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练习题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解析:根据物理学的基本常识,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光速(c),近似为3.00×10^8米/秒。练习题2:当光线从真空中进入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时,它的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吗?解析:当光线从真空中进入介质中时,其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线在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光线传播速度减小。练习题3:当光线从真空中进入介质中时,折射率的变化是否影响光线的传播方向?解析:是的,光线从真空中进入介质中时,折射率的变化会影响光线的传播方向。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决定了光线在介质中传播的方向改变。练习题4:什么是全反射现象?解析:全反射现象是指入射光经过折射后无法通过介质界面而被完全反射的现象。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当光线从折射率较高的介质射入折射率较低的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会被完全反射到折射率较高的介质中。练习题5:临界角是什么?如何计算临界角?解析:临界角是光线从折射率较高的介质射入折射率较低的介质时的最大入射角,此时光线发生全反射。临界角的计算公式是:sin(临界角)=n2/n1,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练习题6:什么是光的直线传播?解析: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路径传播的现象。根据光的波动性质,光在真空或均匀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理。练习题7:在什么情况下光不会直线传播?解析:光不会直线传播的情况主要包括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当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光线的传播方向会改变。而当光线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根据反射定律,光线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练习题8:光在水中以速度v传播,求它在玻璃中以速度v'传播,已知水的折射率为1.33,玻璃的折射率为1.5。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得到折射率的关系式:n1*sin(入射角)=n2*sin(折射角)。将已知数据代入可得:1*sin(入射角)=1.5*sin(折射角)。由此可求得入射角,然后根据玻璃的折射率1.5,以及入射角求得折射角的关系式,可求得折射角。最后,根据折射角和玻璃的折射率1.5,可以求得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练习题9:已知空气的折射率为1,求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得到折射率的关系式:n1*sin(入射角)=n2*sin(折射角)。将已知数据代入可得:1*sin(入射角)=n2*sin(折射角)。由此可求得入射角为0度,因为sin(0)=0。故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向不会改变,传播速度为光速(c)。练习题10:在真空中传播的光线直线传播多远?解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取决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时间和速度。光速为3.00×10^8米/秒,所以在1秒钟内光可以传播3.0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灌区节水升级改造与智能化灌溉系统施工与监理合同
- 婚后个人及共同开发软件著作权分割及收益分配协议
- 家庭暴力防范安全教育计划
- 夫妻忠诚保障与子女社会实践教育合同
- 亲子早教中心师资培训与派遣合作协议
- 基于核心素养的河南省中考数学试题研究
- 婚礼现场特效与无人机航拍服务合同
- 动画电影角色形象授权及影视改编合同
- 茶碱-异烟酰胺共晶的制备及研究
- 企业电商直播场地布置与直播效果优化合同
- 公司工作交接清单表格
-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 季节性防雷防汛防台风安全检查表
- 归档文件目录
- 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防疫小组人员名单
- 眼部健康检测与分析课件
- 偏心块振动式土壤夯实机的结构设计说明
- 苏州市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解释
- 主题班会《坚定信念--放飞理想》
- S771(一) 水力循环澄清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