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用方法有效解决问题-《琥珀》(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_第1页
合理选用方法有效解决问题-《琥珀》(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_第2页
合理选用方法有效解决问题-《琥珀》(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_第3页
合理选用方法有效解决问题-《琥珀》(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_第4页
合理选用方法有效解决问题-《琥珀》(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理选用方法,有效解决问题——《琥珀》(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样东西,大家看看认不认识。(出示网上售卖的假琥珀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假琥珀)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真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谁发现了真琥珀有什么特点?生:真琥珀颜色比较深,人造琥珀颜色比较浅。生:自然形成的琥珀里面不可能只有一只虫子,还会有一些落叶什么的。生:真琥珀特别透亮,很有光泽。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叫《琥珀》。(板书课题,生读)评析:课伊始,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辨认琥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逐步梳理琥珀的基本特点,既不露痕迹,又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二、学习字词,提出问题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同时,想一想自己有什么问题想问,写在课文旁边。(生读、写。师出示)晌午火辣辣渗出松脂拂拭挣扎划动美餐怒吼澎湃师:读了第一行的两个词语,你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个事物?生:我想到了太阳。(师板书“太阳”,师生合作读词。后面四行词,学生依次答“松树”“苍蝇”“蜘蛛”“大海”。师依次板书,师生合作读词)师:这些都是课文中出现的事物,都与琥珀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生读)师: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提出了问题并记录了下来。下面小组合作学习,梳理一下我们提出的问题,筛选出你们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然后交流)生:一般琥珀是什么样子的?生: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生:琥珀形成需要多长时间?生:现在还能形成琥珀吗?师:大家很善于思考,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值得表扬。评析:词语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结构的。王老师引导学生在归类学习中对生词及课文内容形成了有意义的建构,从而引发了学生对琥珀更浓厚的探究兴趣。三、解决问题,习得方法1.层层推进,在尝试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师: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琥珀,找找看。生: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琥珀了。师:现在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找一找关于琥珀的信息。(生读)生:琥珀是透明的。生:琥珀里面可能包裹了一些其他的东西。生:琥珀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生:看到了琥珀,我们可以想象之前发生的事情。师:大家提取了许多有效信息。现在回顾一下,想要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怎么做?生:可以读课文,在文章中找答案。师:没错,联系上下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联系上下文”)要对琥珀有更多的了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生:还可以查阅资料。师:(板书“查阅资料”)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王老师课前就查到了一些资料,现在分享给大家。(出示)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科、柏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而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而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常见琥珀种类:金珀、金蓝珀、绿茶珀、红茶珀、棕红珀、蓝珀、绿珀、虫珀等。2016年3月6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琥珀矿石,其年龄在9900万年左右。师:请快速读一读这段资料,看看你对琥珀有什么新的了解。(生读)生:琥珀也叫松脂化石。生:琥珀的颜色特别多,可以分为许多种类。生:世界上最古老的琥珀矿石距离现在有9900万年左右。2.迁移运用,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师:刚才大家还提出了一个问题———琥珀是怎样形成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上这两个方法。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有效的信息,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发现。(生默读、圈画)师:课文中琥珀的形成离不开哪些事物?生:太阳、松树、海水。生:我补充一下,还有苍蝇、蜘蛛。师:非常好!谁能借助这几个关键词来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同桌之间可以先练习。(同桌练习说,然后分享)生:太阳照着松树,松树分泌了一种叫松脂的东西。这时候,正好蜘蛛想去捉苍蝇,结果松脂滴下来,把它们两个包在一起了,最终大海把这片森林淹没了,过了几万年,人们发现了琥珀。生: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太阳照射在松树上,松树分泌出松脂。这时正好有一只蜘蛛要去捉苍蝇,忽然,一滴松脂滴落了,把这两只小昆虫层层包裹在里面。过了很多年,大海淹没了森林,把这个松脂球埋在了泥沙之下。又过了许多年,这个松脂球被一个渔民的儿子发现了。(生鼓掌)师:说得非常清楚,值得表扬,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这两个同学。下面请同桌相互讲一讲琥珀形成的过程。(同桌相互讲)师:除了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查阅资料。我们课本上就有能够帮助我们解答这个问题的资料,赶快找一找。生:我找到了,就是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师:这段资料也讲了琥珀是如何形成的,请大家读这段资料,并圈画关键信息。(生读、圈画,然后交流)生:我知道了琥珀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重要的阶段———“树脂→硬树脂→琥珀”。生:树脂流动的过程中会把一些东西包裹进去。生:裂开或者受过损伤的树干才会流出树脂,最终形成琥珀。师:查资料让我们有了新的收获,现在谁能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再来说一说琥珀形成的过程?你可以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这样的词语。生:琥珀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重要的阶段———“树脂→硬树脂→琥珀”。首先是树木分泌出树脂,然后树脂被掩埋起来,慢慢就会变成硬树脂,最后这些树脂就变成了琥珀。生:这棵树要有一个裂缝或者伤疤。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这棵树会分泌出一些树脂。这些树脂在流动的过程中会把一些小昆虫、叶片等杂物包裹在里面。经过很多年,这些树脂会变成硬树脂,蕴藏在沙土下面,在高压、高温的持续作用下,最终就会变成琥珀。评析:“联系上下文”和“查阅资料”是小学中段常用的阅读方法,王老师不是机械地教学生学习这些方法,而是不断地用任务驱动,即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方法完成学习“阅读链接”和复述琥珀形成的过程这两个任务,简洁、高效。四、发现表达特点,落实语言运用师:“阅读链接”和课文都在讲琥珀形成的过程,对比着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生对比读,然后交流)生:我觉得课文写得更有画面感,像一个故事,很有趣。生:我喜欢课文的写法,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生:读课文就像读一个故事,有情节,还有人物出现。师:说得真好,那你感觉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更生动、更有画面感呢?(生分别找出第4、6、7、8自然段,自由读)师:确实,读这些句子时,我们的眼前是有画面的,写得很生动,感觉发生这一切的时候,作者就在跟前看着呢。但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课文一开始就说“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大家再来看看课文作者的相关介绍:(出示,生读)柏吉尔(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等。著名的《琥珀》一文就是根据《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从大体上看,本文属于科普小品。但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所以也有人说《乌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话。师:你发现了什么?生:现在是2022年,柏吉尔是1804年出生的,柏吉尔最多能看到距今200多年前的事情,可是松脂包住苍蝇和蜘蛛的事情是几万年前的事情,柏吉尔不可能看到。师:所以,这篇文章应该是瞎编的吧?生:应该不是。师:那得有依据啊,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生再读课文,师提示重点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生:我找到了一个词“推测”。这是作者根据现在的发现推测出来的。生:对,虽然作者没有亲眼看到,但是可以根据现在看到的琥珀推测以前发生的事情。师:我们也来试着推测推测。课文中写道“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这样的情景作者是从现在看到的什么景象推测出来的?生:是从“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来推测的。师:课文中还写道“两只小虫都被淹没在老松树黏稠的黄色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这样的情景作者是从现在看到的什么景象推测出来的?生:是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来推测的。师:作者的表达就是这样既生动又准确。这样的推测还挺有意思的,作者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是他“推测”出了这一切。“推测”不是瞎编,是有依据的。“推测”是思考,是根据自己看到的景象来想象以前发生的事情。课文中说“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请你试着推测一下,这只苍蝇,或者这只蜘蛛是怎样划动它的腿挣扎的?试着写一写它们当时挣扎的样子,尽量写得生动一些。(出示)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蜘蛛________。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苍蝇______。(生写,师巡视指导,生交流)生:蜘蛛艰难地蹬着自己的八只脚,想把脚伸出包裹在自己身上的松脂,可它不但没有出去,反而使周围的松脂更加黏稠,最终,它不得不放弃了。生:蜘蛛艰难地舞动着它的八条腿,伸着头,努力想爬出去,可是无论它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就这样,它被困在里面,永远也出不去了。生:“哦,天哪!我怎么被包裹在这黄色的液体里了!唉,完了!我再也飞不出去了。”苍蝇无奈地停止了挣扎。生:“太阳为什么会把松脂弄下来?我真应该早点离开这个地方,不应该把苍蝇当食物啊!”蜘蛛害怕地尖叫着。生:蜘蛛用自己那长长的腿,在松树那金黄而黏稠的泪珠中乱蹬。师:多有意思的推测啊,同学们写得非常生动,值得表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琥珀的形成过程,请大家回家之后做一回讲解员,向自己的家人、朋友介绍琥珀的形成过程。同时,王老师推荐大家阅读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下课!评析:“阅读链接”的两次阅读,指向不同,功能不同,对应的目标不同,使学生逐步知晓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征。对“推测”这个关键词语的理解,王老师不满足于一般的说说意思,而是在具体语境中训练学生运用“推测”的能力,使学生在丰富灵动的表达中感受琥珀形成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