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 61“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8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81.2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81.3人本主义学习观 82“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的界定和建构 102.1“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概念及特点 102.1.1“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概念 102.1.2“问题驱动”式教学的特点 102.2“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要素 112.3“问题驱动”策略的设计原则和教学原则 112.3.1设计原则 112.3.2教学原则 112.4基于初中物理的“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建构 123“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143.1案例一 143.2案例二 15结论 19参考文献 20
“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摘要“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的界定和建构,包括“问题驱动”式教学概念及特点、设计原则和教学原则,总结概括了“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四个基本步骤;第三章为“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关键词】问题驱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绪论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力、热、电、光学等现象,这些现象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1]。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讲解相关知识点的例题,由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地位。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要从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思维[2]。在新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教师需要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寻求更贴合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方式。在各种教学方式中,用“问题”来引导教学开展的教学方式是值得教师关注研究的,这种教学方式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出发,驱动课堂进程发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学习,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所以“问题驱动”式教学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是一个很好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物理课程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3]。“问题驱动”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其实质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的教学方式[4]。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问题驱动”式教学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关于问题教学法,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丘认为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启发,认为不能在学生还没有经过深入思考的时候就去提醒他,应该在学生经过一番苦思后,依旧没有体会到其中要义时对其进行适当的点拨,在学生思考尝试了很久,仍不能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时再告诉他应该如何去进行表达。《学记》中也对问答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具体的解释:擅长提问的教师对待教学,就类似木匠处理粗而硬挺的树木一样,虽然表面看似难以做到,但是其中是有诀窍可寻的,即将容易解决的、有柔顺理路的部分先进行处理,然后再去处理有节难砍的部分,这样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整根树木了[5]。当代,王义高从三个维度对问题教学法进行了研究,即问题的创设、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国内对于问题教学法的研究,理论基础较为坚实,比较侧重于问题式教学观、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以及问题设计的注意事项等。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国外最早提出的一种“问题教学”[6]。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最早主张应用问题教学法教学,他不赞同当时所采用的讲授方法,认为应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能动性,并提出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和学生一起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进行单一的讲授。问题教学法的理念是由马赫穆托夫提出的,但他却仅仅只停留在理论层面。19世纪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最早将问题教学法的理念投入到实践当中。首创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的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巴罗斯,他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是学习技巧的传授者,因此用问题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框架,能更好的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在确定研究课题后,本人查阅了大量关于“问题驱动”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通过阅读有关“问题驱动”教学的文献和书籍,深入探究问题驱动教学的理论依据,总结归纳出问题驱动教学的本质和特点。接着设计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实行,但在利用实习期间参与课堂听课的机会中观察发现,有些想法并不可行,所以反思调整计划,经过反复思考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最终完成课题研究。
1“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提出者最早可追溯到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认为自然科学不是发现的,而是发明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的理解是在其自己经验背景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教师教学生学习某学科内容,主要并不是为了让其记住别人的研究成果,而是要他参与自己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把学习看作为一个不断建构和永恒发展的过程,认为其旨在促进学生学习,它提倡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中,来培养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运用以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进行材料搜集、信息提取与处理,通过合作研究来探索共同解决问题。因此,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为学生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使其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师要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7]。1.2多元智能学习理论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并不能正确地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在他看来,人的智力应该是量度其解题能力的一个指标。我国的传统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为辅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不同学科或不同能力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性。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并且每一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进行一个灵活转变,教师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8]。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长”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起始于问题的提出,终结于问题的解决。问题驱动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它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发展。1.3人本主义学习观作为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的心理学家罗杰斯,他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倾向,人们可以在一个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的时候,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容易被激发的时候;学生在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的任务不是为了教会学生知识,也不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知识,而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至于应该怎样去学习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的。同时,罗杰斯还认为“学生应该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自去体验各种经验,进而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9]。对于教师直接传授学生知识他持反对态度,并主张教学要用“间接的、不命令的、具有启发性的方式”,而问题驱动就很符合这一特性。2“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的界定和建构2.1“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概念及特点2.1.1“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概念2.1.2“问题驱动”式教学的特点2.2“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要素2.3“问题驱动”策略的设计原则和教学原则2.3.1设计原则2.3.2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2.4基于初中物理的“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建构3“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本文研究采用的教材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教材,在这此章节选取教材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和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为应用案例,将“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声现象和光现象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学生对它们的认知可以通过有趣的、易操作的探究活动来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观察能力、初步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和应用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等。3.1案例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此时声音不一定停止。在一个处于密闭空间的玻璃罩内放入一个正在响的小闹钟,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离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聆听小闹钟声音的变化。提出问题:由刚刚的演示实验,我们可以得知声音进行传播需要什么?知识运用:同学们简要回答一下,宇航员们在太空中不能面对面进行交流的原因。知识过渡:声音可以在气体中进行传播,液体和固体呢?提出问题:在液体和固体中,声音能否进行传播?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准备一个装了水的玻璃缸,将正在发声的小闹钟装进一个密闭不会透水的塑料袋,然后连着塑料袋将小闹钟放入玻璃缸水面下,让学生仔细观察,听闹钟声是否会消失。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一只耳朵贴在桌面上,另一个耳朵用手捂住,另一个学生用手敲桌面;两个人角色互换,各自进行体验能否听到桌面的敲击声。提出问题:声音可以在各个方向听到,它的传播形式应该是怎样的呢?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声音的传播视频,了解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学生积极踊跃回答:太空处于真空状态,声音不能进行传播。学生认真观察,动手实验,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学生带着疑问,观看视频后,得知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将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的水管一端,另一个同学在另一边敲击一下管子,应该可以听到几次声音?教师另外强调说明:声速不仅仅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对着空荡荡的山崖大喊一声,会有什么样的现象?接着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在教室里说话时有听到回声吗?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回声”部分的内容。自主学习得出:回声与原声之间的间隔要在0.1s以上;间隔小于0.1s,回声和原声会加在一起,使原声加强。3.2案例二(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过程:结论对于应用“问题驱动”教学策略所选择的教学案例的代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
参考文献[1]张玉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优化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7):21.[2]甘少腾.初中物理教师问题情境创设现状的调查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5.[3]吴惠燕,黄树清.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的探讨——以“多彩的光”为例[J].中学理科园地,2020,16(02):19+21.[4]白广虎.初中物理“问题驱动”教学的设计策略[J].现代盐化工,2019,46(06):173-174.[5]申世荣.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6]郭小芬.“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江西:赣南师范学院,2014.[7]吴长林.高中物理课堂问题教学的实践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7.[8]孙晶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物理教学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9]董倩.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20.[10]徐云鹤.“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19.[11]杨文斌.浅谈初中物理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0(17):42-43.[12]刘路.初中物理问题驱动学习支撑环境研究[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容营销方案范文
- 心理咨询招生方案怎么写
- 企业咨询方案建议书范文
- 沈阳漏水修复方案咨询热线
-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25-2026学年)
- 社畜营销方案
- 地铁站临时水施工方案
- 饭店背景墙设计施工方案
- 校园活动策划方案宣传方案
- 创新教育案例分享与实践心得
- 2025年重庆市属、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土地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子宫脱垂护理课件
- 2025年上半年陕西国铁旅服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2025年期货交易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石化中级工考试题库
- 2025年新鞍山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冷库安全检查表
- 中国汽车保险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电池极柱连接行业现状深度解析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必考题及答案
- 中华建筑之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