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欧洲文化的形成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地区(欧洲)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欧洲)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克里特文明的线形文字迈锡尼的线形文字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特洛伊战争发生在迈锡尼文明时期。迈锡尼文明是世界早期较为发达的文明,兴盛于公元前15世纪~前12世纪,最鼎盛的时期在公元前13世纪左右。这支文明的创造者已被证实是古希腊人的一支,只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希腊人”的称呼,他们被称作阿卡亚人。阿卡亚人大约在公元前1650年左右从巴尔干半岛迁徙到古希腊半岛的中部和南部,并在那里建立起一个奴隶制国家——迈锡尼王国。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王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而跟小亚细亚西南沿海的国家发生冲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特洛伊战争。10年的特洛伊战争消耗了迈锡尼大量的元气,让这个一度辉煌的国家变得千疮百孔。一场战争拖垮了一个文明,这也是特洛伊战争备受关注的一个原因。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荷马史诗》里的英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这是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的有力证据。黑暗时代,古希腊诗人荷马后来将这历史时期记录在自己的诗集《伊利亚特》及《奥德赛》之中,故统称为“荷马时代”。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公元前594年开始:梭伦改革经济上①解负令;②颁布促进工商业发展措施。政治上:①按财产多寡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②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③设立新的雅典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影响: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其中立政策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9.梭伦为了鼓动雅典人重开争夺萨拉米斯岛之战,在广场上当众朗诵自己的诗歌,促使雅典人废除了禁止公民提议争夺萨拉米斯岛的法律。某主战派统帅在战前说服雅典人把金钱用于建造海军,在战时又说服雅典人留在萨拉米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领袖人物具有绝对权威 B.平民与贵族的关系融洽C.智者学派雄辩术的普及 D.公民直接参与城邦事务D链接高考: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在梭伦改革之后30年,雅典由庇西特拉图实行僭主政治,在其统治期间,庇西特拉图不仅贯彻执行梭伦立法,而且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者和小农的政策和措施。在庇西特拉图统治期间,氏族贵族的权力受到进一步的削弱,工商业者和农民提高了政治和经济地位,雅典变得更加繁荣强盛。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有如黄金时代”。庇西特拉图以独裁的形式推进了民主的进程。同时,《荷马史诗》的整理工作就是在此时的雅典进行的。9.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庇西特拉图先后三次攫取雅典城邦的统治权。他依照法律处理公共事务,关怀农民,支持平民反对贵族,时人称其统治时期为“盛世”。该“盛世”的出现,得益于(
)A.梭伦改革的制度基础 B.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C.五百人议事会的产生 D.贵族特权被彻底铲除A链接高考: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1)克利斯提尼将阿提卡地区划分作三个大区:首区是城市,第二是沿岸,第三是分剩的内陆地区。(2)建立“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的“四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从10个部落的任何等级公民中,经抽签各选出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享有很大权力,并且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3)克利斯提尼还加强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的活动。(4)根据他的建议,制定了贝壳(或陶片)放逐法,以防僭主再起(5)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影响: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前5世纪:伯利克里(1)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五百人议事会;改革陪审法庭;实行工资和津贴制度。(2)影响: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伯利克里时代,奴隶制工商业经济取得发展,民主政治与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希腊文化的发展,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古希腊人的追求。因而希腊文化由传统思想统治转变为自由批判,由文艺时代转变为哲学时代。9.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祇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A.军事才能、宗教信仰 B.道德品质、演说能力C.丰厚财力、贵族血统 D.本邦籍贯、成年男性链接高考:材料:古希腊的哲学是古希腊文明的精髓,古希腊也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7世纪,其他民族还在祈求神灵保佑的时候,古希腊人就在积极探寻世界的本原,并由此产生了各种哲学思想,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提出的“水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的观点已经完全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了”。后来,又有了“无限者”、气、火、水、土等为世界本原的观点。
—摘编自杨共乐《罗马史纲要》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公元前7世纪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都是神创造的,人的一切活动都是鬼使神差的结果。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有人开始怀疑宗教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在哲学方面:在小亚细亚的米利都产生了古希腊的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他认为万事万物起源于水,开辟了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的先河;随后的阿那克西曼德则主张是“无限”;而阿那克西美尼则认为万物来自于气,三人虽主张不同,但都是唯物主义。另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是小亚细亚的以弗所的赫拉克利特,他认为世界是“一团永不熄灭的活火”,强调万物都处在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当中,是朴素辩证法的源泉。泰勒斯——西方哲学之父万物皆由水生成赫拉克利特万物皆由火生成德谟克里特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古典时代的古希腊文化(1)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务不存在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或480年~前420或410年)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普罗泰戈拉是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积极:①否定神,突出人的价值,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②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③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消极:过分强调个人价值,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1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2反对迷信,强调人的自由。
(3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研究领域:人和人类社会(研究核心问题是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思想主张: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2)苏格拉底(前469一前399)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其蕴含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主张:(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2)“美德即知识”(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4)教育使人认识自己内在的美德。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3)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其著作和思想对后世产生十分重要影响。代表作《理想国》
主张:①创建“学园”将哲学与数学知识融会贯通②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③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评价: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柏拉图著作《理想国》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4)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主张:①真理高于一切。②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③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希腊神话时期对世界的认识前7世纪自然哲学
“万物由水生”开始怀疑宗教神话,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开始自主,标志觉醒。前5世纪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讨论的重点转移到认识社会、强调人。构成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追求知识、完善自己。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亚里斯多德“尤爱真理”强调人的自主性、理性。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关注神关注人(自然的人-感性的人-理性的人)认识自然,重人的觉醒认识社会,重人的价值认识自己,重知识与美德认识人的思维,重理性精神人文精神、理性精神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古典时代的古希腊文化希罗多德被认为是“历史之父”,代表作《历史》。希罗多德,公元前5世纪(约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5年)的古希腊作家、历史学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记录下来,著成《历史》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希罗多德也因此被尊称为“历史之父”。西方文学的奠基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代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约公元前460——公元前400/396年),雅典人,古希腊历史学家、文学家和雅典十将军之一,以其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而在西方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录了公元前5世纪前期至公元前411年,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战争。因其严格、标准的证据收集工作,客观的分析因果关系,被称为“历史科学”之父。因在其著作中阐明了国家之间的政治行为与产生的后果建立在恐惧情感与利益基础之上,他也被称为“政治现实主义学派”之父。材料: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概括材料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你认为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含义: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剧,引发战争。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论是后人的引申,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还可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止战略误判。材料一“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被称为《希波战争史》。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材料二
《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主体,被称为“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历史》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5分)【参考答案】1、共同:历史学家的使命感;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创新精神;开阔的视野;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2、历史:古希腊城邦的发展与人文精神;希腊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广泛接触;丰富的历史与神话传说;海外贸易与工商业比较发达史记: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儒家思想的影响;史学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3、要素:叙述一定时空框架内的历史事物;有指导思想;客观、准确的记载;丰富的史实;有作者的认知【教材试题设计·P25】撰写宗旨:希罗多德《历史》的撰写宗旨是“保存人类的功业”,特别是记载纷争的原因;而司马迁《史记》的撰写宗旨则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探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通晓古今演变的情况,形成自己的观点。二者分别代表了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史学传统。通过对他们撰写宗旨的比较,可以看出东西方在史学传统上的联系与区别相同点:1、二者的撰写宗旨都注重历史的真实性,侧重对历史的叙述2、二者的撰写宗旨都在描绘已知的世界,具有广阔的视野3、二者的撰写宗旨都有宏大的历史使命感,注重历史教化作用不同点:1、前者重在分析历史的原因,后者强调历史的联系与个人的主观感受;2、东方中国的史学传统注重写实、贯通,以纪传体通史为主,而西方希腊的史学传统同样注重史料的辨析,却以叙事通史为体例,强调对历史的认识,加入了哲学层面的分析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戏剧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就是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悲剧与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代表作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里斯托芬被称为“喜剧之父”,代表作是《鸟》◎《普罗米修斯》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古希腊雕塑与建筑——和谐与美感①人物雕塑: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铜雕塑《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掷铁饼者》不仅代表古希腊艺术的最高成就,也与奥运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掷铁饼者》代表了希腊古典时期雕塑的发展方向。米隆的这件作品解决了雕塑的重心问题,为捕捉运动中的瞬间形象提供了范式,为后世的雕塑家创造千姿百态的运动形象所效法。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古希腊雕塑与建筑——和谐与美感②建筑艺术: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材料: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重要性在于,全世界介绍希腊的图片,如果只有一幅,那一定是它;如果有一本,那封面也必然是它。至少在形态上,它是希腊文明的第一象征。
——余秋雨主要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形成城邦国家,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民主制确立发展。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征服古希腊史五大阶段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3000—公元前12世纪)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
古风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希腊化时代指从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的一段中近东历史时期,这段时期内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特点,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人移民到了西亚,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西方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经这一途径,希腊和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在帝国范围推广希腊文化,欧洲历史进入希腊化时代。分析古希腊为什么能够创造辉煌灿烂的文化?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
材料:生产力的进步,使农业和手工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分工成为可能。奴隶承担了主要的生产劳动,社会才有可能分化出一个无须为日常生计而奔忙、能够专心致志从事特定的文化创作活动的知识阶层,也才有可能大力推进文化和学术事业。希腊城邦制度下,公民生活安定,思维活跃,精神束缚少,人们普遍具有比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重视个性发展。这些都为文化的广泛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内部条件。此外,希腊还有可供其借鉴的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它以地利之便,自古即与埃及、小亚细亚、腓尼基和两河流域等地经常保持交往关系,能够就近吸纳这些东方文明古国的优秀文化素养,取人之长,融会贯通。所以,希腊古典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得以结出如此丰硕之果,决不是偶然的。①生产力进步,工商业经济繁荣,奴隶制经济发展;②城邦制度繁荣,公民阶层活跃;③城邦执政者高度重视文化教育;④地理位置优越,吸纳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⑤许多名流学者定居雅典,传播学术和思想。领域主要成就哲学文学雕塑建筑史学①苏格拉底:②柏拉图:③亚里士多德: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①《荷马史诗》:诸神和英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②戏剧: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悲剧和喜剧是杰出代表米隆《掷铁饼者》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①希罗多德《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②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一、欧洲文化的源头和人文滥觞:古希腊文化二、欧洲文化发展和法制先声:古罗马文化古罗马史主要时间线BC8C:罗马城建立,王政时代BC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BC3C:罗马征服意大利BC73年:斯巴达克起义BC27年:罗马帝国建立AD1C:基督教诞生1—2世纪:罗马帝国空前繁荣3世纪:陷入危机4世纪末(395):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AD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BC509年BC450年BC27年BC8世纪罗马建城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习惯法公民法476年罗马帝国时期万民法《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6世纪
用以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包括部分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以及随后制定的法律。
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的民事关系。
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规定来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二、欧洲文化发展和法制先声:古罗马文化(一)罗马法
1、发展历程二、欧洲文化发展和法制先声:古罗马文化(1)法律——《十二铜表法》地位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内容评价影响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①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②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③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的利益;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史料结合所学,认识《十二铜表法》的特点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维护私有财产。二、欧洲文化发展和法制先声:古罗马文化【知识拓展】罗马法的特点①罗马法渗透着自然法精神,倡导平等、正义、理性、法律至上、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的原则。②注重形式,高度重视法律程序。③其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④法律内容丰富、体系完备。⑤有鲜明的阶级性。二、欧洲文化发展和法制先声:古罗马文化类别成就评价法律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十二铜表法》等地位: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局限:以维护贵族、富人利益为核心;进步:取代习惯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社会契约行为,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需要,被后来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借鉴。文学卢克菜修、西塞罗、维吉尔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史学李维《罗马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塔西佗《编年史》建筑万神殿、大竞技场贵族政治、皇权政治色彩。历法凯撒时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万神殿二、欧洲文化发展和法制先声:古罗马文化探究:古罗马文化的特色特色:具有实用主义风格;具有军事和组织天才;注重自身语言;重视法律编撰;交通发达;建筑别具一格;材料罗马人热爱集体,讲求实效,他们富有军事和组织的天才。他们不事幻想,处处显示重具体、务实际的实用主义风格。……他们不大热衷于科学和哲学的理论探索,而更注重于自身语言的发展和传播,更倾向于军事、法律、交通、建筑等方面的文化建设。——杨共乐《罗马文化:古典文明的光辉》1.背景:二元制社会形成476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756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教皇国”。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496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了基都教会多项特权材料一: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而圣父,你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查理曼材料二: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教皇英诺森三世特点:①王权与教权并立,互相利用、竞争共存②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普遍的文化符号三、二元下的封建黑暗时代:中古西欧文化丕平献土②文化载体: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③目的:神学家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④进步:其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托马斯·阿奎纳中世纪西欧神学家“神学界之王”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托马斯·阿奎纳(1)神学①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2.成就: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三、二元下的封建黑暗时代:中古西欧文化①《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材料:《圣经》是“文学象征的渊源之一”。由于《圣经》具有丰富的原型内容,熟读《圣经》便成了为全面了解文学的必要前提。——诺思洛普·弗莱◎拉斐尔《西斯廷圣母》◎最后的晚餐(2)文学艺术三、二元下的封建黑暗时代:中古西欧文化②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市民文学:包括抒情诗(挑战教会禁欲主义)、叙事诗(颂扬国王武功伟业和骑士英雄传奇)——反映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代表作《罗兰之歌》骑士文学:包括抒情诗(挑战教会禁欲主义)、叙事诗(颂扬国王武功伟业和骑士英雄传奇)——反映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代表作《列那狐的故事》◎市民文学◎骑士文学(3)科技:受到教会控制,科技发展缓慢,少有科技成就。三、二元下的封建黑暗时代:中古西欧文化
探究:中世纪的黑暗中是否孕育着进步的力量材料
骑士文学大多反映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抒情诗和叙事诗是骑士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罗兰之歌》是骑士文学的代表作。市民文学主要叙述市民家庭的爱情生活和悲欢离合,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士的贪婪。市民文学体裁多样,有寓言、诗歌和戏剧等,代表作有《列那狐的故事》。材料
当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这些尚处于氏族社会形态的“蛮族”……在基督教中获得了拉丁文化的各项成果,其中包括语言、文学、科学、哲学、建筑艺术、音乐、绘画、教会的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张绥《基督教会史》史实1:基督教神学家们的思维方式来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
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史实2:骑士文学歌颂爱情反对禁欲,市民文学抨击贵族和教士,追求平等和
自由,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开近代资产阶级文学先河。史实3:中古西欧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
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史实4: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城市大学取得办学自主权
,大学教育的发展对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三、二元下的封建黑暗时代:中古西欧文化(1)背景②基督教会分裂: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东派教会自称信仰正统的教义,故称“东正教”或“希腊正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①拜占庭帝国建立: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以希腊语为官方语言,俗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纹章四、分裂后的传承与独具一格:拜占庭俄罗斯文化四、分裂后的传承与独具一格:拜占庭俄罗斯文化基督教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由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西亚北非的东方文化交融而成,形成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拜占庭不仅是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继承者,而且是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者。四、分裂后的传承与独具一格:拜占庭俄罗斯文化拜占庭文化领域成就宗教法律文献建筑艺术东正教是国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罗马民法大全》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圣索菲亚大教堂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四、分裂后的传承与独具一格:拜占庭俄罗斯文化材料一: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支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
——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2)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材料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据以上两则史料,分析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及成因。特点:包容性、开放性;与宗教密切联系;融汇东西方文化。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统治阶层的重视和努力。四、分裂后的传承与独具一格:拜占庭俄罗斯文化影响:①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②是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传承的纽带;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④保存延续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⑤促进了近代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9.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建房赠予协议书
- 智能楼宇管理员岗位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技术规程
- 自由锻锻工职业健康防护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分家协议书要点
- 金属制粉工外部培训转化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有机介质电容器纸、薄膜金属化工6s考核试卷及答案
- 送配电线路检修工设备安全技术规程
- 2025医疗设备采购合同
-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现代金融体系的形成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 2025河北水发节水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2025年版
- 夜间红外成像算法优化-洞察及研究
- 设备点巡检基础知识培训
- 曲阜师范大学毕业论文答辩课件模板课件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教学大纲(48学时版)
- 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
-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
- 《零售基础》完整课件(共六章节)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农业推广》调查报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