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记承天寺夜游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_第1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记承天寺夜游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_第2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记承天寺夜游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_第3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记承天寺夜游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_第4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记承天寺夜游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借月抒怀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执教者:斗门镇初级中学陈银英

苏轼是我国

著名的

,出生于四川眉山。字

,号

,是“”之一。与父亲

并称“

”。他的词雄浑豪迈,是宋代“”词派的代表。一、走近作者北宋散文家诗人子瞻唐宋八大家东坡居士苏洵苏辙

三苏

豪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遂寝藻荇竹柏

suì

qǐn

xìng

bǎi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睡,月色入户(

),欣然(

)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

)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想要门高兴的样子想,考虑于是、就共同,一起睡到形容水的澄澈交错纵横大概是只是

罢了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翻译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澄澈透明,那水中交错的藻、荇,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少了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的人罢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照在门上,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课文翻译三、合作研讨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3、你是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的?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了作者和友人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的场景。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月光如水,皎洁、空灵3、闲人的含义?1、具有闲情雅致的人。2、虽有远大政治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即政治生活清闲之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写作背景

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hé)。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磨难成就豁达的天才1056年,21岁高中进士,母丧,服孝

。1069年,王安石变法。1079年,“乌台诗案”。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1084年,奉诏赴汝州就任。幼儿不幸夭折。1091年,外放颍州。1093年,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1097年,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昌化军,今海南)。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知人论世四、主旨探究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五、吟咏回味元解月欣念遂怀相庭水盖何何但六、拓展延伸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其实始终都是在写人,从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此刻,面对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苏轼,你想说些什么呢?七、课堂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1)月色入户(

)(2)念无与乐者(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默写填空文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是:

,用的修辞方法是

,点明了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八、达标检测4、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方今仲秋风起,平原彯色,水鸟立于孤洲,苍葭变于河曲,寂然渊视,忧心辞矣。

(选自江淹《报袁淑明书》)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文中的画面,并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提示:

作者从秋光入笔,勾勒出一幅画图:时值八月,秋风飒爽,原野舒阔,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