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_第1页
2024年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_第2页
2024年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_第3页
2024年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_第4页
2024年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2、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分为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5、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第一个阶级社会,也是人类文明的开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1)尝试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失败(2)现实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3)一国到多国1944-1949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获得大发展(4)曲折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福的斗争就有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3、五四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8、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9、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0、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胜利,标志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11、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1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路线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⑤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改革开放的进程(注意:选择题易考查时间排序)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标志着改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注:今年是中国入世20周年。)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使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6.邓小平理论主题: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地位: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地位: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主题: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地位: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途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不包括毛泽东思想),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行动指南)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强大精神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16.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有变;②国际地位不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10、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只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1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3、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4、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创新性国家前列、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15、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金钥匙: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19、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0、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21、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2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24、“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25、“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社会形态的以此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6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为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2、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占支配地位的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8、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9、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10、.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1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经济特指公有制经济,12、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土地经营权人。15、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地位不平等。16、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4.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5.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病。76.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7.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8在我国,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9.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10.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11.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主要包括:①通过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③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④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⑤通过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⑥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1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调节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综合探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1、企业活力是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之源。2、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1.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85.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七个内容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6.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7.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8.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共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9.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1)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3)主线: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4)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6)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2、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3、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6、初次分配,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报酬,提高7、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8、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9、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9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4.人民代表大会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的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第一课知识点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世界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升华)。5.什么是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联系?哲学世界观区别①含义不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②形成不同: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形成的世界观自发形成的③特点不同:哲学并非人人都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是零散的、自发的、非理性的联系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认为哲学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人世界观方法论区别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是根本方法,不是具体方法)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哲学具体科学研究对象整个世界某一具体领域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作用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错误观点:①替代论: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8.哲学的含义?(3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根据对这两方面的不同回答各划分了什么哲学派别?(1)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二者各自的基本观点?(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哲学派别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研究世界的(本原)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研究世界的(状态)问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5.哲学的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4个①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②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是开放性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本质特征)=实践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形态基本观点合理性局限性①古代朴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①只是猜测,没有科学色彩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把万物的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主义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意识具有能动性1.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3人类社会本质上也是物质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回答了时代之问,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根据中国的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③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答时代之问,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④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者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第二课知识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①从起源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从生理基础看:人脑的机能③从内容看: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产生: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3.运动的含义?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根本属性?(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离不开物质)③离开运动谈物质会犯形而上学错误;(刻舟求剑)离开物质谈运动会犯唯心主义错误。(仁者心动)4.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能发现、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改造、消灭、创新、发明、突破规律,规律无好坏之分,不是永恒的。5.发展的趋势(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途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3.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三课知识点(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1)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2)原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2.事物发展的状态(形式)原理:(1)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3.事物发展的途径原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4.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三)矛盾观1.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运用】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先试点、后推广;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既借鉴学习别人有益经验又进行自主创新,解剖麻雀、抓好典型、榜样,缩影,从群众中来(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6.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②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流,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与7.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一矛盾分析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问题;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及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四课知识点1、认识含义?认识的根本任务?(2)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真理性认识认识2.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第四课知识点(一)人的人是从何而来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2.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要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基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5.认识发展的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四)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2.(认识的主体)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实践水平和主观条件限制,对同一确定的对象3.(认识的客体)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第五课知识点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的?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容?上层(1)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作用,核心,经济制度的基础)、4.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二者的地位?(1).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对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1)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2)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3)作用: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六课知识点(1).特征:①主体差异性(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②社会历史性的特征。(2)标准:①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2)我们应该怎样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③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第7课知识点(1)广义: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2)狭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器物、行为、制度等载体)5.、文化的功能?(作用)?考点二正解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等)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共同的价值观。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⑤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能够为解决考点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注(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