动重点短缺品种实现快速审评审批。科学技术部相继组织实施“合成生物学”“绿色生物制造”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固废资源化”“蓝色粮仓科技创新”等专项支持生物技术有关领域发展;支持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联合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开展“百园”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以国家高新区等科技园区为实施主体,重点支持生物技术、未来食品等新兴领域;组织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统筹推进生物制造等9大未来产业标准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支持基于合成生物学、太阳能直接制氢等绿氢制备技术发展。农业农村部出台《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推动生物技术应用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快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材育种领域的应用,推进生物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生物育种及产业化等工作,支持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饲用酶制剂等物资在农业领域发展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合成生物学列为二级申请代码,重点支持生命组学技术、基因编辑与生物大分子操控、蛋白质设计与疫苗工程等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推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实施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提出优先发展生物技术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和课程教材。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持续推进生物科技、生物工程基础研究,人工合成生物学入选“中国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相关支持政策梳理分析——地方层面Ø

近年来,各地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布局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新赛道,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产业发展,总体上呈现出“数量多”“层级多”“更聚焦”三大特点。012021年以来,生物制造产业相关政策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省级政府发布政策30余项,从政策发布“数量多”集群培育、配套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资金扶持等多角度出发,全方位支持产业发展。除省级层面外,各地市及区县对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培育经济增长极十分重视,如,深圳市光明区,围绕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出台合成生物科技专项配套、专业资质认证、合成生物产业平台建设、合成生物企业专精特新认定、合成生物学术氛围等相关资助、支持政策,2023年5月,印发《关于支持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推动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全球合成生物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推动生物制造基础设施和实验室建设,成立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ASBA中心。据有关统计,近三年我国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业有约30%位于光明区。02

发布主体“层级多”生物制造产业与地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技资源的密切相关,地方政策聚焦于自身特点和优势,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并呈现“组合拳”“工具箱”发展态势。如,河北省在《河北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生物制造产业相关重点发展方向;于全国较早发布省级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文件,出台《加快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系列具体工作举措,举办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大会,成立产业发展联盟,积极培育了石家庄高新区、唐山生物能源产业基地、邯郸生物色素产业基地、辛集生物添加剂产业园、山海关生物制造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集聚区。发展目标“更聚焦”03六未来生物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未来生物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Ø

研究梳理我国发展急需和“卡脖子”关键领域清单,加快底盘技术、关键试剂、耗材等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进程。Ø

抢抓生物技术与数字化技术融合发展趋势,支持AI辅助新药研发、计算机辅助酶分子设计等技术及生命信息采集工具、工业软件、基础元器件和模块、生物芯片等发展应用。Ø

提升工业核心菌株研发与供给能力,针对国内外新兴领域和创新产品,加强具有新颖合成功能的独创性菌株创制,积极布局下一代共性关键菌株开发。推进产业高水Ø

优化提升大宗工业酶制剂、新型复合酶制剂的研发生产、产品创制能力,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酶制剂基础数据库。平自主创新Ø

优化生物反应器研发生产性能,提升面向重点领域大宗产品制造及科研、中试、规模化生产等不同需求的装备生产供给能力。Ø

加快分离纯化装备、关键组件、新型材料、工艺软件及控制系统等细分领域创新发展,推动关键传感器的发展应用,推广应用智能控制技术。Ø

加快发展绿色生物制造产业,提升工业菌株、酶制剂、生物反应器等自主创新与绿色化发展水平,推广节水发酵、生物降解、高效分离着力提升技术工艺装备水平纯化等绿色低碳工艺设备。Ø

拓展农林废弃物、海洋资源等原料在大宗产品生产应用,推动非粮生物基原料开发应用,重点攻关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生产淀粉等前沿领域。Ø

提升医药中间体、生物基材料前体、重要生物基化学品前体、新食品资源和食品精准设计制造关键组分等关键原配料生产供给能力。Ø

巩固提升维生素、氨基酸、其他生物发酵制品等领域大宗生物制造产品生产规模优势,优化生物制造工艺,着重发展高附加值、小品种产品,优化产品生产结构。积极发展骨组织等生物材料增材制造、DNA数据存储、生物冶金等新兴领域。优化原材料供给和产品结构未来生物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Ø

引导企业、技术、装备等要素向微生物、加工原料的资源富集区布局,带动劳动力、能源等要素潜力释放,实现优势企业与要素资源的“双向奔赴”,支持合成生物学等原始技术创新代表性集聚区加强产业发展配套协作区建设。Ø

借鉴美欧日等率先发展地区经验,加快培育一批生物制造发展的核心集聚区,指导集聚区因地制宜明确优化“1+N”的发展方向。Ø

构建面向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仪器设备共享、技术转移转化、定向委托研发等服务。Ø

充分用好新三板和北交所等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Ø

支持打造生物制造领域高层次、国际性高端学术论坛、博览会、投融资促进会等平台,促进人才、技术等交流合作。六是培植一批细优化产业发展分领域优势企业、“链主”企业。强化生物科技、生物制造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针对产业链“卡脖子”环节,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布局中小企业配套项目,促进大中小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