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强化练习:光和眼睛1.(2024云南)世界因光而变得五彩缤纷,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冬奥会大跳台在水中的倒影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人透过水球成的像D.光通过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2.(2024大连)照相机常用来记录生活中的奇特瞬间,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照相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C.照相机的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D.照相时,要想使人像变大,人应当在镜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3.(2024牡丹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主要利用的物理原理是()A.平面镜成像 B.平面镜转变光的传播方向C.凸透镜成像 D.凸透镜转变光的传播方向4.(2024玉林)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的诗中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缘由是由于光的()A.会聚 B.折射 C.发散 D.反射5.(2024抚顺、葫芦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词涉及光学学问,对其解释正确的是()A.“起舞弄清影”,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B.“明镜可鉴形”,明镜成像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C.“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浅是由于光发生了反射D.“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6.(2024江苏连云港)一只小鸟在安静的湖面上飞过,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小鸟在湖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B.小鸟靠近湖面时,像远离湖面C.小鸟在湖中的像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D.小鸟到湖面的距离大于像到湖面的距离7.(2024浙江宁波)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8.(2024河南)小明用透亮 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看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四周,通过凸透镜观看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A.f=5cmh=10cm B.f=10cmh=12cmC.f=5cmh=12cm D.f=10cmh=6cm9.(2024天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楚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应用了该次试验的成像规律B.照相机应用了该次试验的成像规律C.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楚像,需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D.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楚像,需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靠近透镜10.(2024北部湾)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在安静的湖边常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景,其中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11.(2024东营)汉代的《准南万毕术》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试用光学学问解释其中蕴含的道理:___________。12.(2024恩施州)汽车经过盘山大路的急弯处时,可通过路边的凸面镜来观看另一方来车状况。在如图所示的弯道上,最适合安装凸面镜的一处位置是________处(选填图中字母)。13.(2024武威)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上升而导致火灾。14.(2024济宁)用冰取火,好像不行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用这类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眼。15.(2024黄冈孝感咸宁)有时,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如图所示,A点表示被“晃”人的眼睛,OA是发生这种现象时的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OA的入射光线。16.(2024江苏无锡)如图甲所示,一束光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17.(2024营口)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18.(2024阜新)小丽站在落地镜前看到了自己的全身像。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她的眼睛E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P点像的光路图。19.(2024恩施州)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20.(2024湖北宜昌)在“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折射规律”的试验中,小东借助激光笔、半圆形玻璃块和带刻度的光具盘完成了试验,观看到如图所示的1、2、3三条光束,并在光具盘上用笔描出了对应的光路。
(1)图中的折射角大小为___________;(2)依据试验现象初步发觉,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_____(选填“>”、“=”或“<”)入射角;(3)现在要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假如看到___________现象,就可证明光路是可逆的。21.(2024湖北随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中,有如下操作:(1)试验前,小刚利用“平行光聚焦法”(如图甲所示)粗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焦距越小,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_____(选填“强”或“弱”);(2)小刚将(1)中测过焦距的凸透镜、蜡烛以及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欲使光屏上成一个清楚的实像,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3)通过步骤(2)的调整,光屏上消灭了清楚的像后,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取下来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觉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将蜡烛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楚的像。22.(2024营口)小明用蜡烛、凸透镜(焦距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试验。(1)试验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2)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消灭烛焰清楚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现象和生活中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消灭烛焰清楚的像,该像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所示位置,在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看到烛焰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4)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蜡烛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消灭烛焰清楚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消灭烛焰清楚的像。23.(2024鞍山)同学们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预备了平面镜、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光具座、光屏等试验器材。(1)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移动蜡烛B到丙位置时,发觉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______;(2)将蜡烛B换成光屏,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像;(3)接着同学们想利用上述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只将乙处器材换成一个凸透镜,光屏上恰好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4)把蜡烛A移动到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适当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消灭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连续向左移动蜡烛A,光屏位置不动,为了在光屏上仍得到清楚的像,可在蜡烛A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24.(2024云南)小华偶然间整直向下看到放在玻璃砖下面的字发生了错位。(1)他想光斜射时才发生偏折,才会消灭“池底变浅”的现象,那么光在垂直入射时,光线不再偏折,还会有“池底变浅”的现象吗?上述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做___________(选填“设计试验”“提出问题”或“分析论证”)。(2)①联想到“平面镜成像”找像位置的方法,于是他按如图所示将玻璃砖紧贴物体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张白纸上,标记出物体的位置。依据图乙的方式沿水平方向观看物体(观看盒上的条形码)。当看到物体经玻璃砖成的像时,前后移动小卡片,使小卡片与像在同一个平面上,将小卡片此时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这样就找到了放置一块玻璃砖时___________的位置。②随后,他将玻璃砖离开物体向观看者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进行观看,发觉像的位置不变,说明玻璃砖与物体的距离___________影响成像位置(选填“会”或“不会”)。(3)为了观看不同厚度玻璃的成像状况,他将其次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第一块后面,如图丙所示,观看并记录像的位置;他再将第三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前两块后面,如图丁所示,观看并记录像的位置。记录数①分析图的数据可知,用一块玻璃砖观看时,像与物体的距离是___________cm;②三次试验都说明白光在垂直入射时,像的位置会___________观看者(选填“靠近”或“远离”)。(4)从图的试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玻璃的厚度越厚,像与物的距离越___________。(5)从以上探究可知,从竖直方向看到的池底比它的实际位置___________(选填“浅”或“深”)。25.(2024六盘水)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小明选择的试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支蜡烛、刻度尺、火柴、白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验器材选用薄玻璃板而非平面镜的缘由是。(2)试验时,小明将白纸对折,如图甲所示,铺在水平桌面上,沿折痕画线作为玻璃板底边所在的位置,在试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其与纸面。(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观看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录此时两支蜡烛的位置,变换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将白纸上像和蜡烛位置的对应点连接,并测量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相等。(4)在完成步骤(3)后小明发觉,像和蜡烛位置的连线垂直于玻璃板,结合(3)的结论,小明认为自己已经发觉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你认为小明对这一规律的总结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缘由是。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强化练习:光和眼睛参考答案1.(2024云南)世界因光而变得五彩缤纷,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冬奥会大跳台在水中的倒影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C.人透过水球成的像D.光通过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答案】A2.(2024大连)照相机常用来记录生活中的奇特瞬间,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照相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C.照相机的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D.照相时,要想使人像变大,人应当在镜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答案】BC3.(2024牡丹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主要利用的物理原理是()A.平面镜成像 B.平面镜转变光的传播方向C.凸透镜成像 D.凸透镜转变光的传播方向【答案】A4.(2024玉林)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的诗中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缘由是由于光的()A.会聚 B.折射 C.发散 D.反射【答案】B5.(2024抚顺、葫芦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词涉及光学学问,对其解释正确的是()A.“起舞弄清影”,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B.“明镜可鉴形”,明镜成像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C.“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浅是由于光发生了反射D.“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答案】AD6.(2024江苏连云港)一只小鸟在安静的湖面上飞过,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小鸟在湖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B.小鸟靠近湖面时,像远离湖面C.小鸟在湖中的像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D.小鸟到湖面的距离大于像到湖面的距离【答案】C7.(2024浙江宁波)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答案】B8.(2024河南)小明用透亮 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看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四周,通过凸透镜观看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A.f=5cmh=10cm B.f=10cmh=12cmC.f=5cmh=12cm D.f=10cmh=6cm【答案】D9.(2024天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楚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应用了该次试验的成像规律B.照相机应用了该次试验的成像规律C.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楚像,需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D.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楚像,需将蜡烛靠近透镜,光屏靠近透镜【答案】BC10.(2024北部湾)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在安静的湖边常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景,其中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答案】①.折射②.虚11.(2024东营)汉代的《准南万毕术》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试用光学学问解释其中蕴含的道理:___________。【答案】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12.(2024恩施州)汽车经过盘山大路的急弯处时,可通过路边的凸面镜来观看另一方来车状况。在如图所示的弯道上,最适合安装凸面镜的一处位置是________处(选填图中字母)。【答案】C13.(2024武威)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上升而导致火灾。【答案】①.凸透镜②.会聚14.(2024济宁)用冰取火,好像不行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用这类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眼。【答案】会聚;远视。15.(2024黄冈孝感咸宁)有时,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如图所示,A点表示被“晃”人的眼睛,OA是发生这种现象时的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OA的入射光线。【答案】16.(2024江苏无锡)如图甲所示,一束光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答案】17.(2024营口)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答案】18.(2024阜新)小丽站在落地镜前看到了自己的全身像。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她的眼睛E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P点像的光路图。【答案】19.(2024恩施州)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答案】20.(2024湖北宜昌)在“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折射规律”的试验中,小东借助激光笔、半圆形玻璃块和带刻度的光具盘完成了试验,观看到如图所示的1、2、3三条光束,并在光具盘上用笔描出了对应的光路。
(1)图中的折射角大小为___________;(2)依据试验现象初步发觉,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_______(选填“>”、“=”或“<”)入射角;(3)现在要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具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假如看到___________现象,就可证明光路是可逆的。【答案】①.80°②.>③.让入射光沿光路2射入④.折射光从光路1射出21.(2024湖北随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中,有如下操作:(1)试验前,小刚利用“平行光聚焦法”(如图甲所示)粗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焦距越小,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_____(选填“强”或“弱”);(2)小刚将(1)中测过焦距的凸透镜、蜡烛以及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欲使光屏上成一个清楚的实像,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3)通过步骤(2)的调整,光屏上消灭了清楚的像后,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取下来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觉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将蜡烛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楚的像。【答案】①.强②.靠近③.远离22.(2024营口)小明用蜡烛、凸透镜(焦距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试验。(1)试验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2)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消灭烛焰清楚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现象和生活中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消灭烛焰清楚的像,该像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所示位置,在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看到烛焰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4)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蜡烛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消灭烛焰清楚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消灭烛焰清楚的像。【答案】①.较暗②.缩小③.照相机④.变小⑤.正立⑥.右⑦.近视23.(2024鞍山)同学们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预备了平面镜、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光具座、光屏等试验器材。(1)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光具座的甲位置,选用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竖直放置在乙位置,未点燃的蜡烛B放置在乙位置右侧。移动蜡烛B到丙位置时,发觉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______;(2)将蜡烛B换成光屏,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像;(3)接着同学们想利用上述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只将乙处器材换成一个凸透镜,光屏上恰好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4)把蜡烛A移动到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适当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消灭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连续向左移动蜡烛A,光屏位置不动,为了在光屏上仍得到清楚的像,可在蜡烛A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答案】①.玻璃板②.相等③.虚④.15.0⑤.缩小⑥.近视眼镜24.(2024云南)小华偶然间整直向下看到放在玻璃砖下面的字发生了错位。(1)他想光斜射时才发生偏折,才会消灭“池底变浅”的现象,那么光在垂直入射时,光线不再偏折,还会有“池底变浅”的现象吗?上述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做___________(选填“设计试验”“提出问题”或“分析论证”)。(2)①联想到“平面镜成像”找像位置的方法,于是他按如图所示将玻璃砖紧贴物体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张白纸上,标记出物体的位置。依据图乙的方式沿水平方向观看物体(观看盒上的条形码)。当看到物体经玻璃砖成的像时,前后移动小卡片,使小卡片与像在同一个平面上,将小卡片此时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这样就找到了放置一块玻璃砖时___________的位置。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实施方案
- 顶管沉井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 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四季变化》教案设计
- 普通话等级考试备考教材合集
- 公共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安全培训
- 2025中国数据中心建设市场增长动因及未来趋势与投资战略报告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课程实施方案
- 2025中国教育计算机视觉技术创新及应用报告
- 2025中国教育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 2025中国教育新零售市场调研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管理指南
- 陕西省流动人口信息登记表
- 消防设计审查申报表
- 脐带血采集流程课件
- 人贷款调查表
- 住宅大连远洋时代城2012.09ua11汇总
- 通信学习:中兴通讯新产品方案介绍
- 悬灌连续梁张拉压浆施工方案
- 最新商业计划书标准模版(doc17)
- 京改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 学生实验:测量质量(有答案)
- 马术俱乐部计划书马场运营项目商业计划书写作模板-融资招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