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浅析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和优势所在内容提要:在现实社会中,新闻媒体经常使用隐性采访的方法进行采访,通常是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则较多地使用偷拍偷录的方式获取材料,并且由此而形成的批评性新闻报道很受电视观众的欢迎。与此同时,惹起的新闻官司也不少。在道德和法律方面存在很多争议。本文主要从受众和媒体等方面阐隐性采访的存在条件及优势所在。关键词:隐性采访存在条件优势所在由萨洛蒙、布勒松等人提出的“堪的摄影”的手法,即偷拍手法。近几年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被广泛应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隐性采访或称暗访。所谓隐性采访就是指记者故意隐藏自己身份、采访目的和采访手段企图直接参与某个新闻事件或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观察的形式获取新闻资料的新闻采访活动。它主要用于搜集违法乱纪、违背社会公德内容的新闻事实的采访。在我国新闻史上,也曾有许多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段获取新闻进而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1903年发生的“沈荩案”影响最大,1903年初,清朝政府与俄国秘密商定条约六条,俄国企图控制我国东北等地区。新闻记者沈荩将用侦探手段获得的消息传给了天津的英文报纸并遍载日报报纸。由此,东京的中国留学生纷纷响应,拒俄运动掀起。沈荩也因此而惨遭迫害。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依靠显性采访,而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相对立,也是记者采访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目前对隐性采访的质疑也层出不穷。涉及到法律层面、道德层面等等。但争议归争议,隐性采访仍然在使用,并且由隐性采访获取的新闻资料被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诸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大写真》浙江卫视周末版有一个以偷拍偷录为主要采制手段的《目击》栏目,这样一些名闻遐迩的栏目也主要是借助隐性采访的吸引力而长盛不衰的。它们的成功足以证明隐性采访是极具生命力的。那么面对道德压力、法律压力隐性采访的存在的条件和发展的优势是什么呢?一.电视新闻隐性采访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条件1、科技进步,摄影器材轻便易隐藏,为隐性采访提供了技术准备电视新闻区别于平面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其能通过摄像机向观众展示一个立体的视听空间。因而,电视新闻实务的发展对现代电子技术手段的开发利用有较强的依赖性。摄录一体化的ENG的发明和使用为个性化的、有特色的电视采访出现提供了物质技术批评性新闻报道多为揭露丑恶、虚假现象,且这些丑恶行为可能或已经对社会造成危害。但是,从事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当事人是绝对不愿对着摄像机承认自己的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如果记者公开采访与此事相关的知情人士,他们也可能因害怕被打击报复而闭口不谈。而隐性采访具有不公开采访者身份、采访目的和采访手段的特点,这样被访者就会放松戒备,呈现给观众的行为自然真实,不会出现与日常行为迥异的“表演”行为。例如,1996年4月29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咸宁工商取财有“道”》的片子。反映了107国道的湖北咸宁段,咸宁地区工商局和咸宁市工商局扣押大量的车辆,并处以高额罚款的现象。记者先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后又进行显性采访,将咸宁工商局局长徐碧琼前后对待汽车司机和对待记者的态度进行对比,事实真相昭然若揭,给观众最真实、详尽、惊险的镜头。(2)记者的隐性采访是经过策划后的主观故意行为,与随机性采访不同。在新闻竞争中,电视新闻必须通过新闻策划彰显个性,进而以个性吸引受众。而隐性采访与突发的社会新闻不同,它往往是一种比较有深意的社会现象。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之前,在思想上往往是有所准备的,如到达现场时,记者将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或观察,如果出现突发情况怎么办等等,如中央电视台曾经接到一份群众反映的电子产品的订单,上面电子产品的价格都比市面上同类产品的价格低一半左右。记者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可做,遂假扮成要购买电子产品的客户,与这一群可疑商贩进行周旋,据商贩称,这些产品价格便宜主要因为它们是水货。后来记者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与当地公安联合介入,才将该以出售水货为名骗取他人订款的不法分子查获。4、隐性采访的“法无禁止即自由”(1)隐性采访既不违法也不违背新闻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我国法律规定记者依法享有采访权,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和建议的要求。”而隐性采访归属于采访,因此它不违法。(2)法律没有明令禁止隐性采访行为,应视为合法行为。(3)隐性采访多用于批评性报道中,批评性报道中当事人的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或是不道德的,因此不能单纯地以新闻的某些职业道德来约束对非法事件的采访。《中国新闻工作职业道德准则》的条例“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取得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要求”由于隐性采访的内容主要以抨击社会不良为主,所以,一旦被采访者有声明的机会,他们就会极力反对隐性采访。表面上,隐性采访显然违反了"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这一《准则》规定的。但是从本质上看,隐性采访是不违反这条规定的。因为,隐性采访一般运用在对非道德行为的采访上,正因为被采访者在从事非道德行为,甚至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才会对采访者的采访要求予以拒绝。所以,对从事非道德行为的人(被采访者)拒绝采访声明的尊重,实际上是对他们从事非道德行为的尊重,这在根本上既有违社会的公共道德要求,也有违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道德理想的追求。所以,我们认为隐性采访在本质上没有违反上述道德准则——隐性采访实施者(新闻记者)的行为在根本上是为了维护主流的社会道德理想。5、隐性采访是舆论监督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的逐步深入,媒体的舆论监督对于确保社会的有序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该职能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虽然显性采访是记者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事实本身就是隐秘发生或进行的。有的不仅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公众利益,而且记者在采访时还会受到“行政干预”“说情风”“监督对象的抵制”等导致采访有难度,通过普通的途径无法获得有关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隐性采访。如在《焦点访谈》贩卖私盐的报道中,记者和编辑运用了公开和隐性两种采访方式使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在公开采访中该地区打击私盐的单位领导诚恳地告诉记者:该地区不存在生产私盐的现象,而在隐性采访中该地区官贩勾结,生产运输贩卖私盐,损害国家公众利益的行为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此外,中央电视台2001年用隐性采访的方式曝光了南京冠生园食品厂“陈馅月饼”事件、2003年又用此方式曝光了江苏太仓用母猪肉,死猪肉等制作“太仓肉松”事件、曝光浙江金华用农药敌敌畏充当驱蝇剂浸泡火腿制作“金华火腿”事件。通过报道许多人不再购买这些产品,致使这些产品的销量一路下跌,可见隐性采访是舆论监督的一把“利刃”。二.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优势隐性采访贴进新闻事实,与显性采访不同,它的采访环境相对开放,事实本身隐蔽性也很小,容易抓住问题的本质,可视性很强,能满足受众追求新闻真实性的需求。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隐性采访突破了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给受众扑面而来的真实感。(1)被访对象的言行真实度高,被访对象没有“镜头反应”由于被访者不知道记者的真实身份,因而在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不论从体态还是语言上都比较自然。如1999年年底,《焦点访谈》暗访山东枣庄山亭区城头镇非法加工所谓豆制品现象。私营企业主对“打工”记者的“提问”毫无戒备。更为滑稽的是,正当记者打算与城头镇政府联系采访时,该镇市场边的大喇叭响了“各位加工户请注意,中央电视台要来检查质量问题,要求各家把平时生产用的燃料和滑石粉收起来……”可以说如果没有暗访是绝对不会得到这么真实的内幕。(2)拍摄的画面构图、光线等真实可信隐性采访无限逼近现实的特性使它具有强烈的纪实风格,为了追求真实,寻找真相,隐性采访忽略很多元素的合理综合运用。比如,在进行偷拍的过程中,记者是把摄像机隐藏起来拍摄,避免被采访对象发觉,这时候拍出来的画面就无法顾及到构图、光线、声效等一系列因素,可是正因为这种画面的倾斜、光线的暗淡、或角度的怪异、声效的单一,反而使受众更容易获得一种如临其境的真实与可信。2、贴近群众、服务群众隐性采访多为批评性报道的采访,反映的有生猪注水、卫生食品、非法卖票、车站黄牛、招工黑幕等诸多领域,这些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报道有效的打击非法行为,维护百姓的利益。这也是百姓喜欢它的原因。不论是“金华火腿”事件还是安徽富阳的婴儿奶粉中毒事件,都是跟百姓的生活非常贴近的,报道能让更多的民众了解真相,不致再蒙受损失。3、有利于保护记者的人身安全,以防打击报复随着社会的发展,舆论监督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目前,偷拍偷录是广播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类题材的一种重要的采访方式。法律上有一个名词叫证据链,就是说要足够的证据形成链条,支持诉者的主张,达到谋求法律支持的目的。而记者进行暗访,也像在法律上寻找证据链。记者偷拍到的许多材料,有的就能成为支持他调查性报道结果成立的佐证。同时,这些材料也就对被访对象构成威胁,他们或许因为记者的暴光而尝受牢狱之苦,或者蒙受经济损失,遭到社会民众的非议。对一些危险性比较大的问题的暴光,如果不采用隐性采访,不但得不到相关信息,记者的人身安全可能还会受到威胁。4、平民化取向使受者容易接受隐性采访采制的新闻报道。在隐性采访中,受众感觉没有话筒,记者就像自己一样是个普通人,无法进行前期的导演或干预事件的进程,因而对隐性采访采制的报道更有认同感。尤其是隐性采访里的体验式报道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因为此类采访记者走进采访对象的生活,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大大减少了交流的障碍、避免了被访对象自身认识的有限性和接受采访时心理负担导致的信息损耗,另外,记者的体验式暗访能帮助其写出更富有人情味的生动稿件。5、所反映的主题深刻、内容丰富记者隐性采访的目的是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隐性采访所涉及的主题必须深刻,内容必须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进城务工农民不仅对城市生活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而且还大大加快了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多年以来,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奋斗在城市的边缘,用汗水和努力追求着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并且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其所做出的贡献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他们在城市中遭受了太多的偏见和歧视。农民工在城市建设的第一线辛苦了一年,拿不到工资的他们将面临怎样的艰难处境?江西电视台《第五社区》的记者们曾冒着生命危险采拍了《叠山路上民工讨要工钱》等电视新闻。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说:“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把进城务工人员当成‘危险的人群’。他们大多只能居住在城市的郊区,一些企业还恶意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给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他们不能享受到公民基本的合法权益,让人觉得痛心”。隐性采访涉及社会生活的深刻主题还很多,除了时下比较敏感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还有“车站黄牛党”“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如,2003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48.9%的群众有病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6%应住院而不住院,农民看不起病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农民因经济困难,难以及时就医。另外,也不排除有的地方医院私抬药价,导致农民生病后无法及时地接受治疗。笔者实习期间,当地电视台曾多次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市某乡镇医院里有一种常规的消炎药与该市县医院的同种药品相比,价格高出近10倍。我们预料该医院肯定不止这一种消炎药的价格不合理,而对于农民来说,看病多是取近原则,去城里不仅要跑很远的路,而且城里大型医院的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此现象立即引起了台里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组织人员前去暗访。通过暴光,引起了县卫生部门对此事的重视,对该医院进行了处罚并使其按规定价格出售药品。主要参考文献〔1〕商娜红隐性采访:广播电视领域的偷拍(录)兼谈偷拍(录)的发展趋势传媒透视2000年第1期〔2〕周立胜电视新闻隐性采访的权利冲突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8月第2卷第4期〔3〕宋雪琴隐性采访的法律解析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0月第19卷第5期〔4〕肖燕雄隐性采访可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期〔5〕王学军、邓振福浅谈隐性采访的应用社会科学家2003年7月总第102期〔6〕崔赵蕾浅析隐性采访的合理与否之辩新闻知识2005年7月〔7〕叶森关于“隐性采访”的思考丽水学院学报2005年8月第27卷第4期〔8〕朱秀清隐性采访浅论鲁行经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人物形象对比研究-以《体验汉语口语教程(第2版)》和《汉语纵横·会话课本》为例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第八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英语试卷
- S公司核心员工流失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 大股东减持可转债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基于未来转债案例分析
- 磷酸钙涂层改性熔融电流体3D打印PCL支架的免疫成骨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 碱激发铝污泥涂层材料水化特性及其耐蚀性能研究
- 冬虫夏草的代谢质谱研究及手持式离子源的开发
- 语料库辅助视角下的残障相关委婉语应用与变迁研究
-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六枝)电厂贮灰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铁路货运大数据分析应用
-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
- 3.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大疆无人机为例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
- 2024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卷(A卷)附答案
- DL-T5190.1-202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
- 财务预算分析表模板
- 中国高清荧光腹腔镜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4版
- 2024年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 MOOC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厦门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