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雷达对抗的基本原理:对抗设备中的侦查设备接收雷达发射的直达信号,测量该雷达的方向、频率和其他调制参数,然后根据已掌握的雷达信号先验信息和先验知识判断该雷达的功能、工作状态和威胁程序,并将各种信号处理的结果提供给干扰机和其他有关设备。2、 雷达侦察的基本条件:①雷达向空间发射信号②侦察接收机接收到足够强的雷达信号③雷达信号的调制方向和调制参数位于侦察机信号检测处理能力范围之内3、 雷达对抗的基本方法包括:①破坏雷达探测目标的电波传播路径②产生干扰信号进人雷达接收机③减少目标的雷达截面积4、 雷达对抗的主要技术特点:①宽频带,人视场②瞬时信号检测和高速信号处理5、 (p6)雷达侦察的技术特点:①作用距离远,预警时间长②隐蔽性好③获取的信息多而准6、 (p8)雷达侦察设备的基本组成:雷达侦察设备雷达侦察设备第二章雷达信号频率的测量测量时间,测频范闱,瞬时带宽,频率分辨力,测频精度,截获概率,截获时间的基本概念(pl3-pl4)现代测频技术的分类(P15-O16)
检波器视放 >——-微波预选器3、 (P19)频率搜索形式:连续搜索(分为单程搜索和双程搜索),步进搜索4、 (P20)频率慢速可靠搜索TfWm=ZnTr(5为脉冲群宽度)满足f2-fl^(Zn/Z)Afr公式的搜索概率为1,故称为可靠搜索,Z为满足处理机所需的脉冲个数,Tr为脉冲重复周期。频率快速可靠搜索(它与慢速可靠搜索一样,都为全概率搜索)。在脉冲宽度t内,要搜索完整个侦察频段,即TfWt,故搜索速度应满足Vf=(f2-fl)/Tf>(f2-fl)/t 搜索接收机的扫频速度不宜过人,否则会引起输出幅度的严重下降,导致接收机灵敏度降低5、 比相法瞬时测频接收机☆:搜索接收机体制不能根本解决频率获取概率和频率分辨力之间的矛盾。瞬时测频接收机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采用信号的自相关技术进行频率-相位变换,通过测相实现测频。微波鉴相器由功率分配器、迟延线、相加器及平方律检波器构成。其作用是实现信号的自相关算法,得到信号的自相关函数。①要实现自相关运算,必须满足T<Tmin(T为迟延线的迟延时间,tmin为测量脉冲的最小宽度)②由于自相关函数为周期性函数,因此只有在0Wd<2兀区间内才可以单值地确定接收机的频率覆盖范I韦I。因此得出:如果给出延时时间T的相关器,那么最大单值测频范围也确定为f2-fl=l/T6、 模拟式比相法瞬时测频接收机的优点是:电路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运算速度快,能时时的显示被测信号频率。但其缺点是:测频范围小,精度低7、 (P31)信道化接收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信道化接收机存在的问题:矩形脉冲的频谱为辛克函数,既有主瓣又有旁瓣。一个强信号可能同时在几个信道中过检测门限,这种频谱扩展现象不仅会引起频率模糊,还会造成处理机过载。还存在第二个缺点,兔耳效应9、 (p33)信道化接收机的特点及应用(高截获概率的接收机)10、 压缩接收机:压缩接收机是建立在一种特殊的傅里叶变换-chirp变换基础之上的。Chirp变换的原理图,概扌舌为M-C-M,M代表乘法,C代表卷积原理框图(chirp变换功能图)f(t) ► ► ►(^) ►—I(P35)声表压缩接收|几工作原理-用无源法实现线性调频信号采用两种声表波延时线:展宽线和压缩线。展宽线用来产生线性调频本振信号。压缩线的时宽Te,宽带Afe,压缩线时宽Tc,带宽Afc。Afe=2Afc,Te=2Tc压缩线带宽Afc等于接收机的瞬时带宽Afr。频率分辨力为△f=l/Tc(Tc为压缩线时宽)。用增加压缩线时宽的方法提高频率分辨力,从而解决了频率截获概率和频率分辨力之间的矛盾实际框图(SAWchirp频谱分析器)F(t) ►PCL ►PEL脉冲展宽延时线L—J产生chirp信号,卷枳运算由脉冲压缩延时线(PCL)构成。PEL与PCL的时频特殊性斜率可正可负,但必须相反,位置可互换11、 (p44)雷达的方向测量:测相的方法(振幅法测向,相位法测向)的基本原理12、 (p48)最大信号检测法测角的方差与波速宽度的平方成正比,与检测门限处的信噪比成反比。D[0] 如果在搜索法测角的过程中,雷达天线也处于扫描状态则侦察机接收到的雷达脉冲列将受到侦察天线和雷达天线双方的扫描调制。为了清除由于雷达天线打描等因素引起的信号幅度起伏对角度测量的影响,可以增加一个参考支路,它采用无方向性天线,对定向支路中的信号起伏进行对消处理。假设Fr(t),Fa(t)分别为侦察天线和雷达天线的打描函数,A(t)为脉冲包络函数,则两支路收到的信号分别为Sa(t)=Fa(t)Fr(t)A(t)cosot;Sb(t)=Fa(t)A(t)cos3t经过减法器对消后的输出电压为U。(t)=lg[(Ka/Kb)Fr(t)]它只与侦察机定向天线的打描有关。输助支路B不仅能够消除雷达天线扫描对■测向的影响也能够消除发射信号起伏的影响,还能用于旁瓣匿影。只有当A支路信号电平高于B支路信号电平时才进行测向处理。13、(p53)多波束测向技术的基本原理(罗特曼透镜)罗特曼透镜的测角范圉有限,一般在天线阵面正向±60度范圉内,天线具有一定的增益,也合适作为干扰发射天线。14、(p54)相位法测向(基本原理)与雷达原理中类似相位法测向是根据测向天线对不同到达方向电磁波的相位响应来测量辐射源方向的。单基线相位干涉仪测量基本原理:<t>=()2n|/X)sinO
测角误差主要来源于相位误差I为两天线间距,信号频率不稳误差n同时满足人的测角范闱和高的测角精度是单基线相位干涉仪测向难以实现的(为什么无法实现p55)一维多基线相位干涉仪测向,用短基线保证人的测角范閑用长基线保证高的测角精度。15、 (p58)对雷达的定位测向较差定位法:根据不同位置出的多个侦察站测得一个辐射源的方面,进行波束的交叉,确定辐射源的位置(基本原理)结论:①辐射源距离越远(R越人)测向误差(△01,02越犬)模糊区越人②当侦察站与雷达成等边三角形时,模糊区面积最小。时差定位法利用平面构成空间中的多个侦察站,测出同一个信号到达各侦察站的时间差,由此确定辐射源在平面和空间中的位置。平面上的三站时间差定位一般将有两个解,因此产生定位模糊。为了去模糊,增设一个站。时差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时间同步和测量的精度以及各侦察站之间的距离(基线长)16、 侦察的直视距离:电波是直线传播的,地球表面是弯曲的。假设雷达天线和侦察天线的高度为Ha、Hr,R为地球半径,则其间的直视距离为Rsr颉(严颌)=4.1莒辰护)。对雷达信号的侦察必须要同时满足能量和直视距离的条件。实际的侦察作用距离Rr'=min{Rr,Rsr)'17、 对雷达旁瓣信号的侦察一般雷达天线主瓣很窄,又处于空间搜索状态,侦察机接收到雷达天线主瓣的辐射信号概率很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通过提高侦察系统灵敏度,实现对雷达天线旁瓣信号的侦收。旁瓣侦察的作用距离为Rr=[PtGsaveGrX2/(4n)2PrminlO°']VzGsave是雷达天线的平均旁瓣增益。实现旁瓣侦察时,侦察接收机的灵敏度需要提高35-40dB18、 (pl24)遮盖性干扰:遮盖性干扰就是用噪声或类似噪声的干扰信号遮盖或淹没有用的信号,阻止雷达检测目标信息。分类:瞄准式干扰,阻塞式干扰,扫频式干扰19、 (pl26)最佳遮盖干扰波形:是随机性最强的波形衡量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量是烧:H(x)=-LPilogaPi随机变量的方差(平均功率)越犬,嫡值越人。最佳干扰波形的设计问题就是在给定平均功率条件下,求解具有最大爛的干扰信号的概率分布问题,经过计算,噪声为正态分布时,为最佳干扰波形20、 (pl28)射频噪声干扰窄带高斯过程 称为射频噪声干扰,其包络函数Un(t)服从瑞利分布,相位函数服从[0,2兀]均匀分布雷达接收机示意图:混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产权房合同范本
- 美术教师个人工作计划2025(5篇)
- 普通员工个人工作计划范文(5篇)
- (新)村后备干部考试参考试题(+答案)
- 公司庆典开幕词范例
- 家电市场消费趋势报告
- 企业管理-督查工作流程 SOP
- 骨科康复 试题及答案
- 光伏组件生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审计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防范于心反诈于行》中小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传课件
- GB 4793-2024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 拱板屋面施工方案
- 农村电网改造合同协议书
- 2021版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附流程图
- 门窗安装用工合同模板
- 人教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
- 心电图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TCECA-G 0286-2024 户式空气源热泵水机三联供系统技术规范
- 多感官体验融合算法与模型
- 2020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苏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