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宋诗词中的悲秋1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二、课题研究的方法:三、课题成果展示:2《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3《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4《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皎夜光》5概况
唐诗宋词中的悲秋作品极其广泛。不论李白、杜甫,还是李清照、苏轼,不论婉约派,还是豪放派,不论现实主义诗人,还是浪漫主义诗人都不约而同地创造了大量的悲秋作品。6
这些作品有着独特的悟性,犹如朵朵晶莹剔透的浪花,卷起了中国浓厚的历史底蕴,展示了这些秋士的内心波涛,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概况71、作者(杜甫)身世、经历、时代背景。2、《秋兴》的概述。3、分析。4、小结:杜甫与悲秋的关系。8秋兴八首秋兴八首之一秋兴八首之四秋兴八首之六秋兴八首之二9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闻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之一10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秋兴八首之四11矍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秋兴八首之六12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秋兴八首之二131、作者(杜甫)身世、经历、时代背景。2、《秋兴》的概述。3、分析。4、小结:杜甫与悲秋的关系。14曾经的兴旺——如今的国家残破孤身零落,暮年多病壮志难酬秋声:猿声、悲笳、金鼓震、鱼龙寂寞秋色:江间波浪、孤舟、藤萝月、芦荻花、燕子、旌旗、人秋愁情萧条杜甫与悲秋的关系15秋悲难释,秋思不绝——浅析李清照诗词中的“悲秋”16生平概述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她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1127年,李清照与丈夫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不久丈夫病故,词人辗转于南方,在孤苦生活中度过晚年。其前期作品以抒发对爱情的要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后期诗词则表现出对国家、人民和个人的深沉感伤。其著有《漱玉词》等,为“婉约派”的代表,是宋代词坛杰出的女作家。
17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注释选自《漱玉词》。一剪梅,词牌名。玉簟:洁净如玉的竹席。秋:秋凉、凉意。雁字:指鸿雁飞行的队形。月满西楼: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言外之意是切盼丈夫早日归来。1819
《一剪梅》中的离别之情、相思之苦*红藕香残玉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20国破家亡孤苦零丁沉郁凝重凄楚悲凉李清照后期代表作——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1意象之一——秋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意象之二——秋菊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意象之三——秋桐、秋风、秋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2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23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24
李清照的作品和她跌宕起伏的生平际遇是分不开的。“靖康之变”、丧夫之痛将她的生活划分为美满幸福与流离困苦两个不同时期,并在其诗词中加以反映。尤其是她的“悲秋”之词,情真意切,凄惨清苦,将感情抒发到了极致,引人叹息!小结25悲秋经典:张继
枫桥夜泊
苏轼
水调歌头
赏析
26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7中心形象:枫1.见月落,闻乌啼,感霜满天。这一切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廖感中。2.“对”字包含了孤单的身影渴望相伴的意蕴,孤孑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在这一字之间向读诗人的心里渗透。“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风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积淀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28中心形象:枫3.为诗的意境营造出悠悠的古意,涂抹上历史的色泽。4.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出宗教的情思,古雅庄严的意味,比“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及“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更胜了一筹。29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0中心形象:月背景:熙宁四年,苏轼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旋涡。熙宁七年调至密州,虽曰出于自愿,实质上仍处于外放冷遇地位。诗人于中秋月下喝得酊酩大醉,写下了这首词,正是这种宦途险恶的升华与总结。31赏析
上片:借月自喻清高。诗人”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一开篇便觉得气势雄浑。接下来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明了诗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抉择徘徊。尽管诗人有着在官场上的空寂之感,有着”起舞弄清影“的顾影自怜,但这些貌似“出世”的思想内容,实质上都是”入世“思想的反拨。在诗人心中,仍愿望为君子分忧,为黎民造福,这是作者秋月下生悲的主要原因。所以他才要谴怀,以排解心中的郁闷。32赏析下片:以月衬托离别。那月: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上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怨恨,骨子上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情感转入理智,化悲愤为旷达,即”人之离合,月之圆缺“,实自古而然。享人间的欢聚既不能强求,当此中秋月圆,则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亦足以慰情。并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友人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但愿”二字,感人肺腑。33悲秋名句赏析指导教师:罗进近
学生姓名:戴思嘉郑鸽陈明伟34悲秋名句赏析
唐诗宋辞35简介
唐诗郑谷李白李益李商隐36简介
宋词晏殊范仲淹辛弃疾37秋风满关树残月隔河鸡《潼关道中》是一首五律。这两句是说,秋日潼关道上,秋风萧瑟,道路两旁的树木,被风吹得歪歪斜斜;残月西下,黄河对岸鸡鸣报晓,天快亮了。两句诗把潼关秋日的风、隔河的鸡,写得十分真切。到过潼关的人都知道,此处两河交会,常常风沙弥漫,乃为“鸡叫听三省”之地,这两句诗就反映了这个事实。郑谷38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①净:洁净。②空:江水明澈如空。这两句极写江上的沉静和爽朗——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天空洁净如洗,傍晚风息人归,江面上空空如也,连澄清的江水似乎都不存在了。两句诗以景寓情,烘托出綦毋潜挂冠归隐的心境如秋空高爽,澄江洁净,洗涤了官场上的污尘浊气。
李商隐39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①相期:后会之期。原诗是一首七律。这两句是说,在秋草枯黄的季节,为友人送行,送了一程又一程,离恨难堪,恋恋不舍;眼看着友人离去的身影与远处的白云相接,后会之期,还不知在何时?诗句写出了与朋友别时的痛楚之状,真挚之情,神韵维妙。李益40<<三五七言>>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这几句写深秋季节月夜的景象——秋风清爽,秋月明朗,落叶聚集,经风又散,寒鸦栖树,见月复惊。秋风、秋月、落叶、寒鸦四种景色融为一体,落叶因秋风聚散,寒鸦因秋月复惊。本是一个幽静的秋夜,在诗人笔下,却写得生动活泼,十分热闹。41《蝶恋花》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词传达出作者的暮秋怀人之情。“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由此驰骋想象,作者亦当是朱颜尽改。而从结构上看,碧树尽凋,野外才能变得格外空旷,作者也才能骋目远眺。
4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43辛弃疾《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44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说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转入“而今”,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说之亦复何益?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45文化心理文化背景文化哲学46文化心理“秋”字的原型意义在于蕴含着生命衰微走向死亡的信息,而把“心”字加于其上便成了“愁”。于是,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看到秋色便自然而然将“秋”与“愁”相契合。47文化背景在封建社会,当读书人的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不济时,看到似乎已快到尽头般的衰败景象,产生强烈共鸣,就好似自己的宦途命运也已到尽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半固体剂专题医学讲义
- 2025年劳动合同试用期管理规定
- 2025年房屋租赁中介合同
- 保险行业市场压力与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APP用户画像与需求分析报告
- 2025年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将成为劳动合同的必要内容
- 2025年微电网储能系统与新能源并网稳定性研究报告
- 2025借款抵押合同协议书样本
- 《新财务英语教程》-Chapter 4
- 2025铝合金门窗工程施工合同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 闽2023-G-01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DBJT13-95
- SJ-T 11798-2022 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生产安全要求
- 论齐泽克性化的主体性
- 郑州绿地城九区勘察报告
- 《儿科病历书写规范》课件
- 保温不锈钢水箱施工方案
-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 充气柜施工方案设计
- 【高质量】如何进行片段教学PPT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