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十分重视烹饪和食品加工,其中含有丰富的化学知识。本章主要讨论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及有关炊事中的化学问题。第一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二页,共80页。2.1厨房化学概述2.2烹饪基础知识2.4令人垂涎的“垃圾食品”2.3色香味与化学烹饪与化学第2章2.5思考与练习题第二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三页,共80页。2.1厨房化学概述
一、厨房用品二、厨房安全三、洗菜淘米的学问
第三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四页,共80页。一、厨房用品1.锅子厨房里有各种各样的锅:煮饭锅、炒菜锅、蒸锅、高压锅、平底锅等等。从制造的原料来看,一般只有铁锅和铝锅两种。2.点火用具厨房中点火,以前常用火柴,现在多用打火机或电子点火装置。3.燃料家庭使用的燃料有多种,有固体的、液体的或是气体的。其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碳或碳氢化合物。第四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五页,共80页。二、厨房安全1.燃烧原理燃烧的化学原理就是燃料中的碳或者碳的化合物与空气里的氧气之间发生了剧烈的、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这种燃烧反应的化学机制是链式反应。链式反应是在引发可燃物生成游离基后产生并得以维持的。要使火烧起来,必须有氧气或氧化剂与可燃物共存。以煤气为例,当空气供给不当时会发生飘火、脱火及回火现象。第五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六页,共80页。
2.化学灭火家里煮饭、取暖,如果用火不当或不慎,会造成火灾。发生小火灾时,可以自己及时用灭火器灭火。发生大火灾时,应打“119”电话报警,请消防队扑救。灭火器有多种,如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弹等。泡沫灭火器的钢筒里分装着碳酸氢钠、硫酸铝和发泡剂等化学物质,使用时要把灭火器倒立过来使里面的化学物质充分混合而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和泡沫。。第六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七页,共80页。二氧化碳气比空气重得多,它既不能燃烧又不助燃,它盖在燃烧物上面,使燃烧物质和空气隔绝开来,火就被扑灭了
二氧化碳灭火器钢瓶内装着液体的二氧化碳,救火时一开阀门,强大的二氧化碳气流就通过连接着的喇叭口喷灭火焰。
1211灭火器很适宜居民家庭使用,它体积小巧,使用方便。内装二氟一氯一溴甲烷。这种物质在高温下能分解产生游离基,参与燃烧反应而中止燃烧,是典型的化学抑制法灭火。第七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八页,共80页。3.煤气中毒煤气中毒,轻者头晕心慌、四肢无力;重者昏迷不醒,呼吸微弱,抢救不及时甚至可能死亡。煤气的有毒成分是什么呢?煤气主要来自灶具或火炉中的不完全燃烧,有毒成分主要是一氧化碳。
第八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九页,共80页。三、洗菜淘米的学问厨房里准备饭菜,头一件事是洗菜淘米。从化学角度看,水是最普通、最好的溶剂。“脏不脏,一水净”,“泥水洗出白萝卜”这是对水的洗涤能力的一个形象说明。蔬菜要洗干净再切。淘米,究竟多搓洗好,还是少搓洗好?权衡利弊,淘米还是不可马虎,多搓洗几遍为好。第九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十页,共80页。2.2烹饪基础知识
烹饪化学是从普通化学和食品生物化学中衍生而来的一门年轻的学科,主要研究和讨论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和烹饪过程中相互反应和变化的化学现象,是进一步了解烹饪加工制作和烹饪营养卫生的重要基础。简单地讲,所谓烹饪就是指做饭做菜,后者即烹炒调制菜蔬又称为烹调。
第十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十一页,共80页。一、熟食的作用
熟食的作用主要有分解、解毒、杀菌和提味四点。
1.分解
2.解毒
3.杀菌
4.提味
第十一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十二页,共80页。二、烹饪的方法随食物的品种(主食或副食,肉或蔬菜)及食用要求而异,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1.湿法烹饪
指煮、蒸、闷、燉、煨及氽等的总称。其中煮、蒸、闷主要用于主食如米、面的加工,也适于肉、鱼的烹调。湿法加热的特点是火小、水多、时间长。比较富特色的有:
(1)文火缓烧。
(2)氽、焯、涮。
(3)红烧。
2.干法烹饪
包括烤、烧、燻、煎、炒等。第十二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十三页,共80页。3.微波炉加热法
其特点是不用炉火或电热,而用微波作热源。微波是一种不会导致电离的高频电磁波,可被封闭在炉箱的金属壁内,形成一个类似小型电台的电磁波发射系统。由磁控管发出的微波能量场不断换方向,象磁铁一样在食物分子的周围形成交替的正、负电场,使其正、负极以及食物内所含的正、负离子随之换向,即引起振动或振荡。第十三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十四页,共80页。中华美食烹调方法
14种第十四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十五页,共80页。溜:溜菜需两步完成。第一步先将挂糊或上浆原料用中等油温炸过,第二步将芡汁调料等放入锅内,倒入炸好的原料,颠翻出锅。溜菜具有香脆、鲜嫩、滑软等特点。一般在第二步溜炒时宜用旺火,快速翻炒出锅。常见菜肴有“焦溜肉片”、“醋溜白菜”。溜第十五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十六页,共80页。焖:是把主料先过油后炸至半熟,再加汤用文火焖至熟烂的烹制法,特点是软烂不腻。如“黄焖鸡块”、“油焖大虾”。焖第十六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十七页,共80页。烧:是先将主料用油炸过或用火焯过,再加上辅料,兑入汤汁煨至熟烂的方法,特点是汁浓、汤少,菜质软烂,色泽美观。如“红烧海参”、“干烧鱼”。烧第十七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十八页,共80页。汆:汆是用生料加工调味后,放开水锅中煮熟的方法。氽菜简单易做,重在调味。一般用鸡汤、骨肉汤,同时加入配料增味。特点是清淡、爽口。有菜有汤,适宜冬季适用。如“汆丸子”。汆第十八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十九页,共80页。蒸:是将生料或半熟原料,加调料调味后上笼屉蒸熟的方法。蒸分清蒸、干蒸和粉蒸。原汁原味,形状完整,质地鲜嫩。如“清蒸鸡块”、“米粉肉”。蒸第十九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二十页,共80页。炸:将主料挂糊或不挂糊下热油锅,由生炸熟的方法,外焦里嫩。如“干炸里脊”“软炸虾仁”等。
炸第二十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二十一页,共80页。酥:先将原料下锅煮熟或蒸熟再用油炸至香酥的方法,特点是外焦脆,里嫩软、鲜香可口,如“香酥鸡”、“香酥肉”。
酥第二十一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二十二页,共80页。烩:是将原料油炸或煮熟后改刀,放入锅内加辅料、调料、高汤烩制的方法。有香嫩、鲜的特点。烩制方法简单,要注意火候,一般用中火使汤收浓。常见有“烩三鲜”、“烩鸡丝”。烩第二十二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二十三页,共80页。扒:是锅底加油烧熟,炒锅加汤,放入主料及调料,用文火扒烂,勾芡收汁的烹制法。鲜软,汁浓,易消化,有“扒三鲜”等。
扒第二十三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二十四页,共80页。炖:此法比较多见,方法简便,是先将主料切1块煸炒,再兑入汤汁,用文火慢煮的方法。特点是有汤有菜,菜软烂,汤清香。如“清炖鸡”。
炖炖:此法比较多见,方法简便,是先将主料切1块煸炒,再兑入汤汁,用文火慢煮的方法。特点是有汤有菜,菜软烂,汤清香。如“清炖鸡”。
第二十四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二十五页,共80页。爆:是旺火热油,原料下锅后快速操作。要求刀工处理粗细一致,烹前备好调味品,动作要麻利迅速。“葱爆羊肉”、“酱爆鸡丁”。
爆第二十五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二十六页,共80页。炒:是指锅内放油、油烧熟,下生料炒熟。一般用旺火快炒,以减少菜的维生素损失。炒肉一般用中火。
炒第二十六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二十七页,共80页。砂锅:将原料加工后,装入砂锅中,调入作料、配料,用文火慢慢煨炖至熟烂,营养丰富。如“砂锅豆腐”、“砂锅鸡”。
砂锅第二十七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二十八页,共80页。拔丝:是将糖加沙(或油)熬成糖棉后挂上主料的方法。拔丝菜要有丝,有口味香甜腻的特点,属技术菜,重在掌握炒糖稀。老了发黑不行,嫩了色泽浅拔不起丝也不行。要掌握火候,操作要快。有“拔丝菜果”、“拔线山药”等拔丝第二十八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二十九页,共80页。(1)粗粮细粮的搭配某些粗粮的营养成分决不比细粮低,如糙米加工成精米就失去了55%的铁和86%的锰以及大部分的锌;玉米含有细粮所缺乏的镁和胡萝卜素;高梁中脂肪和铁的含量高;小米含丰富的氨基酸等。(2)蔬菜粮食巧搭配粮食能给人提供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是人类获得能量的重要来源;但蔬菜也不能忽视,它是人类获得粗纤维、矿物质和纤维素的重要来源。(3)荤素食巧搭配荤食是优质蛋白质和脂肪的主要来源,动物蛋白质和植物性主食、豆制品搭配可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将肉食和蔬菜搭配,可以使机体获得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注意了以上的食物搭配,就可以较好地保持体内的酸碱平衡。第二十九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三十页,共80页。
烹饪技术非常讲究刀法与火候,其中不乏化学道理。
熟练的厨师操刀,把整块的瘦肉飞快地切成丝,多长、多宽、多厚,都有一定的分寸,均匀、整齐。不同的菜,块是块,丝是丝,片是片,斜刀,连花,都有讲究。在炉灶上,厨师掌握火候,争分夺秒,几翻、几颠、几铲,都恰到好处。烧、煮、爆、炒,各是各味。该“嫩”的要嫩,该“酥”的酥透,该“脆”的松脆。“不到火候不揭锅”。
三、刀法与火候第三十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三十一页,共80页。
四、烹饪助剂1.添加剂(1)发酵粉(疏松剂)(2)嫩化剂(3)稳定剂、增稠剂和防结块剂2.佐料包括烹调时的调料和食用时的辅料两大类。第三十一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三十二页,共80页。(1)调料①一般调料。如八角、花椒(油溶性)、葱、姜、蒜、辣椒、胡椒、糖、味精、盐(水溶性)等,它们不仅呈味、赋香,而且有杀菌功能(如蒜苷受热或在消化器官内酵素的作用下生成蒜素或丙烯亚磺酸,有强杀菌力),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葱头含大量维B)。市场上有干粉调料如姜粉、洋葱泥、胡椒粉、辣椒面供应。②其它调料。主要有酒、醋、酱油等。第三十二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三十三页,共80页。(2)辅料
辅料一般不直接单独食用,但可用于就餐提味的固体或液体成品,通常已熟制。主要有:①花椒盐。②花椒油。③辣椒油。④葱姜油。⑤清汤。⑥奶汤。⑦高汤。⑧各种酱。第三十三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三十四页,共80页。2.3色香味与化学
前面讲的食物都是天然的。为了解决粮食生产的工业化问题,人们想到了合成食品。目前一般有生物制备和化学合成两种。
一、食物的颜色二、食物的香和臭三、食物的味道四、对色、香、味的鉴别第三十四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三十五页,共80页。一、食物的颜色
食物的色素主要有天然色素、合成色素和人工着色物质三类1.天然食用色素指未加工的自然界的花、果和草木的色源。常用的天然食用色素主要有:(1)红曲色素。(2)姜黄素。(3)虫胶色素。(4)甜菜红。(5)红花黄色素。(6)β-胡萝卜素。第三十五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三十六页,共80页。
2.合成食用色素主要是以下5种:(1)苋菜红。(2)胭脂红。(3)柠檬黄。(4)日落黄。(5)靛蓝。3.人工着色物质(1)酱色。(2)腌色。(3)金属盐发色。第三十六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三十七页,共80页。二、食物的香和臭1.香或臭的化学基础
从化学结构上看,各种香料组分的分子量均较低,挥发性及水溶性仍有相当差异。它们通常具有某种特征官能团。以含两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例:乙烷,无臭;乙醇,酒香;乙醛,辛辣;乙酸,醋香;乙硫醇,蒜臭;二甲醚,醚香;二甲硫醚,西红柿或蔬菜香。此外,如乙酸乙酯等酯类化合物呈水果香,甲硫基丙醛呈土豆、奶酪或肉香.第三十七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三十八页,共80页。2.常见食用香料及其化学成分
(1)天然香料我国的香料品种很多。常用的天然香料有八角、茴香、花椒、姜、胡椒、薄荷、橙皮、丁香、桂花、玫瑰、肉豆蔻和桂皮等。第三十八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三十九页,共80页。
(2)人工香料
主要有香兰素,具有香荚兰豆特有的香气;苯甲醛,又称人造苦杏仁油,有苦杏仁的特殊香气;柠檬醛,呈浓郁柠檬香气,为无色或黄色液体;α-戊基桂醛,为黄色液体,类似茉莉花香;乙酸异戊酯,人称香蕉水;乙酸苄酯,为茉莉花香;丙酸乙酯,凤梨香气;异戊酸异戊酯,苹果香气;麦芽酚,又称麦芽醇,系微黄色针晶或粉末,有焦甜香气,虽然本身香气并不浓,但具有缓和及改善其它香料香气的功能,常用作增香剂或定香剂。第三十九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四十页,共80页。(3)食用香精分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种。其中以香猫酮、香叶醇、甲酸香叶酯为基体的香精最为重要。由于调香是一种专门技术,香型极多,主要有两种类型:①花香型。如玫瑰、茉莉、兰花、桂花、麝香型等,模仿自然界各种名花的香;②想象型。如清香、水果、芳芳(兰花型)、东方、菲菲(清草香型)、科隆(柑桔香型)以及美加净等,即在调香的基础上用合适的美名,强化心理效果。第四十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四十一页,共80页。
3.其它异味指生活中由其它不明原因引起的异味。例如:(1)酯化反应产生酯香味(2)各种分解引起异味第四十一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四十二页,共80页。三、食物的味道味是由舌尝到的酸、甜、苦、辣、咸的味感,是由其可溶性物质溶于唾液,作用于舌面味觉神经之味蕾产生的味觉。合适的味感可使消化液分泌旺盛而增加食欲,有助消化。第四十二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四十三页,共80页。1.酸
酸味来源于溶解的氢离子(H+)。
一种定量表示各种酸的酸度的方法是用PH值。所谓PH值就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PH=-lgC(H+)
PH的取值范围一般为1-14。PH<7为酸性,=7为中性,>7为碱性。
大多数食品的PH值在5-6.5,处于微酸性,人们一般感觉不到酸味。但PH<3.0时,则就会觉得太酸而难以适口。若干食品及体液之PH值见表2-1。第四十三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四十四页,共80页。表2-1若干食品及体液的pH值第四十四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四十五页,共80页。
(1)常用合成酸料酸味料除作重要调料外,兼有防腐、防霉、杀菌之功效。①乙酸(俗称醋酸)。②乳酸。③柠檬酸。④酒石酸。⑤苹果酸。⑥葡萄糖酸第四十五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四十六页,共80页。(2)常用家庭调料1)食醋。我国的名醋主要有:①山西老陈醋。②四川保宁醋。③江苏镇江醋。2)其它调料各地均有特殊调料,大都以酸、香为特点,兼有其它味。较著名的有:①贵州独山盐酸。②广西玉林酸料。③湖南湘潭龙牌酱油。第四十六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四十七页,共80页。2.甜甜味是与糖联系在一起的。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是大家熟悉的糖。它们不仅味道甜,而且还供应人体能量。1)甜味剂的化学特征及甜度甜味剂多系脂肪族的羟基化合物。一般说来,分子结构中羟基越多,味就越甜。如分子中含2个羟基的乙二醇,略有甜味;含3个羟基的丙三醇(俗称甘油),较乙二醇甜,葡萄糖分子含6个羟基,就比较甜了。不同甜味剂产生甜的效果用甜度表示,它是以蔗糖为基准的一种相对标度。常见糖的甜度见表2-2。果糖是最甜的糖。按甜度比较,果糖、蔗糖、葡萄糖的比例大约是9:5:4。甜味的感觉由静电力引起,氢键的作用可加强甜感。第四十七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四十八页,共80页。第一章 *糖精的化学名为邻苯甲酰磺亚胺,不符合“糖”的定义。第四十八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四十九页,共80页。2)常用合成或人工甜料作为甜味物质,人们常用的是白糖、红糖和冰糖。糖精和甜精。糖精的化学名为邻苯甲酰磺亚胺,分子式C7H5NO3S,无色单斜晶体,熔点229℃,难溶于水。甜度为蔗糖的450~700倍,稀释10000倍仍有甜味。但是,糖精并非“糖之精华”,它不是从糖里提炼出来的,而是以又黑又臭的煤焦油为基本原料制成的。糖精的钠盐称为糖精钠,分子式C7H4NNaO3S,溶于水,甜味约相当于蔗糖的300-500倍,可供糖尿病患者作为食糖的代用品。甜精的化学名为乙氧基苯基脲,甜度为蔗糖的200~250倍。与糖精混用,因协同作用而使甜味倍增。糖精和甜精都没有营养价值,它们在用量超过0.5%以上时,均显苦味,煮沸以后分解亦有苦味。通常不消化而排出。少量食用无害,过量食用有害健康。第四十九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五十页,共80页。3)主要天然甜料(1)蜂蜜蜜蜂自花的蜜腺采集的花蜜,贮于巢中备冬日食用之物。花蜜的主要成分为蔗糖(40%)和水分(19%)。经蜜蜂口中之酶转换成蜂蜜后,甜度超过蔗糖。蜂蜜的主要成分约为葡萄糖(36.2%)、果糖(37.1%)、蔗糖(2.6%)、糊精(3.0%)、含氮物(1.1%)、花粉及蜡(0.7%)、灰分(0.2%)、蚁酸(0.1%),其余为水分。第五十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五十一页,共80页。(2)甘草甜味的主成分为甘草精(C42H62O16)。内含蔗糖(5%)、淀粉(20~30%)、天冬素(2~4%)、甘露糖醇(6%)、树脂(1.5~4%)、精油(0.03%)及纤维素等。4)其它新甜料举例(略)第五十一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五十二页,共80页。3.鲜从化学角度讲,鲜味的产生与氨基酸(通式H2N·R·COOH)、缩胺酸、甜菜碱、核苷酸、酰胺、有机碱等类物质有关。鲜味剂的主要代表性物质有味精、核苷酸等。(1)味精味精又叫味素,化学名为谷氨酸钠(分子式C5H8NO4Na),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含一分子结晶水,无气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无吸湿性,对光稳定,中性条件下水溶液加热也不分解,一般情况下无毒性。第五十二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五十三页,共80页。作为调味品的市售味精,为干燥颗粒或粉末,因含一定量的食盐而稍有吸湿性,故应密封防潮贮存。商品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含量分别有90%、80%、70%、60%等不同规格。以80%最为常见,其余为精盐。食盐起助鲜作用兼作填充剂。也有不含盐的颗粒较大的“结晶味精”。第五十三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五十四页,共80页。(2)核苷酸核苷酸类中的肌苷酸、鸟苷酸、黄苷酸以及它们的许多衍生物都呈强鲜味。如肌苷酸钠比味精鲜40倍,鸟苷酸钠比味精鲜160倍,特别是2-呋喃甲硫基肌苷酸比味精鲜650倍。肌苷酸钠是在60年代兴起的鲜味剂,它又名肌苷磷酸二钠,分子式为C10H11O8N4PNa2,含5~7.5分子结晶水,是用淀粉糖化液经肌苷菌发酵制得的无色或白色结晶。在市场上看到的“强力味精”、“加鲜味精”就是由88~95%的味精和12~5%的肌苷酸钠组成的,鲜度在130之上。第五十四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五十五页,共80页。鸟苷酸钠又名鸟苷磷酸二钠,分子式C10H12O8N5PNa2,为白色至无色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含4~7分子结晶水,无气味,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鸟苷酸钠和适量味精混合会发生“协同作用”,可比普通味精鲜100多倍。80年代初我国市场上出现的“特鲜味精”就是普通味精中掺入少量鸟苷酸钠的混合物。前几年,人们又制造出了新的超鲜物质,名叫甲基呋喃肌苷酸(C15H18O9N4P)。它的鲜度超过60000,可谓是当今世界鲜味之最了。第五十五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五十六页,共80页。4.其它味除了上述酸、甜、鲜三味以外,还有苦、辣、咸等味。(1)苦味“苦”主要来自分子量大于150的盐、胺、生物碱、尿素、内酯等物质,主要有各种生物碱(包括有机叔胺)和含-SH、-S-S-基团的化合物。(2)涩味明矾或不熟的柿子那种使舌头感到麻木干燥的味道,称为涩味。柿子、绿香蕉、绿苹果有涩味,其原因是由于在这些物质中存在涩丹宁之故。第五十六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五十七页,共80页。(3)辣味产生辣味的物质主要是两亲(亲水、亲油)性分子,如辣椒中的辣椒素,肉豆蔻中的丁香酚,生姜中的姜酮、姜酚、姜醇及大蒜中的蒜苷、蒜素等。(4)咸味“咸味”来自于分子量小于150的阴离子钠盐,主要是食盐。第五十七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五十八页,共80页。四、对色、香、味的鉴别香和味的鉴别仍停留在主要依靠感官评价的定性化阶段(仅对单个组分可用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曾提出用下式来判别:1.香和味的作用特点(1)香和味常同时作用。(2)靠体液作用加强感受。(3)由神经电信号刺激而传递。第五十八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五十九页,共80页。
3.色、香、味的相互作用一是对比现象。二是协同作用。4.色香味鉴别的进展(1)嗅觉膜。制成过一种模拟嗅觉细胞工作原理的生物膜,当它接触某异味物质时,就改变其表面电荷,给出电信号。(2)家庭煤气报警器。利用一氧化碳、巯基(-SH)化合物的反应性能制成。(3)酒味检测器。利用乙醇气体与敏感件的作用,用以判定司机是否醉酒。第五十九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六十页,共80页。
把呈黄色的酸化的三氧化铬载带在硅胶上。因为三氧化铬是一种强氧化剂,而乙醇(酒精)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如下反应: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生成绿色的硫酸铬。利用这一由黄色转变成绿色的颜色变化,就可达到检测酒精蒸气的目的。这就是验酒器的化学原理。第六十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六十一页,共80页。令人垂涎三尺的第六十一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六十二页,共80页。喜迎春节,家家户户势必少不了饕餮盛宴,然而大祭五脏庙的同时也切莫忘了关爱我们的健康。毕竟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更多的生活乐趣,所以,看看这些“糖衣炮弹”吧,可能的话请尽量远离它们,当然,矫枉过正也大可不必,凡事适度最好。第六十二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六十三页,共80页。已美式快餐为代表的油炸食品,充斥着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餐行业,不管男女老少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这一“垃圾”的侵袭,即使专家不断的呼吁,即使国人无力排斥,都不能动摇它们的地位。
1、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凶(油炸淀粉)。
2、含致癌物质。
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第一垃圾:油炸食品第六十三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六十四页,共80页。第二垃圾:腌制类食品
泡菜、咸菜,都是中国、日本、朝鲜的传统食品;腊肉也是很多国家的特色风味,不过,不要贪吃哦!
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
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易得溃疡和发炎。第六十四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六十五页,共80页。第三垃圾: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肉松、香肠已经是每个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了,不过,也许“自然美”的理论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吧,还是——鲜的好!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第六十五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六十六页,共80页。第四垃圾: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饼干是人们早餐和旅游的必备食品,没想到除了高热量,还有这么多隐患。
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
2、严重破坏维生素。
3、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第六十六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六十七页,共80页。第五垃圾:汽水可乐类食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在世界人民对待饮料的态度上,真实再合适不过了。即使,我们开始注意,即使我们说我们要纯果汁,但是谁有能保证自己不再喝可乐呢?
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
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第六十七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六十八页,共80页。第六垃圾:方便类食品(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方便食品的危害,大家想必是耳熟能详了;但是在忙碌的工作中,在热闹的聚会上,有怎么少得了方便面和薯片呢!
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第六十八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六十九页,共80页。第七垃圾: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和水果)
如果不是图片的提示,你也许还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还吃过罐头食品,原来“它”就在“那里”。
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第六十九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七十页,共80页。第九垃圾: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不就是胖点吗?有什么的啊!但是如果不能再吃冰淇淋的话,那我宁愿去死!”
我想这就叫做致命的诱惑吧!冰淇淋,就是不能放弃!
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第七十页1/8/2024生活与化学第七十一页,共80页。第十垃圾:烧烤类食品当人们在享受美味的韩国烧烤、羊肉串、Bar-B-Q的时候,谁会想到这美味的背后隐藏着这么大的危机,真的好恐怖!
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挖机买卖协议3篇
- 合同授权委托书模板示例3篇
- 地质学家劳动合同英文版3篇
- 循环借款合同的风险控制策略3篇
- 受托支付合同范本简易3篇
- 肥料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对接考核试卷
- 租赁设备节能减排措施考核试卷
- 耐火土石矿山环境保护与矿山环境保护法规考核试卷
- 毛发染整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分析考核试卷
- 糖批发企业国际贸易规则与实务考核试卷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
- MOOC 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执行异议及复议课件
-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图
- 智能健身镜行业分析及案例
- 中联HIS系统挂号收费 操 作 说 明
- HIT(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课件
-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
- 螺栓加工工序卡(共7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