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案例与处理_第1页
职业危害案例与处理_第2页
职业危害案例与处理_第3页
职业危害案例与处理_第4页
职业危害案例与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病危害案例与处理

主要内容职业病危害典型案例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理控制职业病的措施与对策案例一、苯中毒2002年2月26日,温州市某鞋材加工厂工人陈某〔20岁,湖南人〕开始从事鞋底清洗工作。6月6日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病症,即回老家休养。因病症不断加剧。7月14日前往医院治疗,入院后7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诊断结果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颅内出血而致死。经温州市职业病诊断小组诊断,陈某系职业性苯中毒死亡。中毒原因分析原料使用:使用的清洗液中含有40%的纯苯〔剧毒〕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苯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达29.6倍。危害告知:劳动合同中没有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岗位职业危害的告知内容。案例二、正已烷中毒2000年7月,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的台资制鞋企业〔安加鞋厂〕27名打工妹正已烷中毒〔四肢麻木,肌力下降〕案例三、1、2二氯乙烷中毒2003年台州某制鞋企业,二名工人工作4个月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直至神志模糊,逐步加重,“中毒性脑病、脑水肿〞,经治疗无效死亡。二甲基甲酰胺理化性质:无色、淡的胺味的液体。相对密度0.9445(25℃)。沸点152.8℃。蒸气密度2.51。接触时机: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健康影响:皮肤:污染皮肤可致轻、重不等的灼伤,皮肤起皱,肤色发白,伴有灼痛感,严重者可使皮肤胀肿,剧烈灼痛。眼:污染眼引起灼痛、流泪、结膜充血;严重者可引起角膜坏死。胃肠道病症: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便秘等,少数病例有中上腹痛。肝脏:急性中毒时肝脏损害常较为突出,患者有明显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出现黄疸,肝脏逐渐肿大,有压痛,常规肝功能检查示异常,其中血清转氨酶升高较明显。病变一般不严重,经治疗可逐步减轻,数周内病情可完全恢复。严重急性中毒:表现为重症中毒性肝病,职业性中毒为少见,接触高浓度,尤其是皮肤污染严重,未及时彻底洗清者,应警惕发生严重中毒。特殊危险者:原患有各种原因的肝脏疾病者,对DMF较为敏感。中毒原因分析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岗位DMF浓度为102.52mg/m3,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病症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个人防护:不到位,个人敏感性较高等因素有关。案例五:矽肺2004年5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温州市龙湾区陶瓷制品加工企业矽肺事件陶瓷制品加工企业中造成数十名工人患矽肺。1993年泰顺县496名职工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吴家岭隧道的南北段工程,因工作场所无任何防护措施,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已死亡10人〕,年龄最小的22岁,工龄最短的为1个月。2005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90名矽肺病。发病的原因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车间生产环境粉尘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包装手工操作,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粉尘特征:岩石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极高。职业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病症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案例六:化工企业职业中毒2005年2月1日宁波某光学一女工发生三氯乙烯中毒死亡。中毒原因作业环境:生产车间全封闭,采用中央空调,无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三氯乙烯浓度测定结果:396.7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无有效个人防护: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病症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职业病危害未告知:劳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及防护知识2005年2月1日宁波某光学一女工发生三氯乙烯中毒死亡。赔偿30万元,行政处分20万元,停业整改三个月。案例七:化工企业职业中毒2003年4月,台州某化工氰乙酸甲酯车间氰化工段职工操作时不慎吸入氰化钠气体中毒死亡。侵入途径:在室温下职业性中毒主要为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在热处理时吸入氰化钠形成的蒸气而引起,蒸气浓度高时也能从皮肤吸收一局部。中毒表现: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时,几乎可立即停止呼吸,造成猝死。非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胸闷及粘膜刺激病症。随后呼吸加快加深,脉搏加快,心律不齐,瞳孔缩小,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接着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昏迷和血压骤降,呼吸表浅而慢,以至完全停止。随后,心脏停博而死亡。案例八:化工企业职业中毒2003年10月8日上虞市某化工发生因生产设备意外破裂而引起的二甲基硫醚泄漏中毒事故,中毒人数5人。案例九:造纸企业职业中毒2003年5月12日富阳市某造纸企业4名中毒,其中3人已死亡。2003年6月20日晚慈溪市某造纸厂急性中毒7人,其中6人死亡。中毒原因作业环境:化浆池半封闭,硫化氢浓度较高。无平安操作规程和平安警示标识:无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未告知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劳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及防护知识。应急救援不当:导致伤亡人员增加。案例十:刀具厂职业中毒2003年10月5日下午4时,温州某金石刀具股份造成急性中毒5人,其中4人死亡。电镀废水处理设备,因使用过程中发现废水处理罐渗漏,进行检修,排废水完毕;1名工人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开始清理罐体中的污泥,昏在罐内;另一名工人抢救,即摔至罐底。后经消防官兵戴上防毒面具等进入罐中救出,送医院救治。主要工艺有镀铜、铬、镍等,使用氰化钠、氰化亚铜等氰化物剧毒品,并产生电镀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含氰含碱废水→氰集水池→氧化反响池→沉淀反响池→沉淀池。事故现场监测:硫化氢7.7mg/m3,氰化氢0.77mg/m3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MAC:硫化氢10mg/m3,氰化氢1mg/m3

〕。职业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据估计:我国因职业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2.4%。据统计,我国因职业平安事故、职业中毒、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00亿元。职业危害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我国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基于这一模型。管理失误不平安状态不平安行为起因物加害物事故行为人职业病危害管理与控制策略危害识别Identifyhazards事故管理Dealwithaccidents危害控制Controlhazards危害评价Assesshazards职业病危害控制程序第一步:确定“关键点危害区域〞第二步:编制一份全面的清单第三步:持续改进,通过采取成功的行动,企业将从化学品管理中获益,对拟采取的行动必需有常规的监控,识别和消除危险障碍.作业场所毒物危险度评估危害:指任何对人或环境造成的伤害;危险度:造成人体健康或财产、环境实际遭受伤害的可能性〔高或低〕“危险度〞影响因素毒物本身的毒性〔查危险度术语R-Phrases和平安术语S-Phrases和MSDS〕毒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空气中的扩散能力“扬尘性〞或“挥发性〞〕接触的类型和程度〔作业方式、使用量〕化学物的“挥发性〞取决于毒物的沸点和操作温度。在室温〔约20℃〕操作:沸点在150℃以上----低挥发性50-150℃------中挥发性50℃以下------高挥发性在室温以上操作,会增加挥发性〔可查表〕化学物的使用“使用量〞确定处理一批〔或在一天内连续操作〕使用固态或液态物质的量。根据供给商提供物质的重量/体积和类型来确定。小量---单位〔克或ml〕-----包装〔袋或瓶〕中量---单位〔公斤或L〕---包装〔桶〕大量---单位〔吨或m3〕----包装〔散装〕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制定职业病危害控制实施方案和实施表告知职业病危害有关信息。警告。视觉、听觉、气味、触觉警告〔信号灯、标记、标识等〕〔毒物信息卡MSDS,在工作岗位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设置警示标识等〕建立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制度,并组织有效实施〔包括生产车间警示标识、防护设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