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资源_第1页
饮食文化资源_第2页
饮食文化资源_第3页
饮食文化资源_第4页
饮食文化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饮食文化资源及其开发食欲与饮食文化一、饮食文化资源简介二、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三、启示与结语一、饮食文化资源简介1、饮食文化资源概念〔1〕饮食文化:与饮食有关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所有内容,包括食制、饮食结构及调制方法等;〔2〕饮食文化资源:饮食文化中能被开发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的局部。2、饮食文化资源类型〔1〕按内容分类〔2〕按菜系分类“四大菜系〞:苏菜、鲁菜、川菜、粤菜“八大菜系〞:四大菜+浙菜、湘菜、徽菜、闽菜主食菜肴小吃茶文化酒文化餐具调制方法用餐礼仪…………精神物质〔3〕按地理区域分类“饮食文化圈〞:东北、京津、东南、中北、西南、西北、青藏高原、黄河中游、黄河下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北方菜〔黄河流域〕、南方菜〔长江流域〕〔4〕按味觉偏好分类长江上中游重辣区、北方微辣区、东南沿海淡味区3、饮食文化资源的成因〔1〕资源成因:满足人类需求自我实现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精神知识物质例:主食、菜、酒例:用餐礼仪例:烹饪方法图:饮食文化分层与需求层次理论〔2〕资源差异原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社会因素:政治、经济、宗教、传统食材制作方法精神内涵饮食文化4、饮食文化资源的特点饮食文化资源地域性融合性民族性宗教性层次性〔1〕地域性中国地域广阔,食物原料分布地域性强,各地开展程度不一,在文化悠久和封闭程度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形成了许多风格不尽相同的饮食文化区。〔2〕融合性基于中华民族的大的文化背景的共性,地域之间的文化处于不断流动渗透的过程中,饮食文化随着各地经济文化的交往和旅游业的开展进行着交流与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博彩众长不断开展。〔3〕民族性各少数民族由于生活、地域、传统文化、开展水平等差异的存在,在饮食文化上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4〕宗教性某些民族或一局部人由于宗教原因,禁忌一些饮食,长期坚持就会在制度化的根底上形成特有的饮食文化特质,如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以回族饮食文化为核心形成了伊斯兰菜系;局部信仰佛教的信徒又形成食素菜系。〔5〕层次性中国古代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社会在饮食活动中表现为严格的等级礼制,不同等级间在用料、技艺、条件、排场、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可分为五个层次:果腹层:主体是最广阔的底层民众,不具备充分表达饮食生活的文化和艺术、思想和哲学特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只追求最根本的温饱;小康层:主体是城市中的一般市民、农村中的中、小地主及下等管吏,有温饱的生活、或经济条件还要好些,已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贵族层:贵胃达官及家资富饶的累世望族,他们养尊处优,憧仆千万,厨作队伍组织健全,分工细密,擅绝技的名师巧匠支撑着他们文化色彩浓厚的饮食;宫廷层:中国最高的统治阶层王或皇帝。宫廷饮膳采用最精美珍奇的原料,运用最好的烹调条件,在悦目、福口、怡神、示尊、健身、益寿原那么指导下,创造了无以伦比的精美肴撰,充分显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科技水平和文化色彩。富家层:主体是中等仕宦、富商和其他殷富之家,有较充足的条件去讲究饮食,且仕宦的特权和优游,富商大贾的豪侈贪欲,文士的风雅猎奇等,赋予他们以突出的文化色彩;四菜一汤,四盆一缸;坑害百姓,糊弄中央四菜一汤,因人配方。一等人山珍海味甲鱼汤,二等人鸡鸭鱼肉三鲜汤,三等人白菜萝卜豆腐汤现代社会的饮食文化等级1989年,中共中央发文明确规定政府工作餐不准超过“四菜一汤〞,意在遏制吃喝风的开展蔓延。随后几届领导人在任期内都屡次倡导勤俭节约,打击公款吃喝现象。二、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1、开发方式旅游节庆影视游戏动漫〔1〕旅游开发美食品尝游药膳保健游饮食文化游饮食文化旅游产品项目类产品饮食文化节饮食文化风俗游景观类产品饮食文化博物馆饮食文化旅游基地美食城、美食街旅游商品饮食工艺品饮食商品按层次分类按内容分类〔2〕美食节庆美食节庆是以饮食为主题的庆典活动,可以让游客尽情品尝新颖特别的食物,切身感受地方文化,是美食旅游的主要形式。美食节、美食展和烹饪比赛等活动不仅为游客提供休闲社交和体验文化的时机,而且能够推广地方美食特产,提升旅游地吸引力,成为了旅游地品牌塑造和差异化营销的直接手段。然而,近几年在许多城市举办的一些所谓美食节逐渐趋于雷同,缺乏民族和地方特色,流于形式的运营模式值得深思。〔3〕影视〔4〕游戏〔5〕动漫饮食文化的各个层面与各行业有着不同的结合点,不同的开发方式对饮食文化的表现也应基于本行业的特点和优势。2、开发中的缺乏〔1〕无视地方特色,盲目跟风;〔2〕旅游开发缺乏文化体验;〔3〕节庆开发流于形式;〔4〕与新兴产业结合的契合点不明确;三、启示与结语饮食很容易打上文化的烙印,在不同时空条件的影响下,饮食和各时代、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结合成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进行,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继续变化和开展。出于现代商业文化的对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同样影响着饮食文化本身。换言之,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的理念和态度会影响传统优秀饮食文化的传承情况,也决定着饮食文化产品的质量,更塑造着商业文化条件下新的饮食文化。

因此,如何限制商业文化中过分短视、过于逐利等因素对饮食文化资源的影响,保障优秀饮食文化传统的良好传承,使饮食文化产品得以健康、持续开发,是开发者亟须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1、张述林.中国饮食文化地理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1:27-31;2、周全霞.略论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与功能[J].科教文汇,2007:159-160;3、赵荣光.赵荣光食文化论集[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11;4、蓝勇.中国饮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研究[J].人文地理,2001:84-88;5、孙補卿.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2004;6、樊玲.浅议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