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经济增长课件_第1页
长期经济增长课件_第2页
长期经济增长课件_第3页
长期经济增长课件_第4页
长期经济增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章长期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理论和知识本章学习目标知识点:掌握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了解经济增长模型掌握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运用相应的知识分析当前的经济现象相关知识回顾1、宏观经济的主要变量(第8章)

GDP和GNP实际GDP和名义GDP2、经济波动(第9章)3、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第10章)第一节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的概念衡量标志:实际GDP的年增长率,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公式:G=(当年GDP-上年GDP)/上年GDP二、各国经济增长的状况分析(见下表,资料来源:《经济学原理》曼昆)经济增长的含义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S.Kuznets)1971年接受诺贝尔经济奖时曾给经济增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经济增长的特征第一,人均产量的高速增长。第二,生产率的高速增。第三,经济结构的变革。第四,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变革。第五,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大。第六,世界增长的不平衡。代表年份中国经济的增长年份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3588.11018.41745.2824.519846928.22295.53105.7152719858527.42541.63866.62119.2199224020.2574411575.26701199334634.46882.116428.511323.8199446759.49457.222372.214930199558478.11199328537.917947.2199667884.613884.233612.920427.5199774772.413968.836770.324033.3199879553142993915026104

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评价的是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在经济学界,人们更多地拿人均GDP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十五”期间,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一个共识是,人均GDP跨入1000美元的门槛,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起点。我国经济增长的状况年份GDP(亿元)比上年增长备注2001959337.3%GDP跃升至世界第6位20021023988%20031173909.5%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41368769.5%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GDP和人均GDP两大重要指标我国经济增长状况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69美元。从2001年到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标,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也高于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第二节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

——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一、增长率的分解式(对比分析教材230页):GY=GA+

GL+

GK从公式中我们可以得到经济增长的源泉,即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劳动、资本、技术进步(忽略了自然资源)、为劳动资本的产出弹性二、要素1、人力资源2、自然资源3、资本4、技术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贡献比较

时期经济增长率综合要素生产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率劳动投入增长率1953-19937.10%1%10.30%2.70%1979-19939.20%2.30%12%2.85%1991-199312.40%4.10%15.80%2.20%要素贡献率的国际比较

国别时期综合要素贡献资本投入贡献劳动投入贡献中国1953-199314.10%65.30%20.60%改革前6.70%69.60%23.70%改革时期25.00%58.40%16.60%韩国1963-197138.79%23.81%37.39%日本1953-197155.16%23.84%21%美国1948-196947.75%19.75%32.50%第三节经济增长模型增长理论的两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新古典增长模型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内生的增长理论一、哈罗德—多马模型主要研究在保持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投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基本方程:G=s/vG表示实际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s表示储蓄率(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v表示资本-产出比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量)。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假如把产量的年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出比为4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储蓄率应该从()提高到()。A、28%B、30%C、32%D、20%第三节经济增长模型二、新古典增长模型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吴敬琏昨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我国目前遇到很多经济社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转变过来。他说,我国目前处在一个类似于西方国家从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增长模式转变为第二次产业革命增长模式的过程中。从西方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的增长模式主要是由投资驱动,主导产业是重、化工业,这种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污染。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障碍吴敬琏认为障碍有三个:首先是因为各级政府仍然保持着对重要经济资源的配置权力。其次,我国是以GDP的增长作为各级政府政绩的标志。最后,由于我国税收主要来源于增值税,并且一半以上来自于生产型的增值税,这使得各级政府非常关注产值的增长,因为政府的收入是跟产值增长息息相关。于是,各级政府的官员和企业都向产值和数量扩张方面倾斜,而因此造成的具体影响就是煤电油运紧张、生态环境破坏、国际贸易摩擦等。并且,我国的GDP增长质量非常差,因为国内企业基本上都集中在附加值最低的地方。

第四节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一、储蓄和投资二、来自国外的投资三、教育四、提高技术进步率五、产权和政治的稳定中国人的储蓄西方国家对中国狂热消费的期待不可能立即转化为现实。13亿中国人很难全部成为狂热的消费者。中国人喜欢储蓄,并不因当前收入的提高而有所降低。据官方的统计表明,2004年中国的储蓄率达到43%,与1985年存款占收入26%的数字相比有大幅度提升。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美国2005年第一季度的储蓄率已经降至1%。即便在一些欧洲大国,储蓄率目前也都只保持在10%左右或略高的水平。中国人储蓄率的居高不下与中国传统的“节俭文化”有关。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养成了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的习惯。要中国人放弃这种习惯,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已经走到尽头。200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淡水占15%,氧化铝占25%,钢材占28%,水泥占50%。全社会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必须尽快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及时颁布,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健康发展,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2003年以来出现的投资过热问题,使中国旧的发展模式的弊端表露无遗,也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全国上下的强烈共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占世界85%的人口正陆续进入工业化阶段,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尖锐,使中国的现代化面临严峻挑战。即使国际市场能够弥补中国资源之不足,生态和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也难以承受。

消费如果国内消费能够取代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那么中国所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