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授课教案_第1页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授课教案_第2页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授课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授课教案课题中国地域饮食文化课次13-14上课地点德润楼313-315学时2专业班级班级人数55实到人数48缺勤人员及原因实训周、病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了解中国饮食区域性形成的原因和基本理论了解中国各地区的饮食文化特点了解全国各地区著名的菜肴品种能够熟练掌握和讲解各地区饮食文化的特点掌握各地区风味特色及其形成的原因能熟练识别各个地区的代表菜肴通过对中国地域饮食文化的学习从而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全面理解和认识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中国饮食区域概念及形成原因2、各饮食文化区域的饮食文化特点及代表菜肴教学条件准备教案、案例材料、ppt教学组织模式班级授课、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导入min复习并导入课程讲授min中国地域饮食文化一、中国饮食文化区域的表述方式及类型1、饮食文化圈:饮食文化圈是由于地域(最主要的)、民族、习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域。2、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类型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长江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青藏高原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圈和素食文化圈等12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紧密相连的子文化区位并存的民族饮食文化区域形态。二、中国饮食文化区位形成的历史原因(一)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地域因素(二)政治经济与饮食科技因素(三)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因素三、各饮食文化区域的饮食特点1、东北饮食文化圈范围:黑吉辽三省饮食特点:民族文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菜肴讲究烹调粗狂实惠、肉食需求量大五谷丰富、善腌制好冬贮、擅长冷动食品代表菜肴:地三鲜、锅包肉、冷面等京津饮食文化圈范围: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并辐射到周边地区的饮食文化圈。饮食特点:浓郁酥烂为主、擅长河海两鲜及禽类烹制,以咸香为主代表菜肴:北京烤鸭、扒熊掌、扒海参3、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圈范围:内蒙古饮食特点:以牛羊肉(红食)及奶食(白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民风淳朴、热情豪放、好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歌声悠扬嘹亮代表菜肴:奶茶、奶皮子、酸奶、烤全羊4、西北饮食文化圈范围: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饮食特点:家常食馔偏好面食、喜好肉食和奶酒、富有民族和宗教气息、菜肴风味“三突出”(主料突出、主味突出、香味突出)、烹调方法注重传统代表菜肴:牛羊肉泡馍、凉皮、臊子面、龙须酥、糖醋黄河鲤鱼、清蒸羊羔肉、馓子、抓饭、奶茶、哈密瓜等5、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范围:陕、晋大部以及豫、陇(陕西与甘肃交界一带)、青、宁诸省在饮食文化上较为接近的地区饮食文化特点:饮食讲究实惠味厚油大色重、口味酸辣、豪放朴实好客代表菜肴:羊肉泡馍、肉夹馍、河南烩面、山西老陈醋等6、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范围:鲁、苏北、豫东北等地饮食特点:以玉米、小麦、高粱、甘薯为主,鸡鸭鹅鱼猪牛为主动物性来源代表菜肴:德州扒鸡、周村烧饼、葱烧海参、糖醋黄河鲤鱼等讲解提问讨论任务驱动多媒体学生训练min针对课堂中相应的问题训练学生的自学导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检查评价min综合课堂提问、讨论等课堂表现进行知识掌握情况及学生表现评价作业1、中国饮食文化圈概念2、中国饮食文化区域划分依据3、中国饮食文化圈划分为哪几个?过关练习题提问课后反思本部分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