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

3、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2、师生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

一、围绕单元大主题,明确学习任务

1.情境导入

这节课,我们沿着上节课的学习继续去“追寻百年不变的爱国心”,让我们从上节课古代诗人的爱国情,走到近现代,去感怀伟人

身上的爱国情。

2.揭示课题

借助字典义项,理解课题

3.明确任务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了解少年周恩来的主要事迹、说说

你对他的评论,完成这张展览海报。

4.词语教学

第一组:读音易错字词

(1)开火车领读词语,读正确的全班跟读。

(2)根据语境选择多音字“模、背"读音,理解“背着”意思。

第二组:同“振"不同义

(1)出示句子。

(2)出示字典义项,选一选两个“振”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二、任务一:说一说,把握人物主要事迹

(一)试错激趣

预习得都很不错,谁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少年周恩来主要事迹?

看来说说主要事迹有点难、有点复杂。别着急,让我们来梳理。

(二)发现主要人物

1.读课文,梳理课文主要信息

课文写了周恩来哪几件事呢?放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每一件

事情的时间、地点及相应的人物。

2.汇报,形成表格

3.梳理表格,说发现

(1)发现文章写作顺序

(2)发现主要人物

(三)学习“主要人物+事件"的方法

1.学方法把握第一件事

今天老师要教给你们一个把握故事主要内容的新方法“主要人

物+事件”。主要人物毫无疑问是周恩来,事情就是“干什么"。抓住

周恩来干了什么,把每件事的主要内容说清楚说明白。

(1)根据学习提示自主学

(2)借选择,巧辨析

2.用方法,把握第二、三件事

3.借表格信息,说清楚每件事

4.串联多件事,完成海报“人物事迹”

(1)明晰两种顺序:你是从起因说到结果的顺序或是按先说结果,

再说原因的顺序。

(2)选择一种顺序,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之所

以……是因为……”练说。

(3)完成海报“主要事迹"一栏。

三、任务二:品一品,走进人物内心

(一)寻找“中华不振”

1.默读11—17自然段。划出具体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

2.交流汇报,出示相关语段

(二)听到“中华不振”

1.引读句子。

在奉天上学的时候,伯父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

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

2.情境理解“疑惑不解"

如果你是少年周恩来,你会产生哪些问题?

3.伯父没有回答少年的疑惑,只说了四个字“中华不振”。

(三)看到“中华不振"

1.引读语段:

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

的女人。

2.关注同一事件不同人物

请抓关键词说说谁的表现让你强烈感受到中华不振。和同桌交流

分享自己的理由。

3.交流要点

妇女:原本指望撑腰——训斥

中国巡警:不但不——反而

围观的中国人:紧握拳头——只能劝慰

3.小结:不幸的妇女原本指望的,和实际得到的;中国巡警原本应该要做的,和现在所作的;围观的中国人原本心中想做的,和他表

现出来的,截然不同,他们的表现都在告诉我们——中华不振啊!

4.情感朗读

5.拓展资料,深刻感悟“中华不振”。

6.揣摩心理:这一幕幕周恩来将听在耳里,看在眼里,此时的他心

里会想些什么?

四、任务三:评一评:人物精神

1.于是在修身课上,他立下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位少年,你会怎样评价他?

句式:这少年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