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技术标准》编制说明_第1页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技术标准》编制说明_第2页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技术标准》编制说明_第3页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技术标准》编制说明_第4页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技术标准》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技术标准》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1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21〕19号)的通知要求,该标准列入2021年度山东标准建设项目计划。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二)起草单位、起草人及任务分工1.本文件起草单位为山东交通学院、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临沂蓝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青岛恩典之路环保有限公司、青岛农业大学、临沂沂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蓝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本文件的主要起草人为:赵连地、丁建勇、赵秋红、施国庆、李晋、高遵斌、王芃、肖建庄、李秋义、孙华东、赵之仲、陈仁山、庄传仪、宋力强、王晓云、肖钦广、王成体、王保群、王光文、张雷、陈琳、周宁、薄涛、杨运河、刘磊、罗志强、姜昊、顾昆、崔亮、李天军、李希军、王新、孙战、付宝华、曹俊磊、谢经凯、郭健、刘琼、谢纪强、庞吉莲、任宗福、胡朋、岳公冰、郭远新、王文飞、段珍华、李志、陈芳重、胡圣南、丁陶、张伟、郝聚帅、刘强、杨杰、孙大勇、宋林林等。3.主要起草人对应分工信息如下:赵连地:标准起草、协调的主要负责人;丁建勇、赵秋红、施国庆、李晋、高遵斌、王芃:标准主要起草人,组织确定标准编写大纲及方案,编写标准框架,推进标准工作进展;肖建庄、李秋义、孙华东、赵之仲、陈仁山、庄传仪:标准编写技术负责人,负责标准技术内容;宋力强、王晓云、肖钦广、王成体、王保群、王光文、张雷、陈琳、周宁、薄涛、杨运河、刘磊、罗志强、姜昊:各章节内容的编写、技术讨论;顾昆、崔亮、李天军、李希军、王新、孙战、付宝华、曹俊磊、谢经凯、郭健:主要负责标准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材料配合比试生产;刘琼、谢纪强、庞吉莲、任宗福、胡朋、岳公冰、郭远新、王文飞、段珍华、李志、陈芳重、胡圣南:标准内部技术讨论、审核;丁陶、张伟、郝聚帅、刘强、杨杰、孙大勇、宋林林:标准文本的校对、审核及修改。(三)起草过程2021年2-3月,山东交通学院组织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临沂蓝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青岛恩典之路环保有限公司、青岛农业大学、临沂沂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蓝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七家单位开展标准编制的前期工作,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小组,对山东省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尤其作为规模化利用,就地利用需求和实践经验情况进行整理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标准编制的必要性。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山东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等文件要求,经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完成了标准草案和标准编制说明。2021年4月-2021年5月,编制组开展了系统调研和分析工作。(1)文献调研:编制组成员根据各自任务分工,收集整理了山东省内外有关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相关资料,查阅了国内外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的相关文献,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政策文件、及其他省市有关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综合利用标准化文件编制成果2)实地调研:深入调研了临沂蓝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蓝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泓衡资源再生有限公司等资源化利用企业相关工作需求和实践经验,梳理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资源化利用尤其是再生基层推进现状及存在问题。以上单位普遍反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尤其是再生基层推进缓慢其主要原因缺少相应的应用标准,设计单位没有设计依据,施工单位没有施工依据,检测单位也没有相应的检测依据,监管单位同样缺少相应的监管依据,各方没有统筹协调,导致建筑固废仍然采取了混杂、集中倾倒,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占用大量土地,对生态环境、人身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鉴于此,编制组对存在问题、处置路径等进行了归纳整理,初步提出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规程相应的技术要求。2021年6-7月,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印发2021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21〕19号)文件,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规程》列入2021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任务下达后,山东交通学院、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会同临沂蓝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青岛恩典之路环保有限公司、青岛农业大学、临沂沂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蓝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确定了编制工作方案及进度安排,明确了人员分工、各阶段具体任务、时间节点等。2021年8月-9月,标准编制工作组根据任务要求并结合调研成果编写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规程编制工作大纲》,主要内容包括:制订背景、目的和必要性;制修订依据及适用范围;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标准框架结构;必要的专题研究与测试验证;编制进度安排等。面基层应用技术规程编制工作大纲》审查会,邀请了高校、科研院所、施工企业及标准编制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规程编制大纲》结构设置、条文表述等进行了具体指导,提出了修改建议与意见。2021年11月-2022年3月,标准编制工作组根据《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规程编制大纲》,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技术应用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明确了适应于山东省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按照与城市发展同步、突出问题为导向、科学规范、便于操作等原则,2022年4-6月,山东交通学院、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两次组织省内及部分地市(济南市、临沂市、泰安稿)》进行了审查,对规范中的内容条款和相关技术指标逐条进行研讨,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和《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2022年7-12月,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向山东省内行业高校、各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及相关科研、设计、使用单位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单位35个,回函单位26个,回函并有意见或建议的单位21个,其他单位无意见。共收到有效意见29条,经起草组仔细研究,采纳意见19条,未采纳意见10条。征求意见结束后,起草组修改完善,形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规程》(送审稿)。2023年9月,在济南组织召开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规程》山东省地方标准专家审查会,来自济南城建集团、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工程建设事务中心、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山东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单位共9名专家组成了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对标准送审材料进行了审查,提出了规范术语、优化标准技术指标要求等方面意见,会议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审查。会后标准起草组根据审查意见对标准文本等进行了修改完善,审查委员会对修改内容确认无误,并形成地方标准草案报批稿。二、地方标准制定目的和意义(一)编制目的首先,是贯彻响应国家与地方政策法规的需要。为积极贯彻“两山”理论、环境就是民生等生态环保理念,根本上解决山东省建筑垃圾处理处置的出路问题,满足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环保技术要求,积极落实“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方针,根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需要的实际情况,将建筑垃圾做成再生骨料用于道路基层是一条安全可靠、大量快速的资源化利用路径。其次,是积极推进建设建筑垃圾治理试点的需要。2018年3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下发,以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恰逢其时,目前该项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其中,济南、临沂、东营、聊城作为全国35个试点城市之一列入其中,占据四席。第三,是统筹规范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指标的需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应用技术,由于再生骨料与传统施工材料及传统路面基层混合料性能、工艺原理的差异,对路面基层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性能参数和测试方法不能全面评价再生骨料制备路面基层的性能表征,再生骨料在路面基层的应用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实践。首先,提供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依据,填补省内标准空白。该标准的制定发布,将使得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山东省区域内用于路面基层时有相应的标准可供参考,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验收单位提供依据,同时可以填补建筑垃圾在道路基层应用的省内地方标准空白。其次,贯彻践行《固废法》,从根本上解决山东省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以及保护天然资源,从而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力提升与协调统一。大宗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前景好,对环境影响广泛。实施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科学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使其健康发展,无论是从环境治理的角度,还是从创建节约型社会,提倡绿色发展的角度,都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福祉事业。第三,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契机。该标准的出台必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的建设对于确保民生工程、供给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都具有重大意义,将在建筑行业探索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延伸和拓宽建筑相关企业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规模发展,为“两型”社会发展、大强美富通的新山东建设贡献集体智慧和力量。三、地方标准编制原则、主要技术内容和确定依据(一)编制原则编制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质量优先、保护资源,就地处置、原位利用”新时期固废处置与利用方针为指引,全面总结国内现有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施工实践,深入分析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的工作特点和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标准编制工(1)系统性原则针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来源多样性、复杂性、安全与环保健康影响等多种不利因素,统筹考虑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加工、分类、配合比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检验等需求,全面、系统地开展标准编制工作。(2)问题导向性原则针对目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提高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的标准化水平为目标,开展标准编制工作,对存在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解决方法。(3)实用性原则立足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分类、加工、检测等工作实际,开展编制工作,保证标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有利于各地方、各相关单位提高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技术水平。(4)突出地方特色原则充分考虑了山东省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以及路面基层技术性能等特点,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可较好地满足地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应用实际需求。(5)先进性原则在充分收集、整理、总结国内最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开展编制工作,同时广泛征求相关领域内专家意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二)主要技术内容来源本标准涉及的重要技术指标内容包括基本规定、再生骨料加工、运输与储存、原材料性能、配合比设计、结构设计、施工、质量验收、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等内容,详见表(1)基本规定。该部分重点规定了建筑垃圾由于其来源多样性、复杂性、不稳定性等,做出相应的要求,如被污染或腐蚀的建筑垃圾不应用于制备再生骨料;建筑垃圾及其再生骨料应遵循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原则,宜就地利用等等,主要参考依据为《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2)再生骨料加工、运输与储存该部分重点规范了再生骨料加工、运输和储存环节注意事项,确保再生骨料原材料的稳定性,主要来源于现场考察以及参考国内相应的建筑垃圾利用技术规范等,如《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50743-2012、《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CJJ/T134-2019、《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标准》DBJ50/T-318-2019(重庆市)、《河北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导则》等。(3)原材料对再生骨料进行合理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检测内容与具体指标,主要数据参考了以下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20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201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4)配合比设计该部分重点规定了混合料级配、强度指标、配合比设计以及稳定再生级配骨料的间接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干缩性能等相应的指标,主要来源是《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2014以及课题数据等。(5)结构设计无机结合料稳定再生骨料路面基层设计弹性模量、间接抗拉强度等设计参数应根据设计阶段的要求确定,或参考相关设计规范中的推荐范围取值。本次推荐的数值来自课题数据以及设计规范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等。(6)施工该部分主要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和《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的有关规定编制。(7)验收主要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和《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2014的有关规定进行编写。(8)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基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特点,从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出发,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制定了本章节。主要技术内容具体要求依据来源13.基本规定(1)建筑垃圾主要源自城市建筑,国家提倡就近消纳并资源化利用,因此,用于城市道路建设应该是首选;(2)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用于路面基层,需要经历建筑垃圾回收、分类、再生加工、拌和、运输、碾压等多个环节,涉及安全施工、环境污染,因此,除符合现行技术标准的要求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关于安全施工、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提倡最大限度的资源化利用,以便适应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3)为减少运输环节带来的成本增加、环境污染等问题,强调再生骨料优先就地利用。(4)为防止污染地下水和地表土,不得使用被污染或腐蚀,且被检验、鉴定为危险废物的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3)考虑到再生骨料离散性大、压碎值大等特点,根据大量实验和查阅资料,对其应用作出一般性规定。主要技术内容具体要求依据来源24.再生骨料加工、运输和储存(1)道路用的骨料技术指标要求高,移动再生设备生产条件有限,生产的再生骨料一般难以满足道路基层使用,且固废拆迁要求快速离场。因此,宜在工厂内生产。(2)建筑垃圾中含有的轻物质一般为有机物,一方面一些轻物质易分解产生一些轻物质难以在短时间内降解,因此必须将轻物质分选出来。(3)为提高再生产品质量,同时为防止建筑垃圾中的废金属对后续工艺设备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各级破碎工艺后必须设置除铁分离工艺。(4)工程设计高标准要求时,再生粗骨料可以采用整形或化学法强化。经颗粒整形后,去除了骨料表面黏附的水泥砂浆,提高了再生骨料强度,减小再生骨料吸水率,可有效减少无机结合料稳定再生骨料基层的干缩开裂。调查;为保证现场文明施工,必须采取集中加工;(2)《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CJJ/T134-2019);其中,对5.厂址选择,6.总体设计等环节均有阐述;(3)《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50743-2012对各类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分别做了规定;(4)《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标准》(DBJ50/T-318-2019)(重庆市该标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别提出对建筑垃圾处置场的设计要求等。鉴于以上,为全面保障原材料质量,符合现实情况,我们全面综合拟定了该章节。35.原材料(1)材料来源较多,材质不均一,尤其在含杂质、轻物质多等;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因此,部分技术指标需要重新界定。(2)对建筑垃圾再生细集料做出性能指标要求。如根据课题组研究成果,小于0.075mm的再生微粉对混合料的间接抗拉强度、抗冲刷性能等不利影响较大,应合理控制其颗粒含量。(3)对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做出性能指标要求。其中,为确定再生骨料的使用中是否掺入已被污染或腐蚀的有害物质,则增加浸出液成分检测指标等。(4)对胶凝材料、掺合料、外加剂、水等作出一般性规定。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有相应规定;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3)《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2010)(4)《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2010(5)通过实测数据,主要技术内容具体要求依据来源综合以上做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原材料相关技术内容要求。46.结构设计(1)各个结构层可以由不同类型和性质的材料组成,各具有不同的力学特性。因而,基层等结构层所选择的组成材料,其性质要求和力学特性要满足各结构层的服役环境功能要求。(2)基于市政道路工程,就近利用的原则,推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结构设计与组合。(3)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作为结构层,做出设计方面的推荐,以便设计单位参考。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3)根据建筑固废实际需要,结合课题数据和参考现行相关标准而定。57.配合比设计(1)在混合料组成设计时,首先应考虑设计指标,以此选择混合料强度指标通过原材料性能的试验评定,选择适宜的结合料类型,确定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技术标准;再者,根据经济技术比较来选择各物料组成配合比;(2)因再生骨料本身离散型大,导致级配、压碎值等不均匀,因此,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级配骨料强度要求不宜过低,推荐采用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相应指标。(3)因现行行业标准《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中未规定水泥粉煤灰稳定再生级配骨料的内容,因此,水泥粉煤灰稳定再生级配骨料的级配要求参照使用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的规定。(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公路路面基层F20-2015);(3)《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2281-2014);综合以上做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配合比设计相关技术内容要求。主要技术内容具体要求依据来源68.施工(1)根据交通荷载及道路等级,建议参照现行行业规范;(2)需要明确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的有关规定;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79.验收(1)根据道路性质及等级,建议参照现行行业规范;(2)需要明确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的验收标准。(1)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公路路面基层F20-2015);(3)《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的有关规定。10.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1)固废需要再次破碎,需要做出相应的规定;(2)固废破碎、施工需要确保职工安全与人身健康。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三)确定依据本标准涉及的重要技术指标内容包括路面基层用建筑垃圾再生粗集料性能要求、路面基层用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性能要求、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的推荐级配范围等内容,主要技术指标具体要求依据来源1路面基层用建筑垃圾再生粗集料性能要求:压碎值、混凝土石含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有机质含量、杂物含量(1)试验发现,只要混凝土石含量达到50%以上,压碎值基本在30%以内,不仅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基层压碎值指标要求,还可达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重型交通等级对基层压碎值指标的要求。本规程规定,根据压碎值将再生粗集料划分为两级,其中Ⅰ级再生骨料(压碎值≤30%)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底基层和其他等级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基层,Ⅱ级再生骨料(压碎值≤40%)用于其他等级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底基层。该指标仍然高于现行标准《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对II类压碎值45%的指标要求。(2)混凝土石含量:取粒径4.75mm以上的再生级配集料进行混凝土颗粒含量测定,当再生级配集料中混凝土颗粒和石的比例高于50%时,集料的压碎值及混合料的强度优势明显。将其作为再生集料分类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经试验验证,只要混凝土石含量达到50%以上,压碎值基本在30%以内,否则降入II类使用;因此,I类再生集料其再生混凝土颗粒含量控制指标为≥50%;II类再生集料其再生混凝土颗粒含量控制指标为≥30%,否则不得使用,另作他用。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有相应规定;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3)《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2010)(4)《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2010);(5)通过实测数据,综合以上做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原材料相关技术内容要求。2路面基层用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性能要求:(1)《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标准对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没有技术要求。为了提高无机结合料稳定再生骨料的性能,结合试验结果并参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提出了再生细骨料技术要求。(2)单级最大压碎指标值:为保证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路用性能,要求其应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再生骨料相比天然骨料,微裂缝多,强度低;同时大部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有相应规定;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3)《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2010)主要技术指标具体要求依据来源分拆除垃圾、装修垃圾组成中除强度较高的混凝土成分,还含有一些低密度的结合验证试验数据,本规程根据压碎值将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分为两个等级:I级(压碎值≤30%)、II级(压碎值≤40%)。(3)轻物质含量、泥块含量:对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的轻物质含量和泥块含量进行规定,轻物质含量<1.0%;I级再生细骨料的泥块含量<2.0%,II级再生细骨料的泥块含量<3.0%,与《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保持一致。若再生细骨料的泥块含量较高,应进一步去土、筛分。(4)结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对细骨料技术要求和验证试验结果,规定再生细骨料液限≤40%,塑性指数≤20%。但用水泥稳定时,塑性指数应≤17%。(4)《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2010);(5)通过实测数据,综合以上做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原材料相关技术内容要求。3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的推荐级配范围经分拣、破碎与分档后,集料粒径一般偏细,综合考虑《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与《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提出了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推荐级配范围,在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其他性能满足要求时,应最大化地利用再生集料。(2)次干路、支路的基层B-3要比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基层A-4范围更加宽泛,扩大了利用率。(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公路路面基层F20-2015);(3)《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2281-2014);综合以上做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配合比设计相关技术内容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具体要求依据来源4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规定的半刚性基层混合料的强度比《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中规定的相应等级要求低,根据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可以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中规定的相应等级要求,但考虑到城镇道路的车辆轴载比相应等级的公路小,故采用比《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高但比JTGD50低的技术要求。(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公路路面基层F20-2015);(3)《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2281-2014)。5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水泥剂量要求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用于基层时,要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Rd≥5.0MPa时,水泥推荐试验剂量最高9%;要求Rd<5.0MPa时,水泥推荐试验剂量最高7%;用于底基层时,水泥推荐试验剂量最高7%。同时水泥的用量不应低于3%。虽再生骨料强度较低,但其内还有未水化的水泥以及活性砖瓦微粉,与同配比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相比,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基本一致,因此推荐水泥剂量参照行业标准。(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公路路面基层F20-2015);(3)《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2281-2014)。6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的弯拉强缩性能7d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水泥稳定材料实际破坏的力学特征,水泥稳定材料主要是被“拉坏”而非“压坏”,间接抗拉强度指标是更为接近水泥稳定材料实际破坏模型的力学指标,而且间接抗拉强度(劈裂试验)操作方便,在现场测试时钻芯取样也简单,国外也(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公路路面基层F20-2015);(3)《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主要技术指标具体要求依据来源150mm)的劈裂试验法;基层材料的抵抗变形能力与路面面层开裂破坏直接相关,要求基层材料要有足够的刚度和抵抗变形能力,因此对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的弹性模量进行要求,以使其更好地满足路用要求;因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含大量再生骨料,与同配比的天然骨料结合料相比,含水率高,而且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中水泥剂量大时,更易引起收缩开裂,因此对其干缩性能进行要求。2281-2014);综合以上做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面基层配合比设计相关技术内容要求。7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的抗冻性能(1)因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含水率高、孔隙多,易受冻融破坏,因此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JC/T2281,对季冻区利用水泥稳定再生级配骨料作为道路基层,提出抗冻性能要求。(2)因山东属于季冬区,其余均提出相应的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