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考古学
第一节:考古学的定义
认识历史的真实广义历史学文献(狭义历史学)
遗存(考古学)
一、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的区别二、考古学的发生与发展三、考古学的定义前苏联1959年出版的《苏联考古学》中定义为: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部门。美国1979年版《考古学基础》定义为:考古学是一门通过实物遗存研究过去的社会和文化的科学。我国1978版《辞海》考古学辞条中定义:考古学是根据实物史料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部门。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节:考古学在广义历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献和遗存的定义文献:
是反映历史上人类活动的文字记载,包括口头流传、即文献史料,是狭义历史学研究的对象。遗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实物,即实物史料,包括直接由人类加工制造利用过的物质以及间接和人类活动有某种关系的物质,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二、文献史料的局限性
1.不完备,不系统。年代越早流传下来的越少。今天人类出现99.9%的时间没有文字记载有限性2.
记录过程中受记录者眼界、水平、立场的限制。
3.流传过程中存在不可靠、不真实的可能,文献不等于历史本身。主观性
文献遗存有限性主观性无限性客观性三、遗存的无限性和客观性
1.遗存的无限性:与现存的有限的文献史料相比,地下埋藏着的实物资料可谓无穷无尽。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傅斯年
2.遗存的客观性:
遗存本身就是一种物质存在,看得见、摸得着,因此它是客观的。尽管对它的认识可能出现某种偏差和错误,但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纠正。四、考古学在广义历史学中的作用
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
1.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写史
在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2.在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证史和补史史前时期历史时期3.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实物资料考古学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好象给历史学戴上了一个望远镜,使史学研究延伸到了史前时期。在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好象给历史学戴上了一个显微镜,使史学研究细微到了文献上没有记录过的生活、生产内容。课后思考:
考古学的局限性是什么?
参考书目: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1999年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科学出版社,1999年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俞伟朝超考古学理论文选》,科学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严文明:《走向20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孙英明、李友谋:《中国考古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2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三节考古学研究的范围、程序和方法
一、研究范围的划分1、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划分:铁器时代∣青铜时代∣“铜石并用时代”∣↗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2、按社会性质来划分:3、文献史学来划分:
史前考古(包括旧石器、新石器)夏商周考古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明考古4、按照区域来划分:
5、按研究专题来划分:
二、考古学研究的程序1、遗存的搜集和记录2、遗存的整理和分析3、遗存的解释(罪重要、最困难,也是最薄弱的)三、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1、地层学(层位学):是收集资料所使用的方法,来自于地质学。2、类型学(型式学):是对遗存进行整理和分析时所用的方法,来自于生物学。3、?透过现象看本质:主要用于解释方面,以俞伟超为代表。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民族学:(2)民俗学:(3)人类学:(4)生态学:(5)动物学:(6)植物学: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遗存第一节遗存的分类
可分为:人工遗存和非人工遗存两大类
遗迹人工遗存遗物遗存非人工遗存一、遗物1、定义:这种遗存是指各自分立的实体,它们的形状或出土地点都是由人类活动造成,是可以携带的实物,在移动或搬迁的过程中不会改变形状。2、分类:通常采用二种标准。A按质地B按用途例如:陶器的形制按造型分:有圜底器、平底器、尖底器、圈足器、三足或多足器等。按用途分:有炊煮器、盛储器、汲水器、饮食器及其它用途待考的器类(礼器、酒器)。按器物名称分:有釜、甑、鼎、鬲、斝、鬹、甗、瓮、罐、盉、瓶、壶、杯、豆、盆、钵、碗等。
釜甑东下冯H402:2成都十二桥鼎鬲东下冯H1:11
东下冯H61:2斝鬹朱W2003:1瓦店IT5H28:22甗瓮朱开沟W2005:1东下冯H42:3
盉朱T236⑤:2二、遗迹定义:指不可携带的人工产物。1、房址(F):半坡四期文化甘肃秦安大地湾甘肃秦安大地湾F901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遗迹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2、灰坑(H):3、灶坑(Z):4、墓葬(M):07TSIIC1三、非人工遗存提取孢粉样品现场演示蚌壳采集使用全站仪测绘第二节遗存的分布第三节遗存的生成与转变一、生成过程
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制造、使用和废弃这样三个阶段。了解遗存有什么样的性质,对于我们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二、转变过程考古学研究的遗存经历了长时间的转变过程,这过程的本身是千差万别的,而造成其转变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因素、一个是人为因素第四节如何对待遗存地层学与遗存的收集第一节地层学
一、地层学的定义及相关术语
1、地层学:又称层位学。是一种判定遗址中诸堆积形成先后过程或次序,来研究遗存之间相对年代早晚关系的方法,也是科学地获取考古学资料的理论基础。最早来自于地质学的地层学,但不等同于地质学的地层学。安特生(Andersson.J.):
瑞典·中国北洋政府顾问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引进者1921年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不召寨、杨河村和辽宁锦西沙锅屯。1921—1922年调查河南郑州秦王寨、牛口峪、池沟寨。1923—1924年青海洮河、湟水等地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1925年发表了《甘肃考古记》一书,将甘肃、青海地区的远古文化分成齐家、仰韶、马厂、辛店、寺洼、沙井六期。
字济之,清华学堂毕业(1918)
哈佛大学博士(1923)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8)
——中国最早进行田野考古工作的学者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中国学者第一次独立主持的考古发掘)1929年河南安阳小屯殷墟的发掘1930—1931年与吴金鼎、梁思永发掘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遗址李济:(1896—1979)
梁启超次子,
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1923)
哈佛大学硕士(1930)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解放后)
——廿世纪30年代田野考古学的巨人193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昂昂溪遗址的发掘1931年河南安阳“后岗三叠层”的发现主编《城子崖》(1934),中国第一部大型田野考古报告梁思永(1904—1954):在实际运用地层学的过程当中,主要有两个任务。
第一,区分堆积:依土质土色第二,判断堆积的早晚:依靠叠压、打破关系。2、堆积:由人类活动而导致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堆积起来的物质,在考古学上统称为堆积。
地层堆积:是指大面积的呈层分布的堆积。
遗迹堆积:是相对地层堆积而言的范围较小的一种局部堆积。堆积选自《奉节县头堂包遗址2002年发掘报告》地层堆积举例遗迹堆积举例选自《垣曲商城》3、单位:每一个地层堆积和每一个遗迹堆积在考古学上被称为一个单位,它是考古学中最常用的一个代表时间和空间的量。4、叠压与打破
叠压:是指在一种堆积的表面形成一种堆积即压另一种堆积的现象。打破:是指一种堆积,在形成的过程中对原有堆积的破坏,这种现象在考古学上被称为打破。5、层位与层位的关系
层位:是指单位在堆积次序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位关系:是指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叠压或打破关系。二、地层学的基本内容
1、直接发生叠压或打破关系的堆积,一定是被叠压或被打破的堆积,在年代上早于叠压它或打破它的堆积。2、任何遗迹堆积都是在某一时期的地层表面上形成的,因此确定遗迹堆积形成的年代主要是看它的基底或开口处于哪一个层面。3、现在我们发现的地层往往比实际形成过的地层要少,现今分辨出的地层交界面不一定是地层原有的表面,坑穴一类的遗迹开口也不一定是原先的开口层面。4、两个地层之间开口的一个遗迹单位。可能(1)与它打破的地层年代相同(2)与叠压它地层年代相同。(3)与叠压它或被它打破的底层都不同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同时开口在一个地层之下的两个遗迹单位,其年代形成也是有三种可能性:(1)A早于B(2)B早于A(3)A、B同时5、遗迹的建造、使用和废弃是三个不同的时间概念,因此同一个遗迹的内部堆积有时可进一步分出使用堆积和废弃堆积,在时间上前者早于后者。6、晚期堆积可以出早期遗物,早期堆积不能出晚期遗物。要按照堆积中最晚的遗物确定其年代。7、堆积有原生堆积和再生堆积之分。因此,在区分堆积及其内含物的早晚时,一定要先判断堆积的性质,即是原生的还是再生的。三、地层学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1、重要性:在纵向联系方面,以地层学为指导,可以使我们获得有层位关系的资料,从而为遗存相对年代早晚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横向联系方面:以地层学为指导可以使我们获得有共存关系的资料。从而为确定遗存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2、局限性第二节遗存的收集一、遗址的发掘1、发掘的基本程序
就是在遗址上划分出若干小的方块(方格)然后以方格为单位进行分工发掘,这些方格在考古上被称为“探方”。(1)布方:探方的结构:探方一般由主体、隔梁和关键柱三部分组成。探方的方向:探方的规格:探方的坐标基点:怎样布方?探方的编号:
1)按顺序编号2)按区编号——象限法3)按年度编号4)按坐标编号——可与年度、分区编号相结合(2)发掘(3)取物(4)记录2、考古发掘的基本原则
(1)根据土质土色区分各种堆积,依据叠压打破关系判断堆积的早晚(2)由上到下,由晚到早地进行挖掘(先挖晚的后挖早的)层位相同的堆积可以任选。(3)按单位归放遗物。(4)按照实际情况及时、客观全面地做好文字、绘图和照相记录。二、试掘、钻探与清理三、勘探四、地面调查五、征集遗物
六、查阅文献
遗存的整理和分析
第一节整理和分析的目的
一、重要性二、内容三、目的第二节技术性整理1、对出土遗物进行拼对、加固、修复、写号及其它各种保护性措施。2、对器物进行绘图、照相和分类制作卡片并登记造册。3、核对遗物和记录是否有出入,对原始记录进行分类归档。4、对现场拍摄的影像资料进行处理,对照片要编号归档,其它影像资料也要有编号记录。第三节遗存的鉴定与分析第四节研究性整理
——构建遗存的时空框架一、时间框架的确立及方法1、绝对年代的研究方法2、相对年代的研究方法(1)地层学就遗迹本身的特点来说相对准确就遗物的特点来说可能有偏差(2)类型学方法
类型学又叫(器物)形态学或叫标型学。这是考古工作者在室内整理时所使用的最基本方法,它的适用范围是所有的遗存,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对遗存类、型、式的划分来判定遗存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类:是指一种用途的器物用文字描述。型:指同一类器物里共存的几种样式用A、B、C······表示。式:指同类、同型的器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即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关于合同解除的法律效力与实践探讨
- 2025年工程承包合同无效但工程质量合格合同处理及工程处理方式解析
- 2025建筑塔吊租赁合同
- 护理瓶塞不良事件管理规范
- 生物医学工程创新竞赛设计与实施
- 小班数学活动《一一对应》教学设计
- 儿童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护理
- 新质生产力指标
- 幼儿园安全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模版
- 摄影商家合作协议书模板
- 电子产品与辐射危害
- 柔性电子器件应用
- (完整版)病例演讲比赛PPT模板
- 固体废物标志标识制度
- 中国建行存单英文翻译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培训教材培训课件
- 八年级英语-多维阅读Skycar示范课教学设计1
- 怀化市鹤城区2023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关于熊猫的资料
- 医院院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材料
-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曾攀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