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历史列宁与十月革命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_第1页
初中九年级历史列宁与十月革命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_第2页
初中九年级历史列宁与十月革命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_第3页
初中九年级历史列宁与十月革命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_第4页
初中九年级历史列宁与十月革命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阅读课本39-40页相关内容,结合下列材料了解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材料一:俄国1861年改革后工业发展情况材料二: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比较:俄国的钢产量仅有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1903年外债30亿卢布,1914年达60亿卢布。棉纺织品钢铁煤炭铁路76%190%131%增加到32000公里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1.经济上: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与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依然很落后。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俄国有150多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对沙皇政府深恶痛绝,农民反抗和工人罢工不断,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时间罢工次数参加人数1914.8---12月68次3.5万19151000次54万19161500次100万材料三:俄国在“一战”的状况2.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

2.军事上:“一战”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

列宁曾经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战争革命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

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工人、士兵爆发“二月革命”,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罗曼诺夫王朝,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全国政权。政治上: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时间地点目的革命性质结果1917年3月(俄历2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

①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②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苏维埃:俄语“代表会议”或会议的意思,是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掌握全国政权重要提示: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依据是其担任的革命任务,而不能只看其领导的阶级。阅读P40页第一段,思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没有满足俄国人民的要求?结果会怎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参加一战,但惨败

1917年7月,彼得格勒50多万工人、士兵上街示威游行,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人民的抉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政府不愿意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这些论点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同时,政府拒不接受工人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也不实施土地改革。

—《全球通史》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国内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没收地主土地,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成立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四月提纲》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行的政策: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俄国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列宁《四月提纲》和平转移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坚持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指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1.经济上: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依然很落后。2.军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社会矛盾激化3.政治上: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4.外交上:临时政府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统治陷入全面危机。5、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起义目的发生时间领导力量起义地点总指挥部革命道路结果性质二、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年11月(俄历10月)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彼得格勒斯莫尔尼宫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斯莫尔尼宫冬宫阿芙乐尔号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斯莫尔尼宫三、开辟新时代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⑴时间:⑵地点:⑶会议:1917年11月7日晚斯莫尔尼宫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