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课件_第1页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课件_第2页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课件_第3页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课件_第4页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盆底结构功能障碍性疾病与压力性尿失禁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历史:公元前2000年,埃及

象形文字,Kahoun

文献,“子宫的脱垂”2000年前,希腊

-

“倒立振荡(法)”Prolapsesweremanagedwithinversiontherapy..PROLAPSES-MIDDLEandDARKAGES欧洲中世纪和愚昧时期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阿拉伯,14世纪

-Avicenna常见医学问题,如痔疮。欧洲,15世纪

JacobRueff

木刻的解剖图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从古罗马到15世纪的欧洲

伽林

(古希腊名医及有关医术的作家)

子宫韧带的解剖;

魔幻/教条“中世纪具有脉管的男性”内脏的原始图像,反映了科学发展的停滞罗马教皇图书馆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HerniaCastironGirdlesTrusses_______________PrePlicationEra_______________PlicationEra_______________TensionedRepairs_______________TensionFreeMesh155917001757180418161877188719531976-2010GrecoRomanEraHippocratesCelsusMiddleandDarkAgesRenaissanceKasperStromayrMattheusPurmannSirPercivalPottAstleyCooperHesselbachVictorianEraMarionSimsVinzenzvonCzernyGeordioBassini20thCenturyHowardKellyGeorgeWhiteEarlShouldiceIrvingLichenstein.CullenRichardson.Prolift/Perigee/Avaulta

NewMillenniumPelvicolSurgiSIS1850-1900-1909-1982-1999-2004-ProlapseInversionPomegranate&BrasspessariesSilverandGoldpessariesFlexiblepessariesVulcanizedpessaries_______________PlicationEraTensionedRepairs_______________TensionFreeRepairs_______________TensionFreeMeshBiografts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HISTORY-GRECO-ROMANERAHerniasandprolapseweredescribedbyHippocratesandCelsusbutwereilldefinedThepathogenesiswasnotunderstoodRomanbronzepessary200BCScienceMuseumLondon希波克拉底:

半个醋浸泡的石榴希腊-罗马时期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带栅栏硬质橡胶子宫托可防止大子宫脱垂从环中疝出;但盆底通常被过度拉伸而无法维持子宫托。CastironGirdlesTrusses铸铁腰带束(疝带)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HISTORY–Hernia[RENAISSANCE]1559Stromayrligatedthesacofastrangulatedherniaandexcisedthetesticle.Hedefineddirectandindirectherniasanddissectedtheindirectsac.1700Purmannsparedthetesticle1757SirPercivalPott….ThePathophysiologyofStrangulationCicatrizationwithacidandcauterytotheaponeurosisofexternaloblique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HISTORY–Prolapse[RENAISSANCE]Earlypessaries.(StromayrC:DieHandschriftdesSchnitt-undAugenarztesCasparStromayr.Berlin,Brunn,1925)Stromayrtightlyrolledandboundaspongewithstring;dippeditinwaxandcovereditwithoilorbutter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海绵子宫托:海绵被细绳紧紧缠绕后浸泡在油中。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子宫托pessary喇叭花型、球形、环形重度伴盆底肌明显萎缩者,炎症,溃疡者禁用经期,妊娠期停用用前及用时补充VitE,每天清洗一次,每3-6月复查一次。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子宫托的一般原则:合适的硬度弹性匹配/指导放置/取出局部药霜/随访并发症子宫托3“P”

目的Prepare---术前准备Postpone---延迟手术Prevent---避免手术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几个名词概念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盆底缺陷(pelvicfloordefects,PFD)盆底支持结构松弛(relaxationofpelvicsupports),其主要表现为盆腔脏器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一、经典的女性盆底支持结构局部解剖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盆底支持结构盆底韧带(pelvicligaments)肛提肌(levatoranimuscle

)连接组织

(connectivetissue)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盆腔筋膜及韧带

(fascia&ligaments)覆盖盆腔器官并联接于盆壁的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e)或筋膜,常称为盆腔内筋膜(endopelvicfascia)韧带的厚度与强度不同,生殖道两恻的支持韧带较尿道与肠道厚而有力。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盆腔脏器两侧fascia&ligaments附着于盆壁/提肛肌,使盆腔呈分隔状态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主韧带(cardinallig.,Mackenrodt’slig.)主要韧带、子宫颈横韧带。起始于宫颈水平,两侧至提肛肌筋膜,支持子宫和阴道。宫骶韧带(uterosacrallig.),实际系主韧带后部,并未附着于骶骨,而止于盆腔筋膜腱弓后部。圆韧带(roundlig.)起于宫角,穿过腹环,可维持子宫位置,但防止膨出的作用有限。膀胱支柱(bladderpillar)与直肠支柱(rectapillar),主要是器官间的附着作用。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图1.盆腔脏器和盆底结构图3.盆底的肌肉

肛提肌腱弓坐尾肌髂尾肌耻尾肌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盆底肌群(pelvicfloormuscles)耻尾肌髂尾肌肛提肌腱弓(tendinousarch)坐尾肌肛提肌群(levators)及其筋膜组成的提肌板(levatorplate),呈搁架一样(shelflike),或如倒置的圆顶帐篷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IschioanalFossaPelvicdiaphragmObturatorinternusm.Gluteusmaximusm.盆腔出口支持组织(会阴肌群及括约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

1.内括约肌(膀胱颈)

2.外括约肌阴道括约肌(球海绵体肌)肛门括约肌

1.内括约肌

2.外括约肌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图4.盆底浅层肌群阴蒂头尿道外口球海绵体肌尿生殖膈下筋膜会阴浅横肌骶结节韧带肛提肌臀大肌肛尾韧带外括约肌肛管会阴深横肌坐骨海绵体肌阴道壁小阴唇坐骨结节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慢纤维(slow-twitchfibers,SF)――Ⅰ类肌纤维,一般状态和活动时的支持纤维。快纤维(fast-twitchfibers,FF)――Ⅱ类肌纤维,咳嗽、喷嚏突然腹压增高时的收缩反射肌束慢颤搐纤维与快颤搐纤维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内括约肌尿道内口、膀胱颈直肠环行线以上外括约肌尿道外口无力维持自身控尿肛门括约肌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SUI和POP的ER支持结构为ER导致的退行性病变ER,可以解释HRT对SUI治疗效果不佳ER(SUI)<ER(POP),表明若POP者ER更易发生SUI肌肉结构、功能及神经支配研究

LZhu&JHLang,2003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二、女性盆底结构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现代解剖学概念-整体理论(integrytheory)

2.1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三腔室概念2.2女性盆底支持结构三水平理论2.3女性盆底结构船在船坞中的比喻

(Boatindockanalogy)2.4阴道悬吊轴(TheVaginalSuspensoryAxis)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整体理论(integrytheory)

——

PFD发病机制的现代基础理论1990年Petros和Ulmsten提出了女性盆底结构解剖学“整体理论(integrytheory)”,它使现代解剖学对盆底结构描述日趋细致。腔室理论是代表,它的特点如下:在垂直方向上将盆底分为前(anterior)、中(middle)、后(posterior)三个腔室(compartment)由此将脱垂量化到各个腔室。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图6.图示盆腔脏器三个带区(前、中、后)前腔室包括:阴道前壁、膀胱、尿道中腔室包括:阴道顶部、子宫后腔室包括:阴道后壁、直肠整体理论(integrytheory)

——三腔室概念

POP/SUI发病机制的现代基础理论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整体理论(integrytheory)

——三水平理论

PFD发病机制的现代基础理论

DeLancey’sBiomechanical

LevelsofFunctionLevel1:Proximalsuspension

近端悬吊/顶端支持Level2:Mid-vaginallateralsupport

阴道中部侧方支持/水平支持Level3:Distalfusion

远端融合/远端支持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2.1整体理论(integrytheory)

——三水平理论

PFD发病机制的现代基础理论1994年DeLancey提出在水平方向上,将阴道支持轴分为三个水平,即:DeLancey第一水平,顶端支持,由骶韧带-子宫主韧带复合体垂直支持子宫、阴道上1/3;DeLancey第二水平,水平支持,由耻骨宫颈筋膜附着于两侧腱弓形成白线和直肠阴道筋膜肛提肌中线,水平支持膀胱、阴道上2/3和直肠;DeLancey第三水平,远端支持,耻骨宫颈筋膜体和直肠阴道筋膜远端延伸融合于会阴体,支持尿道远端。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引起盆底功能紊乱的结缔组织有:①外尿道韧带(EUL),②耻骨尿道韧带(PUL),③尿道下韧带(吊床),④盆腔筋膜腱弓(ATFP),⑤耻骨宫颈筋膜(PF),⑥弹性关键区(ZCE),⑦子宫骶骨韧带(USL),⑧直肠阴道筋膜(RVF),⑨会阴体(PB)。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Yellow=primaryRed=anteriorCervicalDefectPehamandAmreich(modified)SuspensoryAxisoftheUterovaginalComplexPerineum会阴RectovaginalSeptum直肠阴道膈PericervicalRing宫颈环UterosacralLigament子宫骶韧带PresacralPeriosteum骶前骨膜TheVaginalSuspensoryAxis

阴道悬轴——中后盆腔的悬力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IschioanalfossawithfatremovedPelvicdiaphragmAlcockcanalObturatorinternusm.IschialspineGluteusmaximusm.Inferiorhemorrhoidalvessels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船在船坞中比喻

(Boatindockanalogy)

——

PFD发病机制的现代基础理论Boat----pelvicorgansWater---levatormusclesMoorings---EndopelvicfascialligamentsProblemiswiththewaterormooringsorbothResultissinkingoftheboat

Reallytheboatitselfisfine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阴道脱垂

VaginalProlapsy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Cystocele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Rectocele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三、压力性尿失禁的压力传导理论与

盆底结构解剖学的“吊床”假说3.1压力传导理论

(thepressuretransmissiontheory)

3.2盆底结构解剖学的“吊床”假说

(thehammockhypothesis)

3.4雌激素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尿道“瓶塞假设”

(thebottleplughypothesis)基础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1961年Enhorning压力传导理论(pressuretransmissiontheory

)认为尿失禁的发生如同自然界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存在压差,液体流动的规律是从高压出向低压处流动,各种尿失禁的共同特征都是膀胱压力大于尿道压力。正常控尿的妇女尿道始终位于腹腔压力带内,盆底支持受损,膀胱颈及近端尿道过度活动,膀胱颈和近段尿道低于盆底,腹压增加时,压力只传到膀胱,压力迅速增加,而尿道压力没有相应增加,膀胱压大于尿道压,发生尿失禁。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压力性尿失禁压力传导理论腹腔膀胱尿道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尿道闭合机制

尿道自身结构个功能(主动力量)-尿道括约肌

盆底韧带和肌肉对尿道的支撑(被动力量)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女性SUI的常见病因膀胱底和尿道正常位置是与压力传递有关,压力自腹内均等加在膀胱底和尿道近段,对尿控至为重要。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排尿功能压力传导理论的解剖学基础正如液体流动的规律是从高压出向低压处流动,自然界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存在压差,尿失禁的发生与之极为相似,正常排尿是由于膀胱压力大于尿道压力,各种尿失禁的共同特征都是膀胱压力大于尿道压力。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压力传导理论

(pressuretransmissiontheory)尿失禁的流体力学原因可分为三种:①储尿期膀胱内压力过高,如不稳定膀胱、低顺应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②储尿期尿道压力过低,如膀胱颈关闭功能不全、尿道外括约肌关闭不全、尿道支托组织功能不全、冰冻尿道及尿道粘膜萎缩等;③膀胱压力过高合并尿道压力过低,如真性压力性尿失禁、不稳定膀胱合并不稳定尿道。早期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提高膀胱颈的位置,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20世纪90年代,尿失禁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转向盆底肌肉、筋膜和脏器协调作用。1993年Petros和Ulmsten提出“整体理论(integrytheory)”

即关于韧带、筋膜、肌肉弹性膜的理论。盆底肌肉收缩时,通过牵拉阴道旁筋膜组织,控制尿道开放和闭合。女性尿道闭合主要在中段,而不是膀胱颈。耻骨尿道韧带松弛引起的尿道中段支持缺陷。阴道前壁功能缺陷,或耻尾肌功能退化,是尿失禁的易发因素。吊床假说(hammockhypothesis)

(DaLancey1994)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吊床假说(DaLancey1994)阴道前壁被肛提肌的耻尾肌及其附着筋膜支持,形成吊床,支持尿道。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1994年DeLancey的“吊床假说(hammockhypothesis)将支持女性尿道膀胱颈的盆腔内筋膜和阴道前壁比喻成吊床样结构。腹压增加时,盆筋膜周围与盆筋膜腱弓相连的肛提肌收缩,拉紧“吊床”结构,尿道被压扁,使尿道内压能有效抵抗升高的腹内压,控制尿液排除。起支持作用的“吊床”被破坏,膀胱尿道产生过度活动,腹压增加时,尿道不能正常闭合而增加抗力发生尿失禁。腹内压传至尿道和膀胱颈,并压向支持它的宫颈耻骨筋膜和阴道前壁,将出口关闭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尿可控机制盆筋膜腱弓支持膀胱和尿道,肛提肌附着盆筋膜,肛提肌收缩可抬高尿道。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膀胱尿道造影

检查体位为侧坐 位,摄片时间静止期和排尿期,主要了解膀胱支撑缺失的程度。

膀胱尿道后角 (Posteriorurethrovesical Angle,PUV) >115º为异常Q-tip试验:(1)治疗前尿道水平角45。(2)过度纠正尿道水平角30。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棉签试验

应力状态时棉签角度变化超过2~3度,表明有尿道下移。尿道高活动性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Normal

ClosureAbnormal

Closure(ISD)尿道固有括约肌(尿道壁内起控尿作用的成分,包括尿道壁内平滑肌、横纹肌、尿道黏膜、黏膜下血管、疏松结蒂组织)括约肌受损(神经系统疾病或手术尿道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

排尿功能的解剖学基础

瓶塞假设thebottleplughypothesis

尿失禁的病因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决定尿道关闭的三个主要因素

粘膜丰富而形成的皱壁,以及粘膜下丰富的静脉丛和输送结缔组织均起尿道闭合作用。排尿功能的

解剖学基础

瓶塞假设/水封比喻

thebottleplughypothesis

watersealanalogy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女性尿道括约肌的组成

尿道外括约肌-中段尿道壁内的平滑肌和横纹肌

尿道内括约肌-膀胱颈后尿道壁内平滑肌

尿道粘膜及粘膜下血管平滑肌组织尿道内括约肌包括膀胱颈在内的近端尿道壁内平滑肌成分。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外括约肌女性尿道压力描计PuraPvesPura.diff

女性尿道外括约肌位于女性尿道的中段,由尿道壁内横纹肌和平滑肌组成,属慢反应纤维,受自主神经的支配。尿道外括约肌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Hippocrates(circa450BC)

在完成任何主题的科学进步之前人们的思想必须从以前观点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骨盆及其器官、结缔组织(筋膜、韧带)与肌肉整体理论观点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盆底器官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悬吊韧带耻骨尿道韧带(PUL)

整体理论观点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盆腱弓筋膜ATFP悬吊韧带整体理论观点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子宫骶骨韧带USL悬吊韧带整体理论观点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耻骨宫颈筋膜PCF整体理论观点支持筋膜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直肠阴道筋膜RVF整体理论观点支持筋膜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整体理论观点

耻骨尾骨肌PCM

肛提肌板LP施力肌肉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整体理论观点

肛门纵肌LMA

耻骨直肠肌PRM施力肌肉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施力肌肉整体理论观点

耻骨尾骨肌PCM-向前的肌力肛提肌板LP-向后的肌力肛门纵肌LMA-向下的肌力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整体理论观点

会阴体PB

肛门外括约肌EAS会阴固定结构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会阴体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盆底需修补的主要结缔组织结构(韧带与筋膜)

1、尿道外韧带(EUL)2、尿道下阴道(吊床)

3、耻骨尿道韧带(PUL)4、盆腱弓筋膜(ATFP)5、耻骨宫颈筋膜(PCF)6、子宫颈环(cervicalring)

关键弹性区(ZCE):

膀胱颈部

7、子宫骶骨韧带(USL)8、直肠阴道筋膜(RVF)9、会阴体(PB)整体理论观点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盆底三维立体图显示9种主要的结缔组织结构整体理论观点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整体理论观点盆底解剖的分区图示盆底分为三个部位

前部(松弛)尿道外口-膀胱颈

中部(松弛)膀胱颈-子宫颈

后部(松弛)子宫颈-会阴体每个部位的主要结构每个部位的主要障碍脱垂与症状病因相同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结缔组织分为三个平面平面1-USL、PCF

平面2-PUL、RVF

平面3-EUL、PM、PB整体理论观点显示与不同平面缺陷相关的结缔组织结构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H整体理论观点

吊床H

尿道外韧带EUL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筋膜是阴道的主要组成成分整体理论观点

新的解剖概念阴道在维持盆底功能中的作用阴道或其支持韧带中结缔组织的损伤是脱垂和异常症状的起因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阴道的筋膜连接整体理论观点

新的解剖概念阴道在维持盆底功能中的作用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阴道借助于筋膜和韧带与膀胱和直肠紧密地附着阴道的结缔组织损伤不但影响膀胱和直肠的结构也影响功能整体理论观点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整体理论观点

阴道松弛引起膀胱的过早激活(不稳定膀胱)

新的解剖概念

阴道在维持盆底功能中的作用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在盆底筋膜连续性中起重要作用

支持阴道壁上部整体理论观点

新的解剖概念围绕子宫颈的结缔组织组成子宫颈环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子宫颈环损伤高位膀胱膨出子宫后倾,促进子宫、阴道脱垂外周神经源性症状(尿频、尿急、夜尿症、盆腔疼痛)整体理论观点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结缔组织间隙-器官间隙

维护器官的独立活动手术时提供解剖平面整体理论观点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结缔组织间隙形成了器官间隙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结缔组织间隙形成了器官间隙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新的解剖概念

关键弹性区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用新的眼光理解盆底解剖静力解剖学

动力解剖学

功能解剖学整体理论观点对于理解盆底功能、功能障碍及设计重建手术是十分重要的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盆底静力解剖学整体理论观点

盆底动力解剖学

盆底功能解剖学

闭合

排尿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盆底的肌性-弹力系统

(盆底动力和功能的形成)筋膜--加强和支持器官韧带--悬吊器官、锚定肌肉肌力--牵拉使器官获得形状、形态和强度韧带、筋膜和肌肉的协调作用塑造了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强度(功能)整体理论观点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三种定向肌力对应于韧带牵拉使器官获得形状和张力

向前

向后

向下因此盆底不是静力的而是一个平衡的动力系统,如此器官才具有了功能整体理论观点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正常的功能依赖于正常的结构

任一结构削弱将扰乱整体的平衡盆底动力解剖学(悬吊桥模拟图)整体理论观点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正常的功能依赖于正常的结构肌力的作用需要正常的结缔组织结构盆底动力解剖学(帆船模拟图)整体理论观点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

(pelvicorganprolapsequantitation,POP-Q)是1995年美国妇产科学会(AmericanCollege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

ACOG)制定的盆底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的评价系统1995年被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ContinenceSociety,ICS)、1996年被美国妇科泌尿学协会(AmericanUrogynecologySociety,AUGS)和美国妇科手术医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GynecologicalSurgeons,ASGS)推荐在临床、科研中使用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6个测量点:以处女膜为参照点(0点)阴道前壁Aa、Ba两点后壁Ap、Bp两点顶部C、D两点测量点位于处女膜缘内侧以负数表示,位于处女膜缘外侧以正数表示三条测量径线阴道全长(totalvaginallength,tvl)生殖道裂孔(genitalhiatus,gh)长度会阴体(Perinealbody,pb)长度9格表记录测量数据

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

(pelvicorganprolapsequantitation,POP-Q)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POP-Q盆腔器官脱垂分期图解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阴道前壁

Aa

阴道前壁

Ba

宫颈或残端

C

生殖裂孔

gh

会阴体

pb

阴道全长

tvl

阴道后壁

Ap

阴道后壁

Bp后穹隆

DPOP-Q分期9格表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Aa

-3

Ba

-3

C

-8

gh2

pb3

tvl10

Ap-3

Bp-3

D-10

POP-Q分期9格表

(盆腔脏器正常位置的数据cm)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POP-Q盆腔器官脱垂评估指示点参照点

解剖描述定位范围(cm)Aa阴道前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cm处,相当于尿道膀胱沟处-3-+3Ba阴道前穹隆或阴道残端(子宫切除者)距离Aa点的最远处-3-+TVLAp阴道后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cm处,与Aa点相对应-3-+3Bp阴道后穹隆或阴道残端(子宫切除者)距离Ap点的最远处,与Ap点相对应-3-+TVLC宫颈外口或子宫切除后阴道残端所处最远处-TVL-+TVLD阴道后穹窿或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解剖学上相当于宫骶韧带附着于宫颈水平处,对无宫颈者D点无法测量-TVL-+TVLgh尿道外口到阴唇后联合中点的距离pb阴唇后联合到肛门开口中点的距离tvl当C、D在正常位置时阴道顶部至处女膜缘的总长度注:1.除TVL外,各指标要在加腹压情况下测量;2..将处女膜缘定为0

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POP-Q盆腔器官脱垂分期分度

解剖描述

定位描述0无脱垂Aa、Ap、Ba、Bp均在-3cm处,C点或D点位置在-tvl~-(tvl-2)cm处Ⅰ范围大于0级,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内侧,距处女膜缘>1cm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1cmⅡ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内侧或外侧,距处女膜缘<1cm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1~+1cmⅢ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外侧,距处女膜缘>1cm,但小于(tvl-2)cm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1cm~(tvl-2)cmⅣ全部脱出,脱垂的最远端超过处女膜缘>(tvl-2)cm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tvl-2)cm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A:Gridsndlinediagramofcompleteeversionofvagina.thisisstageⅣprolapse.B:Normalsupport.Thisrepresentsstage0support.

POP-Q分期实例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Ant.wall:noprolapsestage0(Aa-3,Ba-3)Post.wall:StageIII(Ap+2,Bp+5)Vaginalcuffprolapse:stageI(C-6)POP-Q分期实例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

POP-Q的记录方法是作图及九格表配合文字的记录法。

例1:为前、后、中三腔室膨出,九格表记录及文字记录如右图3:阴道前壁膨出:III期(Aa+3,Ba+6);阴道后壁膨出:I期(Ap-3,Bp-2);阴道穹隆脱垂:I期(C-2)。BumpRC,etal:Thestandardizationofterminologyoffemalepelvicorganprolapsfloordysfunction,AmJObstetGynecol175:10,1996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2.4POP-Q的记录方法

POP-Q的记录方法是作图及九格表配合文字的记录法。例2:为后壁支撑缺陷为主,九格表记录及文字记录如右图4:阴道前壁:无膨出(Aa-3,Ba-3);阴道后壁:III期(Ap+2,Bp+5);阴道穹隆脱垂:I期(C-6)

BumpRC,etal:Thestandardizationofterminologyoffemalepelvicorganprolapsfloordysfunction,AmJObstetGynecol175:10,1996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3.应用POP-Q的注意事项

美国首创POP-Q的Bump教授认为,行POP-Q的评价前提是使患者在检查时处于最大脱垂状态(maxiumprolapse)最大脱垂状态的判定必须符合以下一项或多项情况:①屏气时脱垂物变紧张;②牵引膨出物时并不能导致脱垂程度进一步加重;③检查时膨出物的大小、紧张度应与患者病史中的最大膨出程度相似,必要时使用一面小镜子以便使患者清楚观察膨出的情况;④屏气时站立位是确保脱垂处于最大状态的方法。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3.应用POP-Q的注意事项Bump认为记录POP-Q结果的同时,要特别记录以下内容:病人的体位(截石位、平卧位、站立位);使脱垂达最大程度的方法(Valsalva动作、咳嗽);测量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应具体到检查床、窥阴器、牵引器的类型;膀胱、直肠的充盈程度(如果膀胱空虚,是导尿还是自然排尿所致);测量方法的性质(定性估计、定量测量,如膀胱、直肠的充盈程度是估计还是测定了膀胱直肠内压力);测量方法的可靠性(reliability)。女性盆底解剖结构的再认识3.应用POP-Q的注意事项Bump认为以下情况可能对POP-Q分度影响不大,但由于对手术仍有指导意义,故属于POP-Q的附加检查技术(ancillaryphysicalexaminationtechniques),它包括:①屏气行直肠阴道检查,以鉴别重度直肠疝(rectocele)和小肠疝(enterocele);②直肠阴道隔指诊(digitalrectal-vaginalexamination)鉴别小肠疝是属于牵引疝(tractionenterocele)抑或压迫疝(tractionenterocele),前者是由脱垂的阴道穹隆(vaginalcuff)牵拉直肠子宫陷凹所致,后者才是脱垂的小肠的压迫使直肠阴道隔扩张而形成的疝;③棉签实验测试尿道活动度;④测量会阴膨出(perinealdescent);⑤记录生殖裂孔、膨出物的直径;⑥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