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豆科研生产与展望_第1页
安徽大豆科研生产与展望_第2页
安徽大豆科研生产与展望_第3页
安徽大豆科研生产与展望_第4页
安徽大豆科研生产与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大豆科研生产与展望张磊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安徽大豆科研生产概况二、安徽大豆产业开展对策三、安徽大豆生产展望一、安徽大豆科研生产概况1.根本情况:安徽省地处我国黄淮南部地区,农业气候条件适宜,年平均气温14-17℃,年降雨700-1700mm,年无霜期200-250天。全省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00多万人,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3亿亩,其中:粮食作物占65%,主要为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和其它旱作粮,总产2500万吨;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占35%,主要为油菜、花生、芝麻、棉花、茶叶和蔬菜等,总产1820万吨。安徽大豆主产区2.大豆生产面积、单产和总产

1951~1957年种植面积1200万亩以上1958~1960年面积骤降到900万亩20世纪80年代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总产80万t90年代面积下降,保持在750万亩左右,总产90万t左右近8年,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5年种植面积到达1375.5万亩,2021年可能突破1400万亩。安徽大豆的单产和总产水平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但总趋势是逐步提高的,2002年大豆单产到达124.34kg/亩,总产也创历史最高达139.4万t。安徽省历年大豆种植面积、单产与总产

年代(份)年平均种植面积(万亩)年平均单产(公斤/亩)年总产(万吨)20世纪50年代1330.543.758.120世纪60年代900.049.744.720世纪70年代997.564.964.720世纪80年代1080.072.879.020世纪90年代750.095.799.81999年718.4139.9100.52000年1023.389.4291.52001年1019.687.6989.42002年1121.1124.34139.42003年1282.877.8899.92004年1332.284.53112.62005年1375.564.5688.82006年1127.893.32105.33.安徽省大豆主要分布淮北大豆生产面积占全省85%,产量约占83%,沿淮大豆生产面积占全省10%,产量占12%。沿江和皖南山区的大豆面积只有5%,产量仅占5%。

4.安徽大豆特色安徽淮北平原是我国高蛋白质大豆的主产区,地处黄淮海夏大豆主产区的最南端,雨水充分,大豆鼓粒期气候比较湿润,昼夜温差比较小,是形成大豆蛋白质的最正确生态区。近十几年安徽已育成审定的高蛋白质〔含量45.0%以上〕品种15个,为安徽开展优质高蛋白大豆奠定了根底。4.育成优质品种近年来,安徽大豆育种在提高单产水平的同时,注重大豆品质的提高,全省先后育成了30多个高产优质品种高产品种:蒙91-413、合豆3号、皖豆23、皖豆24、皖豆26、阜豆9765和濉科928等高蛋白品种:皖豆15号〔46.5%〕、皖豆16号〔45.1%〕、皖豆18号〔45.9%〕、皖豆19号〔46.1%〕、皖豆24号〔46.2%〕和濉科928〔45.8%〕、蒙9801〔46.18%〕等高油品种:皖豆21号〔21.66%〕、蒙8952〔21.82%〕、蒙9449〔22.66%〕等皖豆24号

〔蒙9339〕

生育期103天,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5厘米,有效分枝3个。椭圆形叶、紫花、灰茸毛,百粒重24克。蛋白质含量46.20%,脂肪含量21.22%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一般产量200kg,高产可达285kg

国审蒙91-413

(MN413)

生育期105天,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厘米,有效分枝2-3个。紫花、灰茸毛,多花、多荚而集中。百粒重18--20g。适于机械化收割。蛋白质含量42.24%,脂肪含量20.78%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

一般产量180-200kg,高产可达315kg国审合豆3号

〔蒙9235〕生育期103天,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厘米,有效分枝2~3个,百粒重23克,高抗倒伏,抗旱耐涝,适应性广,适于机械化收割。蛋白质含量43.37%,脂肪含量20.34%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一般产量200kg,高产可达300kg国审合豆5号

〔蒙8952〕两年黄淮中片区试181.40kg/亩生育期104天,较CK早熟6天抗SMVSC3株系抗SC8株系抗SC11株系中抗SC13株系中抗SCN的1号生理小种蛋白质含量40.44%;脂肪21.82%,属高油抗病品种皖豆21

(蒙92-6G-1)国审高蛋白

蒙9793生育期106天株高79.62cm百粒重22.1g中抗SMVSC3株系抗SMVSC7系中感SCN1号生理小种蛋白质含量45.83%脂肪含量19.94%2021年通过国家初步审定5.大豆育种目标

高产、高蛋白、中抗花叶病毒病和孢囊线虫病专用品种比对照增产5%,中抗二种主要病害、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达45%或油分含量达21.5%的品种坚持以有性杂交育种为主诱变育种:激光诱变育成高油品种皖豆5号、60Co诱变育成高蛋白品种皖豆15号等离子束辐照结合有性杂交育成的超高产大豆品种蒙91-413,这些品种均在安徽推广了较大面积7.杂种优势利用核不育:多父本轮回选择〔蒙9449〕质核互作不育:杂交夏大豆“杂优豆1号〞〔皖豆25号〕“阜杂交豆1号〞〔正在参加安徽区试〕杂优豆1号〔皖豆25〕杂交大豆制种Satt6840.0Satt27618.8Rf29.5Satt54543.6恢复基因标记定位东风湖农场良繁基地品种权保护W931A合豆1号合豆3号皖豆21皖豆24蒙91-413皖豆26蒙9449蒙9801皖垦豆96-1濉科928阜9501阜豆9765TY001二、安徽省大豆产业开展对策中黄13豫豆25徐豆12号蒙9449生育期106天左右,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厘米左右,有效分枝2~3个。百粒重23克左右。高抗倒伏,抗旱耐涝,适应性广,适于机收。蛋白质含量40.32%,粗脂肪含量20.57%抗SMVSC3株系,感SC8株系,中抗SC11株系,中抗SC13株系,抗疫霉病。一般产量200kg,高产可达260kg蒙9801生育期103天,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厘米,有效分枝2~3个。百粒重18克。高抗倒伏,适应性广,适于机收。蛋白质含量45.02%,粗脂肪含量20.13%一般产量180kg,高产可达260kg

高油新品系

无豆腥味新品系

蒙9609蒙9606二、安徽省大豆产业开展对策2、提高大豆资源利用率,育种目标多元化安徽省拥有丰富的优质大豆种质资源,特别是野生大豆资源十分丰富,为大豆新品种选育、开发特用专用大豆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来源。在加大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的前提下,大力开展特色大豆,如鲜食大豆、出口创汇型大黑豆、小芽豆等,使大豆育种呈多元化开展。二、安徽省大豆产业开展对策二、安徽省大豆产业开展对策二、安徽省大豆产业开展对策二、安徽省大豆产业开展对策6.加强中低产田治理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减轻旱涝灾害的影响提高机械化程度向标准化规模化开展三、安徽大豆生产展望1、种植面积变化趋势今后5-10年,大豆种植面积将呈稳中有减趋势安徽省大豆种植面积近几年一直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三位,未来的5-10年如得到国家重视还会有比较大的开展空间2、大豆单产变化趋势单产水平较低,徘徊在100公斤/亩左右,单产水平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预期2021年亩产上升到130-150公斤,2021年亩产上升到160-170公斤3、种植区域变化趋势从大豆种植的适应性和种植习惯来看,安徽大豆种植区域仍以淮北大豆生产区和沿淮大豆生产区为主,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南方诸省对食用大豆的需求正在逐年增大,安徽中南部的食用大豆将有较大的开展空间。4、种植品种变化趋势目前安徽省大豆种植主要以优质大豆为主

其中:高蛋白大豆品种约占41%,面积占53%高油大豆品种约占25%,面积占26%鲜食大豆也占有一定的份额,面积占10%预期今后5-10年,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