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5-T 286-2023 区域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规范_第1页
DB3305-T 286-2023 区域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规范_第2页
DB3305-T 286-2023 区域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规范_第3页
DB3305-T 286-2023 区域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规范_第4页
DB3305-T 286-2023 区域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CCS

Z

003305 DB3305/T

286—2023区域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规范

green,

low-carbonand

innovation 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305/T

—2023 前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基本原则

...........................................................................

15

绿色生活

...........................................................................

26

绿色生产

...........................................................................

27

减污降碳

...........................................................................

38

创新驱动

...........................................................................

49

保障体系建设

.......................................................................

510

评价和改进

........................................................................

6附录

A(资料性)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指标体系..........................................

7参考文献

.............................................................................

9DB3305/T

—2023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1

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州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湖州市生态环境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华妍妍、文一惠、谢婧、张逸凡、于洋、朱振肖、王夏晖、刘桂环、倪丽萍、金晓林、童丽华。IIDB3305/T

—20231 范围保障体系建设、评价和改进等方面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市、县(区)开展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GB/T

18337(所有部分) 生态公益林建设GB/T

33635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导则DB

33/1092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

33/T

2274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 陆域生态系统DB

3305/T

40 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B

3305/T

93 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规范DB

3305/T

114(所有部分)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与管理规范DB

3305/T

19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价值转化实现路径技术导则DB

3305/T

19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指南3 术语和定义DB

3305/T

196界定的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

of

Regional

Green,

Innovation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之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4 基本原则DB3305/T

—20234.1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拓宽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高水平转化的通道,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标准示范。4.2 坚持系统治理、协同增效,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统筹空间布局、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城乡建设,促进全市域生态资源良性循环。4.3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惠民,推进生态富民增收、城乡融合发展、公共服务优享,汇聚全民共识,加快推动生产、生活绿色转型。4.4 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把握市场化、数字化方向,加强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促进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高。5 绿色生活5.1 绿色居住5.1.1 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绿色建筑的建设要求按照

DB33/1092

中的规定执行,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

100%。倡导绿色装修,鼓励选用绿色建材、家具、家电。5.1.2 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行生活垃圾处理费用与产生量直接挂钩的混合垃圾与分类垃圾的差别化收费机制,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5.2 绿色出行5.2.1 推进慢行交通系统,提高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路权使用分配,加快绿道建设,全面开展人行道净化行动,推行步行街改造提升。5.2.2 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建设“城际、城市、城乡”三位一体全域公交体系,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到

100%

70%以上。5.2.3 精准实施交通管理,探索小汽车分区域、分时段、分路段通行管控措施,引导降低小汽车通行总量。推进城区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5.2.4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新能源车辆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车辆配套政策,推动新能源车更新。5.3 绿色消费5.3.1 实行居民水、电、气阶梯价格制度,推广节能低碳用品,引导居民使用环保再生产品和绿色设计产品,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和包装用材消耗。5.3.2 倡导“光盘行动”,广泛推广“分餐制”“公勺公筷制”绿色点餐制、“绿色点餐专员”“半份菜、小份菜”制等机制模式,制止餐饮浪费。5.3.3 推进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提高符合标准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5.3.4 建立绿色低碳消费积分制度,完善“碳达人·惠湖州”、“绿色账户”积分等的数智平台,激发全民绿色消费积极性。6 绿色生产6.1 绿色工业6.1.1 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建立健全绿色智造体系,培育一批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DB3305/T

—20236.1.2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6.1.3 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建立健全绿色制造标准体系。6.1.4聚焦碳中和碳达峰等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6.1.5 构建绿色供应链,绿色供应链应符合

GB/T

33635

的要求。6.2 生态农业6.2.1 深入推进“肥药两制”改革,普及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及其废弃物产生量。6.2.2 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建设。6.2.3 推行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模式和高效集约现代渔业模式,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管理。6.2.4 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推广高效节水技术。6.2.5 根据《浙江省未来农场建设导则(

版)》,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休闲农业等领域,打造一批“未来农场”。6.2.6 推进生态茶园建设,生态茶园建设符合

3305/T

93

的要求。7 减污降碳7.1 重点领域节能降碳7.1.1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建设,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7.1.2 加快工业领域应用先进节能低碳技术装备,实施涂装类、化工类等产业集群分类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改造,完成水泥、玻璃和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7.1.3 加快平台(园区)绿色循环化改造,推进既有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开展清洁能源替代、能源梯级利用改造、“三废”资源化利用,构建园区循环企业共生体系和循环经济产业链。7.1.4 农业领域扩大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比例,因地制宜推广“光伏+”、稻渔综合种养等低碳生态生产模式,减少能耗高、污染重的农机设施。7.1.5 +特殊需求车辆除外)新能源化比例达到

100%。7.1.6 发展绿色仓储,建设绿色物流园区、邮政绿色网点和绿色分拨中心。7.1.7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在城镇、乡村建设中统筹考虑减污降碳要求,打造一批完整居住社区、低(零)碳乡镇(街道)。7.2 污染治理7.2.1 大气污染防治7.2.1.1 2.5)O3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减排。7.2.1.2 加强

VOCs

品制造业、包装印刷等行业为重点,推行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7.2.1.3

VOCs同步运行率和去除率。DB3305/T

—20237.2.1.4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要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90%以上。7.2.2 水环境治理7.2.2.1 系统推动河湖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生态流量保障和环境风险防控。7.2.2.2 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构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7.2.2.3

DB

3305/T

的规定执行。7.2.2.4 基本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全覆盖,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或分散式治理及就近回用。7.2.2.5 在农业生产、渔业养殖重点区域,开展氮磷拦截沟渠和渔业尾水治理等设施建设。7.2.2.6 深入实施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面实施“千吨万人”水源地整治工作,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

100%。7.2.2.7 地表水环境质量应符合

3838

的要求,地表水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

100%。7.2.3 土壤污染治理7.2.3.1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合理规划污染地块土地用途,鼓励化工、铅酸蓄电池、金属表面处理等行业中重度污染地块优先规划用于拓展生态空间。7.2.3.2 鼓励绿色低碳修复,优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路线,探索实施工业污染地块“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注重节能降耗。7.2.3.3 推动严格管控类受污染耕地植树造林增汇。7.2.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物等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实现处置能力与固废产生量相匹配。7.2.5 噪声污染防治7.2.5.1 严格工业噪声管理,鼓励工业园区进行噪声污染分区管控,编制本行政区域噪声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按要求发布和更新。7.2.5.2 强化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严格夜间施工管理。7.2.5.3 加大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推动车船路、轨道交通、民用机场周围等领域噪声分步治理。7.2.5.4 完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相应管理措施,加强营业场所、公共场所噪声管控,推动建设宁静小区。8 创新驱动8.1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8.1.1 推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研发,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8.1.2 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推进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8.2 绿色治理体系创新8.2.1 生态保护修复8.2.1.1 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及自然保护地制度。8.2.1.2

GB/T

符合

GB/T

15781

的要求,森林覆盖率与森林蓄积量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山区≥60%,丘陵区≥原地区≥16%。DB3305/T

—20238.2.1.3 完成重要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编目及数据库建设。加大濒危物种和特色物种保护。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预警监测和源头防控。8.2.1.4严守湿地保护红线,开展湿地污染整治和湿地公园建设。8.2.1.5 保护城市山体自然风貌,加强城市公园、绿地、绿道建设,推进立体绿化,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15

平方米/人以上。8.2.1.6 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和绿化,绿色矿山建设符合

DB

3305/T

8.2.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8.2.2.1 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价值评价、经营开发、生态保护补偿等机制。8.2.2.2在保证生态产品功能量不下降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符合

DB

3305/T

196

要求。8.2.2.3 开展生态产品资源调查,建立重点资源资产清单、产权清单、管控清单,形成全域生态产品“一张图”。8.2.2.4 开展全域生态产品价值年度核算,

量化核算方法可参考

33/T

2274。8.2.2.5 开展区域内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形成生态资源市场化运作模式。8.2.2.6

DB

197

的要求。8.2.3 生态品牌建设8.2.3.1 丰富“碳账户”“碳普惠”“碳金融”“碳信用”“碳标签”等碳平台在绿色低碳生活、绿色金融、工业生产等领域应用场景。8.2.3.2 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向区域公用品牌转型,工业领域与农业领域实施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工程。8.2.3.3 完善品牌质量保障与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品牌诚信体系,建立品牌保护体系。8.2.3.4 建设集宣教交流一体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展示馆、交流传播平台、网站等,强化常态化交流合作与宣传。9 保障体系建设9.1 科技人才体系9.1.1 加大对多学科交叉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团队、技术经理人队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9.1.2 推动高端技术研发团队与企业开展合作,重点企业设置专岗专人负责绿色低碳发展管理工作,完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9.1.3 以“生态+科技+产业”理念推进科创谷建设,集约高效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发展平台。9.2 制度保障体系9.2.1 完善绿色导向的领导责任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持续完善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9.2.2 建立健全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的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损害赔偿责任。9.2.3 严格执行高耗能行业产能和能耗等量减量替代制度。9.2.4 以新能源电池、汽车产品、旅游业等行业为重点,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9.2.5 深化“亩产论英雄”机制,将用水、用能、碳效综合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单位

能耗完成上级下达目标。DB3305/T

—20239.2.6 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等管理制度。9.2.7 健全数字赋能的生态环境治理监管机制,建立完善智慧化监管平台。9.2.8 建立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杜绝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9.3 市场运行体系9.3.1 探索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确权改革,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市场化应用机制。9.3.2 和经营权流转、生态保护修复产权激励机制。9.3.3 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强化对第三方治理单位污染治理效果的评估及结果应用。9.3.4 应当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规范开展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企业;上一年度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受到重大行政处罚等符合《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9.3.5 打造生态资源资产评估、咨询、推介等服务链,培育壮大生态产品产业。9.3.6 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供给,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智造、环境治理、绿色建筑、绿色生活等领域深度融合。10 评价和改进10.1 评价10.1.1 评价主体

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第三方组织开展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评价工作。10.1.2 评价指标足和绿色生活共建共享,可参考附录A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设立指标目标值。10.1.3 评价要求10.1.3.1 评价以年度为评价周期。10.1.3.2 应畅通社会公众参与渠道,及时收集整理社会公众对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处理和回复。10.2 改进质量。一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指标属性数据来源细颗粒物(PM2.5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

EI11

12

131415

1617

1819202122

比重(23242526

27282930DB3305/T

—2023附

录 A(资料性)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指标体系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指标体系见表

A.1。表A.1表A.1 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序号二级指标指标属性数据来源3132DB3305/T

—2023表表A.1 绿色低碳创新示范建设指标体系(续)DB3305/T

—2023参

考 文 献[1]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修订版)(2020年)[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2020年)[3]

《关于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综合〔2022〕42[4]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5]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