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腔解剖课件_第1页
髓腔解剖课件_第2页
髓腔解剖课件_第3页
髓腔解剖课件_第4页
髓腔解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尖牙的髓腔形態尖牙的髓腔形態與相應的牙體形態相似,髓室與根管無明顯界線特點:根管多為單根管,根尖孔多位於根尖頂上頜尖牙髓腔形態特點:髓腔的唇舌徑大,近遠中徑較窄的單根管下頜尖牙髓腔形態與上頜尖牙髓腔形態相似,不同點為髓室和根管較上尖牙窄、髓角較圓、根管為雙管占4%1.上頜中切牙的髓腔形態髓腔較大,根管較粗,單根管,髓室與根管間無明顯界限。近遠中剖面:整個髓腔約呈三角形,髓室頂即三角形的底最寬,接近牙冠中1/3處。髓室頂微凹,兩側略尖。髓室向頸緣略微變窄,自頸緣至根尖逐漸變細,年輕人的髓室頂常有3個圓突,指向切脊,該突隨年齡增長,逐漸消失上頜中切牙的髓腔形態唇舌剖面:髓腔略呈梭形,平頸緣處最厚.向切脊方向縮小成尖形接近牙冠中1/3,髓腔從頸緣向根尖逐漸縮小變細。上頜中切牙的髓腔形態橫剖面觀:

1)牙頸部橫剖面:根管呈圓三角形,根管與牙根外形基本相似,位居中央略偏唇側,舌側根管壁較唇側根管壁略厚。

2)牙根中部橫剖面:根管較牙頸部橫剖面者約小一半,多呈圓形,位居中央略偏唇側,舌側根管壁較唇側根管壁為厚。2.上頜側切牙的髓腔形態上頜側切牙的髓腔與上頜中切牙者相似,但略小。近遠中剖面髓室頂較整齊,接近牙冠中部,為髓腔最寬處、髓腔寬度從牙頸至根中部逐漸縮小,至根尖1/3才顯著縮小。唇舌削麵髓腔在頸緣附近最厚,至根尖1/2或1/3才縮小,並隨根尖而彎曲。3.下頜中切牙髓腔形態下頜中切牙髓腔體積最小,唇舌徑大於近遠中徑,根管多為窄而扁的單根管,分為唇舌兩管者約占4%。近遠中剖面:髓腔呈狹長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底為髓室頂,接近牙冠中1/3,向頸緣逐級縮小。下頜中切牙髓腔形態唇舌剖面:

髓腔中部的唇舌徑較大,兩端較小,髓室頂呈尖形,接近冠中1/2,髓腔在牙根頸2/3一段較大,向根尖縮小下頜中切牙髓腔形態橫剖面觀:1)牙頸部橫剖面:髓腔呈橢圓形,唇舌徑大於近遠中徑,位居中央2)牙根中部橫剖面:髓腔呈橢圓形或圓形,位居中央。平牙根中部根管壁僅厚約1.0mm。4.下頜側切牙髓腔形態髓腔較下頜中切牙大,根管較長唇舌徑大於近遠中徑,根管多為窄而扁的單根管,分為唇舌兩管者約占10%。乳磨牙髓腔形態

髓室較大,通常均有三個根管:上頜乳磨牙有兩個頰側根管,一個舌側根管;下頜乳磨牙有兩個近中根管,一個遠中根管。下頜第二乳磨牙有時可出現四根管,其分佈為近中兩個根管,遠中兩個根管。上頜第一磨牙髓腔形態髓室似矮立方形,髓室高度很小,頰舌徑>近遠中徑>髓室高度。髓室頂形凹,最凹處約與頸緣平齊。髓室頂上近頰髓角和近舌髓角,二者均接近牙冠中I/3。遠頰髓角和遠舌髓角較低,均接近牙冠頸1/3處。上頜第一磨牙髓腔形態髓室底上有3-4個根管口,排列呈頰、舌徑長,近遠中徑短的四邊形或三角形,近頰根管口距遠頰根管口較近而距舌側根管口較遠,遠頰根管口位於近頰根管口的遠中偏舌側。近頰根管為雙管型或單雙管型者共占63%,遠頰側根管分為兩管者占9%,舌側根管較寬大。頰側上頜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態上頜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態與上頜第一磨牙相類似但較小,近頰根管為雙管型或單雙管型者共約占30%,遠頰根管和舌根管均為單根管。上頜第三磨牙的髓腔形態上頜第三磨牙是全口牙中形態變化最多的牙之一,其髓腔變化亦有其特點,主要表現在髓室大、根管粗和髓角較低。髓室底的位置常與牙根形態有關:三根者髓室底多在牙根頸1/3或中1/3;雙根者髓室底多在牙根中1/3;單根或融合根管者,髓腔多在根尖1/3縮小成管。

上頜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態

近遠中剖面:與尖牙形態類似,但髓室、根管較窄上頜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態頰舌剖面:頰側髓角較高,接近牙冠中1/3,舌側髓角較低,接近牙冠頸1/3(少數接近牙冠中1/3);有1個、2個偶有3個根管口上頜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態橫剖面:牙頸部橫剖面:髓室頰舌向中分縮小呈腎形,頰舌徑大於近遠中徑牙根中部橫剖面:單根管呈橢圓形,雙根管,頰舌兩根管呈圓形,偶有三根管7%合計65%28%上頜第二前磨牙的髓腔形態與上頜第一前磨牙的髓腔形態相似,但髓腔近遠中寬度較窄,頰舌厚度較大,頰、舌髓角較短,位於牙冠頸部1/3。根管類型:單管型(48%);單雙管型(41%);雙管型(11%)髓腔各部名稱髓腔(PulpCavity):位於牙齒中心,與牙體外形相似,但顯著縮小的空腔,四周為牙本質所形成的壁,其中容納牙髓。髓室

(pulpchamber)

相當牙冠及牙根頸部的部分,外形與牙冠相似。前牙髓室與根管無明顯界限,後牙呈立方形,分頂、底和四壁,是髓腔中較寬闊部分。髓室頂(roofofpulpchamber)與咬合面或切脊相對應的壁髓室底(floorofpulpchamber)與髓室頂相對應的壁髓室高度:髓室頂底之間的距離髓室壁(wallofpulpchamber):與牙體軸面相對應的牙本質壁,依據位置命名為近中、遠中、頰側、舌側髓壁,後牙髓室六個壁,前牙髓室五個壁。髓角(pulphorn):髓室伸向牙尖突出成角形的部分,髓角的高度和距咬合面的距離隨年齡而定。根管口(rootcanalorifice):髓室底上髓室與根管的移行處。

根管系統(rootcanalsystem)

髓腔除髓室以外的管道部分,每一牙根內部都有根管,但根管的形狀與數目不一定與牙根數目外形一致。根管管間吻合根管側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副根管根管系統根管根管(rootcanal)位於牙根內的大部分髓腔,每個牙根內根管的數目與牙根的外形有關系,恒牙根管的形態分為單管型、雙管型、單雙管混合型、三管型。單管型(single-canaltype)從髓室延伸至根尖孔為單一根管,由1個根尖孔通向牙周。雙管型(bicanaltype)從髓室延伸至根尖為2個分開的根管,由2個根尖孔或合併成1個根尖孔通向牙周。單雙管型(single-bicanaltype)一個根管離開髓室,再分為2個根管,或2個根管離開髓室,再合成1個根管,分而複合、合而複分形成複雜的根管形態,由1個或2個根尖孔通向牙周。三管型(tricanaltype)1-3個根管離開髓室,形成3個根管,由3個根尖孔通向牙周,或其中2管先合成1管,以兩個根管開口於根尖,或三個根管至根尖合成一孔。管間吻合(intercanalanastomoses):發自相鄰根管間的交通支;多見於根中1/3

根管側支(lateralbranchofrootcanal)發自根管的細小分支;與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多見於根尖1/3根尖分歧(apicalramification):為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細小分支,根管仍存在;多見於前磨牙、磨牙。根尖分叉(apicalfurcation):為根管在根尖分散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細小分支,根管不復存在;副根管(accessoryrootcanal):發自髓室底至根分叉處的管道,多見於磨牙。

根管系統內部連接處的名稱根管或副根管在髓室的移行處,分別稱為根管口或副根管口;根管側支或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在根管的連接,分別稱為根管側支口、根尖分歧口或根尖分叉口。根管系統在牙根表面開口的名稱根尖孔(apicalforamen):根管在牙根表面的開口,57%位於根尖部,43%位於根尖旁,舌側居多。是髓腔內血管、神經、淋巴與牙周的通路。牙根未完全形成時,根尖孔是開放呈喇叭口形,隨著根形成及牙骨質沉積,根尖孔逐漸縮小,老年時可閉鎖。副孔:副根管在牙根表面的開口側孔:其餘管道在牙根表面的開口根管系統應用解剖

1、由於根管系統的存在,成為牙髓病和牙周病互相傳播的途徑,可使牙髓病和牙周病互為因果,相互影響。2、牙髓病可通過根尖孔或根分叉處副根管的副孔或根管側支、根尖分歧和根尖分叉的側孔引起牙周病,反之亦然。3、複雜的根管系統尚可影響根管治療的效果髓腔的增齡變化和病理變化乳牙髓室、根管粗大、髓角高、根尖孔大恒牙因牙髓組織不斷在髓腔壁上形成繼發牙本質→髓腔縮小、髓室頂、髓角降低,根管變細,根尖孔小,老年人根管可閉鎖。病理性刺激(外傷、齲患、磨耗、酸腐等)→修復性牙本質形成→髓腔縮小隨年齡的增長,髓腔內壁有繼發性牙本質沉積,使髓腔的體積逐漸減小,髓角變低,根管變細,根尖孔窄小,有的髓腔部分或全部鈣化阻塞。髓室增齡變化的繼發性牙本質沉積方式因牙位而不同,上頜前牙繼發性牙本質主要沉積在髓室舌側壁,其次為髓室頂、磨牙主要沉積在髓室底,其次為髓室頂和側壁。因此,老年人恒牙髓室底常為凸起形,而年輕人多為扁平狀。切牙髓腔形態

近遠中剖面唇舌剖面牙根橫剖面髓腔形態髓腔應用解剖髓腔的唇舌徑在牙頸部最大,開髓時應從舌窩中央向牙頸方向鑽入。上前牙為粗大而直的單根管,根管治療操作方便,療效好。上頜切牙活髓牙預備針道時,注意避開髓角,防止意外穿髓。下頜中切牙髓腔形態近遠中剖面:髓腔呈狹長的三角形,髓室頂近冠中1/3,髓室向頸緣變窄,髓腔向根尖明顯變細。唇舌剖面:髓腔中部唇舌徑較大,兩端較小。橫剖面:頸部橫剖面根管呈橢圓形,位居剖面中央;根中部橫剖面根管呈橢圓形或圓形,平牙根中部根管壁厚約1.0mm。髓腔應用解剖下頜前牙雙根管多分佈在唇舌向,拍牙片時注意改變投照角度,避免根療時遺漏根管。下頜切牙根管壁薄,根管治療時防止根管側壁穿通。尖牙髓腔形態髓腔形態近遠中剖面唇舌剖面牙根橫剖面上頜前磨牙髓腔形態近遠中剖面唇舌剖面牙根橫剖面髓腔形態髓腔應用解剖上頜前磨牙近遠中徑咬合面寬頸部窄,開髓時防止頸部側穿。上頜前磨牙頰側髓角高,備洞時避免意外穿髓。上頜前磨牙髓室底較深,開髓時誤將暴露的髓角當作根管口。下頜前磨牙髓腔形態下頜第一前磨牙大多數為單根管83%;17%可在根中部以下分為頰舌二根管;髓室及根管的頰舌徑寬,近遠中窄;頰側髓角高,位於冠中1/3,舌側髓角短園,位於冠頸1/3,頸部橫剖面為長圓形,頰舌徑大於近遠中徑。下頜第二前磨牙髓腔形態頰側髓角稍高於舌側髓角,位於冠頸1/3,85%為單管型。髓腔應用解剖下頜第一前磨牙冠向舌側傾斜,頰側髓角高,牙體預備時避免穿髓,根管治療時器械順牙體長軸方向,防止根管壁側穿。上頜磨牙髓腔形態

髓腔應用解剖上頜第一、二磨牙近中頰、舌髓角高,補牙備洞時避免穿髓。上頜第一、二磨牙近中頰兩根管口相距近,根管窄小,治療時注意根管走形方向。上頜第一、二磨牙進行嵌體制備針道時,避開髓角,宜從咬合面頰溝、舌溝、近中窩、遠中窩入手。上頜第二磨牙頰側兩根融合成一個粗大的根和根管,治療時應注意。下頜磨牙髓腔形態髓腔應用解剖下頜第一、二磨牙髓室頂底相距較近,開髓時防止髓室底穿通。下頜第一、二磨牙舌側髓角高於頰側髓角,近中髓角高於遠中髓角,牙體預備時避開髓角。下頜第一磨牙遠中舌側根管細小彎曲,治療時注意。下頜第二磨牙的C型根管勿將其誤認為穿通的髓室底。下頜磨牙冠向舌側傾斜,開髓部位應在咬合面偏頰尖處,避免形成過薄的舌側壁。乳牙髓腔形態乳牙的髓腔形態與恒牙相似,其大小和特點與乳牙的外形一致。即:髓腔大,髓壁薄,髓角高,根管粗,根尖孔大。乳前牙多為單根管,下頜乳切牙偶見雙根管,乳磨牙通常三個根管,下頜第二乳磨牙有時四個根管。

思考題?1、乳恒牙髓腔形態特點的區別有哪些?2、名詞解釋:髓室pulpchamber、根管系統rootcanalsystem、管間吻合intercanalanastomoses、根管側支lateralbranchofrootcanal、根尖分歧apicalramification、根尖分叉apicalfurcation、副根管accessoryrootcanal等3、上下頜第一磨牙的髓腔特點有哪些?4、上下頜第一磨牙的髓腔應用解剖有哪些?5、試述根管系統的組成及其在牙根表面開口的名稱?6、前磨牙中雙根管發生機率最高的為哪顆牙?7、發生C型根管的是哪顆牙?下頜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態下頜第一磨牙髓室呈矮立方形,近遠中徑>頰舌徑>髓室高度(約1mm);髓室頂形凹,最凹處約與頸緣平齊,近舌髓角與遠舌髓角高度相近,二者均接近牙冠中1/3。近頰髓角、遠頰髓角和遠中髓角較低,位於牙冠頸1/3或頸緣附近。

下頜第一磨牙的髓腔形態髓室底輪廓為近遠中徑長、頰舌徑短的四邊形或五邊形,髓室底上有2-4個根管口。近中根管為雙管型或單雙管型者共占87%。遠中根管為雙管型或單雙管型者占40%。下頜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態下頜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態與下頜第一磨牙者相似。近中根管為雙管型或單雙管型者共占64%。遠中根管為雙管型或單雙管型者共占18%。下頜第二磨牙近遠中根在頰側融合,根管亦在頰側連通,根管橫斷面呈C字形稱為C形根管,約占31%。下頜第三磨牙的髓腔形態由於下頜第三磨牙外形變異較多,其髓室及根管亦同樣依其外形而異。髓室、根管均較大,有二根者則為二根管,為融合根者則多為單根管。恒牙髓腔應用解剖

上頜前牙髓腔的唇舌徑在牙頸部最大,開髓時應從舌面窩中央,上頜切牙在活髓牙預備針型嵌體的針道時,應注意避開髓角。下頜前牙的雙根管多分佈在唇舌向,在正面的X線片上,因雙根管唇舌像相重,應改變投射的角度才能顯示。在作根管治療時,須檢查根管口的數目。下頜切牙因根管較窄,根管側壁薄壁厚約1.0mm,根管治療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