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工作任务及流程课件_第1页
山洪灾害工作任务及流程课件_第2页
山洪灾害工作任务及流程课件_第3页
山洪灾害工作任务及流程课件_第4页
山洪灾害工作任务及流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洪灾害调查工作任务及流程

2015年5月一、目标及任务二、成果及数据需求三、调查评价工作对象和范围四、调查关键环节与重点内容五、调查工作流程六、参与单位间配合一、目标及任务根据《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和《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在全国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县域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一)任务来源(二)调查评价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深入调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区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社会经济和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评价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的现状防洪能力,划分不同等级危险区,科学确定预警指标和阈值,为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安全转移人员提供基础支撑。山洪灾害调查

通过开展山洪灾害调查,全面、准确地查清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人口分布情况,摸清山洪灾害的区域分布,掌握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历史山洪灾害、涉水工程、山洪沟基本情况以及山洪灾害防治现状等基础信息,并建立山洪灾害调查成果数据库,为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和防治提供基础数据。(7)历史山洪灾害调查(8)典型小流域历史洪水调查(9)需工程治理山洪沟调查(10)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成果统计(11)水利普查资料利用(1)水文、气象资料收集(2)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收集(3)小流域下垫面和暴雨洪水特征调查(4)沿河村落危险区详查(5)涉水工程调查(6)河道断面测量和居民户宅基高程测量(三)工作任务山洪灾害分析评价

在山洪灾害调查成果基础上,以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为对象,完成如下几方面的山洪灾害分析评价任务。(1)沿河村落现状防洪能力评价;(2)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的预警指标分析;(3)沿河村落危险区图制作。(三)工作任务二、成果及数据需求1、沿河居民聚居区防洪现状评价图

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沿河村落、集镇、城镇等防灾对象的现状防洪能力,主要包括成灾水位对应流量的频率分析,以及根据五种典型频率洪水洪峰水位及人口和房屋沿高程分布情况,制做控制断面水位-流量-人口关系图表,分析评价防灾对象防洪能力。2、沿河居民聚居区预警指标

按照《山洪分析评价技术要求》,预警指标分析包括雨量预警和水位预警指标。

雨量预警指标分析内容包括各个预警时段的临界雨量,以及各预警时段的准备转移雨量和立即转移雨量。临界雨量可以采用经验估计法、降雨分析法以及模型分析法3类方法进行分析。也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方法,在分析评价成果报告中,应对方法选择、资料要求、算法流程、分析成果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水位预警指标根据预警对象控制断面成灾水位,推算上游水位站的相应水位,作为临界水位进行预警。山洪从水位站演进至下游预警对象的时间不应小于30分钟。临界水位通过上下游相应水位法和成灾水位法进行分析。3、沿河居民聚居区危险区图

根据5年一遇、20年一遇、100年一遇(或最高历史洪水位,或PMF的最大淹没范围)的洪水位,确定危险区等级,结合地形地貌情况,划定对应等级的危险区范围。在此基础上,基于危险区范围及山洪灾害调查数据,统计各级危险区对应的人口、房屋以及重要基础设施等信息,绘制危险区图。分析评价所需数据:1、沿河村落对象及关联工作底图2、控制横断面测量数据及成灾水位高程3、纵断面测量数据及下垫面情况4、住户人口及住房房基高程5、本地暴雨图集6、本地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方法7、涉水工程相关信息8、转移路线、安置地点信息分析评价所需制图所需外业调查工作重点(1)危险区调查

在防治区内划定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统计相关信息。(2)沿河村落详查包括村落历史洪水、人口分布、房屋分布、经济状况、涉水工程、转移路线、临时转移安置区等。

断面及宅基高程测量包括3个横断面、1个纵断面、受威胁住户房基高程。(3)典型历史洪水调查

按照水文调查规范每县开展3个小流域典型历史洪水调查,用于分析评价成果合理性分析。三、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工作对象和范围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下溪河洪水引发的山洪灾害,不包括滑坡、泥石流和融雪(冰)、工程溃决,大江大河洪水等特殊情况。调查和分析评价对象:山丘区受山洪威胁的村落、集镇、城镇等沿河人口聚集地(居民区)。几个重要概念山洪灾害防治区指《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涉及29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058个县(市、区、旗)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山丘区。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指山洪灾害防治区中山洪灾害频发或灾害损失严重的区域。山洪灾害危险区指经现场调查和分析评价所确定的可能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城(集)镇、行政村(居民委员会)、自然村等居民区范围。在现场调查阶段,由现场调查人员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可能淹没最高水位、地形、河流走向、经验判断等初步划分危险区;对重点防治对象,通过分析评价进一步确定不同等级的危险区。小流域通常是指在山地、丘陵、岗地一个独立完整的集水区,面积一般在200km2以下。特指依据山洪灾害分析评价需要而设定的控制断面以上的集水区或区间流域(计算单元)。沿河村落指山洪灾害防治区内山洪灾害频发或灾害损失严重的沿河居民聚居区。成灾水位成灾水位指居民聚居区内发生山洪灾害的最低水位,当实际水位超过此水位时就会成灾。调查时以河道控制断面处的水位表示。根据防治区地形条件、沿河村落、集镇和城镇等保护对象位置与高程分布、历史洪水淹没情况等,结合现场调查,综合分析确定评价对象的成灾水位。行政区、防治区、重点防治区、沿河村落、危险区关系

干流村落4行政区划支流防治区重点防治区沿河村落村落1村落2村落3危险区危险区危险区成灾水位沿河村落居民住房位置与河流水位、成灾水位的关系示意图但居民住房和水位都是空间变化的,无法由一个断面的水位来判断其他断面上的居民户是否被淹。一般采用平行于水面线(或河道纵断面)的斜面来概括。获取沿河村落发生山洪灾害的最低洪水位(流量),即成灾水位,为预警指标的确定提供依据。获取最高历史洪水位(或百年一遇水位)下沿河村落居民人口、住房的淹没范围,即危险区图。历史最高洪水位成灾水位淹没300人50座淹没800人120座水位人口成灾水位流量致灾流量重现期5~20年一遇<5年一遇20~100年一遇

>100年一遇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危险区其它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水位人口关系、成灾水位流量关系示意图危险区的确定根据区域地形地貌、沟河分布、居民点情况,现场查勘洪水痕迹,走访农户,调查历史最高洪水位或最高可能淹没水位,综合分析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类型、程度及影响范围,调查成灾水位。定性确定村落、城镇中受山洪威胁的区域,在工作底图上实地标绘危险区范围。选择塘(堰)坝、桥梁、路涵等调查对象的原则是:在洪水期间,因杂物阻塞等原因会造成水位抬高,淹没上游居民区;或因工程溃决威胁下游居民区安全的工程必需调查。四、调查关键环节与重点内容山洪灾害调查有两条主线:行政区划和水系(流域)按行政区划的隶属关系,可分级填报县、乡、村、组各级政区的社会经济信息,并结合规划、历史山洪灾害、山洪灾害防治已有成果,确定山洪灾害防治区和重点防治区对应的沿河村落,在此基础上按技术要求调查防治区、沿河村落的具体情况。沿水系和流域摸清山洪灾害防治区内小流域的地形地貌、水文特征、调查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所需的水文气象信息。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水系(流域)代码和拓朴关系,以及行政区划代码和水系(流域)代码的空间关联关系是调查评价数据库各类表的逻辑基础,各地务必高度重视,确保其完整和正确。汇集县乡镇行政村危险区自然村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库(水电站)堤防水闸桥路涵塘堰坝历史山洪灾害水文气象资料山洪灾害调查成果数据库水系小流域调查工作流程图和数据流向自动监测站出口位置和关注点无线预警广播简易雨量站简易水位站小流域基本信息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关联行政区划基本情况防治区基本情况危险区基本情况重点防治区居民户情况沿河村落、城(集)镇河道断面山洪灾害调查内容基本情况和位置分布非工程措施建设成果统计历史山洪灾害水文气象资料收集小流域及基础数据核对涉水工程基本情况历史最高洪水位、成灾水位、危险区需防洪治理山洪沟控制断面测量洪痕调查(河道断面测量)居民沿高程分布情况山洪灾害调查须基于两个条件来开展基础数据和工作底图现场数据采集终端软件。标尺GPS数码相机终端软件内业调查调查表表号名称1、防治区名录表A01行政区划名录2、社会经济调查表A02企事业单位名录表A03行政区划基本情况表表A04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表表A12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表A13居民家庭财产分类对照表表A14住房情况典型样本调查表表A15居民住房类型对照表3、非工程措施成果统计表A07自动监测站统计表表A08无线预警广播统计表表A09简易雨量报警器统计表表A10简易水位站统计表4、历史山洪灾害调查表A05历史山洪灾害调查表5、涉水工程统计表A11涉水工程数量统计表6、需防洪治理山洪沟调查表A06需防洪治理山洪沟调表7、水文资料收集表E01~E06测站暴雨统计表、水文站年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降雨量摘录表、日水面蒸发量表、测站一览表8、水利普查资料利用表D01防治区水库工程调查表表D02防治区水闸工程调查表表D03防治区堤防工程调查表外业调查调查表表号名称1、防治区基本情况核查表B01防治区基本情况调查表2、危险区调查表B02危险区基本情况调查表表B03企事业单位调查表3、山洪沟调查表B04需防洪治理山洪沟基本情况调查表4、小流域核查小流域基本情况表5、涉水工程调查表B05塘(堰)坝工程调查表表B06路涵工程调查表表B07桥梁工程调查表6、沿河村落和重要集镇现场详查表B08沿河村落居民调查表表B09重要城(集)镇居民户调查表7、历史洪水调查历史洪水调查表8、断面测量和居民户高程测量表F01村落所在沟道纵断面测量成果表表F02村落所在沟道历史洪痕成果表表F03村落所在沟道横断面测量成果表

编制核对乡镇、行政村、自然村(村民小组)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在工作底图上标注位置。行政区划要求填报到自然村。

根据前期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情况,综合确定山洪灾害防治区和重点防治区。

内业调查工作内容内业调查表A01行政区划名录本次调查以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用行政区划代码(省、市、县、乡、行政村五级行政区划代码已编入工作底图)为基础。各地需要对行政村及以上行政区划名称和行政区划代码进行核对修改,对自然村(组)填写名称、标注位置、统一编码。对于行政区划有变动的,例如行政区划合并、拆分、权属调整,则需要根据根据现行的政区划名称和行政区划代码进行填报。

在工作底图上标绘山洪灾害防治区的城(集)镇、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居民委员会)、自然村(村民小组)位置和居民区范围。当居民居住分散时,可以分开来标绘。对小于10户的散户居民区也可分开来标绘。表A02只调查防治区内受山洪威胁单位;在工作底图上标注单位位置。

学校、医院、养老院、幼儿园等重点单位不能遗漏。

企事业单位的调查范围为常驻人口10人以上。

以乡镇为填报单位,收集整理乡镇下辖的行政村(居民委员会)、自然村(村民小组)等各级政区基本情况表,包括行政区划代码、总人口、户数。

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填报到乡镇。

以乡(镇)或行业主管部门为填报单位,统计整理防治区内企事业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单位类别、组织机构代码、在岗人数、驻地的行政区划代码。此表内业选填

统计整理历史山洪灾害情况,重点是建国以来发生的山洪灾害,确保不遗漏发生人员伤亡的山洪灾害事件。整理每次洪水的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和范围、灾害损失情况(表A05)。内业必填表,并完成地图标绘。

对于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典型场次洪水,需要按《水文调查规范》进行历史洪水调查。平均每个县调查的典型流域不少于3个,每个流域历史洪水调查不少于1场次。

历史洪水调查对无资料地区分析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建议由水文部门进行调查,或收集已有符合要求的调查资料。由市级组织水文单位与外业调查同步开展。

统计需防洪治理山洪沟数量,将需防洪治理山洪沟所危及的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居民委员会)、自然村(村民小组)及山洪沟的空间位置标绘在工作底图上。可根据调查和分析评价成果确定需治理山洪沟,填写汇总表。

调查统计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平台的自动监测站点,包括自动雨量站、水位站、水文站、气象站等;调查统计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的无线预警广播站、简易雨量站、简易水位站等,整理监测预警站点和设备的基本信息(表A07~A10)。将站点的位置标绘在工作底图上。表A07自动监测站统计表按《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SL323-2011)中测站基本属性表(ST_STBPRP_B)的要求,此表有省级调查下发各县。站点的位置标绘在工作底图

收集防治区内第一次水利普查的有关水利工程成果,主要是水库、水电站、水闸、堤防等工程相关表格数据,包括水利普查的表P201、P202、P203、P206(附录2中表D01~D03),将工程位置标绘到工作底图上。若水利工程有照片的可直接通过现场采集终端软件上传照片。

统计需要现场调查的对沿河村落防洪安全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涉水工程数量,主要是塘(堰)坝、桥梁、路涵等。此表内业不填1.县(区、市、旗)名称栾川县2.县(区、市、旗)代码410324000000指标单位数量3.基本情况

3.1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平方公里24773.2乡(镇)个数个143.3村民委员会个数个2083.4年末总户数户963483.5其中:乡村户数户773403.6年末总人口万人343.7乡村人口万人303.8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人291323.9乡村从业人员数人2066033.10其中:农林牧渔业人884833.11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特283.12固定电话用户户240004.综合经济

4.1第一产业增加值万元1238554.2第二产业增加值万元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1500584.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万元1799894.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万元6176584.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万元3640315.农业、工业及投资

5.1粮食总产量吨682425.2棉花产量吨85.3油料产量吨4555.4肉类总产量吨7692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个675.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现价)万元5.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万元7848356.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

6.1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人187836.2小学在校学生数人260546.3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床11916.4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个146.5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床1863表A12社会经济情况表

各县根据国家统计局《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2012年度报表内容,整理填写社会经济情况表(表A12)制定居民家庭财产类型和住房类型调查分类标准(1)居民家庭财产分类利用各省统计部门《农村住户调查方案》和《城镇住户调查方案》2012年度的抽样家庭作为本次分类样本;5.防治区基本情况调查按全省或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区域,将典型户样本按家庭财产价值由高到低排序,按样本总数的20%、50%、80%比例划分为4类,以区分居民财产价值类型。可委托统计部门制作此表。1.县(区、市、旗)名称**县2.县(区、市、旗)代码41003.居民财产类型Ⅰ类Ⅱ类Ⅲ类Ⅳ类4.样本排列比例(%)≤20%20%<~≤50%50%<~<80%

≥80%5.居民财产类型价值区间(万元)≥4040~1818~9<9备注:居民财产分类Ⅰ~Ⅳ类按财产由高到底的顺序。填表人:张**联系电话:138*********复核人:李**

审查人:王**填表日期:2013年11月24日表A13

居民家庭财产分类对照表(2)住房住房分类按县将具有代表性的农户主要住房按结构形式、建筑类型和造价划分为4类。分类以结构形式为考虑的首要因素,然后考虑建筑类型和造价,以使得出来的住房分类能适当反应房屋对洪水的抵抗能力。对每一类住房选择不少于3户进行典型样本现场调查,收集住房结构形式、建筑类型、地基情况、建筑面积、工程造价等信息,绘制住房平面图,拍摄住房照片。栾川县(区、市)县(区、市)代码:4103241.居民财产类型Ⅰ类Ⅱ类Ⅲ类Ⅳ类2.样本排列比例(%)≤20%20%<~≤50%50%<~≤80%>80%3.居民财产类型价值区间(元)150510~2359021480~1087010860~63606290~1850栾川县居民家庭财产分类对照表省级调查整理后下发工作成果内业调查调查表表号名称1、防治区名录表A01行政区划名录2、社会经济调查表A02企事业单位名录表A03行政区划基本情况表表A04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表表A12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表A13居民家庭财产分类对照表表A14住房情况典型样本调查表表A15居民住房类型对照表3、非工程措施成果统计表A07自动监测站统计表表A08无线预警广播统计表表A09简易雨量报警器统计表表A10简易水位站统计表4、历史山洪灾害调查表A05历史山洪灾害调查表5、涉水工程统计表A11涉水工程数量统计表6、需防洪治理山洪沟调查表A06需防洪治理山洪沟调表7、水文资料收集表E01~E06测站暴雨统计表、水文站年流量表、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降雨量摘录表、日水面蒸发量表、测站一览表8、水利普查资料利用表D01防治区水库工程调查表表D02防治区水闸工程调查表表D03防治区堤防工程调查表

为了建立调查对象与工作底图及小流域之间的空间关系,需要在工作底图上标绘的对象列表如下:序号标绘内容备注1行政村、自然村(散户)名称和位置

2山洪灾害防治区城(集)镇、乡、行政村、自然村(组)居民区范围

3山洪灾害防治区企事业单位名称和位置4历史山洪灾害发生主要地点5需采取防洪工程治理措施的山洪沟及保护的村庄、集镇空间位置6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站点位置7水库工程、水电站工程、水闸工程、堤防工程位置

标绘对象说明1)外业调查阶段根据现场目测、走访和辅助测量工具获取调查对象信息。2)外业调查的主要工作有在工作底图上标注调查对象位置和范围、填写调查对象信息表、拍照片。3)如无特别说明,在工作底图上标注调查对象位置时,要求平面相对误差不超过10m;拍摄能照片时,分辨率要求像素不小于800×600,不大于1600×1200,每个对象照片不超过5张。外业调查防治区基本社会经济情况调查(表B01)a)以自然村落为单元,调查基本社会经济情况。拍摄能反映自然村落概貌的满足分辨率要求的照片。对于小于10户的散户居民区,与所属的行政村(居民委员会)或者是最近的自然村一同调查。表B01与表A03相对应。此部分内容由采集终端自动关联生成。若现场调查与内业的有变化,需修改。此部分为按省或区域的居民财产和住房进行分类(详见表A13、表A15),在现场调查时,只填写每一类对应的居民户数和住房数。危险区基本情况调查表(表B02)选填

现场查勘洪水痕迹,走访农户,调查历史最高洪水位或最高可能淹没水位,合理确定受山洪威胁的区域,在工作底图上标绘危险区范围,调查并标注成灾水位。在工作底图上标绘各危险区的转移路线和安置点。b)以行政村为单元,调查防治区内的受山洪威胁的企事业单位情况,拍摄能反映单位概貌的满足分辨率要求的照片存档。并将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医院等山洪防治重点单位标注在工作底图上。企事业单位调查表(表B03)表B03与表A02相对应。此部分内容由采集终端自动关联生成。若现场调查与内业的有变化,需修改。小流域基础信息核查1)对划分的小流域命名。2)小流域节点位置修改意见。(根据分析评价需要进行核对)3)对小流域土地利用分类成果现场核查。

对划分的小流域,如果流域内发生现势性变化,如修建水库、水闸等水利工程设施,改变了河道的汇流特性,需提出出口位置修改建议。此外,如果流域内有重要村落、重要设施等洪水分析关注的对象,应设置关注节点,以便做洪水分析时划分集水区。需防洪治理的重点山洪沟基本情况调查a)在内业调查(表A06)的基础上,开展需防洪治理的重点山洪沟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山洪沟名称、所在行政区、集水面积、沟道长度、沟道比降、防洪能力现状、已有防护工程长度、影响对象、建国以来主要山洪灾害损失情况、治理措施(表B04)。b)将需防洪治理山洪沟河道位置及受保护的村庄、集镇范围标绘在工作底图上。本项工作是为后期山洪灾害防治储备基础资料,各地可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填报。涉水工程调查a)重点调查防治区内对沿河村落行洪安全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塘(堰)坝、桥梁、路涵等工程。选择塘(堰)坝、桥梁、路涵等调查对象的原则是:在洪水期间,因杂物阻塞等原因会造成水位抬高,淹没上游居民区;或因工程溃决威胁下游居民区安全的工程必需调查。b)现场将工程位置标绘在工作底图上,位置标绘相对误差要求不超过10m。c)对工程主体拍摄满足分辨率要求的照片存档,照片应能反映工程主体与周边地形的关系,反映工程的主体结构尺寸。拍照片的时候,在涉水建筑物旁竖一个不小于2米长的标尺,以便能根据照片中的标尺估计建筑物的大概尺寸。每个调查点照片不超过3幅。塘(堰)坝工程的调查范围是:塘坝的容积限制为1万m3以上,10万m3以下;堰坝的坝高限制在2m以上。在工作底图上标绘工程位置塘(坝)工程标绘路涵工程标绘桥梁工程标绘沿河村落现场详查

沿河村落现场详查内容,在一般防治区调查基础上增加了河道控制断面测量、洪痕调查、危险区居民户宅基高程测量和居民户人口调查,为分析评价提供基本资料。

应保证成灾水位、洪痕、河道形态、糙率、水面比降(或纵断面)、有效过水断面等主要数据调查、测量的准确性,这些数据直接影响分析评价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影响沿河村落安全的河道进行控制断面测量,以满足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计算、防洪现状评价、危险区划定和预警指标分析的要求。控制断面测量成果要反映河道断面形态和特征,标注成灾水位和历史最高洪水位等。测量沿河村落危险区内所有居民住房位置和宅基高程,用于分析评价不同洪水级别的影响人口。河道断面测量及居民住房位置和高程测量

测量成灾水位和历史最高洪水位。在河道断面测量阶段,将沿河村落现场详查阶段标志的成灾水位位置和历史最高洪水位位置,测量出经纬度坐标和高程,并转化为控制断面上的成灾水位和历史最高洪水位。每个河道横断面应不少于8个能反映河道特征的特征点,具体如下:左右岸断面边界点,边坡陡变点,常水位线,历史洪水位淹没点,河滩点,深泓线点(或河底点)。居民住房位置和高程测量1)

对沿河村落居民户住房位置及基础高程进行测量,测量范围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可能淹没水位)以下的居民住房。2)沿河村落居民户住房位置及高程测量与河段内各组纵横断面河底高程测量同步进行,采用同一坐标系统和高程系。3)每座住房测量一个代表坐标点(平面坐标和基础高程)。居民户宅基高程测量和居民户人口调查借用表B08填报。外业调查调查表表号名称1、防治区基本情况核查表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