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喜爱咚咚喹_第1页
土家喜爱咚咚喹_第2页
土家喜爱咚咚喹_第3页
土家喜爱咚咚喹_第4页
土家喜爱咚咚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家喜爱咚咚喹鉴赏木管五重奏《土家喜爱咚咚喹》根据同名歌曲改编而成,具有浓郁的土家族民间特色和乡土气息。乐曲为三段体结构。第一段旋律活泼跳跃,表现了土家人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第二段曲调悠扬抒情,仿佛在描绘土家山寨美丽如画的风景。第三段变化再现第一段,情绪热烈欢快,抒发了土家人喜爱咚咚喹、热爱生活的质朴感情。咚咚喹“土家族咚咚喹”,既是一件结构奇特的吹管乐器,也是一种民歌歌调的体裁形式,同时,在湘西,它还是器乐与声乐所共有的常用曲牌的名称,并且,“咚咚喹”也作为歌调演唱时的衬词、衬句。咚咚喹亦称“呆呆哩”。土家语称“早古得”,土家族单簧竖吹乐器。咚咚喹制作虽然简单,却能吹出欢快清脆的旋律,故深受土家族妇女、儿童的喜爱。咚咚喹咚咚喹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咚咚喹的起源,土家族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之时,四处抓壮丁,有个名叫“咚咚”的土家族小伙子也被抓走了。他走后,已身怀有孕的妻子巴列遭到狠心婆母的百般虐待。孤独无助的巴列每日登山北望,苦盼夫归。她还信手扯根小竹,削成竹笛,吹唤丈夫“咚咚归”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她不停地望着、吹着、盼着,最后竟死于山上。人们同情她,也为她的精神所感动,便纷纷仿制她吹奏的竹笛,替她呼唤亲人“咚咚归”。后来,这种竹笛便被称为“咚咚喹(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7日,湖南省龙山县申报的“土家族咚咚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624Ⅱ-125。土家族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两县;重庆市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