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州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高三语文学科期末试卷(完卷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古时长江流域土壤黏结,以木石器及初级金属器开垦不易,故先夏及夏、商、周时期农耕经济总体上要落后于黄河流域。晚周至秦汉,黄河流域的开发蓬勃而起,奠定了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黄河流域的西安、洛阳、开封一线,是历代王朝都城的首选之地,也是历代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体现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儒家文化和法家文化以及代表中华文化元典的“四书”“五经”,最早的成熟文字的使用,大都产生于黄河流域。汉唐时期,北方因为战乱三次大规模向长江流域移民迁徙,加快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开发。唐代“自至德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长江流域的人口因此迅速增加,经济也逐渐超越北方。随着金属(尤其是铁器)农具与牛耕普及,唐代后期,江东人民改进笨重的直辕犁为曲辕犁(江东犁),大大提高了水稻耕作效率,长江流域得以大规模开辟和熟化,其优越的水热条件渐次得以发挥,演进为物产丰富、人文兴盛的地区。从隋唐到宋元明清,长江下游及长江中游相继成为粮米、布帛和国家税赋的主要供应地。唐代有“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之说,南宋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谣,明清更流行“湖广熟,天下足”之谚,这表明长江流域的发展从下游向中游挺进的轨迹。梁启超先生言:“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散文之长江大河,多一泻千里者,北人为优;骈文之镂云刻月,善移我情者,南人为优”。张正明先生曾对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不同特点进行总结:就代表性的始祖来说,南炎北黄;就象征性的灵物来说,南凤北龙;就学术的主流来说,南道北儒;就艺术的表率来说,南《骚》北《诗》;就艺术的风格来说,南奇北正。“江河互济”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古文明的明显标识。如日本学者伊藤道治称中国早期文明为东方式的“两河文明”。英国学者赫·乔·韦尔斯认为,“中国的文明有南北两个渊源,公元前2000年见于史册的中国文明乃是南北文化之间长期冲突、混合、交流的结果”。梁启超认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受黄河和长江的影响最为显著:“过去历史之大部分,实不外黄河扬子江两民族竞争之舞台也”。南北(长江、黄河)文化差异性和竞争性的存在,使中华文化因南北文化流通互鉴而拥有了轴心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华文化历来是由北南二元耦合的,北方以黄河文化为标识,南方以长江文化为表率。冯天瑜、张正明等学者称中华文化是“江河互济、二元耦合”的文明系统,且正如冯天瑜先生所言:“回望古史,黄河流域对中华文明的早期发育居功至伟,而长江流域依凭巨大潜力,自晚周急起直追,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与北方之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羌文化并耀千秋。”正是以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内在差异性为基础形成的文化循环流动,在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前支撑了东亚同一文化系统的内部大循环,建构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张力。除了“江河互济”的特征外,中华文化的另一大特征就是瑷珲—腾冲线和西域—东南线的对角线交叉的人口经济运动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构成了中华文化五千年的文化演进的流动性特征。瑗珲—腾冲线体现了中国长时段的人口流动和经济重心变化特征。西域—东南线主要体现了半封闭环境下大陆型民族的文明互鉴历史进程。这两条线交汇作用于长江稻作文化区和黄河麦作文化区。相对于长江流域,黄河文化的早熟使其在先秦时期形成了较高的文化势能。以“泰伯奔吴”为标志,黄河文化的因素从陕西即黄河流域的上游,流播到长江中下游的太湖流域,开启了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交流和流动的“对角线”。这条文化流动对角线的开辟,从“由北而南、由河而江、由陆而海”这三个维度上启动了中华文明共同体内部的“江”“河”互动,启动了江南与中原的互动,从而“牵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命线”。中华民族不论是在古代承受北方游牧民族冲击时,还是在近代承受西方文明的冲击时,这条文明对角线所支撑的巨大的回旋余地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传承不曾中断。综观世界历史,在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避免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发展中辍的命运,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很幸运地拥有一条同样自西向东并与黄河平行的长江,构成了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战略回旋空间,这种“江河互济”的地理格局构成了世界上其他古文明所缺少的战略纵深。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大压力下,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了紧密的空间纵深互动。当黄河流域成为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前线时,长江流域成为提供后勤保障的战略大后方;一旦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陷入衰弱,长江流域就会接过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火炬,继续与黄河流域一起,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兴盛。(摘编自《品读中国:风物与人文》)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夏及夏、商、周时期长江流域的农耕经济全面落后于黄河流域,是因为该流域土壤黏结,不易开发。B.黄河流域孕育了轴心文明,诞生了政治文化中心西安、洛阳、开封,在发育中华文化方面,居功至伟。C.从汉唐到元明清,随着人口增加、金属工具普及、牛耕技术进步,长江流域的经济逐渐超越黄河流域。D.以“泰伯奔吴”为标志,不难看出长江流域文化是由黄河流域文化流播而形成的,之后与它并耀千秋。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晚周到秦汉,黄河流域农耕经济已经很发达;汉唐元明清,长江流域物产丰富、人文兴盛。南北经济奠定了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B.“中国早期文明为东方式的‘两河文明’”,仅就亚洲东西部文明发展的区域都有两条河流而言,而“东方式”这一限制表明其实有区别。C.同样使用木石器及初级金属器,长江流域“不易开垦”;而黄河流域却“开发蓬勃而起”,这说明黄河流域土壤疏松,相对容易开垦。D.中华民族有幸拥有了黄河与长江,拥有了由它们所构成的超过300万平方公里流域的战略回旋空间,避免了文脉传承中断,文明发展中辍。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所论述观点的一项是(3分)()A.随着气候变冷,黄河流域变得越来越寒冷、干燥,而长江流域逐渐变得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适合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的栽种。B.黄河流域大范围覆盖着厚层黄土,结构疏松,肥力很高;距今3000多年前气候又转为温暖,茂盛植物形成一层黑土,有利耕植。C.梁启超说:北方都城“其规模常宏远,其局势常壮阔,其气魄常磅礴英鸷”;南方都城“其规模常绮丽,其局势常清隐,其气魄常文弱”。D.张正明说: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黄河流域所起的作用大致呈递减趋势,长江流域的作用大致呈递增趋势。4.作者怎样阐述“江河互济”?(4分)5.作者阐述了“瑗珲—腾冲线和西域—东南线的对角线交叉”运动怎样的特点?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伊夫琳(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她坐在窗旁,望着暮色侵占街道。她的头靠在窗帘上,鼻子里是沾着灰尘的印花棉布的气味。她累了。街上行人稀少,从尽头一座房子出来的那个男人正路过这里往家走,她听得见橐橐的脚步声。以前那里曾是片空地,晚上他们常和别家的孩子在那玩。后来一位从贝尔法斯特来的人买了那片地,盖了房子——不是他们那种褐色的小房子,而是明亮的砖房,带有闪闪发光的屋顶。以前,这条街上的孩子们常在那块空地上一起游戏——有迪因家的,瓦特家的,邓恩家的,小瘸子基厄夫,还有她和她的弟妹们。他们那时似乎非常快乐。她父亲当时并不那么坏;而且,她母亲还活着。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今她和弟妹们都长大了,母亲也已过世。蒂茜死了,瓦特一家已迁往英格兰。一切都变了。现在她也要走了,像其他人一样,离开她的家。家!她环顾四周,再看看房间里所有熟悉的物品;多年以来,她每周都把这些东西擦拭一次,不知道灰尘究竟是从哪儿来的。也许她再也看不见这些熟悉的物品了,她做梦也没想到会离开它们。她已经同意出走了,离开她的家。那样做明智吗?她尽力从每个方面权衡这个问题。无论如何,她在家里有吃有住,周围有她从小就熟悉的那些人。当然,她得辛苦劳作,不论是家里的活还是店里的活。倘若他们知道她跟一个小伙子跑了,那些人在店里会说她什么呢?盖文小姐会感到高兴的。她总是显摆比她强,尤其是有人听着的时候。“希尔小姐,你没看见这些女士们在等着吗?”“请你打起精神来,希尔小姐。”她不会因为离开这家店而难过的。在她的新家,在一个遥远陌生的国度,情况不会如此。到那时她就结婚了——她,伊芙琳。人们会尊重她。她不会像她妈妈那样被对待。他们成长的时候,父亲从未像喜欢哈利和厄尼斯特那样喜欢过她,因为她是个女孩。现在没有人保护她了。厄尼斯特已经死了,而哈利在做教堂装饰生意,几乎总是在乡下奔波。此外,每星期六晚上,为了钱的事总免不了争吵,这也使她开始感到说不出的厌烦。这是辛苦的工作——一种辛苦的生活——但是她现在马上就要离开这种并非一无是处的生活了。她将和弗兰克去开拓另一种生活。弗兰克是个好人,有男子气,心胸开阔。她要和他一起乘夜船离开,做他的妻子,和他一起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生活。她多么清楚地记着她第一次见他时的情景呀:那时他寄宿在大路旁的一间房子里,她也常常去那里。这仿佛是几个星期前的事情。他站在门口,鸭舌帽推到了脑袋后面,散乱的头发垂在古铜色的脸上。后来他们就认识了。他每晚都在商店外面接她,然后送她回家。他带她去看《波希米亚女郎》注,她和他一起坐在剧院的雅座区,虽不习惯却觉得很惬意。起初,她觉得有了男朋友挺兴奋的,后来便渐渐喜欢他了。当然,她父亲发现了他们的关系,便禁止她与他有任何来往。“我知道这些当水手的家伙。”他说。一天,她父亲与弗兰克吵了一架,从那以后,她不得不偷偷地与他见面。大街上夜色深沉。她腿上两封信的白色变得模糊不清。一封是写给哈利的,另一封是给她父亲的。她最爱厄尼斯特,但也喜欢哈利。她注意到她父亲近来变老了,他会想念她的。有时候他会很慈祥。不久前,她生病卧床一天,他给她读鬼怪故事,还给她烤了面包片。时间正在流逝,可她仍然坐在窗边,头倚着窗帘,闻着沾着灰尘的印花布窗帘的气味。在街道尽头,她听见手风琴在演奏。她知道那个曲子。奇怪的是它竟然恰恰在今夜传来,使她想起自己对母亲的许诺——她曾许诺一定要尽力维持这个家。她记起了母亲病中的最后一个夜晚。在她沉思冥想之际,她母亲一生可怜的景象如同符咒压在了她的心头——平平凡凡耗尽了生命,临终都操碎了心。她浑身颤抖,仿佛又听见母亲的声音愚顽不停地说着:“我亲爱的孩子!我亲爱的孩子!”她蓦然惊恐地站了起来。逃!她必须逃走!弗兰克会救她。他会给她新的生活,也许还会给她爱情。而她需要生活。为什么她不应该幸福?她有权利获得幸福。弗兰克会拥抱她,紧紧抱住她。他会救她的。在北墙码头,她站在拥挤的人群当中。他拉着她的手,她知道他在对她说话,一遍遍谈着航行的事儿。码头上挤满了带着棕色包裹的士兵。透过候船室那些宽大的门,她瞥见了巨大的黑色船体,停泊在码头的墙边,舷窗里亮着灯。她没有答话。她感到脸颊苍白发冷,由于痛苦的迷思,她祈求上帝指点迷津,告诉她该怎么做。大船在雾中鸣响悠长而哀婉的汽笛。如果她离开,明天就会和弗兰克一起在海上,向布宜诺斯艾利斯驶去。他们的船位已经订好。在他为她做了这一切之后,她还能后退么?痛苦激得她一阵恶心,她不停地翕动嘴唇,无声而热切地祈祷着。一阵钟声敲响了她的心房。她觉得他抓紧了她的手:“走吧!”大海在她的心中汹涌澎湃。他正在把她往汪洋里拖呀:他会把她淹死的。她用双手紧紧抓住铁栅栏不放。“走啊!”不!不!不!这是不可能的。她的手拼死抓着铁栅杆。挣扎在汪洋大海之中,她发出一声痛苦的叫喊。“伊夫琳!艾薇!”他从栅栏那边跑过来,叫她跟上。有人喊他快往前走,可是他仍然对着她喊叫。她把苍白的脸庞朝向他,茫然,像一只无助的动物。她望着他,眼神中没有爱,没有告别,也没有相识之意。——选自《都柏林人》(有删改)【注】由出生于都柏林的爱尔兰作曲家米歇尔·威廉·巴尔夫谱曲的三幕歌剧,讲述一个男子救了一个女孩,却惹怒了她父亲,后来又将她绑架的故事。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轻的伊芙琳坐在窗边,考虑离家出走的事,这是她一天中空闲的时光。开头寥寥数笔,就刻画了伊芙琳的精神状态。B.同《玩偶之家》一样,小说通过“父亲”等男性形象,揭示了男权社会的自私虚伪,伊芙琳决定离开也与娜拉出走相似。C.小说中有许多意味丰富的细节,例如街道那边的新房子与当地的不同,“带着闪闪发亮的屋顶”,让人想到与现实不同的新生活。D.小说中对比手法运用得很充分,往昔与今日、现实与想象、离开与留下等多层次的对比共存,又不断转化与消解。7.关于小说的结尾,下面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结尾部分多重声音交织在一起,人群的喧扰声、弗兰克的呼唤声、轮船的汽笛声形成宏大的合奏,与伊芙琳内心的声音形成呼应。B.伊芙琳在临行前的最后时刻反悔了,不论对于她自己,还是对于读者,这一结果都很出人意料,结尾处情节的突转为小说增添了戏剧色彩。C.汹涌的大海,既是伊芙琳在码头上看到的景象,又隐喻着未知的陌生世界,大海这一意象反复出现,表明正是对未来的恐惧使她决定留下。D.小说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叙写伊芙琳渴望逃离家庭,摆脱目前的处境,对她最后的放弃却写得相当简短,这种详略安排使得结尾更加动人。8.小说前后三次提到灰尘,有什么作用?请简析。(4分)9.小说大部分情节采用伊芙琳的视角进行叙述,有何艺术效果?(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非由他,由于无以作朝廷之气故也。何以作之气?曰:以教之耻为先。贾谊谏汉文帝曰:“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兹训,炳若日星,皆圣哲之危言,古今之至诚也。农工之人、肩荷背负之子则无耻,则辱其身而已;富而无耻者,辱其家而已;士无耻,则名之曰辱国;卿大夫无耻,名之曰辱社稷。由庶人贵而为士,由士贵而为小官,为大官,则由始辱其身家,以延及于辱社稷也。(节选自清·龚自珍《明良论》)材料二:《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节选自明·顾炎武《廉耻》)材料三: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也。永寿元年,迁安定属国都尉。初到职,南匈奴左奥建台、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寇美稷①,东羌复应之,而奂壁唯有二百许人,闻即勒兵而出,军吏以为力不敌,叩头争止之。奂不听,遂进屯长城,收集兵士,遣将王卫招诱东羌,因据龟兹,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诸豪遂相率与奂和亲,共击南匈奴,连战破之。伯德惶恐,将其众降,郡界以宁。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②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节选自《后汉书·张负传》)【注】①美稷:南匈奴单于的居所。②先零:羌族的一支。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所以A然者B人之不廉C而至D于悖礼E犯义F其G原H皆生于无耻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句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松柏后调于岁寒”与《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式相同。B.遗,指赠送,与“小学而大遗”和“始访其遗踪”中的“遗”意义不相同。C.捐,指舍弃、抛弃,与《红楼梦》“要与贾蓉捐个前程”中的“捐”意义不同。D.交通,指交错相通,与“叶叶相交通”“阡陌交通”中的“交通”意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据实论理,结合当时世衰道微、士人不知廉耻之风日盛这一社会现状来发表议论。B.龚自珍认为贾谊对汉文帝的谏言就像日月星辰一般光辉,圣哲危言耸听、忠言逆耳,但所说却都是至诚之言。C.顾炎武举颜之推对北齐一士大夫教子方式的批评之例,意在表明: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知耻守节者大有人在。D.面对羌族各部的献礼,张奂严于律己,表示即使财物再多,他也不会接受。其清廉的品性为羌人所看重。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2)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14.龚自珍认为应该如何振作“朝廷之气”?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9分)望蓟门①祖咏燕台②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注】①蓟门,即蓟丘。指唐幽州节度使的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市西南大兴区。②燕台,即战国时燕昭王为郭隗所建的黄金台。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燕台一望客心惊”起势突兀,“客心惊”三字用笔尤重,给人以突出强烈的感受,并留下悬念。B.“万里寒光生积雪”令人震撼,既突出了北方边地的险峻,又透露出气候的严寒和征戍的艰苦。C.“海畔云山拥蓟城”中“拥”字,形象地显示了蓟门的险要和戍边防守将士的责任之重大。D.“论功还欲请长缨”表达了作者虽非从戎之身,也要仿效终军请长缨缚敌酋以报效国家的志愿。16.本诗题为“望蓟门”,诗中处处是“望”。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借盘庚迁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上下都反对的情形,说明反对者众多并不意味着举措有误。(2)《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通过想象蛟龙的反应来表现音乐的感染力。(3)《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夸张手法表现秦国轻而易举地让九国军队陷入窘境之中。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锅气香精,本质上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只需滴几滴到食物中并加热,便能仿制出锅气,①食物呈现出猛火快炒下特有的焦香风味。市场上,锅气香精目前多用于预制菜与外卖食品。无须繁琐工序就能提色增香,省时省力、省工省钱,又能兼顾餐品口味,锅气香精受到餐饮行业尤其是面临锁鲜难题的外卖商家的亲睐就不难理解了。与预制菜一样,锅气香精也是现代食品行业工业化、标准化的结果。“吃着总是没有那种味道”,持类似观,点的不在少数。现实中,②现烹现炒的锅气往往是搭配火力、温度、时间、油量等的结果,且各家有各家的讲究。有厨师表示,锅气香精多附着在食物浅层,只能模仿出一种类似锅气的效果,难以真正还原出菜品丰富的口感层次,也无法通用于各类食材。有的饭店用着香精和预制菜,却打出现炒现做的卖点,更是引人不满。正因此,锅气香精被一些消费者视为“舌尖上的糊弄”,是老餮们“不能忍的冒犯”。味蕾连着人心。“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朱自清笔下,氤氲的锅气是独特的家常味道,也牵着儿时记忆中家人围坐、温情脉脉的美好。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这样的时刻,顺着升腾的锅气,一时思绪飘乎。承载着人间烟火,珍藏着似水流年,积淀着一方文化,有那一缕缕锅气,才成其至味,才熨贴人心。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钟意的锅气。正因如此,③所以食品行业工业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买摘洗切备、现炒现烹调,那虽繁复却自有乐趣的仪式,永远也不可能被替代。18.文中加点词书写有误,请订正。(4分)“无须”订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亲睐”订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飘乎”订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熨贴”订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6分)①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营销实战模拟题集及案例分析报告
- 2025年旅游行业从业资格认证考试模拟卷及答案解析
- 2025注册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综合能力)仿真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基础素养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药销售代表专业能力提升面试指南及模拟题
- 2025年智能家居产品经理中级笔试预测题与考试指南
- 2025年无人机航拍测绘技术中级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初级造纸工岗位面试要点与常见问题解析
- 广东省肇庆市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面向工业智能化时代的新一代工业控制体系架构白皮书
- 四年级下册数学方程题100道及答案
- 浙江省二轻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护士健康宣教指导手册系列老年病房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2024届小升初模拟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 盗墓笔记解析版
- 课件:校罗盘的程序课件讲解
- 车库业主与租赁者安装充电桩协议书
- 珠海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监督管理中心招考合同制职员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电力现货实战型交易策略分析
- 园林工程竣工验收与养护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