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 市赛一等奖_第1页
纪念白求恩 市赛一等奖_第2页
纪念白求恩 市赛一等奖_第3页
纪念白求恩 市赛一等奖_第4页
纪念白求恩 市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1.了解议论文的文体常识;理清文章结构,抓住中心论点,把握段落之间的关联。2.理解对比论证的方法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3.学习白求恩的优秀品德。学习目标作者介绍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代表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矛盾论》《实践论》《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等。

白求恩,胸外科医师、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赴西班牙支持反法西斯斗争。1938年,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中国援助抗日战争。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被细菌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毛泽东同志写下来《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背景资料知识链接

议论文是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论据就是提出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1)订正字音派遣(qiǎn)狭隘(ài)以身殉职(xùn)拈轻怕重(niān)

鄙薄(bǐ)热忱(chén)纯粹(cuì)晋察冀(jì)检查预习(2)词语释义

派遣:(政府、机关、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热忱:热情。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纯粹:不掺杂别的成分的。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文中指不关心别人,缺乏热情。精益求精:好了还追求更好。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鄙薄:轻视。课文朗读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1.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揭示和阐述论点的?整体感知

中心论点: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作者是从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来揭示和阐述中心论点的。2.这三个方面是本文的分论点,再读课文,思考这三个分论点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1)并列关系。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社会政治态度来分析;第二个分论点是从人生观的角度分析;第三个分论点是从职业的角度分析。三者互相配合,构成了白求恩精神的立体形象。(2)互相联系。一个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必然具有高尚的人生态度,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必然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以自己的专业为他人为社会造福。

3.第1自然段可分为几层?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层。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4.研读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从三个不同方面阐述白求恩的精神。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阐述学习白求恩的深刻意义。

1.作者是怎样引出中心论点的?内容探究

介绍完白求恩同志之后,用一个设问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引出要议论的道理,然后用“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概括了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揭示出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点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为什么把写白求恩的精神放在第1自然段,而把写其专心业务、精研技术放在第3自然段?

一个专心业务、精研技术的人,如果没有进步的政治思想,他可以为反动的压迫者、剥削者服务,而白求恩是共产主义战士,他把他高明的医术和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进行解放斗争的中国人民。白求恩的这种国际主义精神特别值得我们肯定与赞美,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文章首先把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提出来,接着再指出他的积极工作、热爱同志、热爱人民的共产主义品德。

3.本文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请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作者是怎么运用这种写法的。

①第1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②第2自然段可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③第3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的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④第4自然段“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我是很悲痛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先叙后议。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4.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运用对比手法有何好处?

第2、3自然段中把白求恩与“不少的人”和“一班人”对比。 对工作:白求恩极端的负责任;不少的人和一班人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对人民:白求恩极端的热忱;不少的人和一班人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对技术:白求恩精益求精;不少的人和一班人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对比手法的好处: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能删去。突出年龄、里程,更能表现白求恩精神的可贵。②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不能删去。“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许多”可见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品味赏析

2.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成语。结合具体例子,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如“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句话用了大量成语。这里“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三个意思相近的成语连用,从情绪、态度、感觉等几个角度,形象而又充分地揭露了不少人的错误表现,与白求恩的精神形成鲜明对比,语言极其简练。文中运用多个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说服力。1.夹叙夹议。本文夹叙夹议,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论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其中,第①、③、④段都是先叙后议,第②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应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2.对比鲜明。文章第②、③两段都运用了对比来表达作者观点。通过对比,一方面使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差距,批评了某些不良倾向,达到颂扬白求恩精神,教育全党同志的目的。写法探究举例说明本文在句式表达上有什么特点。鉴赏评价

(1)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2)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3)用排比句,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学习白求恩的精神?今天,我们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做一个乐于奉献、精益求精、富有爱心、勇于与困难作斗争、勇敢、坚强、负责的人。拓展延伸

白求恩同志是世界著名的外科专家,可是他从不满足自己已有的成就。……他初到晋察冀边区,创设正规的模范医院,但不久就遇到反扫荡,敌人把他创立的医院毁了。于是他改为创立小规模的以老百姓的家为基础的医院。在携带治疗器械方面也是如此,最初他要带着全套器械,一行动就要带十多个驮子,这在战争频繁的敌后是不合适的。他从中国牲口的运粪驮子上得到启示,根据运粪驮子的形状,制成医疗木箱,里面装满了手术器械和必需的药品,他给这桥形的驮子取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作“芦沟桥”。到了一个地方,卸下“芦沟桥”,打开桥上的盖子,随时可以进行治疗。做手术的时候,用锯子锯大腿,常常带肉锯下来。他设法用木板做成腿形,把骨头和肉分开,这样就不会带肉了。换药,他也求改进。最初,手术以后,常用药布条塞到伤口里,因为棉纱是有机物,容易化脓。他就不换药布条,不缝口,只用一块布条贴在伤口上,使脓流出。不过,另一个问题来了:不缝口,长肉的时间慢了。他又想出只缝五分之四的伤口,留一个小洞,放进胶皮管去,管上打眼,有脓可以从胶皮管流出,等到其他部分长好,再从小洞中把胶皮管抽出。别人强调敌后困难,工作很难开展,甚至把一切缺点都推到客观原因上去。他不以为然。他说:“我们要常常想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怎样把我们的工作改进。”讲这句话的时候,恰巧有一辆自行车从他身边走过去。他说:“如果这辆自行车在山上没有用,或者自行车坏了,我们还可以利用上面的东西。”大家想:这辆自行车如果坏了,或者搁置不用,不过是一堆废铁,能有什么用呢?他说:“自行车上有一个打气用的小玩意,俗称气门芯,可以连接两个玻璃管,输血的时候大有用处。”白求恩同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