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可持续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含解析)_第1页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含解析)_第2页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含解析)_第3页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含解析)_第4页
第4章 可持续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B.保持合理的人口数和增长速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D.人口最好是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2.环境保护、开发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利用的主旋律。下列做法中,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废电池与其他废品一起填埋 B.用天然气替代煤和石油 C.用核能替代水力发电 D.开发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等能源3.对比图中我国2017年发电量和2030年预测发电量,下列预测正确的是()A.水电发电量将维持不变B.火电发电量将增加C.我国将以风能发电为主D.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增加4.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是清洁能源B.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C.煤是新型能源D.电能是一次能源5.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其在空气中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图示为某市空气中PM2.5的来源分布图。为减少PM2.5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A.植树造林,增大城市绿地面积 B.加大火力发电投入,扩大火力发电规模 C.开发使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 D.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机动车使用清洁能源6.如图是碳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的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相符的是()A.将秸秆直接烧掉B.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C.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纯碱(Na2CO3)D.将石油精炼,制备成各种化工产品7.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和日益成熟,网购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重要购物方式甚至是主要购物方式。与此同时,与网购紧密相连的快递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快递包装产生大量的包装纸、不可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下列做法能减少该问题的有()①适度包装②用可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包装③分类回收④随意使用塑料袋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8.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A.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B.植树种草,保护森林 C.加大森林采伐力度以增加收入 D.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9.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不合理的是()选项环境问题防治措施A重金属污染控制污染物排放B温室效应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酸雨对燃煤预先进行脱硫处理D臭氧空洞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氟氯烃的制冷剂、洗洁剂等化学物质10.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1年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实行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1.有一种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厚度只有几微米,可弯曲,1g薄膜太阳能电池1h可提供6×10-3kW·h的电能,它可以贴在玻璃上,制成太阳能发电窗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B.太阳能从太阳传递到薄膜电池上没有能量损失 C.1g薄膜太阳能电池1h可提供2.16×104J的电能 D.薄膜太阳能电池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12.根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过程减少大气中的CO2 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二、填空题13.科学家的长期研究发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应用现代技术预测,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0.028%上升到0.056%,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5~4℃,科学家得出此结论的科学方法属于________。(2)为减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________(填字母)。A.风能、煤、电能 B.太阳能、煤、潮汐能C.石油、核能、草木燃料 D.太阳能、风能、水能14.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如图表示目前某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________,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2)正常情况下,当碳以有机物的形式通过图中食物链进行流动时,甲、乙、丙三类动物中得到碳的量最少的是________。(3)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度增长?________。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过度利用煤、石油等燃料,就会增加生物圈中________的排放,加剧温室效应。15.氢气是高热值清洁能源,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Ⅰ.氢气的制备(1)①图1、图2给出了全球制氢原料占比和主流制氢方法的经济性对比。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填“化石能源”“醇类”或“水”),选择该原料制氢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电解水制取氢气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下列获取电能的方式中,一定存在碳排放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水力发电B.太阳能发电C.燃煤发电Ⅱ.氢气的储存方法(2)①方法一:可以将氢气直接加压储存在由铝镁合金材料制成的储氢罐中,从构成物质的分类角度分析,铝镁合金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方法二:也可以用储氢合金(如Mg2Cu)储存氢气(如图3)。先通过如图3所示反应,将氢气转化为MgH2,写出储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H2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Cl=MgCl2+2H2↑。储氢反应的产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H2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参加储氢反应的H2的质量。

答案一、1.D【点拨】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都不好,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故D不正确。故选D。2.D【点拨】废电池里有汞、镉等重金属,与其他废品一起填埋会污染环境;天然气燃烧有二氧化碳产生,可能会加剧温室效应;核能虽然是新能源,但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且核废料的处理是个难题;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新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最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D。3.B【点拨】由图可知,2017年水电发电量为11898亿千瓦时,2030年水电发电量为15900亿千瓦时,水电发电量将增加,故A错误;2017年火电发电量为46627亿千瓦时,2030年火电发电量为47570亿千瓦时,火电发电量将增加,故B正确;2030年,火电发电量占全年发电量的55%,说明以火力发电为主,故C错误;2017年、2030年,核电发电量均占全年发电量的4%,说明比例不变,故D错误。故选B。4.A【点拨】太阳能安全、清洁,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故A正确;核能属于新能源,但核原料的储量是一定的,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煤是传统能源,也叫做常规能源,故C错误;电能是由其他能源转化来的,属于二次能源,故D错误。故选A。5.B【点拨】植树造林,增大城市绿地面积,可以净化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故A措施可取;加大火力发电投入,扩大火力发电规模,会使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故B措施不可取;开发使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减少空气污染,故C措施可取;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机动车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减少空气污染,故D措施可取。故选B。6.A【点拨】将秸秆直接烧掉不符合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A不相符。故选A。7.D【点拨】随意使用塑料袋会加剧环境污染,还浪费资源,④不符合题意。故选D。8.B【点拨】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会加大二氧化碳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A错误;植树种草、保护森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正确;加大森林采伐力度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错误;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会加大二氧化碳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D错误。故选B。9.B【点拨】控制污染物排放可以减少重金属污染,A措施合理;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温室效应,B措施不合理;煤炭中的硫元素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对燃煤预先进行脱硫处理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发生,C措施合理;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氟氯烃的制冷剂、洗洁剂等化学物质可以防止臭氧空洞,D措施合理。故选B。10.B【点拨】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故选B。11.C【点拨】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故A错误;太阳能从太阳传递到薄膜电池并没有全部转化为电能,是有能量损耗的,故B错误;由题知,1g薄膜太阳能电池1h可提供6×10-3kW·h的电能,6×10-3kW·h=6×10-3×3.6×106J=2.16×104J,故C正确;薄膜太阳能电池将光能(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C。12.B【点拨】①过程是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生产者的呼吸作用,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故A正确;增加植被面积可增强②(光合作用)过程,进而减少大气中的CO2,故B错误;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故C正确;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人类减少对③过程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故D错误。故选B。二、13.(1)假说(2)D【点拨】(1)科学家得出此结论的科学方法属于假说。(2)为减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应是非化石能源。煤、石油是化石能源,故A、B、C不适合;太阳能、风能、水能都是非化石能源,燃烧产物没有二氧化碳气体,属于清洁能源,故D符合。故选D。14.(1)植物;有机物和氧气(2)甲(3)不能;因为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生态平衡(4)二氧化碳【点拨】(1)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气,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级营养级依次向后一级营养级传递,并且在传递的过程中不可逆转,逐级递减。甲、乙、丙三类动物中,甲处于最高营养级,得到碳的量最少。(3)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的数量不能无限度增长,因为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生态平衡。(4)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15.(1)①化石能源;制取相同质量的氢气成本较低②C(2)混合物(3)3H2+2Mg2Cueq\o(=,\s\up7(高温),\s\do5(Ar))3MgH2+MgCu2;大于【点拨】(1)①由图1、图2可知,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天然气,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选择该原料制氢的可能原因是制取相同质量的氢气成本较低。②水力发电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不存在碳排放,不符合题意;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