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引言 1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1(一)家庭教育缺位,人格发展不健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1(二)学校教育乏力,学习成绩较差 2(三)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2(四)道德品质失范,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2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 2(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体制,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 2(二)农村家庭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是产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直接原因 3(三)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差,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是产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 3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3(一)强化体制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3(二)强化“家庭”教育,使留守儿童“不留守” 3(三)强化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缺位 3(四)强化社会保障,使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4结论 4参考文献 4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工流入城市。由于大部分农民工生活条件不稳定,他们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给家中的老人或亲属。这样,广大农村和城市落后的社区里就产生了一批留守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缺乏对儿童成长的作用,与孩子同住的儿童的监护人,缺乏培养孩子的能力,会导致儿童问题的滋生。在此期间,孩子正处于学习知识,建立人格的重要时期。如果孩子管理不善,教育不科学,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化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实质上,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教育问题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当前教育制度不完善,相关教育规律不健全,社会关注不够等因素。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当地人民的素质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对当今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通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湖北省东南部2个市县的10个乡镇小学和10个乡镇中学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专题研讨(研究资料见下表),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视。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蓬勃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辍学率很低,只有1%左右。农村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98%以上,辍学率低于4.0%。农村独生子女比例逐步上升。独生子女比例为6.4%。独生子女比例上升到21.1%。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较高,小学留守学生占47.2%,初中留守学生占50.4%。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原因,教育形势不容乐观,问题较多。(一)家庭教育缺位,人格发展不健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新世纪的儿童青少年教育是一个重大而艰巨的课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合作,农村留守儿童严重缺乏家庭教育。一是没有监护权。调查显示,单亲家庭照顾的学生中,有56.1%为留守学生,35.9%的学生相互分离,7.2%为托管学生亲属,0.7%为无监督学生(见表1)。,留守初中单亲家庭照顾学生比例为48.6%,代际托管学生占37.8%,亲友托管学生占11.2%,无人班学生占2.4%。其次,缺乏感情。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父母和子女每周一次占4.4%,两周后为22.6%,一月份为62.0%,六个月为一次,8.6%为一年一次,2.4%为一次而有14.4%的家长每年回家探亲,3.2%的家长几年后不回家。由于长期分居与父母失去联系,所以缺乏深情的孩子抚慰与关怀。三是对教育缺乏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一些农民工被真实的环境所误导,认为没有多少书需要读的误解就能在城市里赚钱。因此,家长忽视了对子女的学习和学校教育中缺乏家庭合作。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人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他们不同程度地形成了焦虑、自尊、自私、暴虐、叛逆和以自我中心的性格特点。表1鄂东南2市县10所乡镇小学留守儿童情祝调查项目10所小学在校生总人数独生子女学生情况留守儿童情况单亲监护学生情况隔代托管学生情况亲属托管学生情况无人监管学生情况人数7461157735221976126625426所占比例—21.1%47.2%56.1%35.9%7.2%0.7%(二)学校教育乏力,学习成绩较差留守儿童占47.2%,留守儿童占50.4%,无疑打破了中小学教育的平衡,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问题。首先,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学校大大降低了留守儿童教育的成效。虽然有的家庭外出打工,只能作为父母,但是单身在家的单亲家长必须从事农活,做家务,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由于家庭缺乏合作,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行前难以找到有效的教育。另外,周末学生教育的学校管理远远不能实现。其次,大部分留守儿童习惯了父母的“金钱+自由”模式。他们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经济。他们怕学习困难,请别人做功课,自由自在地进步,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许多麻烦。第三,年龄段的留守儿童本身缺乏学习意识,加之家长对学习的监督不足,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是贫困生,他们的教学态度不是很严重。留守儿童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抱负缺乏热情,意识不强,厌倦了学习情绪和结果的波动,结果不够稳定,经常拖着作业,跳班等现象发生。据调查,留守中小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占24.2%,学习中等偏下占63.6%(见表2)。表2鄂东南2市县20所乡镇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与表现情况调查项目留守儿童总数学习成绩极差者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者学习成绩较好者学习成绩优秀者双困生有说谎习惯者有偷盗习惯者有骂人习惯者有损坏公物习惯者人数85012057540779918746082567130114111326所占比例—24.2%63.6%9.4%2.2%54.2%30.2%15.3%16.6%15.6%(三)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不亲近子女,不理解或不了解儿童的正常心理状态和不良行为,忽视了其伦理和法律教育。同时,父母常常因为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而感到内疚。他们往往采取“物质放手”的形式来补偿子女,增加留守儿童零用钱的数量,增加统治的自由度,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发展懒惰,奢侈浪费,浪费金钱,摆摆坏习惯。由于家庭监督严重缺失和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留守儿童很容易被错误的诱惑所诱惑。做坏的青少年并扭曲他们的人生观导致行为偏差。(四)道德品质失范,安全问题令人担忧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不遵守规章制度,说谎言,加入帮派,打架,当小偷,不受监护人的管教,不尊重长辈,他们的行为问题比其他学生更多(见表2)。农村留守儿童本身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于缺乏父母的直接监督,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由于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广泛监护,以及由于溺水,触电和打架造成的留守儿童意外伤亡,不时有人报告有人口贩运和性侵犯事件。留守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无法辨别是非,缺乏选择性交友,容易被社会不良分子滥用,误入犯罪团伙,走上犯罪路线。由于孤独沉溺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体制,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但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工无法带孩子进城务工,城乡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产生,致使农民工子女接受城市教育存在各种问题,比如不能承担高昂的子女上学费用,农民工子弟学校不能解决升学考试,选择不同地方的教材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转学后学习内容不能衔接等这类问题,再加上近几年来,在城市住房投资高昂,直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二)农村家庭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是产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直接原因一是在增加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二是变相的亲情补偿造成教育方式失误。而对留守儿童所需要的亲情反馈,父母往往通过钱、物等物质满足补偿方式,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并误入歧途。首先,增加经济收入和子女教育之间无法平衡。为了改善他们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迁移到城市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希望为下一代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但是,农民工在子女上学与外出打工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他们更加注重外出打工。其次是家庭补偿造成教育失误。但对于需要亲情反馈的留守儿童,家长往往通过金钱、物品等物资来应付补偿,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三)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差,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是产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比较混乱和困难,需要学校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要通过集体温暖弥补亲子关系不足及其对留守儿童个性的良性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但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组织和系统地开展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学生法制教育。另一方面,一些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对成绩差的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力度放松,无疑会导致留守学生误入歧途,甚至辍学或失学。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策(一)强化体制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基础教育的不平等现象十分突出。教育的公平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相适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贫富之间,性别之间存在不公平教育。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逐步削弱甚至消除与户籍挂钩的各种城乡分割制度,使流入城镇的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益,给予农民工子女实际的社会待遇。(二)强化“家庭”教育,使留守儿童“不留守”健全和完善留守儿童监督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教育交流。亲子之间的沟通时间不能太长。在通讯内容上,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体质等方面的情况,除了电话以外,还应该书面通信等方式进行交流,对于喜欢上网的学生,主管家长应该学会与孩子QQ交流。在沟通的对象中,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委托托管人保持经常联系。二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大力实施“春雨工程”,留守爱心留学生,实行“爱心妈妈”、“代理妈妈”、“代理爸爸”,“志愿家长”、“留守儿童之家”、“寄宿班”等模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三)强化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缺位学校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负有重要责任。农村中小学校要切实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首先,要对留守学生的身心更加关心和照顾。学生应遵循留守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他们的行为准则的培训。在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二是增加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成长。第三,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办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和同学中长大,接受更多的监督,关爱和爱护。四是要设立留守学生跟踪管理档案,开通家长联络热线,明确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渠道,了解家中孩子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四)强化社会保障,使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共同努力,形成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第二,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养育留守儿童和家长的子女,共同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三要依靠青年社会组织,协调妇联,工会等部门,共同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农村未成年人社会化教育和监护制度,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结论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在发展、教育、心理、生活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未来人才的发展,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从根本上是由不平等的政策造成的,政策的制定是多方面考虑的结果。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的多重性,要求其解决方案着眼于宏观经济,整合各方资源,鼓励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开始积极探索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开始帮助留守儿童。政府的关注和公众的关注为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希望。参考文献[1]彭德刚.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7,(09):1-2.[2]郑奎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3]乔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与跨文化冲突预防研究报告
- 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与药品供应链协同发展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
- 年产10万立方米复合保温外墙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165万件PVD设备屏蔽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460万平方米装饰泡沫铝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版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集成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内部人事信息保密合同
- 2025版职业技能认证培训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穿戴设备代工制造协议
- 2025版货车司机劳务合同范本(含工伤及医疗待遇)
- 乡村公路沥青铺设施工方案
- 2024年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项训练:电磁继电器核心综合练(原卷版)
- 矿山事故应急报告制度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 DB1402T36-2024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 中国发电企业碳中和数字转型白皮书-埃森哲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绝对值》教学课件
- Unit 6 Work quietly!(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 高考英语考纲词汇3500词(珍藏版)
- 制造业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方案提升生产效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