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人轶事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东床快婿(东床坦腹):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
因为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就把“东床”作为女婿的美称,或称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问题思考郗鉴何以选中王羲之?
因为其率真自然的气度,行为举止看似未经修饰,却是毫无心机的真性情,而“真诚”就是人最难能可贵的。羲之其事(2)坦腹东床(1)初到会稽,便有终老之志,誓不入京师。兰亭集序王羲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掌握作者及其相关文学常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研读理解文言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透露出来的情感。王羲之,字________,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善书法,有“________”之称。曾任右军将军,故人又称“________”。其子__________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其人其书其事
王羲之(303—361),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在自己做官时,从后院的池边练字,从池中洗笔,日久天长,池水都黑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
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出绍兴市区,沿着山阴路(古之“山阴
道”)向西南而行,经13公里之路程,来到兰渚山下,一个如今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的书法圣地兰亭就展现在面前了。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时于此又设过驿亭,“兰亭”一名便由此而生。‖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文人都死于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的任务便是保全自己,或是归隐山林,或是谈玄悟道,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笑傲山野,沉醉诗酒,潇洒人生。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写作背景:写作背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的兰亭集会。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序一篇,总述其事,是为《兰亭集序》。流觞曲水朗读课文癸丑会稽山修禊清流激湍
流觞管弦游目骋怀形骸
趣舍若合一契齐彭殇
guǐkuàixìtuānshāngxiánchěnghái
qūqìshāng‖课文研读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第1自然段ɡuǐ状语后置春季的末一个月一种祭礼高高的竹子都映衬、围绕酒杯排列旁边,水边演奏乐器的盛况喝酒作诗举行的都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举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峻的山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四周映衬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这年是癸丑年,三月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里有高峻的山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第1自然段:侧重叙述活动的情形。先交代修禊事的时间、地点和与会者;又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然后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来概括游宴中的欢乐情形。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第2自然段和风用来放开、敞开,使…开畅穷尽实在指自然界的万物值得这参考译文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吹来心情舒畅。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极尽视和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第2自然段: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先用景物烘托,再说“仰”“俯”之所见,再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第3自然段发语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一俯一仰之间胸怀抱负通“晤”,面对面有的人通“趋”,趋向不同一时高兴的样子满足对到达,得到等到到、及过去,以前附着仍然,还因为造化,自然放纵、无拘束,身体、形体参考译文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抱负志趣,(与朋友)在一室之内面对面交谈;有的人随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各人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竟不觉得衰老将要到来;等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到消亡。古人说:“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痛万分呢?问题探讨(1)第三自然段的哪个字,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2)第三段的感情是怎么产生的?其一:人生美好却短暂其二:生命欲望永不满足其三:时间无情,生命归于毁灭欣于所遇,老之将至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抒情、议论为主,引出“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的伤痛之感。“静”“躁”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感慨人生短暂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生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第4自然段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符契。两半,可合在一起面对悲伤明白本来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未成年而死去的人情趣一个个即使,纵使…的原因这次(集会)的诗文参考译文
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思想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命这件大事吧。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千古同心,千古同慨,作者的思绪从有限转入无限,又归结到《兰亭集》的撰集上,既点出了作序的缘起,又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作者联系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作者借题发挥,阐明他的生死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问题探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你是如何看待的?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总之,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第二部分(3、4自然段):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以“悲”字为基调。为什么说这是一篇书序?作诗的理由作诗的情形成书的经过成书的意义借题发挥(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修禊事也,群贤毕至)(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诗人的生死观)
《兰亭集序》是一篇诗集序言,作者以情感饱含的笔触,记叙了兰亭的山水佳胜和宴会盛况,进而抒发了对世事变幻、死生无常的感慨。文章反映了一般封建士大夫的人生观;但作者没有彻底走向消极无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死生等同的虚无哲学观,于悲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眷恋与珍惜。这在崇尚老庄、沉迷玄学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小结全文
李白曾云:“浮生如梦,为欢几何?”汉武帝有“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感叹;曹操有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慨叹……
由此可见,“人生苦短”是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王羲之之所以由乐到悲是因为觉得“人生苦短”。其实,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流露出这种感慨……
1、茂林修竹
2、列坐其次
3、或取诸怀抱4、向之所欣5、所以游目骋怀
6、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高,长。今:修理、修饰古:它的旁边。
今: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古:胸怀抱负。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古:过去,从前;今:方向
古:用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这些文章;这次集会的诗文。今: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总结复习一、古今异义一、古今异义7.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8、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9、俯察品类之盛古义:指自然界的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1、虽趣舍万殊二、通假字
通“趋”(取),趋向,取向。2、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葡萄酒代理合同范本
-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5年弹性抵押贷款合同
- 2025企业短期用工合同格式模板
- (正式版)DB1502∕T 023-2024 《草原碳汇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
- 培训场地租用协议
- 2025艺人经纪合同范文
- 强夯地基处理施工组织设计与对策
- 跨境电商箱包配饰行业2025年直播带货市场拓展与国际化战略研究
- 2025年机能实验课考试题及答案
- 月度生产绩效报告
-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题库
- 职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国际经济与贸易赛项规程
- 《乌鲁木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 SY-T 5333-2023 钻井工程设计规范
- 中山红色文化
- 维保的可行性报告
- 海南省2023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教学案例的撰写讲稿分析课件
- 定制手办目标市场调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