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1页
第4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2页
第4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3页
第4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4页
第4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与巩固

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4课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取胜,于公元前202年做了皇帝,建立了西汉王朝,定都长安。汉高祖——刘邦

高皇帝刘邦,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公元前209年,刘邦起兵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7年,他率军攻入咸阳后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此举深得民心。做了皇帝后,刘邦回到家乡,与父老乡亲开怀畅饮,情不自禁地唱起《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词曲间既流露出衣锦还乡的志得意满,也表达了他招揽人才、治国安邦的愿望。◎农业:恢复社会经济,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兴修水利工程,二牛一人牛耕法,耧车、代田法。二牛一人牛耕法汉初政策——“休养生息”耧车耧车播种图◎手工业:纺织业已经使用提花机,冶铁业开始用煤作燃料。◎商业、城市有新发展,出现了居民达到数十万以至百万的大都市——长安、洛阳。

经过汉初几代皇帝的努力,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小康局面。到汉武帝时,国力富强了,社会经济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汉初政策——“休养生息”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施行惠民措施。汉文帝躬行节俭,减少财政支出,同时减轻百姓负担,把每年服徭役改为三年一次,多年免除田租。他还废除残伤肢体等酷刑。汉景帝将田租降至三十税一,并下诏准许缺少耕地的农户迁到耕地有余的地方。这一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二、西汉的强盛西汉在秦制的基础上,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调整,以郡县与封国并行。刘邦称帝后,铲除韩信等异姓诸侯王,加大对同姓诸侯王的分封力度。受封的诸侯王有治国治民的实权,可以自立法令,设置军队,后来甚至威胁到朝廷的统治。为此,汉文帝采纳贾谊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汉景帝继位后,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主张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吴、楚等七国反叛。汉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率兵平叛,三个月内平定了“七国之乱”。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继位时,汉朝经济实力雄厚,国库丰盈,但诸侯国势力依然比较强大;同时,土地兼并加剧,边境不宁。为此,汉朝统治者调整政策,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1、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为削弱诸侯王势力,强化中央集权,汉武帝以推恩的名义,分割了王国的辖地,有效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创立刺史制度,分全国为13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官员,汉武帝为巩固强化中央对郡县的控制。汉武帝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1、政治方面:确立了察举制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由各郡国每年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经过考察,授予官职。通过察举制,西汉选拔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2、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兴办太学。太学教授《诗》《书》《易》等儒家经典。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卫

青霍去病

3、军事方面:改变汉初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对匈奴展开了数十年的军事进攻。把匈奴势力赶到蒙古大沙漠以北。18岁首次出场,就以800战骑,力克匈奴,一战成名;再次出征,便是率领10000铁骑,杀敌40000,虏获匈奴浑邪部落的祭天小金人,打通河西走廊,直接改变了整个汉匈对战的态势;

22岁,“封狼居胥,登临瀚海”,斩杀虏获敌军主力70443人,彻底将匈奴打残。23岁,离奇去世;人世间留下了他永远的传说!大汉战神——霍去病4、在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改进农具,推广牛耕,兴修水利,扩大稻麦种植范围。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富商大贾征收重税,并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将盐铁资源收归国有,由官府统一经营。朝延还设置均输官、平准官,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收回诸候国的铸币权,由朝廷统一铸造五铢钱,通用全国,改变了汉初以来币制混乱的状况,消除了诸侯割据的经济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5、外交方面:派遣使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汉武帝雄才大略,在他统治期间,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巩固,疆域辽阔。汉朝鼎盛时的疆域北达漠北,南至南海,西至葱岭,东北至乐浪。公元前100年,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不料遭遇匈奴内乱,被强行扣留。匈奴单于多次威逼利诱,要求苏武臣服匈奴。苏武受尽折磨,坚贞不屈。匈奴单于无可奈何,将他流放到人迹罕至的北海畔牧羊,扬言除非公羊产崽,否则不会释放他。苏武羁留匈奴19年,始终持有汉使符节。公元前81年,汉匈关系缓和,苏武终于获释归汉。苏武牧羊西汉灭亡,王莽改制背景: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内容:改革土地制度、奴婢制度和货币等。土地收归国有,平均分配。废弃奴隶制度。修正官制和地名。政府参与的方案经济和国企专卖。改革货币。结果:公元17、18年,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推翻新朝政权。王莽改制以失败告终。王

莽三、东汉的兴衰汉光武帝1.建立:西汉皇族后裔刘秀,在农民起义军中,乘机增长势力,兼并了农民起义军队,并打败了各地的地主割据武装。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都城洛阳,刘秀就是东汉光武帝。2.东汉前期统治政策:①对农民采取缓和措施,废除王莽时期

的苛捐杂税。②派兵北击匈奴,

③派班超出使西域,恢复对西域的统治。出现了“光武中兴”和明帝、章帝时期的安定局面。3.东汉政权的瓦解:原因: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东汉中后期,皇帝大多幼年即位宦官外戚交替把持政权,灾祸频仍。结束:184年,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黄巾大起义,瓦解了东汉政权。中国从此进入了长期分裂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秦汉之际,匈奴势力强大,西域很多小国受其奴役。大月氏人原来生活在祁连山一带,与匈奴作战失败,被迫西迁。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张骞毅然应募,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与两汉对西域的管辖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往来,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香料、宝石、良马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中原和西域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丝绸之路西汉时期还存在一条海上交通线,进行经常性的贸易往来,即今天所称“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港口出发,沿海岸线南下,经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控制天山北麓的匈奴日逐王降汉,西汉统一西域。同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为西域长史,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被迫中断。74年,东汉派兵攻打匈奴。抄书郎班超毅然投笔从戒,成为一名使者,率领36人来到鄯善。一开始,鄯善王对他们比较热情,但不久态度变得冷淡,甚至派人监视。班超了解到,这是因为来了100多名甸奴人,鄯善王感受到了压力。班超决心消灭这些匈奴人,他对随从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天深夜,班超下令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埋伏在匈奴人的帐篷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匈奴人的帐篷两旁。他们一面放火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