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二子说(2)古人说:“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二子说(2)名二子说
苏洵名二子说(2)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
《名二子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说:谈给两个孩子命名字的道理的文章。名二子说(2)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苏洵字明允名二子说(2)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
名二子说(2)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名二子说(2)作者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之中。
名二子说(2)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年轻时应试不举,嘉祐初年携二子入京,其文受到欧阳修称赏,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国家典籍编撰官员)、文安县主簿(掌管文书的官员)与人同修《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追赠光禄寺丞(从六品)。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代表作《六国论》。苏洵子女6人,长子和三个女儿均早卒,只剩下苏轼苏辙二子。(一女苏小妹后经考证,实为讹传)。名二子说(2)写作背景写作的背景: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时苏轼11岁,苏辙8岁。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名二子说》正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名二子说(2)名二子说苏洵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名二子说(2)译文
构成一辆车子,轮子、辐条、上盖、车厢底部的横木,在车上都各有职责,唯独拦在坐车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条横木——轼,好像是没有用处的。虽然这样,去掉轼我也从没见一辆完整的车。轼啊!我害怕的是你过分显露自己而不会掩饰外表。
天下所有的车都从车走过的痕迹——辙上轧过,而讲到车的功绩,却从来不给辙算上一份。虽然这样,车翻了马倒了,而祸患也殃及不到辙。所以说,辙是善处于祸福之间的。辙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除灾祸的。名二子说(2)盖轸轼轮辐辙名二子说(2)名二子说苏洵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名二子说(2)车轼车辙特点性格特点苏洵希望情感苏轼苏辙名二子说(2)车轼车辙特点性格特点苏洵希望情感苏轼位置在前作用内在豪放不羁锋芒毕露韬光养晦善于外饰警诫苏辙祸亦无关福亦无关平和淡泊含蓄深沉甘居人后平安一生祝福名二子说(2)苏轼豪放不羁,一生坎坷1、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陷入新旧两派斗争漩涡中,两派排挤他,打击他。便请调杭州。2、熙宁七年(1074),苏轼自愿调任密州。3、后来苏轼被调任到徐州、湖州苏轼因著名的“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4、元丰七年,神宗下令苏轼离开黄州,改授汝州团练副使。5、元佑四年,苏轼摆脱派阀之争,请调转任杭州知事。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知事。离开朝廷,次年转任扬州知事。6、元佑八年九月,出任定州知事,绍圣元年四月,59岁的苏轼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知事,六月在转任英州的途中(都还没到呢!)又受命流放惠州,苏轼被放逐到自古所说的天涯海角-儋州。【为官四十载,被贬三十年】名二子说(2)苏辙冲和淡泊的一生苏辙的一生,做到了谨小慎微,游离于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虽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尽管不像哥哥那样光彩夺目,却也比哥哥少了许多磨难。后来在颍川定居,过起田园隐逸生活,筑室“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有一个较宁适的晚年。名二子说(2)名二子说苏洵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名二子说(2)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古时名字常识:包括“姓”、“名”、“字”“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如张飞字翼德白居易字乐天商代(最早如商汤)------战国(占卜如屈原)------魏晋(高雅如王羲之)-------南北朝(佛教盛行如僧佑)-------唐宋(道僧红极以五行如朱熹)字“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瞻前顾后谨慎小心)(仿效依循谨慎持重)名二子说(2)本文的写法特点是什么?名二子说(2)写作方法
引物托喻:找到物与人的相似之处,以物喻人,以物的特性来写人的性格,使道理更加明确清楚,令人信服。名二子说(2)《洗儿诗》旧有“洗儿”风俗,婴儿出生三天或满月,亲朋集会庆贺,给婴儿洗身。苏轼当年得子,“洗儿”之外,赋《洗儿诗》一首:“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名二子说(2)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过一生名二子说(2)名字内涵1、表示父母的祝福、希望2、表示志向、性格、爱好3、与时代相联系4、有历史典故名二子说(2)赏析
二苏的名字,都与“车”有关:“轼”是车上的前列扶手,是车的最显眼处、最易惹祸处;“辙”是车轮压出的痕迹,有功而不赏、有难而不担。颇见取名的良苦用心“知子莫若父”,苏洵是深知两个儿子的脾气性格的。他见“大苏”性不忍事,每遇不平事,立刻“如蝇在口,吐之而快”,无意中得罪不少人,就取名为“轼”,“轼乎,吾惧汝之外饰也”,故再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能瞻前顾后,三思而后行。对于沉静内敛的“小苏”,老苏取名为“辙”,“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再取字“子由”,希望他能适当“动辄由他”,自由洒脱,大可不必担心福祸。有人说,“名字决定命运”,绞尽脑汁地想个好名字来谋取人生的大富大贵、时来运转。我不知道“取名术”到底有无道理,但我知道,好名字并没有给苏轼的仕途带来好运!苏轼一生大起大落,尝尽世间悲苦离愁,做事并未“瞻前顾后”;而苏辙谨慎一世,未尝一日“由着性子”去做事。
名二子说(2)点评
唐宋八大家,苏家父子就占了三席,可见这户人家的厉害。乃父苏洵,为子取名,深有讲究。大儿子名“轼”。他说: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竟不要紧。苏东坡从小生性旷达,其父告诫他要放低身段,注意“外饰”,而不要自以为是,锋芒毕露。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苏洵的小儿子性格平和,他为其取名“辙”,觉得这样很好,可以免祸。名二子说(2)1、第一段,“轼”名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车子的各部件,轮子、辐条、车盖、轸木(车厢底部的横木),就像各有职分,不可或缺,只有车前的轼木没有实际用处。轼是车前的横木,乘车人可将手俯按在上面,有装饰车子的作用。所以,“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名二子说(2)行文几度曲折而后揭出正题:“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呀,我担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饰啊。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自幼父亲就看清了这一特点,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这正是为他取名“轼”的初心。
名二子说(2)苏洵根据苏轼的性格特点还给他取字:子瞻,就是希望他凡事要瞻前顾后,要深思熟虑,要善于外饰,避免祸患名二子说(2)2、第二段,“辙”名说。“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天下之车无不循辙而行,但论到车的功用却没有辙的份。“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辙无论功之福,也不遭仆毙之祸。“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知免”,是说苏辙的性格会免于灾祸。名二子说(2)一说“免”同“勉”,勉力、尽力的意思。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这正是为他取名“辙”的深意。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并能尽力王事,后位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名二子说(2)这篇短文很巧妙地借名字作发挥,对两个儿子进行了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诲。说来很巧,苏轼旷达不羁、锋芒外露,苏辙冲和淡泊、含蓄深沉,兄弟二人各自的性格,与”老苏”的《名二子说》倒也真是紧相契合。虽是苏洵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字时所作,观苏轼、苏辙二人生平,苏轼“一肚皮不合时宜”,于党争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苏辙才华能力逊于兄,而仕宦生涯远比苏轼顺利。种种情形,竟与苏洵当初所逆料者全同,所以说:知子莫若父母也。
明智的父母,总希望子女首先要学会生存,然后再寻求发展。苏轼后来也写过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讲的,实际上也是这个道理。
名二子说(2)苏轼确实有独步天下登高望远的视界和超越百代的才情,却犯了“不外饰”的官场大忌.辙性沉静简洁,为持重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名二子说(2)虽然苏辙也被卷在纷争的漩涡里,但苏辙的恬淡柔和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了他,使他避免了更大的灾祸。大苏小苏一个张扬勇猛一个内敛持重,一个豁达豪迈一个低调平和。以名气、成就、禀性论,哥哥像光热四射令凡人不敢逼视的太阳,弟弟像清凉的月亮。名二子说(2)然而,就是这个弱弟,却屡屡在关键时刻充当了大哥的保护人。
东坡一生大起大落,凭借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的超强兼容性,在最困厄不堪的时候,他都能收获大量的友情,得到知心的朋友。但伴随他生命始终的惟有一个人,兄弟苏辙。名二子说(2)当他被人构陷下了大狱,子由奔走营救,申请降低自己的官阶,为兄长赎罪;当他屡遭放逐,一天天远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核心地带,奔窜在穷苦蛮荒的流放地,子由陪他走千里万里的苦旅;狼狈不堪自顾不暇的时候,子由照顾他的家人料理他的家事;苏轼与世长辞了,苏辙抚恤他的儿孙,直到死后陪伴在东坡的旁侧。
名二子说(2)本文的写法特点是什么?名二子说(2)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
苏迈苏迨苏过名二子说(2)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过一生名二子说(2)名字内涵1、表示父母的祝福、希望2、表示志向、性格、爱好3、与时代相联系4、有历史典故名二子说(2)起名趣事1、《唐书》记载了一个关于李世民命名的有趣故事:李渊二子即将诞生之时,李渊路遇一书生为其看相,书生惊呼:“李渊贵人也,其子也贵,有济世安民之大任。”李渊惧,欲杀此人,书生却不见了。归家,二子诞,故起名“世民”,取“济世安民”之意。唐太宗李世民的确胜任了“济世安民”的重任,堪称一代明君贤主。名二子说(2)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由于他对儿子起名慎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字。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一句是‘春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想了好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李白等母亲说罢,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信平台推广合同协议
- 快消品代运营合同协议
- 2025铝材购销合同的格式范本
- 2025标准货物运输合同模板
- 快递门市转让合同协议
- 模具冲压件合同协议
- 2025共有产权房的买卖合同
- 商业合作保密协议合同
- 品牌代理招商合同协议
- 2025国内独家授权合同
- 《药用植物种植和采集质量管理规范》
- 茶艺课程设计教案
- HDC56海盗船(A级)设计计算书
- 汉语与中国文化教学大纲(汉语国际教育)
- 【初中历史】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检测题-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DB11T 1493-2017 城镇道路雨水口技术规范
- 2024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全文解读课件
- 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 农艺工教学计划及大纲
- 汽车前围板拉延成形模面及工艺优化
- 联邦学习的隐私保护机制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