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_第1页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_第2页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_第3页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_第4页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中国对外贸易的开展1/2/20241第一章中国对外贸易的开展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明确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客观必要性,对外开放政策的内涵与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领会对外贸易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掌握中国各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开展特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不同时期的地位和作用。1/2/20242第一节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建立和开展一、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建立〔一〕没收对外贸易中的官僚资本〔二〕建立国营对外贸易企业〔三〕改造私营进出口企业1/2/20243二、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的开展〔一〕国营对外贸易的建立时期〔1950—1952年〕国营对外贸易的开展非常迅速。1952年国营对外贸易额比1950年增长了1.3倍,国营对外贸易在整个对外贸易中的比重,1950年占66.8%,到1953年已上升到90%以上,占了绝对优势。1/2/20244〔二〕第一个五年方案时期〔1953—1957年〕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国家制订了第一个五年方案,其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对原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工程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根底。1/2/20245〔三〕第二个五年方案时期〔1958—1965年〕国民经济出现困难,对外贸易也脱离实际,出现大幅度波动。〔四〕十年动乱与拨乱反正时期〔1966—1978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也是第三、第四个五年方案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推行极左路线,国民经济遭到重大破坏,对外贸易处于停滞状态。1/2/20246第二节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贸易开展一、对外开放政策〔一〕对外开放政策确实立1980年6月,“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对外经济政策公诸于世。1981年11月,进一步明确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是我们坚决不移的方针。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写入我国新宪法,作为根本国策最终确立。1/2/20247〔二〕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含义要大力开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1/2/20248〔三〕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大力开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贸易;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先进技术;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积极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开展对外技术援助和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带动内地开放。1/2/20249二、对外开放的格局〔一〕1992年以前,重点开放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开放1/2/202410开放层次开放时间地域范围经济特区1979年1988年1990年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省上海浦东沿海港口开放城市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东、湛江、北海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1988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陆地边境市、镇1992年珲春、绥芬河、满洲里、黑河,二连浩特、伊宁、塔城、博乐,瑞丽、畹町、河口,凭祥、东兴沿江开放城市1992年上海浦东、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等沿长江港口城市内陆、边境、沿海省会城市1992年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贵州、西安、兰州、西宁、银川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昆明、乌鲁木齐、南宁、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7个边境、沿海省会城市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1999年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广西、重庆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表1-1中国对外开放进程表1/2/2024111.建立经济特区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4.逐步向内地开放1/2/202412〔二〕1992年以后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开放陆地边境市、镇2.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3.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对内开放〔1〕西部大开发战略〔2〕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开放1/2/2024134.“十五〞期间的对外开放〔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由单方面自主开放,转变为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2〕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将转向更加平衡的全面开放。〔3〕随着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我国以“引进来〞为主的开放模式将向“引进来〞、“走出去〞并举的双向开放模式转换,我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1/2/2024145.“十一五〞期间的对外开放按照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以及区域协调开展的要求,对外开放在区域布局上,要形成东中西互动、分工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合作的新格局。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三海三陆〞的开放新格局。1/2/202415三、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的开展〔一〕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对外贸易绝对值大幅增长2.对外贸易顺差显著3.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4.国民经济开展对外贸依存度较高1/2/202416〔二〕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1.出口商品结构〔1〕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变化〔2〕资源、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变化①机电产品出口迅速增长1/2/202417②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提升③轻纺产品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3〕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2.进口商品结构1/2/202418〔三〕进出口市场不断拓展198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全方位开展对外贸易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予以实施。1/2/202419〔四〕对外贸易方式不断创新改革开放前,只有一般的商品贸易。改革开放以后,采用了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等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在技术进出口中,采取了提供技术许可、参谋咨询、技术效劳、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与开展中国家开展对销贸易,与周边国家广泛开展边境贸易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开展。1/2/202420〔五〕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改革开放前,我国外贸经营主体单一,只有全民所有制的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开放后,随着不断下放外贸经营权,外贸经营主体已实现多元化。1/2/202421从所有制结构看,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从经营业务范围看,包括外贸专业公司、工贸公司、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大中型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商业物资流通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1/2/202422〔六〕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基地

由于地理、交通、通讯和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对外贸易开展的地区分布十分不平衡,沿海地区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2/202423第三节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一、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辅助地位。〔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原来的辅助地位提高到重要战略地位。1/2/202424二、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一〕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开展〔二〕支援国内市场〔三〕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四〕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五〕增加外汇储藏〔六〕扩大社会就业〔七〕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开展〔八〕为国家的建设和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2/202425关键术语对外开放政策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对外贸易伙伴对外贸易经营主体对外贸易依存度1/2/202426本章思考题1.新中国的对外贸易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