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干体重定义及判断标准干体重是指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理想体重范围,通常用于判断一个人的体重是否偏轻、正常或超重。决定干体重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等。
干体重的定义可以根据BMI指数来进行计算。BMI指数(BodyMassIndex)是以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得出的数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成人的BMI范围被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低体重:BMI低于18.5
-正常体重:BMI在18.5至24.9之间
-超重:BMI在25.0至29.9之间
-肥胖:BMI在30.0及以上
这是一个常用的标准,但是对于特定群体,例如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孕妇等,还有其他的体重判断标准。
在给出干体重的判断标准之前,需要明确一些概念和公式:
1.基础代谢率(BMR):指在静止状态下,身体为了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计算公式如下:
-对于男性:BMR=66+(13.7×体重kg)+(5×身高cm)-(6.8×年龄)
-对于女性:BMR=655+(9.6×体重kg)+(1.8×身高cm)-(4.7×年龄)
2.日常活动量(PAL):指平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带来的能量消耗。PAL的值根据个人的活动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范围在1.2-2.5之间。
3.总能量消耗(TEE):指每天消耗的总能量。计算公式如下:
TEE=BMR×PAL
根据个人的TBE和BMI指数,我们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体重情况。
以中国成年人为例,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标准:
-低体重:BMI低于18.5
-正常体重:BMI在18.5至23.9之间
-超重:BMI在24.0至27.9之间
-肥胖:BMI在28.0及以上
对于世界卫生组织的BMI判断标准,中国还有一些调整:
-低体重:BMI低于18.5
-正常体重:BMI在18.5至23.9之间
-超重:BMI在24.0至27.9之间
-肥胖:BMI在28.0至31.9之间
-重度肥胖:BMI在32.0及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BMI指数并不完全准确,它无法区分身体的脂肪和肌肉含量。因此,在进行体重判断时,还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腰围、体脂肪含量等。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0).Obesity:Preventingandmanagingtheglobalepidemic.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
2.消费者指南.(2019).你知道“干体重”是什么吗?[博客文章].Retrievedfrom/s/blog_5e2d91690102ydfp.html
3.ChineseNutritionSociety.(2004).ChineseDi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精度制版辊生产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方案
-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方案
- 环境保护与管理方案
- 水景观设计与工程实施方案
- 低碳排放建筑设计与施工方案
- 激励学生心理调适与田径表现的关系研究
- 初中生劳动能力与传统文化认知的互动关系
- 2025年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基础试题及答案
- 瓦工职业技能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国家公务员考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电力系统工程师高级专业试题及答案
- 屠宰场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 2025年电商平台新业态发展趋势与运营策略研究报告
- 2025中粮集团社会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海南自贸港考试题及答案
- 交换机教学课件
- 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初级药师资格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广东云浮市检察机关招聘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1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与建筑产业体系智能化升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