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_第1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_第2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_第3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_第4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04)所属学科门类:文学所属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所属院系部所:德语系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德语高级人才。要求博士生具有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以及出色的德语实践能力。能胜任高校德语教学、研究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工作。既严谨治学,又具有开拓精神。同时,要求博士生熟练掌握第二外语(主要是英语)。学制与修业年限博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原则上应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不得延长。如有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应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学习年限可酌情适当延长。延长期一般为半年,最多不能超过一年(含休学)。成绩优秀,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博士研究生,在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论文撰写工作,达到申请学位要求的情况下,可由本人提出提前毕业申请,经导师及主管部门同意后,由学科点提前半年或一年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并按规定程序提前毕业和申请学位。除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果特别突出者以外,原则上不鼓励提前毕业。学位与学分要求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修满不少于23学分的课程并达到必修环节最低学分数要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文学博士学位。各类课程基本修读要求如下:学位公共课程7学分,其中政治课3学分,外国语4学分,学位基础课程2学分,学位专业课程8学分(4门),专业方向课程5学分(3门),公共选修课程2学分(1门)和其他必修环节(实践、学术报告、文献综述与开题、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班等)2学分。补修课程不计学分。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导师1德语文学该研究方向博士生,应对德语文学的历史与现状有较系统的了解,熟悉德语文学的重要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认识德国(或欧美)文学理论的发展与现状,掌握德语文学作品具体分析和总体把握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德文学关系史的概貌。在此基础上,要求相关博士生对德语文学理论与方法、某个文学流派或某位作家进行更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展开富于创见的研究工作。卫茂平教授谢建文教授陈壮鹰教授课程设置和课程简介(一)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部门应修学分学位公共课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21社科部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1812社科部外国语Ⅰ级3621研究生部4外国语Ⅱ级3622研究生部学位基础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前沿3621文学研究院英语学院等2学位专业课程德语文学理论3621德语系8篇章语言学及其他3621德语系接受美学研究3622德语系德语诗歌研究3622德语系专业方向课程中德文学关系史(必选)3622德语系5德语文学研究专题Ⅰ(必选)3621德语系德语文学研究专题Ⅱ(必选)1812德语系德国文化史3621/2德语系普通语言学理论3621/2德语系普通语言学理论3621德语系德语语言学理论3622德语系德语修辞学3622德语系词典学理论3621/2德语系翻译理论研究3621/2德语系公共选修课程具体课程见研究生部培养办每学期初发布的选课指南。原则上要求跨学科选修。3621/2研究生部2必修环节学术实践21-3德语系2(二)课程简介序号课程名称内容简介授课教师1德语文学理论研读现代德语文学理论的原著及研究著作选篇,兼顾德国哲学史或思想史上的代表性人物及著述。认识德国(或欧美)文学理论的发展与现状。卫茂平教授2中德文学关系史探究自始至今中德文学关系的主要史实,重点为中国对于德语文学的影响,或中国文学及文化在德语文学中留下的痕迹。卫茂平教授3接受美学研究以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阶段已掌握的文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博士阶段的文学理论引论类课程为必要前提,清理接受美学理论的发生、发展过程,尤以尧斯和伊泽尔的经典理论文献为知识和思考的重点,培养学生探讨文学文本意义生成机制的兴趣、视角和方法。其中,理论视角与方法意识的培养,处于中心位置。谢建文教授4篇章语言学及其他主要学习各分支学科的实际应用。比如语用,语汇,语义,重点是语篇分析。陈晓春教授5德语诗歌研究德语诗歌是德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高地德语、中古高地德语、高地德语早中期,诗歌是德语文学的主要载体,是反应当时社会生活、政治演变、宗教进程的主要文学手段和表现形式。进入近当代时期,尽管小说、戏剧逐渐成为文学主流,但诗歌仍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学表现手段。本课程将按照德国诗歌从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演变的历史进程,结合各个时期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及作品,研究、阐释作品中蕴含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从社会学、文化学角度揭示德语诗歌的美学价值。陈壮鹰教授6德语文学研究专题Ⅰ德语文学作品分析DAAD文教专家7德语文学研究专题Ⅱ德语悲剧史与悲剧理论研究德国大学教授培养方式和考核方法(一)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组成以博士研究生导师为首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其成员一般为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二)博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课题研究方向与博士研究生的个人特点,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并报研究院和研究生部备案。个人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科研工作、中期考核、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以及实践环节等项目的要求和进度做出具体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若因特殊原因需要修改者,须经导师和研究院同意后报研究生部审批、备案。(三)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可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自学、课堂讨论、专题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提倡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博士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要使博士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使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四)博士研究生应关注本学科研究方向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活动等。在读期间,须至少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学术论文2篇。基本科研工作量要求,具体见《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博士研究生在学术实践完成后需提交实践报告,导师认定合格后,可得学术实践2学分。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一)论文选题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文献梳理,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统一的原则,在充分了解本人主攻研究方向的历史和学科现状,并立足本学科专业前沿的基础之上,选择对学科发展或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研究题目。(二)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开题报告阶段,并经论文指导小组审核通过。博士研究生应认真填写开题报告,对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重点与难点问题、研究进程、参考文献等进行详细论证和汇报;参加开题答辩的专家应不少于3名以上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最迟于第3学期末(12月)完成,如因特殊原因,可最迟于第4学期末完成。(三)论文写作1.博士研究生应制定详细的写作计划,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2.学位论文的写作应严格遵守通行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导师应对论文认真履行指导、督促完成和修改的职责。3.学位论文采用何种语言撰写,应该根据每一位博士生的实际情况,由导师提出最终意见。如果用德语撰写,论文长度应至少在六万个德文词以上,同时须包括七千个汉字(不计入论文总字数)的论文摘要;如果用汉语撰写,论文长度应至少在七万个汉字以上,同时须递交五千个外文词(不计入论文总字数)的论文摘要。4.博士生学位论文应显示出作者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的专门知识,以及对研究方法的熟练掌握。论文应对所选课题有创造性的发现与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一)论文答辩相关要求1.论文盲审在论文答辩前,所有论文提交参加“双盲”评审;论文在专家评审中未达到合格以上标准者,不得进行论文答辩,必须根据要求进行修改,直至达到答辩要求后再另行组织答辩。2.论文答辩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及答辩秘书组成;成员半数以上应为博导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成员中须包括二位以上外单位的专家;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以确保论文答辩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其流程主要包括:秘书(或导师)介绍答辩者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答辩者陈述、专家提问、答辩者回答问题、答辩委员会投票表决(答辩者回避)、答辩委员会主席宣读决议书、宣布答辩结束等程序。③根据答辩情况,论文答辩委员会就是否通过答辩做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须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科点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答辩过程应由秘书详细记录在案。④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应对论文进行修改,达到要求后经导师同意重新申请组织答辩。已通过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应送交研究生部和图书馆留档,论文摘要应予公布(保密专业除外)。(二)学位授予相关规定1.对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论文,经学科点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和投票表决通过后,依照程序报送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决定是否授予博士学位。2.经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认定,申请人论文虽未达到博士学位学术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学术水平,且申请人尚未获得过该学科硕士学位者,可做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并将决议报送学科点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序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作者或出版者备注(必读或选读)1NeueLiteraturtheorien-EineEinführungWestdeutscherVerlag,Opladen1997.K.-M.Bogdal(Hrsg.)必读2WegeausderModerne–SchlüsseltextederPostmoderne-DiskusionAkademieVerlag,Berlin1994.W.Welsch(Hrsg.)选读3EinführungindieLiteraturtheorieMetzlerVerlag,Stuttgart1994.T.Eagleton必读4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卫茂平必读5Schuster选读6Frankfurt/M1988Schuster选读7LiteraturgeschichtealsProvokationderLiteraturwissenschaftHansRobertJauß必读8RezeptionsästhetikundliterarischeKommunikationHansRobertJauß:必读9DerAktdesLesens.TheorieästhetischerWirkungWolfgangIser必读10DieAppellstrukturderTexte.WolfgangIser必读11Rezeptionsästhetik.TheorieundPraxis.RainerWarning必读12Textlinguistik.EineEinführungCoseriu,Eugenio必读13EinführungindieSprechakttheorieHindelang,Götz必读14LektürekollegzurTextlinguistik.Band1Kallmeyer,W./Klein,W./Meyer-Hermann,R./Netzer,K./Siebert,H.J.选读15EinführungindiegermanistischeLinguistikMeinbauer,Jörgu.a.必读16StudienzurSprechakttheorieWunderlich,Dieter(Hg)必读17生成语法理论徐烈炯必读18ArbeitsbuchLinguistikHorstM.Müller(Hg.)必读19GermanischeSprachwissenschaftErnst,Peter选读20StudienbuchLinguistikLinke,A./Nussbaumer,M./Portmann,PaulR.必读21LinguistischeTextanalyseBrinker,Klaus必读22古希腊罗马神话古斯塔夫·施瓦布必读23圣经故事马克思威尔必读24EinfuehrungindieGedichtanalyseDieterBurdorfvonMetzler必读25DeutscheLyri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