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2020年四季度人力资源市场动态与分析本报告统计的数据为二〇二〇年第四季度全省14个市州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所采集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信息,均为本季有效数。一、本季度人力资源市场的主要特点:1.本季度我省人力资源市场进入相对淡季,市场需求季节性回落,求职人数与上季度基本持平,求人倍率较上季度有一定下降,供需关系总体趋向平稳。从供求总体情况看,本季度全省各类用人单位共提供空缺岗位517228个,比上季度601,842个减少84614个,较去年同期431600个增加85628个;求职总人数为384414人,与上季度384025人基本持平,与去年同期334600增加49814人。求人倍率为1.35,与上季度1.57下降0.22,与去年同期1.29上升0.06。2.第一产业人员需求所占比重3.85%,较上季度(2.84%)上升了1.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4.12
%)下降0.2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的需求仍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到96.15
%。3.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的用人需求总数为356328人,占整个市场空缺岗位总量的68.89%,制造业以占据市场总量38.73%的需求,居首位。4.企业用人仍占主体地位,各类企业的需求人数所占需求比重达96.2%。5.劳动力技能水平与企业需求之间不匹配的矛盾依然突出。三季度全省人力资源市场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高级技工求人倍率分别高达2.16、2.74、2.15,供需矛盾较大。二、供求总体情况表1:供求总体人数需求人数(人)求职人数(人)求人倍率本期有效数517,228384,4141.35从供求总体情况看,本季度全省各类用人单位共提供空缺岗位517228个,比上季度601842个减少84614个,较去年同期431600个增加85628个;求职总人数为384414人,比上季度384025人增加389人,基本持平,与去年同期334600个增加49814个,求人倍率为1.35,与上季度1.57下降0.22,与去年同期1.29上升0.06。※注: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三、各产业需求情况表2:各产业劳动力需求人数产业需求人数(人)需求比重(%)第一产业19,9353.85第二产业237,15045.85第三产业260,14350.30合计517,228100图1:一、二、三产业需求比重(%)一、二、三产业用工需求比重呈三、二、一架构。本季度,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
3.85%,较上季度(2.84%)上升1.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4.12%
)下降0.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45.85
%,较上季度(40.30%)上升了5.5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38.45%)上升了7.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50.30
%,较上季度(56.85%)下降了6.5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57.42%)下降个百7.12分点,第二、三产业的需求仍占主体地位,所占比重达到96.15
%。四、分行业需求情况
表3:行业需求人数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人%甲序号12农、林、牧、渔业124,3044.70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24,3690.84采矿业315,4682.99其中,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42,5920.50制造业5200,30938.73其中,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624,0694.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16,5553.20建筑业831,4796.09批发和零售业951,4909.9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16,9213.27住宿和餐饮业1143,4178.3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15,0022.90金融业138,7081.68房地产业1418,9753.6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513,6682.6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62,3570.4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73,5250.68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829,6335.73教育1910,7132.07卫生和社会工作204,9160.9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17,3861.43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22,3890.46国际组织23130.00合计24517,228100注:“农、林、牧、渔业”减去“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等于“第一产业”数。
“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四项合计数
减去“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两项和计数之差等于“第二产业”数。
“合计数”减去“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两项合计数之差为“第三产业”数。
图2:行业需求比重(%)从行业需求情况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的用人需求总数为356328人,占整个市场空缺岗位总量的68.89%,制造业以占据市场总量38.73%的需求,居首位,比重较上季度(40.47%)下降1.4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29.32%)上升9.41个百分点;建筑业需求比重达6.09%,较上季度(4.88%)上升1.2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5.89%)上升了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业用人需求比重为9.95%,较上季度(13.59%)下降3.6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12.81%)下降2.86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用人需求比重8.39%,较上季度(10.39%)下降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14.69%)下降6.3个百分点,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用人需求比重5.73%,较上季度(6.62%)下降0.8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11.72%)下降5.59个百分点。五、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
表4: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需求人数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人%甲序号12企业1497,58196.20其中:内资企业2437,49787.92国有企业321,1684.25集体企业48,0531.62股份合作企业517,2093.46联营企业68,9181.79有限责任公司7183,96936.97股份有限公司890,02118.09私营企业989,51317.99其他企业1018,6463.7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13,6982.75外商投资企业124,6780.94个体经营1341,7088.38事业145,0790.98机关151,2050.23其他1613,3632.58合计17517,228100注:合计=企业+事业+机关+其他
其中各类性质单位比重=(各类需求人数/合计)*100%
例如:企业需求比重=(企业需求人数/合计)*100%
事业需求比重=(事业需求人数/合计)*100%
企业=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营业
其中各类企业需求比重=(各类企业需求人数/企业)*100%
例如:内资企业需求比重=(内资企业需求人数/企业)*100%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需求比重=(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需求人数/企业)*100%
内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企业
图3:各性质用人单位需求比重(%)上图看出,企业用人仍占主体地位,各类企业的需求人数所占需求比重达96.20%;其中内资企业需求人数占需求比重为87.92%,与上季度83.91%上升了4.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69.99%上升17.93个百分点;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需求人数占总需求的3.69%,较上季度7.34%下降3.6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14.09%)下降10.4个百分点。六、各类职业供求情况
表5: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需求比重求职人数求职比重求人倍率人%人%倍甲序号12345单位负责人18,2971.606,8391.781.15专业技术人员270,67613.6647,37312.321.40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365,67412.7056,17514.611.11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4115,38222.3185,16622.151.28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519,1323.7013,5763.531.33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6176,52834.13115,14629.951.44其他761,53911.9038,4179.991.50无要求8————21,7225.65——合计9517,228100384,414100——图4:各职业求人倍率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从职业分组的需求情况看,对各职业分组需求比重的大小依次分别为生产和制造有关人员34.13%、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22.31%、专业技术人员13.66%、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2.70%、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3.7%。从求职情况看,求职意向大的职业比重依次为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29.95%、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22.15%、专业技术人员12.32%、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4.61%、其他人员9.99%。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单位负责人、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33、1.15、1.28、1.44、1.40。※注:1、关于出现“无要求”时求人倍率的计算,表5中“无要求”一栏数据2.03万,已按照表中实际各职业的需求比例分别加权入各职业求职人数,然后,再以“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加权分配后的各职业求职人数未列入本表中。以下“性别”(表9)、“年龄”(表10)、“文化程度”(表11)、“技术等级”(表12)表中“无要求”一栏处理方法同此表。
表6、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二十个职业(职业细类)项目代码职业代码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二十个职业(职业细类)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求人倍率甲乙12345营销员14-01-02-0120,6369,87610,7602.09房地产经纪人24-06-02-018,9203,5535,3672.51其他纺织品、服装和皮革、毛皮制品加工制作人员36-05-997,4792,7014,7782.77缝纫工46-05-01-035,6971,5624,1353.65其他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56-99-007,6193,5264,0932.16餐厅服务员64-03-02-057,7844,2413,5431.84商品营业员74-01-02-035,7082,7232,9852.10保险代理人84-05-04-014,9231,9462,9772.53其他食品、饮料生产加工人员96-02-995,0872,4842,6032.05车工106-18-01-014,9442,3432,6012.11机修钳工116-31-01-022,5781592,41916.21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22-99-003,0296852,3444.42其他生产辅助人员136-31-992,6803952,2856.78焊工146-18-02-043,2421,2262,0162.64网约配送员154-02-07-103,4981,5911,9072.20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162-02-07-022,7119501,7612.85保安员174-07-05-012,6309301,7002.83快递员184-02-07-083,8242,1591,6651.77其他住宿和餐饮服务人员194-03-992,9401,3511,5892.18市场营销专业人员202-06-07-022,8651,4341,4312.00
图5::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缺口数(求人倍率)
表7、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二十个职业(职业细类)项目代码职业代码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
前二十个职业(职业细类)需求人数求职人数缺口数求人倍率甲乙12345秘书13-01-02-022,0065,6463,6400.36小学教育教师22-08-03-021,1684,4963,3280.26保安员34-07-05-011,6784,7163,0380.36会计专业人员42-06-03-003,2976,3083,0110.52事业单位负责人51-06-02-007043,5942,8900.20行政办事员63-01-01-013,1585,9162,7580.53中学教育教师72-08-03-016942,9402,2460.24银行综合柜员84-05-01-015642,5021,9380.23保洁员94-09-08-013831,8511,4680.21收银员104-01-02-041,4472,8201,3730.51仓储管理员114-02-06-011,7343,0091,2750.58道路客运汽车驾驶员124-02-02-011,6452,8201,1750.58人民警察133-02-01-00921,2631,1710.07道路货运汽车驾驶员144-02-02-026761,8151,1390.37其他办事人员153-01-997201,8441,1240.39餐厅服务员164-03-02-051,0432,1531,1100.48物业管理员174-06-01-011,2482,3431,0950.53幼儿教育教师182-08-04-003511,4251,0740.25采购员194-01-01-007551,7871,0320.42包装工206-31-05-001,1212,0899680.54图6::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缺口数(求人倍率)七、求职人员构成情况表8: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求职人员类别序号求职人数(人)求职比重(%)同比环比新成长失业青年1181,32521.16-4.03-0.59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239,21648.220.23-4.09就业转失业人员2369,81818.162.58-1.59其他失业人员445,26111.771.02-1.99在业人员527,8517.250.580.33下岗职工628,0177.290.97-0.45退休人员76,2001.610.050.31在学人员830,1887.85-1.771.91本市农村人员979,54920.693.281.64外埠人员1016,2054.22-2.670.41合计11384,414100\\图7各类求职人员比重(%)从求职人员的构成情况来看,失业人员=3\*Arabic3求职人数为196404人,占求职总人数的51.09%,是求职人员的构成主体。这表明,失业人员在职场上仍然是弱势群体,与其他人员相比,他们求职意愿强烈,但就业难度更大,需要给予特别的援助。新成长失业青年求职人数占总求职人数的比重为21.16%,较上季度21.75%下降0.5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25.19%相比下降4.03个百分点。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比重占48.22%,较上季度(52.31%)下降4.0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47.99%)上升0.23个百分点。就业转失业人员求职比重18.16%,比上季度(19.75%)下降1.5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15.58%)上升2.58个百分比。注:1、新成长失业青年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从未就业,目前正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初高中、职业高中、技校及大中专毕业生中未能升学、参军、被国家统一分配或单位录用的人员,以及其他初次失业的人员。2、就业转失业人员是指在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中,从就业状态转为失业状态的人员。3、失业人员=新成长失业青年+就业转失业人员+其他失业人员。招聘、应聘条件情况表9: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需求比重人%甲序号12男1213,01355.41女2171,40144.59合计3384,414100.00图8:男女求人比例本季度,有82.89%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比上季度99.68%下降16.7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82.91%下降0.02个百分点,其中对男性的需求比重占总需求的43.87%,对女性的需求比重占总需求的39.02%,无性别要求的占总需求的17.11%。从求职者的性别结构看,男性求职者比重略高于女性,其所占比重分别为53.36%和46.64%。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男、女性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24、1.26,男女就业机会趋向平等。
表10: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需求比重求职人数求职比重求人倍率人%人%倍甲序号1234516-24岁190,66317.5377,87520.261.3625-34岁2187,26336.21137,74235.831.5635-44岁3125,15724.20113,60129.551.3045岁以上438,7847.5055,19614.360.90无要求575,36114.57——————合计6517,228100384,4141001.35图9:各年龄组求人倍率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要求看,87.87%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所要求。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体需求的53.74%。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以16-34岁之间者为主体,占53.74%。从供求状况对比看,16-24岁、25-34岁、35-44岁、4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36、1.56、1.30和0.90。其中,16-34岁两个年龄组的求人倍率大于1,35岁以上的年龄组求人倍率低于1,说明35岁之后求职者求职难度增大。
表11: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需求人数需求比重求职人数求职比重求人倍率人%人%倍甲序号12345初中及以下177,12814.9186,68922.551.06高中2159,09230.76140,92336.661.30其中:职高、技校、中专390,49256.8879,25156.241.31大专4130,00325.1396,98925.231.51大学580,35815.5454,99414.311.63硕士以上65,8471.134,8191.251.38无要求764,80012.53——————合计8517,228100384,414100——表10:各文化程度求人倍率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92.03%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对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接近总体需求最多达40.56%,其中职高、技校、中专的用人需求占56.88%;对初中及以下、大专、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分别为14.91%、25.13%、16.67%。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是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84.72%。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硕士以上各文化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经济师考试财经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暨202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一试(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快递合作协议和劳动合同
- 橡胶输送带合同协议
- 商场进场装修协议书范本
- 正骨专家签合同协议
- 商务礼仪培训合同协议
- 微电影广告制作合同协议
- 2025年请教下亚马逊销售培训生的待遇合同及职业发展前景
- 2025授权合同范本:国际专利许可协议
- 2023年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长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5369-2025吸收性卫生用纸制品及原材料消臭效果评价方法
-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章末复习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信创产业面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育学(第5版)课件 第5章 小学教育目标
- 警卫安检任务流程
- 展览会议展前展中展后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高中家长会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课件
- 慢性病护理的毕业论文范文
- 线雕提升专业知识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