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与工程课件_第1页
岩石力学与工程课件_第2页
岩石力学与工程课件_第3页
岩石力学与工程课件_第4页
岩石力学与工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岩石的力學性質-岩石的變形21.5岩石變形性質的幾個基本概念1)彈性(elasticity):

物體在受外力作用的瞬間即產生全部變形,而去除外力(卸載)後又能立即恢復其原有形狀和尺寸的性質稱為彈性。彈性體按其應力-應變關係又可分為兩種類型:線彈性體:應力-應變呈直線關係。非線性彈性體:應力—應變呈非直線的關係。3線彈性體,其應力-應變呈直線關係

σ=Eε非線性彈性體,其應力—應變呈非直線的關係σ=f(ε)42)塑性(plasticity):物體受力後產生變形,在外力去除(卸載)後變形不能完全恢復的性質,稱為塑性。不能恢復的那部分變形稱為塑性變形,或稱永久變形,殘餘變形。在外力作用下只發生塑性變形的物體,稱為理想塑性體。理想塑性體,當應力低於屈服極限時,材料沒有變形,應力達到後,變形不斷增大而應力不變,應力-應變曲線呈水準直線.5理想塑性體的應力-應變關係:當σ

<σs

時,ε=0當σ

≥σs

時,ε->∞

σ

σso

ε63)黏性(viscosity):

物體受力後變形不能在暫態完成,且應變速率隨應力增加而增加的性質,稱為粘性。應變速率與時間有關,->黏性與時間有關其應力-應變速率關係為過座標原點的直線的物質稱為理想粘性體(如牛頓流體),如圖所示。

σ應力-應變速率關係:σ=η

dε/dtodε/dt74)脆性(brittle):

物體受力後,變形很小時就發生破裂的性質。工程上一般以5%為標準進行劃分,總應變大於5%者為塑性材料,反之為脆性材料。赫德(Heard,1963)以3%和5%為界限,將岩石劃分三類:總應變小於3%者為脆性岩石;總應變在3%~5%者為半脆性或脆-塑性岩石;總應變大於5%者為塑性岩石。按以上標準,大部分地表岩石在低圍壓條件下都是脆性或半脆性的。當然岩石的塑性與脆性是相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在高溫高壓條件下,脆性岩石可表現很高的塑性。85)延性(ductile):

物體能承受較大塑性變形而不喪失其承載力的性質,稱為延性。岩石是礦物的集合體,具有複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因此其力學屬性也是很複雜的。這一面受岩石成分與結構的影響;另一方面還和它的受力條件,如荷載的大小及其組合情況、加載方式與速率及應力路徑等密切相關。例如,在常溫常壓下,岩石既不是理想的彈性材料,也不簡單的塑性和粘性材料,而往往表現出彈一塑性、塑一彈性、彈一粘一塑或粘一彈性等性質。此外,岩體賦存的環境條件,如溫度、地下水與地應力對其性狀的影響也很大。91.6單軸壓縮條件岩石應力-應變曲線6種類型岩石的應力—應變曲線隨著岩石性質不同有各種不同的類型。米勒(Müller)採用28種岩石進行大量的單軸試驗後,據峰值前應力—應變曲線將岩石分成六種類型,如圖所示。10類型Ⅰ

應力與應變關係是一直線或者近似直線,直到試件發生突然破壞為止。由於塑性階段不明顯,這些岩石被稱為彈性岩石。例如:玄武岩、石英岩、白雲岩以及極堅固的石灰岩。類型Ⅱ

應力較低時,應力—應變曲線近似於直線,當應力增加到一定數值後,應力—應變曲線向下彎曲,隨著應力逐漸增加而曲線斜率也就越變越小,直至破壞。由於這些岩石低應力時表現出彈性,高應力時表現出塑性,所以被稱為彈—塑性岩石。例如:較弱的石灰岩、泥岩以及凝灰岩等。類型Ⅲ

在應力較低時,應力—應變曲線略向上彎曲。當應力增加到一定數值後,應力—應變曲線逐漸變為直線,直至發生破壞。由於這些岩石低應力時表現出塑性,高應力時表現出彈性,所以被稱為塑—彈性岩石。例如:砂岩、花崗岩、片理平行於壓力方向的片岩以及某些輝綠岩等。11類型Ⅳ

應力較低時,應力—應變曲線向上彎曲,當壓力增加到一定值後,變形曲線成為直線,最後,曲線向下彎曲,曲線似S型。由於這些岩石低應力時表現出塑性,高應力時表現出彈性,破壞前又表現出塑性,所以被稱為塑—彈—塑性岩石。例如:大多數為變質岩(大理岩、片麻岩等)。類型Ⅴ

基本上與類型Ⅳ相同,也呈S型,不過曲線斜率較平緩。一般發生在壓縮性較高的岩石中。應力垂直於片理的片岩具有這種性質。類型Ⅵ

應力—應變曲線開始先有很小一段直線部分,然後有非彈性的曲線部分,並繼續不斷地蠕變。這類材料被稱為彈—粘性岩石。例如:岩鹽、某些軟弱岩石。121.7岩石變形指標及其確定岩石的變形特性通常用彈性模量、變形模量和泊松比等指標表示。1)彈性模量和變形模量13a.線彈性岩石①應力—應變曲線具有近似直線的形式。②彈性模量:直線的斜率,也即應力(σ

)與應變(ε)的比率被稱為岩石的彈性模量,記為E。③其應力—應變關係:

σ=Eε④反復加卸載應力—應變曲線仍為直線。14b.完全彈性岩石①岩石的應力—應變關係不是直線,而是曲線。②對於任一應變ε,都有唯一的應力σ與之對應,應力是應變的函數關係,即

σ=f(ε)③切線模量、初始模量和割線模量:由於應力—應變是一曲線關係,所以這裏沒有唯一的模量。但對於曲線上任一點的值,都有一個。譬如對應於P點的值,切線模量就是P點在曲線上的切線PQ的斜率Et,曲線原點處的切線斜率Eo即為初始模量,而割線模量就是割線OP的斜率Es,通常取σc/2處的割線模量。

Et

=

dσ/dε;

Es

=

σ/ε④反復加卸載當荷載逐漸施加到任何點P,得加載曲線OP。如果在P點將荷載卸去,則卸載曲線仍沿原曲線OP路線退到原點O。15c.彈性岩石①岩石的應力—應變關係不是直線,而是曲線,且卸載曲線不沿原加載路徑返回原點。②對於任一應變ε,不是唯一的應力σ與之對應,應力不是應變的函數關係。③切線模量和割線模量:卸載曲線P點的切線PQ‘的斜率就是相應於該應力的卸載切線模量,它與加載切線模量不同。而加、卸載的割線模量相同。④反復加卸載當荷載逐漸施加到任何點P,得加載曲線OP。如果在P點將荷載卸去,則卸載曲線不沿原曲線OP路線退到原點O,如圖中虛線所示,這時產生了所謂滯回效應。16d.彈塑性岩石①岩石的應力—應變關係不是直線,而是曲線,卸載曲線不沿原加載路徑返回,且應變也不能恢復到原點O。②對於任一應變ε,不是唯一的應力σ與之對應,應力不是應變的函數關係。③彈性模量和變形模量:彈性變形,以εe表示;塑性變形,以εp表示;總變形,以ε表示。彈性模量E:把卸載曲線的割線的斜率作為彈性模量,即:E=PM/NM=σ/εe

變形模量Eo:是正應力與總應變(ε)之比,即:Eo=PM/OM=σ/ε=σ/(εe+εp)④塑性滯回環:加載曲線與卸載曲線所組成的環,叫做塑性滯回環。171.8彈塑性岩石在迴圈荷載條件下的變形特徵在迴圈荷載條件下,彈性岩石變形如何?非彈性岩石(彈塑性)的變形又如何呢?181)彈塑性岩石等荷載迴圈加載變形特徵

①等荷載迴圈加載:如果多次反復加載與卸載,且每次施加的最大荷載與第一次施加的最大荷載一樣。②塑性滯回環:則每次加、卸載曲線都形成一個塑性滯回環。這些塑性滯回環隨著加、卸載的次數增加而愈來愈狹窄,並且彼此愈來愈近,岩石愈來愈接近彈性變形,一直到某次迴圈沒有塑性變形為止,如圖中的HH‘環。③臨界應力:當迴圈應力峰值小於某一數值時,迴圈次數即使很多,也不會導致試件破壞;而超過這一數值岩石將在某次迴圈中發生破壞(疲勞破壞),這一數值稱為臨界應力。此時,給定的應力稱為疲勞強度。

192)彈塑性岩石增荷載迴圈加載變形特徵

①增荷載迴圈加載:如果多次反復加載、卸載迴圈,每次施加的最大荷載比前一次迴圈的最大荷載為大。②塑性滯回環:每次加、卸載曲線都形成一個塑性滯回環。隨著迴圈次數的增加,塑性滯回環的面積也有所擴大,卸載曲線的斜率(它代表著岩石的彈性模量)也逐次略有增加,表明卸載應力下的岩石材料彈性有所增強。③岩石的記憶性:每次卸載後再加載,在荷載超過上一次迴圈的最大荷載以後,變形曲線仍沿著原來的單調加載曲線上升(圖中的OC線),好象不曾受到反復加載的影響似的,這種現象稱為岩石的變形記憶。201.9單軸壓縮條件下的岩石全應力-應變曲線1)全應力-應變曲線產生的背景①普通柔性實驗機只能獲得峰值以前的應力-應變曲線。1966年以前所獲的的岩石應力-應變曲線均是峰值以前的曲線。在普通柔性實驗機上的試驗現象是:岩石破壞的形式都是突發的:瞬間崩裂、碎塊四面飛射、伴有很大聲響。

σ

o

ε21②在普通的試驗機上,岩石達到其峰值強度後發生突發性破壞的根本原因:是試驗機的剛度不夠大,這類試驗機稱為“柔”性試驗機(Softtestingmachine)。由於試驗機的剛度不夠大,在試驗過程中試件受壓,試驗機框架受拉,如圖所示。試驗機受拉產生的彈性變形以應變能的形式存在機器中。當施加的壓縮應力超過岩石抗壓強度後,試件破壞。此時,試驗機架迅速回彈,並將其內部貯存的應變能釋放到岩石試件上,從而引起岩石試件的急劇破裂和崩解。22③普通柔性實驗機獲得結果與工程的矛盾:試驗結果表明,岩石超過其峰值強度後就完全破壞了,沒有任何承載能力了。與事實矛盾。事實上,岩石超過其峰值強度後,發生了破壞,內部出現破裂,其承載能力因而下降,但並沒有降到零,而是仍然具有一定的強度。特別是在具有限制應力的條件下,情況更是如此。岩石開挖工程的圍岩一般都處在周圍岩石的限制中,因而破壞時不可能發生突然崩解現象。從另一方面看,地下岩石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受到過各種力場的作用,經歷過多次破壞,因而我們在岩石工程中面對的就是已經發生過破壞的岩石(岩體)。研究岩石超過其峰值強度破壞後的強度特徵對岩石工程本身具有重要意義。23④試驗改進途徑提高試驗機剛度,降低岩石試件剛度,增加伺服控制系統。試驗系統組成:鋼架構件、液壓柱、岩石試件。a.提高試驗機鋼架構件的剛度:鋼架構件的剛度係數Ks=EA/L.增加鋼構件的截面積A,減小其長度L。因此在許多剛性試驗機上使用了幾個粗矮鋼柱以加強。b.提高試驗機液壓柱剛度:液壓柱剛度係數Kf=kA/H.應增加液壓柱的截面積A,減小其長度H;同時要增大液壓油的體積模量K。為此,在少數剛性試驗機的液壓系統中用水銀代替普通液壓油。c.減少岩石試件的剛度:減小試件截面積,增加其長度。d.增加伺服控制系統,控制岩石變形速度恒定。242)全應力-應變曲線的特徵

1966年庫克(Cook)教授利用自製的剛性試驗機獲得了的一條大理岩的全應力-應變曲線,可將岩石變形分為下列四個階段:①

孔隙裂隙壓密階段(OA段):即試件中原有張開性結構面或微裂隙逐漸閉合,岩石被壓密,形成早期的非線性變形,σ-ε曲線呈上凹型。在此階段試件橫向膨脹較小,試件體積隨載荷增大而減小。本階段變形對裂隙化岩石來說較明顯,而對堅硬少裂隙的岩石則不明顯,甚至不顯現。②

彈性變形至微彈性裂隙穩定發展階段(AC段〕:該階段的應力—應變曲線成近似直線型。其中,AB段為彈性變形階段,BC段為微破裂穩定發展階段。25③非穩定破裂發展階段,或稱累進性破裂階段(CD段):C點是岩石從彈性變為塑性的轉捩點,稱為屈服點。相應於該點的應力為屈服極限,其值約為峰值強度的2/3。進入本階段後,微破裂的發展出現了質的變化,破裂不斷發展,直至試件完全破壞。試件由體積壓縮轉為擴容,軸向應變和體積應變速率迅速增大。本階段的上界應力稱為峰值強度。④破裂後階段(D點以後段):岩塊承載力達到峰值強度後,其內部結構遭到破壞,但試件基本保持整體狀。到本階段,裂隙快速發展,交叉且相互聯合形成宏觀斷裂面。此後,岩塊變形主要表現為沿宏觀斷裂面的塊體滑移,試件承載力隨變形增大迅速下降,但並不降到零,說明破裂的岩石仍有一定的承載力。263)全應力-應變曲線的工程意義①揭示岩石試件破裂後,仍具有一定的承載能力。27②預測岩爆。若A>B,會產生岩爆若B>A,不產生岩爆。28關於“岩爆”發生機理的解釋29③預測蠕變破壞。當應力水準在H點以下時保持應力恒定,岩石試件不會發生蠕變。應力水準在G-H點之間保持恒定。蠕變應變發展會和蠕變終止軌跡相交,蠕變將停止,岩石試件不會破壞。若應力水準在G點及以上保持恒定,則蠕變應變發展就和全應力—應變曲線的右半部,試件將發生破壞。30④預測迴圈加載條件下岩石的破壞。迴圈荷載:爆破,而且是動荷載。在高應力水準下迴圈加載,岩石在很短時間內就破壞。在低應力水準下迴圈加載,岩石可以經歷相對較長一段時間,岩石工程才會發生破壞。所以,根據岩石受力水準,迴圈荷載的大小、週期、全應力—應變曲線來預測迴圈加載條件下岩石破壞時間。311.10三軸壓縮條件下的岩石變形特徵如圖所示的大理岩,在圍壓為零或較低的情況下,岩石呈脆性狀態;當圍壓增大至50MPa時,岩石顯示出由脆性到塑性轉化的過渡狀態:把岩石由脆性轉化為塑性的臨界圍壓稱為轉化壓力。圍壓增加到68.5MPa時,呈現出塑性流動狀態;圍壓增至165MPa時,試件承載力則隨圍壓穩定增長,出現所謂應變硬化現象。32圍壓對岩石變形的影響得出如下結論:①隨著圍壓的增大,岩石的抗壓強度顯著增加;②隨著圍壓的增大,岩石的變形顯著增大;③隨著圍壓的增大,岩石的彈性極限顯著增大;④隨著圍壓的增大,岩石的應力—應變曲線形態發生明顯改變;岩石的性質發生了變化:由彈脆性→彈塑性→應變硬化。

花崗岩應力-應變曲線331.11岩石的擴容擴容:當外力繼續增加,岩石試件的體積不是減小,而是大幅度增加,且增長速率越來越大,最終將導致岩石試件的破壞,這種體積明顯擴大的現象稱為擴容。實驗表明:體積應變曲線可以分為三個階段:①體積變形階段體積應變在彈性階段內隨應力增加而呈線性變化(體積減小),在此階段內,軸向壓縮應變大於側向膨脹。稱為體積變形階段。在此階段後期,隨應力增加,岩石的體積變形曲線向左轉彎,開始偏離直線段,出現擴容。在一般情況下,岩石開始出現擴容時的應力約為其抗壓強度的1/3~1/2左右。34②體積不變階段在這一階段內,隨著應力的增加,岩石雖有變形,但體積應變增量近於零,即岩石體積大小幾乎沒有變化。在此階段內可認為軸向壓縮應變等於側向膨脹,因此稱為體積不變階段。③擴容階段當外力繼續增加,岩石試件的體積不是減小,而是大幅度增加,且增長速率越來越大,最終將導致岩石試件的破壞,這種體積明顯擴大的現象稱為擴容,此階段稱為擴容階段。在此階段內,當試件臨近破壞時,兩側向膨脹變形之和超過最大主應力方向上的壓縮變形值。這時,岩石試件的泊松比已經不是一個常量。351.12影響岩石力學性質的主要因素

1)水對岩石力學性質的影響

結合水:產生三種作用:連結作用、潤滑作用、水楔作用。連結作用:將礦物顆粒拉近、接緊,起連結作用。潤滑作用:可溶鹽溶解,膠體水解,使原有的連結變成水膠連結,導致礦物顆粒間連結力減弱,摩擦力減低,水起到潤滑劑的作用。水楔作用:當兩個礦物顆粒靠得很近,有水分子補充到礦物表面時,礦物顆粒利用其表面吸著力將水分子拉到自己周圍,在兩個顆粒接觸處由於吸著力作用使水分子向兩個礦物顆粒之間的縫隙內擠入。36當岩石受壓時:如壓應力大於吸著力,水分子就被壓力從接觸點中擠出。反之如壓應力減小至低於吸著力,水分子就又擠入兩顆粒之間,使兩顆粒間距增大。這樣便產生兩種結果:一是岩石體積膨脹,如岩石處於不可變形的條件,便產生膨脹壓力;二是水膠連結代替膠體及可溶鹽連結,產生潤滑作用,岩石強度降低。37重力水:對岩石力學性質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孔隙水壓力作用和溶蝕、潛蝕作用。孔隙壓力作用:孔隙壓力,減小了顆粒之間的壓應力,從而降低了岩石的抗剪強度,使岩石的微裂隙端部處於受拉狀態從而破壞岩石的連結。溶蝕-潛蝕作用:岩石中滲透水在其流動過程中可將岩石中可溶物質溶解帶走,有時將岩石中小顆粒沖走,使岩石強度大為降低,變形加大。除了上述五種作用外,水在凍融時的脹縮作用對岩石力學強度破壞很大。38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岩石名稱軟化係數岩石名稱軟化係數岩石名稱軟化係數花崗岩0.72-0.97火山集塊岩0.6-0.8片麻岩0.75-0.97閃長岩0.60-0.80火山角礫岩0.57-0.95石英片麻岩0.44-0.84閃長玢岩0.78-0.81安山凝灰集塊岩0.61-0.74角閃片岩0.44-0.84輝綠岩0.33-0.90凝灰岩0.52-0.86雲母片岩0.53-0.69流紋岩0.75-0.95礫岩0.50-0.96綠泥石片岩0.53-0.69安山岩0.81-0.91石英砂岩0.65-0.97千枚岩0.67-0.96玄武岩0.30-0.95泥質砂岩,粉砂岩0.21-0.75矽質板岩0.75-0.79泥岩0.40-0.60泥質板岩0.39-0.52葉岩0.24-0.74石英岩0.94-0.96石灰岩0.70-0.94泥灰岩0.44-0.54392)溫度對岩石力學性質的影響

一般地熱每增加100米深度,溫度升高3℃。高硫礦山、自燃礦物溫度高地下深部研究、核廢料處理研究一般來說,隨著溫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點降低,強度降低。如圖所示即為三種不同岩石在圍壓為500MPa,溫度由25℃升高到800℃時應力-應變特徵。40

玄武岩花崗岩白雲岩

413)加載速率對岩石力學性質的影響

加載速率愈大,彈性模量愈大;加荷速率愈小,彈性模量愈小。加載速率越大,獲得的強度指標值越高。國際岩石力學學會(ISRM)建議:加載速率為0.5~1MPa/秒,一般從開始試驗直至試件破壞的時間為5~10分鐘。424)圍壓對岩石力學性質的影響

由三軸壓縮試驗可知:岩石的脆性和塑性並非岩石固有的性質,它與其受力狀態有關,隨著受力狀態的改變,其脆性和塑性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在三軸壓縮條件下,岩石的變形、強度和彈性極限都有顯著增大。例如: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山嶺隧道穿過很堅硬的花崗岩,由於山勢陡峭,花崗岩處於很高的三維地應力狀態下,表現出明顯的塑性變形。435)風化對岩石力學性質的影響

風化作用:是一種表生的自然營力和人類作用的共同產物,是一種很複雜的地質作用,將涉及到氣溫、大氣、水分、生物、原岩的成因、原岩的礦物成分、原岩的結構和構造等諸因素的綜合作用。風化作用降低岩體的物理力學性質:①降低岩體結構面的粗糙程度,產生新的裂隙,破壞岩體的完整性。岩石結構連結被削弱,堅硬岩石變為半堅硬岩石、疏鬆土。②在化學風化過程中,礦物成分發生變化,原生礦物經受水解、水化、氧化等作用,逐漸為次生礦物,特別是產生粘土礦物(如蒙脫石、高嶺石等)。③成分結構和構造的變化,導致抗水性降低、親水性增高(如膨脹性、崩解性、軟化性增強);力學強度降低,壓縮性加大。44風化作用程度的評價方法:1964年以來,水電部成都勘察設計研究院科研所提出用岩石風化程度係數(Ky)來評定岩石的風化程度。

Ky=(Kn+Kr+Kw)/3 式中:Kn=n1/n2(孔隙率係數);

Kr=r2/r1(強度係數);

Kw=ω1/ω2(吸水率係數);

n1,r1,ω1-新鮮岩石的孔隙率、抗壓強度、吸水率;

n2,r2,ω2-風化岩石的孔隙率、抗壓強度、吸水率;45

岩石風化程度分級如下:

Ky≤0.1 劇風化

Ky=0.1-0.35強風化

Ky=0.35-0.65 弱風化

Ky=0.65-0.90 微風化

Ky=0.90-1.00 新鮮岩石岩石風化程度Ky的概念,是表示岩石風化程度深淺的一個相對指標,不是絕對值。岩石力學與工程ROCKMECHANICSANDENGINEERING岩石流變理論RHEOLOGICALTHEORYOFROCK472.1流變理論-主要內容1流變的概念2蠕變的類型和特點3描述流變性質的三個基本元件4組合模型及其性質482.1.1流變的概念三個概念:彈性變形塑性變形粘性流動492.1.1流變的概念三個概念:彈性變形塑性變形粘性流動與時間無關,只從變形能否恢復的角度502.1.1流變的概念三個概念:彈性變形塑性變形

粘性流動與變形速率有關,與時間有關512.1.1流變的概念三個概念:彈性變形塑性變形粘性流動流變現象:材料應力-應變關係與時間因素有關的性質,稱為流變性。材料變形過程中具有時間效應的現象,稱為流變現象。522.1.1流變的概念三個概念:彈性變形塑性變形粘性流動流變現象:材料應力-應變關係與時間因素有關的性質,稱為流變性。材料變形過程中具有時間效應的現象,稱為流變現象。流變的種類:蠕變鬆弛彈性後效532.1.1流變的概念三個概念:彈性變形塑性變形粘性流動流變現象:材料應力-應變關係與時間因素有關的性質,稱為流變性。材料變形過程中具有時間效應的現象,稱為流變現象。流變的種類:蠕變

鬆弛彈性後效應力不變,應變隨時間增加而增長542.1.1流變的概念1940.051939.0155阿爾卑斯山谷反傾岩層中蠕動

56湖南五強溪板溪群輕度變質砂岩、石英岩、板岩中的蠕動,深達40~50m572.1.1流變的概念三個概念:彈性變形塑性變形粘性流動流變現象:材料應力-應變關係與時間因素有關的性質,稱為流變性。材料變形過程中具有時間效應的現象,稱為流變現象。流變的種類:蠕變

鬆弛

彈性後效應變不變,應力隨時間增加而減小582.1.1流變的概念三個概念:彈性變形塑性變形粘性流動流變現象:材料應力-應變關係與時間因素有關的性質,稱為流變性。材料變形過程中具有時間效應的現象,稱為流變現象。流變的種類:蠕變鬆弛

彈性後效加載或卸載時,彈性應變滯後於應力的現象592.1.2蠕變的類型和特點a.穩定蠕變:低應力狀態下發生的蠕變,圖中sCb.不穩定蠕變:較高應力狀態下發生的蠕變,圖中sA

、sB(1)蠕變的兩種類型602.1.2蠕變的類型和特點第一階段(a-b),減速蠕變階段:應變速率隨時間增加而減小。第二階段(b-c),等速蠕變階段:應變速率保持不變。第三階段(c-d):加速蠕變階段:應變速率隨時間增加而增加。(2)典型蠕變三個階段612.1.3描述流變性質的三個基本元件(1)彈性元件力學模型:材料性質:物體在荷載作用下,其變形完全符合虎克

(Hooke)定律。稱其為虎克體,是理想的線性彈性體。本構方程:s=ke應力應變曲線(見右圖):模型符號:H虎克體的性能:a.瞬變性b.無彈性後效

c.無應力鬆弛d.無蠕變流動622.1.3描述流變性質的三個基本元件(2)塑性元件材料性質:物體受應力達到屈服極限s0時便開始產生塑性變形,即使應力不再增加,變形仍不斷增長,其變形符合庫侖摩擦定律,稱其為庫侖(Coulomb)體。是理想的塑性體。力學模型:

本構方程:

ε=0,(當s<s0時)

ε→∞,(當s

s0時)632.1.3描述流變性質的三個基本元件(2)塑性元件應力-應變曲線

模型符號:C

庫侖體的性能:當s<s0時,ε=0,低應力時無變形當s

s0時,ε→∞,達到塑性極限時有蠕變642.1.3描述流變性質的三個基本元件(3)粘性元件材料性質:物體在外力作用下,應力與應變速率成正比,符合牛頓(Newton)流動定律。稱其為牛頓流體,是理想的粘性體。力學模型:

本構方程:應力-應變速率曲線(見右圖)模型符號:N652.1.3描述流變性質的三個基本元件(3)粘性元件牛頓體的性能:

a.有蠕變

即有蠕變現象應變-時間曲線662.1.3描述流變性質的三個基本元件(3)粘性元件牛頓體的性能:

b.無瞬變

c.無鬆弛

d.無彈性後效

672.1.3描述流變性質的三個基本元件(4)注意點(小結)

a.塑性流動與粘性流動的區別當s

s0時,才發生塑性流動,當s<s0

完全塑性體,表現出剛體的特點。當s>0時,就可以發生粘性流動,不需要應力超過某一定值。

b.實際岩石的流變性是複雜的,是三種基本元件的不同組合的性質,不是單一元件的性質。

c.用粘彈性體:研究應力小於屈服應力時的流變性;用粘彈塑性體:研究應力大於屈服應力時的流變性。682.1.4組合模型及其性質(1)串聯和並聯的性質串連即兩個或多個元件首尾依次相聯的模型。並聯即兩個或多個元件首與首、尾與尾相聯的模型。例如串連模型:並聯模型:692.1.4組合模型及其性質(1)串聯和並聯的性質

702.1.4組合模型及其性質(2)馬克斯威爾(Maxwell)體①本構方程:由串聯性質:

σ=σ1=σ2

模型符號:M=H-N71(2)馬克斯威爾(Maxwell)體對H體:對N體:本構關係:72(2)馬克斯威爾(Maxwell)體②蠕變方程當t=0時,突然施加代入本購方程:得積分初始條件t=073(2)馬克斯威爾(Maxwell)體

蠕變方程:

蠕變曲線

等速蠕變,且不穩定74(2)馬克斯威爾(Maxwell)體③鬆弛方程當t=0時,保持應變不變初始條件:t=0,σ=σ0(σ0為暫態應力),得代入本構方程得到一個一階可分離變數的微分方程積分代入上式整理得:則75(2)馬克斯威爾(Maxwell)體鬆弛曲線76瞬變應變量(2)馬克斯威爾(Maxwell)體④有瞬變性⑤無彈性後效⑥描述岩石的特點具有瞬變性有不穩定的蠕變有鬆弛有殘餘(永久)變形77(3)開爾文(kelvin)體模型符號:K=H|N2.1.4組合模型及其性質78(3)開爾文(kelvin)體由並聯性質:ε=ε1=ε2

①本構方程:對N體:對H體:本構方程79(3)開爾文(kelvin)體②

蠕變方程:得當t=0時,突然施加一階線性微分方程初始條件:當t=0時代入本方程80(3)開爾文(kelvin)體蠕變方程:蠕變曲線:81(3)開爾文(kelvin)體初始條件t=t1,ε=ε1卸載方程③有彈性後效:卸載時,也是如此,下麵研究卸載方程如果t=t1時卸載,σ=0代入本構方程82(3)開爾文(kelvin)體卸載曲線83(3)開爾文(kelvin)體④

無鬆弛代入本構方程得表明無鬆弛現象⑤無瞬變性(顯然)⑥描述岩石的特點有穩定蠕變有彈性後效無鬆弛無瞬變性84結束語85岩石力學與工程ROCKMECHANICSANDENGINEERING岩石強度理論STRENGTHTHEORYOFROCK862.2強度理論-主要內容1強度理論概述2Coulomb強度準則3Mohr強度理論4Griffith強度理論872.2岩石強度理論2.2.1概述強度理論:關於材料破壞原因和條件的假說。基本思想:①確認材料失效的力學原因,提出破壞條件假說。②用簡單受力情況下的破壞實驗指標,建立複雜應力狀態下的彈性失效準則。岩石破壞類型:

①斷裂破壞:單軸拉斷、劈裂——由拉應力引起;②剪切破壞:塑性流動、剪斷——由剪應力引起。88古典強度理論與岩石強度表現不符:①最大拉應力理論沒有考慮σ2

和σ3

的影響。②最大伸長線應變理論雖考慮σ2

和σ3的影響,但多向拉比單向拉安全,與事實矛盾。89③最大剪應力理論與岩石試驗結果不符

σ1-σ3≤[σ]a.最大剪應力理論破壞面與σ1

的夾角為45°;而岩石破壞面與σ1

的夾角為45°-φ/2。b.最大剪應力理論破壞面上剪應力最大;而岩石破壞面上剪應力不是最大。90④歪形能理論只與σ1

、σ2

和σ3三者之間的差的絕對值有關;而與應力大小無關,這與岩石破壞現象不符。912.2.2庫侖準則:

(1773年)

觀點:①岩石破壞為剪切破壞;

②岩石抗能力由兩部分組成(內聚力、內摩擦力)。

③強度準則形式-直線型:922θ庫侖準則可由AL直線表示任意斜截面上應力為:當任意斜截面為破壞面時,其上應力滿足庫侖準則。93

由圖:

破壞面方向:由圖:化簡得:(有兩種方法推導:代數、幾何)94強度準則:

剪切式:

三向應力式:

單向應力式:95應用:

①判斷岩石在某一應力狀態下是否破壞(用應力圓)。

②預測破壞面的方向:(與最大主平面成);(X型節理銳角平分線方向為最大主應力方向)。

③進行岩石強度計算。評價:①是最簡單的強度準則,是莫爾強度理論的一個特例。②不僅適用於岩石壓剪破壞,也適用於結構面壓剪破壞。③不適用於受拉破壞。

962.2.3莫爾強度理論:(1900)理論要點:①岩石的剪切破壞由剪應力引起;但不是發生在最大剪應力作用面上;②剪切強度取決於剪切面上的正應力和岩石的性質,是剪切面上正應力的函數;③剪切強度與剪切面上正應力的函數形式有多種:直線型、二次拋物線型、雙曲線型,等等;是一系列極限莫爾圓的包絡線,它由試驗擬合獲得;④剪切強度是關於σ軸對稱的曲線,破壞面成對成簇出現;⑤莫爾圓與強度曲線相切或相割研究點破壞,否則不破壞;⑥不考慮σ2的影響。

97莫爾理論建立與古典理論區別:①不致力於尋找材料失效的共同力學原因;②盡可能多地佔有不同應力狀態下材料失效的試驗資料,極限應力狀態;③用宏觀唯象的處理方法建立失效條件。98莫爾強度曲線繪製:

(由單拉、單壓、三壓強度實驗得到)特點:

曲線左側閉合,向由側開放(耐壓、不耐拉);曲線的斜率各處不同(內摩擦角、似內聚力變化,與所受應力有關);曲線對稱於正應力軸(破壞面成對出現,形成X型節理);不同岩石其強度曲線不同(不同岩石具有不同的強度性)。99莫爾包絡線的三種形式:

(不同岩石具有不同的強度性質,其強度曲線可分為三個類型)

a)直線型:

(與庫侖準則相同)可進行強度計算:

單直線型雙直線型100b)二次拋物線型:運算式:

式中:—單向抗拉強度

—待定係數由圖:N點座標及NM半徑為

N101強度運算式:主、剪應力運算式:主應力運算式:n係數:確定n係數的方法:102c)雙曲線型:運算式:(強度條件)

式中:φ1—為包絡線漸進線夾角

103對莫爾強度理論的評價:

優點:①適用於塑性岩石,也適用於脆性岩石的剪切破壞;②較好解釋了岩石抗拉強度遠遠低於抗壓強度特徵;③解釋了三向等拉時破壞,三向等壓時不破壞現象;④簡單、方便:同時考慮拉、壓、剪,可判斷破壞方向.不足:①忽視了σ2

的作用,誤差:±10%;②沒有考慮結構面的影響;③不適用於拉斷破壞;④不適用於膨脹、蠕變破壞。1042.2.4格裏菲斯強度理論(1920、1921)

1)基本假設(觀點):

①物體內隨機分佈許多裂隙;

②所有裂隙都張開、貫通、獨立;

③裂隙斷面呈扁平橢圓狀態;

④在任何應力狀態下,裂隙尖端產生拉應力集中,導致裂隙沿某個有利方向進一步擴展。

⑤最終在本質上都是拉應力引起岩石破壞。

1052)兩個關鍵點:①最容易破壞的裂隙方向;②最大應力集中點(危險點)。在壓應力條件下裂隙開列及擴展方向帶橢圓孔薄板的孔邊應力集中問題106①數學式

③Griffith準則幾何表示

Griffith準則圖解

②最有利破裂的方向角3)Griffth(張拉)準則(a)在座標下

由此區可見,當時,即壓拉強度比為8。107(b)在座標下

設-應力圓圓心;-應力圓半徑

又設,則Griffith強度準則第二式寫成

應力圓方程:

(1)代入(2)得:

108

(3)式是滿足強度判據的極限莫爾應力圓的運算式

(3)式對

求導得把(4)式帶入(3)得在座標下的準則與庫侖準則相似--拋物線型。109Griffith強度曲線①在座標下:110Griffith強度曲線

②在座標下Griffth準則圖解111Grriffith強度準則評價:優點:①岩石抗壓強度為抗拉強度的8倍,反映了岩石的真實情況;②證明了岩石在任何應力狀態下都是由於拉伸引起破壞;③指出微裂隙延展方向最終與最大主應力方向一致。

不足:①僅適用於脆性岩石,對一般岩石莫爾強度準則適用性遠大於Griffith準則。②對裂隙被壓閉合,抗剪強度增高解釋不夠。③Griffith準則是岩石微裂隙擴展的條件,並非宏觀破壞。112結束語1133岩體力學性質岩石力學與工程ROCKMECHANICSANDENGINEERING岩體結構ROCKMASSSTRUCTURE1153.1岩體結構-主要內容1岩體結構要素2結構面類型3結構面分級及其特性4結構面狀態5

岩體結構類型1163.1.1岩體結構要素1173.1.2結構面(Structuralplane)類型-1成因類型地質類型原生結構面沉積結構面層面、層理、沉積間斷面(不整合面、假整合面)、原生軟弱夾層火成結構面流層、流線、火山岩流接觸面,蝕變帶、擠壓破碎帶、原生節理變質結構面片理、板理、軟弱夾層1183.1.2結構面(Structuralplane)類型-2成因類型地質類型構造結構面劈理節理斷層層間破碎夾層1193.1.2結構面(Structuralplane)類型-3成因類型地質類型次生結構面卸荷裂隙爆破裂隙風化裂隙風化夾層泥化夾層1203.1.3結構面分級及其特性-1級序分級依據地質類型力學屬性對岩體穩定性影響I級延伸數十公里深度可切穿一個構造層破碎帶寬度在數米、數十米以上區域性深大斷裂或大斷裂屬於軟弱結構面,構成獨立的力學介質單元影響區域穩定性是岩體變形或破壞的控制條件,形成岩體力學作用邊界。1213.1.3結構面分級及其特性-2級序分級依據地質類型力學屬性對岩體穩定性影響II級延伸數百米至數公里,破碎帶寬度比較窄,幾釐米至數米不整合面假整合面原生軟弱夾層層間錯動帶風化夾層屬於軟弱結構面形成塊裂邊界控制山體穩定性與I級結構面可形成大規模的塊體破壞,即控制岩體變形和破壞方式。1223.1.3結構面分級及其特性-3級序分級依據地質類型力學屬性對岩體穩定性影響III級延展十米或數十米,無破碎帶,面內不含泥,有泥膜。在一個地質時代地層中分布。各種類型的斷層原生軟弱夾層層間錯動帶等多數屬於堅硬結構面少數屬軟弱結構面。控制岩體的穩定性與I、II級結構面組合可形成不同規模的塊體破壞劃分II類岩體結構的重要依據1233.1.3結構面分級及其特性-4級序分級依據地質類型力學屬性對岩體穩定性影響IV級延展數米,未錯動,不夾泥,有的呈弱結合狀態,統計結構面節理、劈理、片理、層理、卸荷裂隙等。堅硬結構面劃分II類岩體結構的基本依據是岩體力學性質和結構效應基礎破壞岩體的完整性,與其他結構面形成不同類型邊坡破壞方式。1243.1.3結構面分級及其特性-5級序分級依據地質類型力學屬性對岩體穩定性影響V級連續性極差、剛性接觸的細小或隱微裂面,統計結構面微小節理隱微裂隙線理等。硬性結構面分佈隨機,降低岩塊強度,是岩塊力學性質效應基礎。若十分密集,又因風化,形成鬆散介質。1253.1.4結構面狀態1)結構面貫通類型和連續性a.貫通類型①非貫通性結構面:較短、不能貫通,岩塊強度降低、變形增大.②半貫通性結構面:有一定長度、不能貫通,岩塊強度降低、變形增大.③貫通性結構面:長度較長、連續好、貫通整個岩體、構成岩體邊界,它對岩體有較大的影響,破壞常受這種結構面控制.126b.連續性結構面的連續性反映結構面的貫通程度。①線連續性係數K1

:沿結構面延伸方向上,結構面各段長度之和與測線長度比值.K1=∑a/(∑a+∑b)

K1變化在0~1之間變化,K1值愈大說明結構面的連續性愈好,當K1=1時,結構面完全貫通。127②面連續性係數(面切割度)Xe:在岩體中沿結構面延展平面上,結構面各塊面積之和∑a與該斷面面積A之比.Xe=∑a/AXe變化在0~1之間變化;Xe值愈大說明結構面的連續性愈好;當Xe=1時,結構面完全貫。當Xe=0時,岩體完整。128岩體按切割度Xe的分類表名稱切割度Xe完整的0.1~0.2弱節理化0.2~0.4中等節理化0.4~0.6強節理化0.6~0.8完全節理化0.8~1.0129③跡長:在岩體中沿結構面延展跡線的長度。國際岩石力學學會(ISRM,1978)建議:用結構面的跡長來描述和評價結構面的連續性,並制訂了相應的分級標準

描述

跡長(m)

很低連續性<1

低的連續性1~3

中等連續性3~l0

高連續性10~20

很高連續性>20130結構面的密集程度反映結構面發育的密集程度。①裂隙度K:沿取樣線方向單位長度上的結構面數量。設取樣線長度為L,單位m,該長度內出現的結構面數量n,沿取樣線方向結構面平均間距為d′,則K=n/L,d′=1/K=L/n線密度Kd:若取樣線垂直結構面,則裂隙度被稱為線密度。間距d:同一組結構面法線方向上結構面平均距離。Kd=n/L,d=1/Kd=L/n2)結構面密集程度131按結構面間距d的分級表

描述

削距(mm)

極密集的間距<20

很密的間距20~60

密集的間距60~200

中等的間距200~600

寬的間距600~2000

很寬的間距2000~6000

極寬的間距>6000132多組結構面裂隙度K的計算:Ka=1/max=cosξa/da

,Kb=1/mbx=cosξb/db,······,Kn=1/mnx=cosξn/dn

K=Ka+Kb+···+Kn結構面按裂隙度K分類:k=0~1為蔬節理,k=1~10為密節理,k=10~100為非常密集節理,k=100~1000為壓碎、糜棱化。133②裂隙度K與的線密度Kd關係:假設測線OC是水準佈置的,且與結構面法線O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線OB的夾角為α,結構面的傾角為β,則③體切割度Xv:面切割度Xe與裂隙度K的乘積;表示一組結構面對岩體的切割程度。Xv=K·Xe1343)結構面產狀:①要素:走向、傾向、傾角②與主應力之間的關係:控制岩體的破壞機理與強度。1354)結構面形態:①要素:起伏形態、起伏角、粗糙度。②對岩體的力學性質和剪切強度有影響。③起伏角:i=arctan(2h/L)136④粗糙度係數:JRC(jointroughnesscoefficent)巴頓(Barton,1977)提出:

粗糙度標準及粗糙係數挪威岩土工程研究所(NorwegianGeotechnicalIinsitute)1375)結構面張開度:①張開度:結構面兩壁間的垂直距離。②點接觸:起伏、鋸齒的凸起點,粘聚力降低。③張開:強度決定於充填物。描述結構面張開度(mm)張開情況很緊密緊密部分張開<0.10.1~0.250.25~0.5閉合結構面張開中等寬的寬的0.5~2.52.5~10>10裂開結構面很寬的極寬的似洞穴的10~100100~l000>1000張開結構面結構面按張開度分級1386)結構面的膠結充填物:a.膠結充填物成分對結構面力學性質的影響:①鐵矽質膠結強度高;②鈣質膠結強度較差;③黏土、泥質膠結強度最差。b.膠結充填物厚度對結構面力學性質的影響:①薄膜充填:厚度小於1mm、應力礦物、強度明顯降低;②端續充填:厚度小於起伏、強度與充填物和結構面有關;③連續充填:厚度稍大於起伏、強度取決於充填物。④後層充填:厚度遠大於起伏、強度取決於充填物、易滑移。1393.1.5岩體結構類型-1岩體構類型岩體地質類型主要結構體形狀結構面發育情況岩土工程特徵可能發生的岩上工程問題整體狀結構均質,巨塊狀岩漿岩、變質岩.巨厚層沉積岩、正變質岩巨塊狀以原生構造節理為主.多呈閉合型,裂隙結構面間距大於1.5m,一般不超過l~2組.無危險結構面組成的落石掉塊整體性強度高,岩體穩定,可視為均質彈性各向同性體不穩定結構體的局部滑動或坍.深埋洞室的岩爆1403.1.5岩體結構類型-2岩體構類型岩體地質類型主要結構體形狀結構面發育情況岩土工程特徵可能發生的岩上工程問題塊狀結構厚層狀機積岩、正變質岩、塊狀岩漿岩、變質岩塊狀柱狀只具有少量貫穿性較好的節理裂隙.裂隙結構面問距0.7~1.5m。一般為2~3組.有少量分離體整體強度較高.結構面互相牽制.岩基本穩定,接近彈性各向同性體不穩定結構體的局部滑動或坍塌.深埋洞室的岩爆1413.1.5岩體結構類型-3岩體構類型岩體地質類型主要結構體形狀結構面發育情況岩土工程特徵可能發生的岩上工程問題層狀結構多韻律的薄層及中厚層狀沉積岩、副變質岩層狀板狀透鏡體有層理、片理、節理帶有層間錯動面接近均一的各向異性體.其變形及強度特徵受層面及岩層組合控.可視為彈塑性體.穩定性較差不穩定結構體可能產生滑塌.特別是岩層的彎張破壞及軟弱岩層的塑性變形1423.1.5岩體結構類型-4岩體構類型岩體地質類型主要結構體形狀結構面發育情況岩土工程特徵可能發生的岩上工程問題碎裂狀結構構造影嚴重的破碎岩層碎塊狀斷層、斷層破碎帶、片理、層理及層間結構面較發育,裂隙結構面間距0.25—0.5m,一般在3組以上.由許多分離體形成完整性破壞較大,整體強度很低.並受斷裂等軟弱結構面控制,多呈彈塑性介.穩定性很差易引起規模較大的岩體失穩、地下水加劇岩體失穩1433.1.5岩體結構類型-5岩體構類型岩體地質類型主要結構體形狀結構面發育情況岩土工程特徵可能發生的岩上工程問題散體狀結構構造影響劇烈的斷層破碎帶,強風化帶,全風化帶碎屑狀顆粒狀斷層破碎帶交叉.構造及風化裂隙密集.結構及組合錯綜複雜,並多充填粘性土.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分離岩塊完整性遭到極大破壞.穩定性極差.岩體屬性接近鬆散體介質易引起規模較大的岩體失穩、地下水加劇岩體失穩144結束語145岩石力學與工程ROCKMECHANICSANDENGINEERING3.2岩體分類理論與方法1463.2岩體分類理論與方法-主要內容1岩體分類的目的和意義2岩體分類的原則3分類的獨立因素4幾種典型的分類理論和方法147

3.2岩體分類的理論與方法

3.2.1分類的目的與意義(1)分析、評價工程岩體穩定性的需要。(2)為岩石工程建設的勘察、設計、施工和編制定額和概預算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據。

(3)便於設計、施工方法的總結,交流,推廣。(4)為便於行業內技術改革和管理。體現:安全、經濟、發展的思想,岩體分類是岩石力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基礎性課題。舉例說明1483.2.2.分類原則

(1)有明確的類級和適用對象(專題性的、綜合性的)。(2)根據適用對象,選擇考慮因素(單因素、多因素)。(3)有定量的指標。(4)類級一般分五級為宜。(5)分類方法簡單明瞭、數字便於記憶和應用。發展趨勢:“多因素、綜合特徵值”分類法1493.2.3分類的獨立因素

(1)岩石材料的品質(強度指標)。(2)岩體的完整性,密集度、切割度、連續性等。(3)岩體結構面產狀與岩體工程的相對空間位置關係等。(4)地下水(軟化、沖蝕、降低有效正應力、c、φ)(5)地應力(大小、最大主應力方向)(6)其他因素(自穩時間、位移率)其中(1)(2)是岩石基本品質,(3)-(6)是考慮工程岩體特點的其他因素1503.2.4幾種典型岩體分類理論和方法

1.按岩石的單軸抗壓強度σc分類岩石普氏係數(f=σc/10)分類法(M.M.Продотьяконов,1907

)極硬(f=20)、很硬(f=15)、堅硬(f=8~10)、較硬(f=5~6)、普通(f=3~4)、較軟(f=1.5~2)、軟層(f=0.8~1)、鬆軟(f<1)等8類。優點:簡單方便、工程早期,普氏係數在我國現行設計手冊、工程定額、概預算仍沿用。缺點:小尺寸試件不能反映岩體強度,應予淘汰。由此可推按單軸抗壓強度進行分類的方法均應予淘汰。1512.按岩體完整性分類a.按岩石品質指標RQD

分類(RockQualityDesignation)迪爾(Deere,D.U.),1963提出,

又與裂隙特性聯繫1967,1969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IllinoisUniversity)教授規定:內徑56mm金剛石鑽頭RQD是選用堅固完整的、其長度大於等於10cm的岩芯總長度與鑽孔長度的比,百分數表示為:

工程實踐說明,RQD是一種比岩芯採取率更好的指標。152用RQD值來描述岩石的品質分級153例某鑽孔的長度為250cm,其中岩芯採取總長度為200cm,而大於10cm的岩芯總長度為157cm(如圖所示),則岩芯採取率:200/250=80%

RQD=157/250=63%岩體分類為:Ⅲ類、中等岩體154b.以彈性波(縱波)速度分類依據:彈性波速變化來反映岩體結構特性和完整性。

①梅裏特(Merritt)提出龜裂係數(Kv):Merritt的龜裂係數岩體分類Kv0.8~10.8~0.60.6~0.40.4~0.20.2~0級次ⅠⅡⅢⅣⅤ岩體類別非常好好較好不好非常不好155②

中科院地質所根據岩體結構的分類,列出了彈性波在各類岩體中傳播特性。156③

日本,池田和彥,1969年提出了日本鐵路隧道圍岩分類;先將岩質分6類,再根據彈性波在岩體中的速度,將圍岩分為7類157①岩體的地質力學分類(CSIR分類)

畢昂斯基(Bieniaski,1973)提出RMR(RockMassRating)值分類法南非科學和工業委員會(CSIR)式中:R1-岩石抗壓強度評分,R2-RQD評分,R3-節理間距評分,R4-節理狀態評分,R5-地下水狀態評分,R6-節理的方向對工程的影響修正評分,這6個指標分別由如下各表來確定。3.按岩體綜合指標分類-11581)與岩石強度相關的岩體評分值R1可以用標準試件進行單軸壓縮來確定,也可由點荷載試驗確定。1592)岩石品質指標RQD評分R23)對應於節理組間距的岩石評分值R3節理間距評分值R3節理間距/cm≥20060~20020~606~20<6R3評分值201510851604)與節理狀態相關的岩體評分值R41615)與地下水狀態相關的岩體評分值R5162@1973,南非科學和工業委員會(CSIR)畢昂斯基(Bieniaski)提出RMR計算式@1979年,提出修正RMR計算式@為什麼要考慮節理方向對工程是否有利(R6)修正前五個評分之和?@看下麵的幾幅圖的情況,如何?

1631646)考慮節理方向對工程是否有利來修正前五個評分之和R6

165€

根據6個參數之和RMR值,把岩體的品質劃分為五類166

@本分類還給出了對岩體穩定性(隧洞岩體自穩時間)以及對應的岩體c,φ值適用:堅硬、節理岩體,淺埋隧道不適用:擠壓、膨脹、湧水的及軟岩體。167②巴頓岩體質量分類(Q分類)

巴頓(Barton,1974)提出Q值分類法挪威岩土工程研究所(NorwegianGeotechnicalInstitute)(NGI)式中:RQD-岩石品質指標,Jn-節理組數,Jr-節理粗糙係數,Ja-節理蝕變係數,Jw-節理水折減係數,SRF-應力折減係數,

3.按岩體綜合指標分類-2168169Q分類的優點:1)考慮因素相對全面;2)適用於各種岩石(軟、硬);

Q分類的缺點:沒有考慮節理方位(怕失去簡單的特點,影響通用性)170③我國工程岩體分級標準(GB50218-94)

分兩步計算:1)岩體基本品質分級--計算BQ2)岩體穩定性分級--計算[BQ],判斷分類。

3.按岩體綜合指標分類-31711工程岩體分級的基本方法1)計算BQ(1)確定岩體基本品質

兩個指標:岩石的堅硬程度σc;岩體完整性指數Kv。

a.岩石堅硬程度的確定

岩石堅硬程度採用岩石單軸飽和抗壓強(σc

)172σc與定性劃分的岩石堅硬程度的關係b.岩體完整性指數(Kv)的確定。①用彈性波測試,計算龜裂係數Kv。②選擇有代表性露頭或開挖面,對不同的工程地質岩組進行節理裂隙統計,節理數(Jv)(條/m3)173Jv與

Kv的對照關係Kv與岩體完整性程度定性劃分的對應關係174(2)基本品質分級a.計算岩體基本品質指標BQBQ=90+3σC+250KV式中:σC-岩石單軸飽和抗壓強度,MPa;

KV-岩體完整性指數值注:①當σC

>90KV+30,代σC

=90KV+30②當KV>0.04RC+0.4,代KV=0.04RC+0.4175b.按計算所得的BQ值分級1762)結合工程情況,計算岩體基本品質指標修正值[BQ][BQ]=BQ-100(K1+K2+K3)

K1-地下水影響修正係數;K2-結構面產狀影響修正係數;K3-地應力影響修正係數。177178179[BQ]=BQ-100(K1+K2+K3)BQ=90+3σC+250KV180按計算所得的[BQ]值分級[BQ]=BQ-100(K1+K2+K3)1812.工程岩體分級標準的應用-2條(1)岩體物理力學參數的選用182183(2)地下工程岩體自穩能力的確定

注:小塌方:塌方高度<3m,或體積<30m3;中塌方:塌方高度3~6m,或體積30~100m3;

大塌方:塌方高度>6m,或體積>100m3;184我國工程岩體分級標準(GB50218-94)的評價

優點:1)對地下隧道適用性較強;2)能反映岩體基本品質分級--計算BQ3)考慮工程岩體特性(地下水、節理與工程位置關系、地應力--計算[BQ],判斷分類。缺點:對邊坡岩體和地基岩體的分級研究較少。

185結束語岩石力學與工程ROCKMECHANICSANDENGINEERING結構面的力學性質q本節主要內容1結構面法向變形與剛度2結構面切向變形與剛度3結構面的抗剪強度3.3結構面的力學性質為什麼要研究結構面的力學性質?1引起工程岩體失穩破壞(義大利瓦依昂水庫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