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内建立临终关怀机构可行性的调查与研究_第1页
对社区内建立临终关怀机构可行性的调查与研究_第2页
对社区内建立临终关怀机构可行性的调查与研究_第3页
对社区内建立临终关怀机构可行性的调查与研究_第4页
对社区内建立临终关怀机构可行性的调查与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社区内建立临终关怀机构可行性的调查与研究[摘要]临终关怀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生理、心理特征和临终照护实践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兴边缘学科,其目的在于使临终前病人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减轻其肉体及精神上的痛苦,使其平静、舒适、无痛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建立临终关怀机构是一项造福社会、尊重人格、关爱生命、构建和谐卫生文化的重要举措,笔者有意对射阳县内随机抽取15个乡镇,346个行政村,进行走访调查,为创建临终关怀医院的可行性做一些前瞻的研究。[关键词]临终关怀护理;调查与研究;延伸服务;卫生文化1社会背景射阳县位于苏北沿海中部,土地总面积2795平方公里,列江苏省第二位;全县辖19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2005年未全县总人口104.7万。60岁以上人口14.45万人,老龄人口比重为13.84%。2008年60岁以上老人15.57万人,占总人口的14.92%;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11.62万人,占总人口的11.13%,按国际通行标准已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死亡率也有增长的趋势,2005年全县死亡人口为0.4591万,2006年为0.5483万。其中不包括非正常死亡人口数。全县农业人口数为83.2万人,常年在外劳务人员约为51.6万人,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同时人口老龄化导致慢性病患病率、伤残率及死亡率不断上升,社区预防、保健、康复及护理需求日益增加。然而,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滞后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使许多留守的老人和在外劳作子女都在关心,许多癌症病人或者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在死亡前异常痛苦,这些对于子女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为数不少的子女是病急乱投医,搞了许多非医学费钱、费神的无效劳动,结果均为徒劳。如果把病人送到临终关怀医院,实施临终关怀,情况应该有明显不同。但我县尚未建立这样的机构。对于我们射阳这样的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农业大县来说,临终关怀事业是否有潜在的市场呢?笔者通过两年多的市场调查,得到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2.调查方法及内容对全县随机抽取15个乡镇,346个行政村,发放60000多份临终关怀宣传材料和55600份问卷调查,主要对象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回家的劳务人员,其中慢性病患者和癌症患者约占16.4%,问卷回收率为99.7%。调查的内容如下:3.结果数据调查内容60岁以上(17436份)59—40岁(20258份)39-20岁(17829份)是否不好说是否不好说是否不好说通过调查人员的讲解您对临终关怀事业是否了解15897945594198871212501782900您认为这个机构是否是社会的进步的产物166337129120081511261782900您对这样的社会福利性的机构是否支持1624851167720258001782900您认为这样的机构是否有违背养老送终的伦理道德观念9351485516461341993419021177999您认为这样的机构建设是否有市场前景1417225117532021412321782045当您或您的亲人在需要临终关怀的时候,您是否愿意选择这样的机构124795414416201135788177852024以上数据表明通过调查员的讲解,三个年龄组人员对临终关怀的事业都有所了解,不了解的人数不到10%,这说明人们对这一项事业的关心热情是不可否认的。其他的几项数据同样告诉我们这一事业的社会价值和前景十分喜人。3、讨论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提升生命质量。临终关怀之所以能被更多人所接受,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所提供的内容与人的本质的需求是相符合的。其内容并非单纯的医疗、护理服务,而是包括医疗、护理、卫生文化、心理咨询、死亡教育、社会支援和居丧照护等多学科、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通过提升临终者生命最后阶段的质量来体现其人格尊严和生命尊严。它可以作为一门良好的死亡教育课程,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即是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最后的临终阶段,除了生理上的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上的需求,只有二者同时得到满足才能实现生命质量的提高。二、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死亡观。由于临终关怀的治疗方式是不以治愈为目的的“姑息治疗”,它需要患者从开始就接受死亡的来临并争取在人生最后的阶段获得最高的生存质量。因此,临终关怀有助于患者建立一种坦然面对死亡的健康心态[1,3]。三、满足未来的照料需求。导致这种需求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即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同时高龄化日益明显,以及“空巢老人”的增加;其次是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再次是疾病模式转变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就目前社会能提供的卫生服务资源来讲,是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对临终照料服务的需求的。四、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将家庭照料转移到社会,减少因照料而产生的代际问题。五、避免安乐死的困境,真正帮助人们实现“尊严的死”。除了对临终关怀社会价值的探究外,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模式也是促进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2,5]。六、有利于毒麻药品的监督与管理,建立社区临终关怀医院,可以卡断毒麻药品流向社会,能有效的遏止毒麻药品引起的违法犯罪行为。英、美临终关怀的护理运动起步较早,受到了社会的赞扬。我国自1988年在天津医学院创办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之后,并相继成立了少数临终关怀机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这些机构主要分布于大城市,正向部分中等城市延伸[4]。盐城地区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机构,那么在我们射阳能否率先建立这样的利民事业工程呢?它的主要影响因数又是什么呢?笔者通过调查得出以下三方面的原因:1.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缺乏:目前,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大多数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概念并不熟悉,对临终病人仍采取治疗为主的服务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