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1页
黑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2页
黑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3页
黑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4页
黑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I页摘要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企业不断“走出去”等对外贸易政策的完善,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农产品出口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限制以及相关政策不够深入等问题,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因此,通过对当前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因素进行理论研究,根据其问题的形成原因,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发展概况做了简要解析,并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现状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是农产品出口的规模现状、农产品出口的结构现状和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得出出口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出口规模不稳定、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和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过于集中三个方面的问题。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主要从加强农产品出口建设、调整贸易结构、坚持多元化出口方向、积极应对当前疫情和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政策建议五点提出了优化方案。希望通过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外贸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外贸水平有所帮助,对于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外贸出口有所借鉴。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对策分析第第Ⅱ页AbstractInrecentyears,asHeilongjiangcompaniescontinuetoandotherforeigntradepolicies,Heilongjiangagriculturalexportshavemadeconsiderableprogressinbothquantityandquality.However,intheprocessofagriculturalexports,becauseofitsownrestrictionsandrelatedpoliciesarenotin-depthandotherissues,Heilongjiangagriculturalexportsintherapiddevelopmentofthesametimefaceavarietyofchallenges.Therefore,throughthetheoreticalresearchonthefactorsaffectingtheexportofagriculturalproductsofHeilongjiang,accordingtothecausesofitsproblems,thispapermakesabriefanalysison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productsinHeilongjiang,thepaperalso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Heilongjiangagriculturalexportsfromthreeaspects:Thescaleofagriculturalexports,thestructureofagriculturalexportsandthemainexportmarkets.Itisconcludedthattherearethreeproblemsinexport:theinstabilityofexportscale,theunreasonablestructureofagriculturalexporttradeandtheexcessiveconcentrationofagriculturalexportcountries.ThispaperanalyzesthefactorsinfluencingtheexportofagriculturalproductsfromHeilongjiang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optimization.Thispaperputsforwardtheoptimizedschemefromfiveaspects:Strengtheningtheconstructionofagriculturalproductsexport,adjustingthetradestructure,persistingindiversifiedexportorientation,activelydealingwiththecurrentepidemicsituationandthetradefrictionbetweenChinaandtheUnitedStates.ItishopedthatthestudyontheforeigntradeofagriculturalproductsinHeilongjiangHeilongjiangwillbehelpfultoimprovethelevelofforeigntradeofagriculturalproductsinHeilongjiang,andwillbeusefulfortheforeigntradeofagriculturalproductsinotherregions.Keywords:Heilongjiang;agriculturalexports;policyanalysis目录TOC\o"1-3"\h\u摘要 ⅠAbstract Ⅱ一、绪论 页绪论研究背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个国家的外贸水平得到极大的发展,原本在各个企业主要针对于国内市场而展开竞争。现在全球作为一个大市场,各个企业也已经以全球为目标组织生产,开展竞争。而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要依靠各个产业的发展,提高各个产业的外贸发展水平。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而黑龙江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农产品外贸对其也十分重要。而在当前黑龙江省农产品不仅仅要面对国内的挑战,也要积极参与国外的竞争,所以研究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十分重要。在此背景下,研究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外贸问题不仅仅能够促进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也能够为其他省份提供经验借鉴、促进其他省份乃至全国的农产品外贸发展。研究目的及意义1.研究目的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粮油等多种农产品产量均在全国名列前茅,理应在农业生产和贸易方面做出相应贡献。近来黑龙江省省政府出台了一项关于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决策:黑龙江省要在国内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是在全国区域经济竞争大格局中对黑龙江省基本省情的清醒认识,是对黑龙江省比较优势的准确把握,表明了我省坚定不移地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的坚强决心。鉴于我省人口众多、人均土地拥有量少的具体省情,已经无法通过增加土地资源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只能依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来提高。而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贡献率也仅有49%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文章将在更进一步明确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措施。2.研究意义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畜牧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我国粮食、油料和蔬菜以及各种肉食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区域之一。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一直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把加快发展农业经济放在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位置。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农产品市场,黑龙江省要想抵抗外来竞争且进一步发展自身农业经济,就必须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优势、把目光转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这对实现黑龙江省由“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餐桌”的“三步走”战略的意义非同寻常。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全国各农产品出口省市中的地位却仍名落孙山,与其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而且随之而来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以保护世界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名义,纷纷设置形式多样的贸易壁垒。由于黑龙江省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和质量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出口贸易严重受阻,这些问题同时也涉及到黑龙江省千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提升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增强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增加黑龙江省农民收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崛起具有重要意义。(三)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综述在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进行研究方面,主要有詹姆斯豪克和里德,詹姆斯豪克,在其著作《农产品贸易政策原理》中,系统地阐述了农产品贸易政策的理论,同时也为农产品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支柱;里德在其著作《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主要以环境、贸易协定、技术壁垒、汇率等为主线,讲述了目前国际贸易制度的变化,尤其是对美国农业政策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深入且全面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打下了一定的基础[1]。DavidBlandford、StefanTangermann(2021)对全球农业和贸易政策的当前问题对将有助于全球农产品市场未来形态的事项提出了权威观点。由一批来自不同背景的杰出和全球领先的农业经济学家组成,书中涉及的领域包括欧盟和美国的农业政策,农业支持及其效果分析、美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粮食安全分析、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的含义以及地理标志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关性。在尾注中讨论了COVID-19大流行对农业贸易政策的影响。揭示了农业经济学界一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2]。2.国内文献综述目前我国研究农产品外贸问题,基本上都是从农产品贸易的某一方面开始,开展调查研究。\t"/kns8/defaultresult/_blank"周美紫(2020)《\t"/kns8/defaultresult/_blank"中国与美国的农产品贸易关系比较研究》近几年中美贸易总体呈现的是美国对中国高逆差的状态,而双边贸易中最特殊的农产品贸易却是中国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本文通过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进行测算,探究中美农产品贸易关系,发现中美贸易的互补性要大于竞争性,两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要弱于美国,在此针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也给出少许建议[3]。\t"/kns8/defaultresult/_blank"刘艺卓(2021)分析日美农产品关税、贸易和在《日美贸易协定》中降税情况的基础上,采用GTAP模型定量分析《协定》实施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协定》的实施将对我国农业总体发展产生一定冲击,日美相互减免农产品关税将带来一定程度的贸易转移效应,尤其对我国出口日本的蔬果和畜产品影响尤为明显。结合我国自贸区谈判和农业发展情况,本文提出积极推动多双边农业谈判、培育出口竞争优势、借鉴日本经验灵活处理农产品降税、利用自贸试验区积极对接农业国际规则等政策建议[4]。\t"/kns8/defaultresult/_blank"朱晶(2021)在《\t"/kns8/defaultresult/_blank"新冠肺炎疫情下进口限制措施对农业贸易的影响与思考》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带来强烈冲击。然而部分国家借疫情之名,实施保护主义,阻碍了全球农产品的正常流通。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疫情期间全球农产品进口限制措施,发现一些国家为应对疫情冲击和保护本国农业生产所采取的部分进口限制措施,并不符合《非关税措施的国际分类》《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和《实施动植物卫生和检疫措施协定》(《SPS协定》)中相关条例,具有较强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其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商榷。根据以往经验,贸易保护主义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此次由于疫情引起的全球危机,反而会加剧全球农业经济和贸易的萎缩。受进口限制措施的影响,中国农产品贸易也呈现出大幅下滑态势。鉴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发展,加之逆全球化声浪的不断提高,各国应加强合作,在满足合理诉求的情况下,对农产品贸易采取限制程度最低的措施,保障全球农产品贸易畅通[5]。通过对以上各种国内外文献有关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的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研究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以实证分析方法居多,而本文主要通过各种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加以总结和论述。国内外研究文献中,众多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影响因素比较相近,综合河南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具体情况,得出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不足的关键问题;并结合各种实际影响因素,(四)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立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描述。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主要概述了对农产品出口和对外贸易进行了概念界定,描述了农产品出口和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对本文将用到的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黑龙江省农产品外贸现状及问题分析。从总量规模,品种结构,贸易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和总结目前黑龙江省农产品外贸发展现状;从出口农产品结构单一,传统品种比重过大,出口市场过分集中,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基础薄弱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黑龙江省农产品外贸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外贸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精深化,培育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群,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完善多层次的农产品出口政策体系,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贸易,建立农产品现代化物流,优化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强化农产品出口促销服务和信息服务,健全农产品出口服务体系,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壮大农产品贸易主体等多个方面为黑龙江省农产品外贸发展提供对策建议。第五部分为总结与展望。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外贸出口的现状概括以及对未来的展望。2.研究方法本文对于农产品外贸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充分借鉴已有的农产品外贸成果,针对当前黑龙江省农产品外贸的发展现状,充分考虑到黑龙江省和农产品的自身特点,来分析与研究其成因。图示和统计数据分析法。文章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数据的支撑。本文通过广泛阅读各种著作、期刊和网络资源、搜集各类统计年鉴数据、以及到黑龙江海关和黑龙江省检验检疫局查找数据等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情况、出口情况和农产品竞争优势情况所需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制成图示和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法。文章通过大量的搜集、阅读和整理各种统计资料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历年的统计数据以及各种国内外文献理论进行系统地比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提出了系统的研究。二、相关理论概述(一)农产品范围的界定对于农产品的分类问题国际上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世界贸易组织拟定的《世界贸易发展报告》把国际贸易涉及的全部农产品分为十三大类,其中包括蔬菜、水果、产品、动物和动物食品、饮品和酒精饮品、咖啡和可可及其制成品、茶叶、烟草、植物和花丼等。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将农产品统计数据分为大类,分别为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林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和水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这种分类方法划分的种类较少且尚未细化使得农产品定义相对狭窄。不同国家海关对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统计时会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和使用不同的产品类别划分方法[6]。国际上较为认可的农产品划分细则主要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目录》(和《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为依据,并将其作为国际贸易统计报告和数据分析的共同基础[7]。(二)理论基础1.偏好相似理论1961年林德(S.B.Linder)在《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方面寻找贸易的原因。他认为,要素禀赋学说只适用于解释初级产品贸易,工业品双向贸易的发生是由相互重叠的需求决定的[8]。林德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及贸易量的大小决定于本国的需求偏好,而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这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原因:一种产品的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条件,换句话说,出口只是国内生产和销售的延伸。企业不可能去生产一个国内不存在扩大需求的产品。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高收入国家对技术水平高、加工程度深、价值较大的高档商品的需求较大,而低收入国家则以低档商品的消费为主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所以,收入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两国需求结构或偏好相似程度的指标。例如高尔夫球在欧美是普及运动,但在发展中国家却不是代表性需求。如果两国之间都有共同需求品质的情形,我们称存在重叠需求。两国消费偏好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越接近,或者说需求结构重叠的部分越大。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的商品,两国均可进口和出口。偏好相似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两国的贸易流向、流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需求结构越相似则贸易量越大;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9]。2.新贸易理论产品差异化的表现实际上是竞争优势不同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产品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技术的不同而达到;而通过规模化生产、差别化管理也能够产生产品的差异化表现,从而形成产品的竞争优势[9]。产品的差异化表现能够表明其产品的竞争优势,能够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增加收入。而且这种产品差异一般情况下都代表自己产品的优势和特点,是自己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标志[10]。产品优势的持续保持可以通过企业的不断研究和开发来进行,所以良好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于保持竞争优势特别重要。MichaelPorter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有五个方面的表现:产业竞争者;产业的潜在进入者;产业产品的替代者;产业产品资源的提供者;产业产品的买主。影响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影响产品制造的各种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国外需求、各种需求的具体要求;参与产品制造的上游和下游,包括上游的资源、研发和下游的售后、市场等等;产品制造商的市场营销、企业的目标、文化等软实力。在除了波特提出了影响竞争力的四种要素之外,还有专家学者进行了一定的补充。政府因素,企业的生产活动不得不在政府提供的大背景下来进行,政府的各种行为能够深刻的影响企业的生产活动,从而对企业的竞争进行影响。突发状况,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肯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突发状况的出现和突发状况的解决措施对于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有着深远的影响[11]。三、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现状(一)黑龙江省农产品发展概况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近年来我省大力开辟农产品国际市场,全方位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发展势头。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平原,土地平坦而广阔,作为世界三大优质黑土分布之一的农村地区拥有天然肥沃的黑色土地。并且由于农作物一年一熟,土地休耕期长,有助于土壤保持较高的生产能力。除此之外,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丰富森林资源能够使冰雪消融时间延长;与此同时,森林较高的储雪能力对于农业与林业原料的生长和制造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各种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黑龙江省农产品的种类较为丰富,产量和质量都较为可观。2019年底,黑龙江省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为1467.33万公顷,其中水稻、米等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1421.45万公顷。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为7503.01万吨,连9年位列全国第一,其粮食大省的地位不言而喻。其中,玉米、水稻和大豆产量分别为3940万吨、2664万吨和781万吨。此外,具备高值高效特色的作物种植面积为2104.2万亩,其中大宗蔬菜453.5万亩、鲜食玉米188.9万亩。除此之外,其他作物的生产同样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棚室蔬菜产量117.6万吨,增长20.5%,其中蘑菇产量23.1万吨、木耳产量26.8万吨[12]。(二)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现状1.农产品出口的规模现状黑龙江是我国著名农业大省,其农产品的生产和对外贸易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强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开拓,全方位推动农产品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农产品的出口额自2000年后保持在6亿美元以上,说明黑龙江省农产品的产量较为平稳且有固定的出口市场。2019年,全省农产品出口实现6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继续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速[13]。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有关人士表示,今后将把发展外向型农业作为提升农业产业素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化农产品出口产业区域布局,建设标准化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形成出口优势产业聚集带,大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坚持多元化出口方向,组织企业走出去,通过参加俄日韩等国家农产品参展洽谈活动,进一步拓宽出口渠道,大力开辟农产品国际市场。同时,整合政策、信息、资金、人才等资源,在行业指导、信息分享、政策培训、贸易洽谈等方面优化服务,发展壮大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主体规模。2.农产品出口的结构现状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品种主要有粮食、蔬菜和畜禽、食用油籽、水产品五大类。2020年,全省出口粮食7.05万吨,交易金额实现4081万美元;出口蔬菜类产品23.75万吨,交易金额实现2.11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鲜或冷藏蔬菜22.43万吨、干的食用菌类1597吨;出口食用油籽2万吨,同比增长81%,交易金额实现1616万美元,同比增长42.1%。其中,大豆出口1.58万吨,同比增长193%;出口肉及杂碎4824吨,同比增长4.4%,交易金额实现6235万美元,同比增长15.9%;出口水产品403吨,同比增长88.3%,交易金额实现353万美元,同比增长83.9%[14]。3.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境,由于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的限制,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家集中在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以及美国和部分欧盟国家。其中俄罗斯为黑龙江省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占农产品贸易总额的近一半。农产品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对保鲜和运输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保鲜不当,其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将严重影响其出口。目前,农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为航空运输,但航空运输的运输量有限、费用高,这就提高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过程中的成本,使得黑龙江省农产品的竞争力不强。但采用海运、陆运等运输方式就要解决农产品运输过程中不易保存的问题。因此,黑龙江省应当完善整个物流体系,发展冷链运输技术,以便进一步开拓市场。四、当前黑龙江农产品出口问题分析(一)当前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1.出口规模不稳定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总量虽逐年递增,但是增长率较不稳定,最低仅为-10%左右,最高曾接近15%,由此可见,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增长较为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条件及各种环境调节变动的影响。如图4-1所示。图4-1近十年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额2.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虽然黑龙江省因具有黑土地这一独特资源使得其在农业生产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农产品出口结构方面,黑龙江省主要以蔬菜、粮食、水果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由于科技创新能力较低,在生产加工等技术方面具有局限性,致使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在深加工层次中普遍低于许多国家及国际标准,因此在出口过程中优势不明显,无法形成自身的竞争力,社会认知度较为有限,这都是由于该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3.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过于集中虽然“一带一路”政策持续深入,但黑龙江省的出口市场依然较为集中、有限。就农产品出口市场而言,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地理位置距离较近的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周边国家,这必然使得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容量较小,无法形成多元化的出口途径,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如果在这些较为集中的市场当中出现政治及经济因素的短期变动,就会使其对黑龙江省农产品的需求出现变化;如果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积极做出调整来应对市场突发状况,就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损失。因此,黑龙江省进一步扩大出口市场范围显得至关重要。(二)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分析1.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助力因素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使得政策方面的优势能够推动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在自贸区的建设过程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建设哈尔滨片区有利于形成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全面合作的承载高地和联通国内、辐射欧亚的国家物流枢纽,能够更好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在物流运输方面提高多样性和便利性,大大缩减农产品的运输距离,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从而更好保持农产品的新鲜程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此外,规划中还提到,黑河片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建设跨境产业集聚区和边境城市合作示范区,打造沿边口岸物流枢纽和中俄交流合作重要基地。由此能够实现农业产业的高质量生产,从而有效地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农产品产量稳定增加,通过对表4-1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绝大多数黑龙江省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年份中,农产品出口额也在提高。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充足为其农产品的出口提供了保障,说明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能够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在满足省内及国内需求的同时,能有较为充足的农产品用来对外出口。表4-12011—2020年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额及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美元、万吨年份农产品出口额粮食产量水果产量蔬菜、食用菌产量201169557.005632.9046.64723.83201279861.006212.6054.23789.93201380109.006598.6056.74866.41201489773.007055.1049.11946.15表4-1(续表)2011—2020年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额及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美元、万吨年份农产品出口额粮食产量水果产量蔬菜、食用菌产量201595879.007403.8057.64985.612016586272.007615.8051.86957.44201778583.007416.1053.02687.27201886409.007410.3051.08798.59201991502.007506.8029.47634.40202089256.007402.6030.65715.652.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制约因素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管理水平较低,近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范围内,食品安全问题都处在风口浪尖。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缩短生长周期,普遍存在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情形,因此在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就出现部分质量问题,黑龙江省也不例外。此外,农产品在出口环节通常具有较高的国际标准,农产品出口的检验检疫标准尤为严格,且各国检验标准不统一。因此,在黑龙江省出口的部分农产品中,一些企业及相关部门由于对各种标准不熟悉,存在质量检验标准低于国际质量体系、农产品相关质量立法尚不完善以及农产品出口企业没有充分规范自身的行为等问题,由此对黑龙江省农产品进入其他国家市场造成了不利影响,从而对其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及水平有限,目前由于科学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仍以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投入转化成回报的能力有限,因此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打造的国际知名品牌也寥寥无几。农业科技水平的低下限制了黑龙江省完善农产品结构和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潜力。以初级农产品为主要比重的农产品出口运输量大、对运输技术的要求较高,因其自身的独特性,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难以储存。因此,要想提高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可以从农产品在生产到运输的各个阶段入手提高农产品技术水平。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农产品生产及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2020年以来,外贸企业复工时间推迟,加上检验检疫的愈加严格,使得海关的通关难度不断加大,从而使农产品出口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再加上农产品自身的特殊性,时间因素对于农产品新鲜度的保持具有较大影响。由于当前国际疫情的不确定性,其他国家势必也会对我国农产品的需求产生变化,因此不利于农产品的出口。表4-22019年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额月份累计金额(万元)比上年增减(%)1月506863.31—2月86277-3.51—3月1414231.81—4月1943301.01—5月2508163.41—6月3083664.81—7月3659453.61—8月4569844.91—9月5569488.71—10月6259876.81—11月6958474.11—12月7586943.7表4-32020年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额月份累计金额(万元)比上年增减(%)1月--1—2月74509-13.61—3月140353-0.81—4月2007023.31—5月2607233.91—6月3123091.31—7月3958461.21—8月4789850.81—9月5924681.61—10月6758462.11—11月7584953.61—12月8045982.3从表4-2和表4-3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2020年开始,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黑龙江省1—2月农产品的出口累计金额比2019年同期下降13.6%,虽然可能因为气候或者其他条件的制约,2019年1—2月农产品的出口额比同期也下降了3.5%,但是2020年同去年相比降速尤为明显。2020年1—2月是我国新冠疫情爆发的严重时期,由于疫情的影响,农产品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以及出口交货等方面均出现延迟。在疫情爆发的前期阶段,由于劳动力流动受到制约、企业复工时间延迟等各种防疫措施的影响,农产品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下降,各生产环节不够连贯,经营出现困难;农产品出口企业因运输受到阻碍、出口检验要求更加严格等多重不利影响使得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额大幅下降。2020年3月份以后,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向好以及各地防控应急响应级别下调,黑龙江省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惠农文件,为企业提供复工复产指导、贸易法律咨询帮助、境外参展补贴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的支持。此外,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着眼于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针对农产品出口企业所遇到的困境,从实际出发利用线上新模式鼓励企业尝试线上招商培训,增强企业的对外联络,尽量减少因疫情所造成的损失。4月份黑龙江省的疫情虽小幅度反弹,但是因防控较为及时,农产品的出口额持续回升,并在之后的月份比上一年同期均有所增加。不过,由于国外疫情的不确定性,加上某些国家近期有所反弹,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仍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在国外疫情的反复当中,国外消费者对国外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必然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美国、欧盟等国家近年来也是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因当前疫情严重,美国和部分欧盟国家已经采取一些防控措施,如限制边境、避免聚会集会、关闭公共场所等,形势较为严峻,因此对我国农产品进口需求不可避免地出现减少。如果全球疫情持续、更多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市场出现严重疫情,将会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更大负面影响。因此,从今年国外形势来看,下半年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虽然形势向好,但出口额增长率不会保持较高的水平。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美国分三次发布对原产自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清单,涉及产品累计总金额达5500亿美元,几乎涵盖所有美国进口自中国的产品。2018年6月15日,美国SSTR首张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价值500亿美元,分两个批次生效;同年9月18日,美国公布总价值约2000亿美元产品清单,分两个阶段加征关税;2019年8月15日,发布第三张价值约3000亿美元的商品清单,分两个批次生效。美国首次公布的商品清单中不包含农产品,后两张关税清单中包含HS编码规则下所有章节农产品,加征关税的农产品金额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31%,而2017年中国出口美国农产品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0.27%,加征关税农产品占中国出口美国农产品的71.18%[15]。中国在美国发布加税商品清单后,亦公布了三份反制清单,累计涉及商品总金额为1850亿美元。2018年6月16日,国务院税则委员会公布价值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清单,分两批实施加征;2018年9月18日,中国公布总价值约600亿美元进口产品清单,包含四个附件,税率由5%~25%不等,2019年8月23日,中国公布总价值约750亿美元进口产品清单,加征税率分别为5%和10%两种,分两个批次生效。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首张生效的价值约340亿美元的加税商品清单中涵盖的农产品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6.98%,占中国自美国进口农产品的89.27%,三张清单加征关税农产品累计占中国自美国进口农产品的92.22%[16]。表4-4中国农产品贸易市场结构变化项目主要出口市场(亿美元)日本美国韩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2018年6月—2019年5月105.2178.2950.3453.9831.9524.292019年6月—2020年5月105.9575.6851.6249.8134.6024.94变化金额0.74-2.611.28-4.172.640.65同期比(%)0.70-3.342.53-7.728.282.68如表4-4所示,2018年7月6日中美双方互加关税清单生效以来,2019年,中美双方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出现较大变化。2019年6月—2020年5月,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为782.5亿美元,较同期增加4.6亿美元,同比增幅0.59%;进口总额为1403.4亿美元,较同期增加92.9亿美元,同比增幅7.09%。其中,对美国农产品出口额为75.68亿美元,较同期减少2.61亿美元,同比下降3.34%;自美国农产品进口额为96.65亿美元,较同期减少134.75亿美元,同比减少58.23%。在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均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转移[17]。五、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对策优化(一)加强农产品出口建设市场以“一带一路”和黑龙江自贸区的政策优势为依托,以边境口岸具有对外贸易潜力的县市为重点,充分利用黑龙江省自有的优势农业资源和已有的产业基础,优化农产品出口产业区域布局,更深层次地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形成出口优势产业聚集带,使企业更快捷便利地走出去,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这样有利于黑龙江省农产品企业及时方便快捷地对接国外市场,能够根据国际市场动态实时调整产业结构,从而有利于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快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有利于使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和运输的各个环节得到便利,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能够更加方便地同其他国家开展农业合作,从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和产业融合,更好地推动黑龙江省农产品的生产水平和生产结构的转变;此外,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能够大大缩短生产和运输的距离,减少成本,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产业的集中化、规模化。1.重视外贸农产品生产加工黑龙江省目前的农产品外贸基地还处于初步筹建状况,对于农产品外贸的帮助还不够,还无法满足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外贸发展的作用。但是,外贸农产品基地的作用和对于提高农产品外贸水平的帮助不容小视。面对当前国际市场要求较高农产品的质量的背景下,外贸基地能够按照国际标准来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临时替代政府的作用对于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进行保障。外贸基地一方面对农业科技进行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标准;一方面稳定农户和加工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加分散的农户或者企业集中起来,来共同面对国际市场的风险和挑战。因此,黑龙江省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外贸基地的建设,鼓励和支持外贸基地按照国际标准来进行农户的生产和企业的加工,而且为黑龙江省外贸农产品出口的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一个平台来共同交流,共同发展。以此,来保证出口农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标准。2.重视行业领导力企业的带头作用黑龙江省农产品外贸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具有行业领导力的大型农业外贸出口企业。因此,黑龙江省政府应该积极引进一大批资金雄厚、科技力量强的农产品外贸企业或者在本土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外贸企业,以此来带动众多的农产品种植小户和小型加工企业,形成外贸产业集群来对整个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外贸进行资源整合,形成规模集群效应,增加集体的农产品竞争力,占领国际市场。黑龙江省农产品外贸的发展要加强企业和农户的合作力度,稳定好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用企业来带动农户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企业按照国际标准来对各个农户下达种植任务,对达到标准的农产品进行无条件收购,稳定了农户的种植需求,免除农户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农户销售难,让农户一心一意忙种植,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和农产品的标准;同时,也能够保障了农产品的供应,保证了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农产品加工企业则在良好的农产品原料的基础上,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加工,延长生产链,增加科技附加值,保证国际竞争力,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此外还有畜牧业的龙头企业代表正大集团,其现代肉鸡综合加工项目于行业领导力企业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政府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外贸龙头企业的发展,用龙头企业来带动农户增收和社会发展。政府就应该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内国外环境,保障其发展,协调好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进行资金投入,鼓励机器的更新换代,重视科技的投入、延长产品价值链,提高产品价值;同时,当这些企业遇到了国际市场的问题时,应该帮助它们解决问题,提供政策性的帮助。(二)调整贸易结构1.把握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农产品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黑龙江省农产品声誉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应着眼于国际市场的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国际质量体系的了解,尤其要充分满足俄罗斯、韩国、日本等主要出口国家的质量要求。此外,政府及生产企业应当从环境源头整治农产品质量问题,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改善水源环境。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应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加大对环境破坏的惩治力度;并且提倡政府给予企业适当补贴,通过引入先进设备,改进生产加工基础环境设施,提高农产品质量,逐步达到绿色食品标准,促进农产品生产由“量”到“质”的改变。除此之外,黑龙江省应当加大力量培育以出口为导向的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着重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目前,黑龙江省通过打造外向型经济,瞄准国际市场标准,已培育出哈尔滨“高泰”、绥芬河“蓝洋”、宁安“新农”、青冈“赛美”、桦南“恒源”、兰西“中舜”等一批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产品优势特色的农产品出口品牌,对于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18]。因此,在已经形成部分农产品出口品牌的基础上,黑龙江省农产品企业不仅要进一步拓宽已有品牌的销售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而且要利用黑龙江省自有的农业优势,打造更多农产品国际品牌,增加农产品出口额。2.引进科学技术提升农业水平加强人才和科学技术投入有利于黑龙江省农产品结构的升级和转换。黑龙江省应充分发挥自身的高等教育优势,通过政府补贴等相关优势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投入到新农业产业当中。当前,黑龙江省人才流失严重,科技人员的年龄普遍较高,其拥有的技术已经不适宜当前新农业发展的要求;此外,由于当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所在的区域大多位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因此政府要增加对人才的投入,为他们的科研和生活环境提供充足的保障,从而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年轻人才为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同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联系,为相关农业专业的高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实现产、学、研协调发展。除此之外,农产品生产企业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设备,提高农产品科技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充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产品进一步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由此,应该从黑龙江省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本省的优势农产品,对蔬菜、水果以及各种粮食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如蓝莓以及各种蔬菜果干的生产,打造富有本省特色的新型农产品,逐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科技化。(三)坚持多元化出口方向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境,同国外交流较为方便。基于此自然优势,黑龙江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应该通过积极参与同俄日韩等国的农产品贸易参展洽谈活动,进一步拓宽出口渠道,大力开辟农产品国际市场。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当牵头组织各种农产品交流活动,如近几年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黑龙江省稻米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2020年10月18日至22日在哈尔滨市举行的第三届大米节以“稻米飘香世界”为主题,与第八届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合办,国内外相关代表、参展商、采购商参加品评品鉴、展览推介、稻米论坛等活动,有利于促进黑龙江省稻米的交流与品牌推广,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营销方式,为黑龙江省稻米的推广提供了动力[19]。此外,政府应整合政策、人才、信息、资金等各类资源,坚持多元化出口方向,不断推进与其他国家农产品生产、市场开发以及对外经贸合作,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从而发展壮大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总体规模。(四)积极应对当前疫情当前国外严峻的疫情给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在把好国门、严防国外输入的前提下,农产品生产企业首先应当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符合各国的检验标准。此外,政府应做出准确研判,并与各出口国家积极沟通,妥善处理好各国因疫情而设立的更加严苛的进口标准,遵守相关国际规则并积极发挥主动作用。同时,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及出口企业的支持,促进农产品跨境贸易的便利化,通过减少通关手续、增加出口补贴、为出口企业提供法律援助等,以更好应对不可抗力因素,从而保持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趋势。(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政策建议未来,中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受国内劳动力价格上升、耕种面积减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效能较低等影响,伴随国内城镇化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中国自外部市场进口农产品来补充缺口不可避免,中国将会是世界农产品市场上无可替代的买方。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目的不仅在于减少其贸易逆差,更是在未来世界治、经济话语权的一次角力。未来,随着全球化、逆全球化、民族主义等势力的发展演化,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因素也许会更多,近期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这一新变数的影响,中美经贸关系乃至其他多边贸易体系的走向都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也不容乐观。因此,对于致力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来说,不仅要趋利避害做好近期的应对工作,更要未雨绸缪做好中长期的战略准备。第一,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统筹考虑解决大豆等饲料原料缺口的问题。受到国内耕地等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影响,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同时,中国国内饲料供给会长期存在缺口,也是中国粮食安全体系里最为重要的结构型问题。要加大同南美等农产品市场的合作力度,激励企业从南美、东欧等地大豆产量与加工能力强的国家进口大豆和饼粕,进一步拓宽进口渠道。必要时,动用中储粮的库存大豆,投放市场,弥补部分大豆缺口。同时,短期还可以采取临时降低油菜籽、葵花籽、苜蓿等的进口关税,加大进口油菜籽、葵花籽、苜蓿等,弥补国内大豆不足造成了饲料原料缺口的问题。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适度扩大大豆以及饲草作物的面积和产量。目前,巨大的中国大豆国内需求还是主要靠国际市场来补足的现状很难改变。在保障口粮国内供给的前提下,要加大粮改饲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苜蓿草、青储玉米等饲草作物的种植面积。还可以加快推广种植高产大豆品种、适度增加国产大豆的播种面积、鼓励和扶持其他替代作物的生产,通过打组合拳的方式来增加国内供给,保障国内粮食和农业产业安全。主动调整农产品进口结构,增加肉类及肉制品进口量。增加肉类进口是中国减轻国内蛋白类饲料原料缺口压力的一个重要选项,同时,多渠道扩大猪肉和牛羊肉等的进口,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国内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也能确保国内肉类蛋白市场供应基本充足。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具备发展畜牧养殖业所需的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其国内畜牧业采取规模化养殖方式,更具规模效益、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20]。中国主动增加肉类进口数量的同时,还要拓宽进口来源地,减低受外部市场波动风险。做好经贸磋商工作,力争向好的国际贸易环境。针对中美贸易摩擦中采取的贸易限制性措施,要通过双边和多边乃至外交渠道进行积极磋商与交涉,持续努力畅通谈判渠道,争取尽早妥善处理。互加关税并未给中美双方任何一方带来实质性利好,反而引发相当大规模的社会福利净损失。美国在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