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环评公司I 1第一章总论 21.1项目建设的意义 21.2编制依据 31.2.1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31.2.2国务院部门规章与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41.2.3***相关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41.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51.2.5地方政府规划文件 61.2.6其它支持文件 61.3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61.3.1评价目的 61.3.2评价原则 71.4主要环境问题识别及评价因子 71.4.1主要环境问题识别 71.4.2主要评价因子 81.5评价重点 91.6评价工作等级 91.6.1环境空气 91.6.2地表水 91.6.3噪声 1.6.4生态环境 1.7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8评价时段 第二章工程概论 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地点 2.1.2拟建公路路线地理位置、走向、主要控制点 2.2.1***市综合运输现状 2.2.1***市公路网现状 2.3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2.4主要技术标准 2.5建设规模 2.5.1推荐方案建设规模 ***市环评公司Ⅱ2.6建设条件 2.6.1施工条件 2.6.2施工方案 2.7主要工程内容 2.7.1公路等级、设计速度 2.7.2路基、路面工程 2.7.3桥涵宽度 2.7.5.1隧道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 2.7.5.2隧道总体设计 2.7.6沿线设施 2.8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2.8.1石料 2.8.2砂、砂砾 2.8.3取土及弃土 2.8.4石灰 2.8.5主要材料来源及供应 2.9投资估算及工期安排 2.9.1推荐方案投资估算 2.9.2工程工期安排 2.10工程环境污染简要分析 2.10.1施工期污染分析 前***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前市环评公司1本项目是完善***市公路网规划,实现区域干线公路“联网贯通”,提高路网整体本项目起点位于***市西北冀州路与齐王路交叉路口,并北延至国道G309线,通过齐王路与省道S102连接,终点接省道S325线,多条国省干道相互协调、合理衔接,共同构成快速、便捷、高效、通畅的公路网络,可以发挥干线路网的整体效应,实现了国道G309和省道S325的有效连接,使得本项目所在地区在未来逐步拥有一个非常便捷、高效的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本项目的实施是完善***市干线路网规划、提高路路线起点位于***市西北冀州路与齐王路交叉路口,终点接S325线和在建的***南环,路线全长12.295公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和交通部2003年第5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受***市交通运输局的委托,市环评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环保厅、***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德州市公路勘察设计院的大力协作和支持,市环评公司21.1项目建设的意义1、本项目是完善***市公路网规划,实现区域干线公路“联网贯通”,提高路网整本项目起点位于***市西北冀州路与齐王路交叉路口,并北延至国道G309线,通过齐王路与省道S102连接,终点接省道S325线,多条国省干道相互协调、合理衔接,共同构成快速、便捷、高效、通畅的公路网络,可以发挥干线路网的整体效应,实现了国道G309和省道S325的有效连接,使得本项目所在地区在未来逐步拥有一个非常便捷、高效的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本项目的实施是完善***市干线路网规划、提高路网整体功效的需要。2、本项目是缓解省道S227线运输压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本项目与穿越***市南北的省道S227线并行。目前省道S227线交通量达到20034辆/日,交通趋于饱和,远期将不能满足交通量发展的需求,车辆通行速度已经低于设计速度,行车舒适感较差。现有公路通道将难以适应迅速增长的交通需求,将直接制约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影响公路运营效益的发挥,并对交通运输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本项目的实施将在走廊带内形成又一条通行能力大、服务水平高,快捷、便利的公路运输通道,是缓解省道S227线运输压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3、本项目是完善***市外环路建设、避免过境交通量穿越市区、改善市区交通环境的需要。本项目建成后,***市西部、南部外环线全线贯通,将很好的解决***市西部地区向东上长深高速需要穿越市区造成市区交通拥挤的状况,节约出行时间,缓解***市区内道路的交通压力,改善***市区的交通环境,对实现***市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意义4、本项目是促进猛山经济开发区发展、推动招商引资的需要。猛山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区西部,是西部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3万亩。西接工业发达的淄博市,与齐鲁石化毗邻,北临胶济铁路和309国道。猛山经济开发区市环评公司3功能齐全,设有物流商贸区、综合服务区、客货运站场区和绿化休闲区等功能小区,施将加强开发区内主要道路间的相互联系,优化和改善开发区内路网结构,有利于开发区的对外交流,大大促进猛山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对招商引资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分布相对集中在市区以及西南山区,旅游景点之间相互度不够。项目建成后将方便省内外游客的出入,同时将各景区紧密联接在一起,充分发挥各景区的整体效应,有利于旅游线路的组织与安排。本项目的实施将改善出行条件,对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2.1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8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1月)(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市环评公司4(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11月)(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1993年8月)(1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5)《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000年;(16)《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2005]国发39号(1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第257号令(1998年12月)1.2.2国务院部门规章与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号文件《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2)国家环保局[2001]环发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3)水利部交通部水保[2001]12号文件《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通知》(4)环境保护部令2008年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办[2002]88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6)交通部令2003年第5号《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94号《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8)《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9)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10)《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184号)(11)《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2.3***相关规章与规范性文件(1)《***环境保护条例》(2001年12月);市环评公司5(2)《***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3)《***水污染防治条例》***人大常委会(2000.12.01);(4)《***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人大常委会(2004.01.01);(5)《***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人大常委会(6)《***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人大常委会(7)《***人民政府关于***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批复》)鲁政发[2000]86号;(8)《***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2年11月21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9)《***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1999年8月22日(10)《***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4年4月)(11)《***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关于实施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鲁政办字[2009]20号);(12)《***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5]39号文件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2006年6月29日,鲁政发[2006]72号);(13)《***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7月10日,鲁政办发[2006]60号);1.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行)(JTJ005—96)(7)《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006-98)市环评公司6(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标准》(GB50434-2008)(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1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2.5地方政府规划文件(1)《***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3)《***区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4)《***市环境功能区划》1.2.6其它支持文件(1)《***新外环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德州市公路勘察设计院,2009年8月;(2)《***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外环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投资[2009];(3)《***市交通运输局关于编制***新外环公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委托函》,***市交通运输局,2010年4月18日;(4)***环境保护局《关于“***新外环公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适用标准的批复》,2010年5月28日。1.3.1评价目的本项目沿线有环境敏感点,工程的建设势必将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市环评公司7(1)通过对拟建公路沿线所涉及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调查,了解区域内自然环境现状,论述公路建设的必要性和对当地经济建设的影响。(2)通过对公路建设各个时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确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减轻对环境影响的措施和方案,使该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3)通过对沿线水土流失情况现状调查,提出本项目建设水土保持方案。(4)从环保角度论述拟建公路选线的合理性,为工程的初步设计、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1.3.2评价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的法规、法令、标准及规范,力求做到工作深入、内容完备、数据准确、论据充分、措施具体,使评价成果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坚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危害给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3)通过类比分析和实地考察,提出最可靠、最经济、操作性强的环境保护措施。(4)坚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1.4主要环境问题识别及评价因子1.4.1主要环境问题识别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并结合项目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本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识表1.4-1主要环境问题识别结果施工期社会环境工程拆迁本工程为道路新建,沿线的部分房屋拆迁,对搬迁人员的生活产生影响土地征用本工程沿线的部分耕地、道路、林地将被征用,对沿线农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第一章总论第一章总论市环评公司8桥梁道路施工本项目工程的施工,要暂时中断通行,采取绕行等临时措施,使城乡交通受到干扰,将给周边村庄居民的出行、工作、生活和沿线企业的物流运输带来影响和不便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破坏现有植被等施工期地表开挖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问题,破坏周围现有的植被等各种施工施工中施工机械的设置、基础开挖、等将造成城乡道路的破影响景观土方工程定影响,并可能造成局部水土流失水环境施工人员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如处置不当将对周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施工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冲洗废水及降水冲刷施工地面产生的废水,如处置不当将对周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影响大气环境桥梁道路施工、车辆运输、拆迁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回填、拆迁以及水泥、粘土、砂石等在装卸过程产生粉尘,运输过程中沿途散落及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产生的粉尘施工机械使用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增加,必然导致废气排放量的增加噪声拆迁、车辆运输、各种施工机械使用各种施工作业如大型挖土机、钻孔机、打桩机、空压机及压路机等以及各种重型运输车辆、建筑物拆除以及已有道路破碎等作业产生的噪声固废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若处置不当,会破坏工程沿线的生态景观施工工程运营期社会环境车辆行驶本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机动车的平均运行速度,减少非机动车、城市生态绿化工程本工程主干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增加一些道路的美化、绿化等景观建设工程,将给城乡生态环境和城乡景观带来有利影大气环境车辆行驶道路的改善将使车流量相对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含有CO、NO;等污染物质,可能增加沿线的大气污染负荷。噪声车辆行驶项目完成后,交通噪声源距环境保护目标距离变近,各类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对线路两侧的敏感点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表1.4-2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评价因子筛选环境要素评价内容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声环境施工期机械噪声,桥梁施工噪声等效连续A声等效连续A声第一章总论第一章总论市环评公司9环境要素评价内容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营运期交通噪声级Leq级Lea环境空气施工期车辆道路扬尘、施工粉尘的影响营运期公路交通汽车尾气NO₂、CO等NO₂、CO等水环境(1)施工期桥涵施工及施工营地污染物排放;(2)营运期路面初期雨污水的排放情况;(3)装载危险品的车辆因交通事故泄露、滴漏或翻入河流后产生严重水污染NH₃-N、石油类分析运营期道路雨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固废固废生态环境(1)水土流失与土壤植被破坏情况;(2)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植被、动物、土壤侵蚀分析水土流失情况社会环境通行交往、居民生活质量分析;基础设施、资源利用(包括土地利用等)的补偿;受影响居民的征地拆迁安置本次评价工作重点为施工期、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并对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及评价区域应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因素,本项目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施工期沥青烟气和营运期汽车排放的尾气,等标污染负荷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体的规模及水体功能能要求等确定,本项目排市环评公司10放的污水为施工期临时搭建生活区产生的污水,排放量较小,道路两侧无需要特殊保护的敏感目标,评价区域无河流经过,因此确定仅对地表水进行影响分析。按HJ2.4-2009的规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级别的划分是根据建设项目类型、所在功能区属于适用于的环境标准类别及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变化情况确定级别,本项目建设后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于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地区,噪声评价等级确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第1条的规定,本项目线路长度仅为12.295km,生态环境影响长度远小于30km,生物量减少<50%,物种多样性减少<50%,水和土地理化性质基本不发生改变,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并且本项目为规划***外环路的重要路段,符合***市的交通规划。考虑到工程建设对***市西郊生态环境的影响,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根据拟建公路设计期、施工期、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和道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特征,本评价的范围确定见表1.7-1。表1.7-1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区域,施工场、料场100m以内范围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区域水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区域;跨越水体上游100m,下游1000m以内区域生态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区域根据道路项目特点,预测评价应包括施工期和运营近期、中期和远期。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工期约为16个月,为2010年9月~2011年12月,道路将在2011年12月底建成通车。预测年限取公路竣工投入运营后第7年和第15年,将主要市环评公司11预测时段划分为运营近期(2012年)、运营中期(2018年)和运营远期(2026年),以根据公路沿线环境功能区划和***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适用标准的批复》,拟建公路环评执行以下评价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改线公路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为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表1.9-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³序号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级别1一氧化碳日平均1小时平均二级2二氧化氮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3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日平均(2)水环境质量标准拟建公路沿线无河流经过,根据批复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1.9-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pH(无量SS”氨氮石油类标准*:SS参照水利部标准《地表水资源标准》(SL63—94).(3)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94号《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市环评公司12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及***市环保局关于***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适用标准的批复(见附件2),本公路两侧红线30m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公路两侧红线30m范围外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值,评价范围内无学校、医院等特殊标准类别噪声限值[等效声级Leg:dB(A)]昼间夜间2类4a类(1)废气表2中的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详见表1.9-4。污染物生产工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³)沥青烟沥青搅拌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存在粉尘路基填筑、车辆运输本路段现状无污水管网系统,沿线村庄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无组织地就近排入雨水沟渠与雨水混合排放。施工期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应建立临时化粪池进行集中处理,严禁直接排放。根据本工程的相关设计说明,建成后所在范围内的污水(主要为雨水,特殊情况下的突发事件污水按环境污染事故处理),进入路沟排水系统。可参(3)噪声施工期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第一章总论第一章总论市环评公司13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打桩各种打桩机等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装修吊车、升降机等说明:1、表中所列噪声是与敏感区相应的建筑施工场界线处的限值。2、如有几个施工阶段同时进行,以高噪声的限值为准。(4)土壤侵蚀评价指标确定,具体分级表1.9-6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摘录)级别平均侵蚀模数[t/(km²·a)]微度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1)空气环境施工期严格控制沥青烟、施工扬尘的排放,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营运期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保护沿线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2)地表水环境严格控制施工期生产、生活废水产生量,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放。3)噪声环境以人群为主,特别注意保护公路两侧200m范围内学校、50户以上的村屯等需要特别安静和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噪声敏感保护目标见表4—13。4)生态环境保护拟建公路两侧的自然生态和农业生态环境,防止沿线施工产生的水土流失,***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市环评公司14第二章工程概论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地点项目名称:***新外环公路建设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建设地点:路线起点位于***市西北冀州路与齐王路交叉路口,终点接S325线和在建的***南环,路线全长12.295公里。2.1.2拟建公路路线地理位置、走向、主要控制点路线起点位于***市西北冀州路与齐王路交叉路口,路线向南经兴旺庄东侧后转向西南,经阎家庄东再次转向南,穿过明祖山垭口,经石鼓岭东、穿过潘村和温庄之间的空地,以隧道方式穿过尹家庄北侧山岭,经尹家庄西侧转向东南,与县道065相交,然后沿石家山北山坡布线,经石家庄转向南,接S325线(胶王路),改造利用约0.9公里现有S325线后到达路线终点,终点接S325线和在建的***南环,路线全长12.295公里。主要控制因素有:冀州路与齐王路交叉路口(起点)、兴旺庄、明祖山垭口、潘村、温庄、尹家庄(隧道)、S325线的交叉口与在建***市南环路(终点)。线路方案图见附图1。***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市环评公司152.2.1***市综合运输现状***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接风筝之都***,西临淄博市、南靠沂蒙、北望渤海,羊临、博临等公路干线与18条市、乡公路纵横交错。***成为周边地区的交通枢纽。距济南机场130公里,青岛机场、青岛港210公里,潍坊机场55公里。2.2.1***市公路网现状目前,济青高速公路横贯***,向北有东青高速公路,青垦、309国道贯穿***东西南北,基本形成了以高等级公路向外辐射的公路交通大格局。公路建设的大发展促进了运输生产的繁荣和兴旺。全市公路运输迅猛发展,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图2.1-1***市公路网现状图截至2008年***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209.3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41.6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里程分别为36.9公里、98.4公里和305.3公里,分别占全部公路里程的1.7%、4.5%和13.8%,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网密度为28.1公里/百平方公里,三级以下公路比重较大,占通车里程的71.9%。***市2008年公路网构成情况见表2.1-1。表2.1-1***市2008年公路网构成表技术等级里程(公里)行政等级里程(公里)高速国道***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市环评公司16一级省道二级县道三级乡道四级村道等外路专用公路合计合计截止2008年底,***市共完成公路客运量2519万人,货物运输量2902万吨,与1990年的294万人和201万吨相比,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84%和15.99%。2008年底的客货周转量分别为71333万人公里和184332万吨公里,与1990年的18502万人公里和17606万吨公里相比,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79%和13.94%。***市历年公路客、货运输量与周转量见表2.1-2。表2.1-2***市历年公路客货运输量与周转量客运量(万人)客运周转量(万人公平均运距(公里)货运量(万人)客运周转量(万人公平均运距(公里)增长率注:表中数据来源于***历年统计年鉴2.3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市的交通运输规划以建设网络型的公路格局为依据,主要通过增加路网里程,***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市环评公司17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来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路网交通体系,保证地区各部分公路密度均衡;逐步改造国道、县道、乡道,提高公路等级,加强各个中心镇之间的联系。***南部山地较多,修建道路的困难较大,以提高道路等级为主;北部有相当大的发展优势,以加强横向联系为主。总体来说,下一阶段***市交通发展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国“一横一纵”的高速公路网形成;干线网中的横一~横六形成,*南山区重要旅游路也建设完成,***市区与下属各镇以及相邻各镇(街道)之间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路;坚持建养并重原则,切实提高公到“十一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75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达到704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一,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112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145公里/百平方公里。到2020年,***市“一横一纵”的高速公路网和“七横六纵两环八射十三连七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城区形成了完整的外环路,过境交通问题彻底解决。同时规划的干线公路连接和覆盖了***市所有的建制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花卉基地、旅游区等重要经济产业区。公路与铁路、场各镇(街道)驻地实现半小时内到达,相邻各镇(街道)之间实现半小时内到达。***市综合交通总体布局规划图见图2-19。图2.3-1***市综合交通总体布局规划图***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市环评公司18综合考虑拟建项目在路网中的功能、布局、同时结合***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沿线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因素,本项目推荐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采用80k路基宽度为26.0米的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4-1。表2.4-1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路段名称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车道数条4路基宽度m行车道宽度m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停车视距m最大纵坡%设计荷载公路I级桥梁宽度m与路基同宽小桥、涵洞及路基设计洪水频率2.5.1推荐方案建设规模拟建项目推荐方案总长度12.295Km,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的标准建设,里程桩号K0+000~K12+295,路基土石方总数量为210.734万m³,路基排水防护圬工量为55642m³,沥青混凝土路面245.230km²,桥梁总长2077m,涵洞18道,隧道620m,永久占用土地1091.2亩。表2.5-1推荐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指标名称1交通量***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市环评公司192征用土地亩3拆迁房屋4估算总额万元5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6路线总长7路线增长系数8平均每公里交点数个9路基土石方数量路基排水及防护工程数量路面结构类型与宽度(1)沥青混凝土汽车设计荷载等级公路-I级大中桥m/座涵洞道平均每公里大、中桥长m平均每公里涵洞数道本工程土石方量平衡表见表2.5-2,总挖方量1424804m³(自然方),总填方量815544m³(压实方,与自然方换算系数为1.16),总余方量478772.96m³(自然方),采用前挖后填的建设方案,将挖方直接运至填方处,多余弃方直接做为路面用土,可以本工程不再设置拌合场,利用现有拌和站(社会商业拌和站)进行拌合作业,可范围内,不占用两侧土地。并按照前挖后填的原则,将渣土即使运至填方处,作为路***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市环评公司20表2.5-3拟建项目各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单位pcu/d)特征年高峰小时流量(辆/h)昼间平均流量(辆/h)夜间平均流量(辆/h)小型中型大型小型中型大型小型中型大型2.6建设条件路线位于***西部的山岭丘陵区,沿线农田果园较多,村庄密集,沿线地形起伏较但是现在大多数料场已经停止开采,所以施工时需在其附近寻找购境的*河沿岸河滩分布有砂、砂砾开采点,筑路所用砂、砂砾可由弥河、*河沿岸河滩开采;路基填料较丰富,可集中设置取土坑和利用路基开挖土石方填筑路基,当地的石灰质量好,可满足本项目要求;沥青、木材、钢材和水泥主要由市场供应。地方政府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要求十分迫切,群众对拟建项目都表示支持,同时也(1)路基工程路基施工宜采取机械施工为主,运距100m以内时,采用推土机铲土、运100m至200m时,采用铲运机铲土、运输,运距200m以上时,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挖运土方。土方采用平地机整平,光轮或振动压路机碾压。路基土方借土应选择耕作条件较差的土地集中取土,尽量与农田改良规划、水利***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市环评公司21(2)路面工程路面工程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案,基层采用专用拌合设备厂拌,摊铺机摊铺,沥青混合料采用固定式拌合设备厂拌,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摊铺。(3)桥涵工程为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标准跨径桥涵均采用预制安装法施工,钻孔灌2.7主要工程内容2.7.1公路等级、设计速度根据交通量的预测,2031年拟建项目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将达到26983pcu/d。根据量为标准小客车15000~30000pcu/d,综合考虑拟建公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布局以及沿线经济发展的需要,本项目路线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采用80km/h。(1)路基本项目采用四车道,路基全宽26.0米,其中:行车道4×3.75米,设0.5米宽F型护栏,左侧路缘带2×0.5米,右侧硬路肩2×3.75米,土路肩2×1.0米,起点至K1+000路段两侧设12米宽绿化带。路基标准横断面如图2.7-1。图2.7-1路基横断面布置图(设计速度80km/h)***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市环评公司22(2)路基边坡路基边坡坡率:填方路基当边坡高度不大于8.0米时,边坡坡度为1:1.5,当边坡高度超过8.0米时,上部8米采用1:1.5,以下每8米一级,坡度取1:1.75,并在变坡处设置宽2米向外倾斜4%的平台,坡脚处视填土高度的不同设置1~2米宽护坡道;地面横坡或纵坡大于1:5时,采取横向或纵向挖台阶处理。挖方边坡坡率1:0.5~(3)路基排水与防护路基排水由涵洞、边沟、截水沟及渗沟组成综合排水体系,对水流进行控制、分流和疏导,使路基不受侵害;又不能影响农田排灌,更不能将水流排入农田或造成水(4)路面工程面层:4.0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底基层:两层16cm石灰土2.7.3桥涵宽度拟建项目所有主线桥梁全宽为25.0米,桥面净宽24.0米,桥梁中心设置F型新泽西护栏。桥梁横断面布置见图2.7-2。图2.7-2桥梁横断面布置示意图***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市环评公司23根据实地调查、踏勘,拟建项目推荐线位上桥涵布设情况如下:大桥三座,分别为6×20米、28×35米、26×35米,中桥一座3×13米,涵洞18道。大、中桥设置情况见表2.7-1:表2.7-1桥梁设置一览表序号中心桩号桥梁名称孔数-孔上部构造类型下部构造类型1一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2一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柱式墩、柱式及肋板台、钻孔灌注桩3温庄大桥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士箱梁柱式墩、肋板台、钻孔灌注桩4尹家庄大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柱式墩、肋板台、钻孔灌注桩2.7.4交叉工程本项目为一级公路标准,在具备设置条件的情况下,与一般道路相交均采用平面(1)平面交叉的型式应结合地形、地物、设计速度及直行和转弯交通量等条件确(2)应优先保证主线交通流畅通,尽量减少冲突点,缩小冲突区;发挥公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全线共设置平面交叉18处。2.7.5.1隧道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隧道按设计行车速度80km/h的一级公路标准设计,为双洞单向行驶的隧道。轴线***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市环评公司24隧道纵坡设置主要考虑隧道通风、排水、施工方案和两端路基接线的要求,隧道结构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按系列机械化配套设备施工,开挖采用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技术,喷锚支护作为初期支护,挂设防水板后浇注二次衬砌,形成完整的围岩隧道采用灯光照明,通风优先考虑全纵向式,以节约工程造价,降低难度。2.技术标准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2.7.5.2隧道总体设计隧道按新奥法设计与施工,施工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严格控制挖和欠挖。隧道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用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和钢拱架组成初期支护体系;模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共同组成永久性承载结构,通过工程类比、结构理论计算分析来确定衬砌设计支护参数,并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来进行动态设计,必要时采用辅助施工手段(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等)加固围岩,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达到安全、经济、有效的目的。浅埋、偏压、自稳性差的软弱破碎地层及具有一定水压力的富水段采用加强复合衬砌;洞顶覆盖层薄不宜大开挖修路堑,并难以用暗挖法修建隧道的地***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市环评公司25根据隧道进、出口地形及地质条件,结合开挖边坡稳定性及洞口防排水需要,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工程经济并适当考虑美观和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确定洞门位置。隧道洞口避免沿沟进洞,位于悬崖陡壁下的洞口在不切削原坡面情况下可贴壁进洞。位于漫坡地形的洞口在进行路基防护、用地范围、施工条件、洞口排水系统、工期、总造价等对不同洞口位置做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选择。隧道洞门位置避免大刷大挖,以保持原有山体的稳定及周边环境。当隧道轴线与坡面正交时优先推荐采用削竹式和端墙式洞门,与坡面斜交时可采用台阶式洞门或接长明洞设明洞门,位于城镇及风景区的隧道洞口结合当地建筑风格3.隧道防排水隧道防排水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原则设计,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妥善处理,使洞内外形成一个完善的防排水系统,从而达到排水通②防水板背后设环向透水盲沟,纵向盲沟与中心排水沟间设横向导水管,4.隧道通风由于纵向式通风投资省,运营管理方便,设备安装简单,同时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及结合国内外公路隧道的设计经验,综合考虑隧道条件、交通运营、环保要求、市环评公司26救灾防灾、维护管理水平、分期实施、建设营运费用等因素基础上设机械通风,通风本项目隧道长度小于700m,可采用自然通风。5.隧道照明隧道照明采用4级控制,分别为:晴天、阴天、傍晚和夜间。隧道照明系统包括中间段照明、入口段照明、过渡段照明、出口段照明、接近段减光设施、应急照明、洞外引道照明等7个部分。洞外照明采用10m路灯作为引道照内照明断电可连续照明2小时以上。应急照明灯设于设备洞室较为集中的一侧的侧面,一方面为洞内提供最基本的照明亮度,另一方面可为维修和救援提供更好的服务。隧隧道照明采用三相380V供电,电源引自洞口处及洞内的变电所。各回路灯具依相序依次接灯,确保三相平衡。隧道照明由监控系统的照明控制子系统控制。控制依据为洞内外亮度检测器检测结果。遇火灾时,监控系统自动开启全部照明灯具。应急照明单独设一回路,洞室照明灯具接至应急照明回路,应急照明回路应采用耐火电缆供为节约投资,道路全线现有的交通标志、信号灯等交通设施应尽量利用,同时根据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重新规划交通标线,设置完善的道路照明、绿化及其它附属设施。根据道路设计范围、道路设计高程、考虑充分利用现状地形、现状雨水排放设施,对全线雨水排放系统进行迁建、改造完善,采用分区、分段收集就近接入雨水排市环评公司272.8.1石料本项目所在区域石灰岩分布较多,石料场较多,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低山丘陵附近,但是现在大多数料场已经停止开采,所以施工时需在其附近寻找购买源。2.8.2砂、砂砾路线附近的弥河、***市境的*河沿岸河滩分布有砂、砂砾开采点,筑路所用砂、2.8.3取土及弃土本项目地处山岭丘陵区,路基填料较丰富,可集中设置取土坑和利用路基开挖土石方填筑路基,土质路堤及土石路堤均应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8.4石灰项目区内分布的岩石大都为石灰岩,石灰场的原料来于当地的灰岩山体,石灰质2.8.5主要材料来源及供应本项目所需的沥青、木材、钢材和水泥主要由市场供应。由于本项目建设所需建筑材料数量大,原则上按市场价在市场上统一购买。为保证材料的品质,业主可根据市场情况,选择信誉好、质量可靠的生产厂家和厂商,采取订购的方式购买,亦可采***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市环评公司282.9.1推荐方案投资估算根据本项目采用的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按照交通部交工发(1996)611号文发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及***目推荐方案全线长12.295km,估算总投资为55193.06万元,平均每公里4489.15万元。具体情况见表2.9-1表2.9-1推荐方案投资估算表推荐方案路线长度建筑安装工程费万元设备工器具购置费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预留费用万元估算总金额万元公路基本造价万元/公里本工程拟于2010年9月开工,2011年年底竣工通车,计划工期16个月。工程对土地的占用,取(弃)土场及工程开挖造成的水土流失对水体、植被、土壤等生态环境的影响;由车辆行驶噪声、施工期机械噪声、汽车尾气、施工营地及工程现2.10.1施工期污染分析(1)废气污染①施工扬尘:施工过程中开挖、堆放、运输材料等产生的扬尘。***新外环公路建设项目报告书市环评公司29③汽车尾气:施工机械和重型运输车辆运行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其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₂)和非甲烷总烃(THC)。(2)废水污染建设过程中高峰期施工人员约300人,施工人员日用水量取60L/d·人,污水排放系数取0.8,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4.4t/d。根据调查,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污染物成分及污染物氨氮石油类动植物油浓度(mg/L)②生产废水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为施工机械的冲洗废水,一般一处场地的生产废水量少于lt/d,主要污染物为SS,浓度在3000~5000mg/L。(3)噪声污染围环境产生暂时的严重影响。据类比调查,施工机械在作业期间产生的噪声值见表施工阶段机械名称单车(机)噪声dB(A)清理翻斗车推土机挖掘机修筑路面平地机运输机铺设路面混凝土搅拌机沥青搅拌机摊铺机压路机(4)生态破坏本工程全线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