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疗面瘫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2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口眼喎斜”。
流行病学: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城市患病率为425.7/10万,农村患病率为258/10万:秋夏季比冬春季发病率略高,但多在20~40岁,儿童及老人也有发生,男性略多于女性。3
但是在10—19岁年龄段中,女性比男性更常见,经期女性,发病率在月经第一天最高;第二个发病高峰在月经周期的第11—17天,可能与排卵有关。
4西医相关病证: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Bell)麻痹”。西医病因病理:
确切病因尚未明确。1.风寒: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感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2.炎症:导致面神经肿胀、受压,血液循环障碍。3.病毒感染:EB病毒、带状疱疹病毒、麻疹病毒、5
4.IgG、IgA、Ig升高。在感染的基础上,神经系统内出现炎性反应或免疫反应,导致面神经脱髓鞘改变。5.遗传性疾病,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可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6.莱姆病(Lymedisease
)6莱姆(Lyme)病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所引起,经硬蜱(tick)为主要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炎症性多系统损害,除慢性游走性红斑和关节炎外,还常伴有心脏损害和神经系统受累等症状。
789面神经解剖结构
面神经—(混合神经)
1.运动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
2.感觉神经纤维
(1)一般感觉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耳后皮肤
(2)鼓索神经:支配味觉
(3)镫骨神经:支配听觉
103.副交感神经纤维(1)支配泪腺
(2)支配唾液腺11上半部(核上部):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纤维支配。
下半部(核下部):接受对侧交叉过来的皮质延髓束纤维支配。
12
面神经由两个根组成一个是较大的运动根,另一个是较小的中间神经(感觉和副交感纤维)自小脑中脚下缘出脑后,进入内耳门,两根合成一干,穿过内耳道底进入面神经管,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在面神经管始部,有膨大的膝神经节。13
(1)在面神经管内的分支①鼓索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6mm处发出,行向前上进入鼓室,然后,穿岩鼓裂出鼓室,至颞下窝,行向前下并入舌神经。鼓索含有二种纤维:味觉纤维,随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司味觉;副交感纤维进入下颌神经节,在节内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支配腺体分泌。
14
②岩浅大神经
含有副交感性的分泌纤维,自膝神经节处分出,出岩大神经管裂孔前行,与来自颈内动脉交感丛的岩深神经合成翼管神经,穿翼管至翼腭窝,进入翼腭神经节;副交感纤维在节内交换神经元后,支配泪腺、腭及鼻腔粘膜的腺体分泌。③镫骨肌神经支配镫骨肌。
15(2)在颅外的分支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即发出三个小分支,支配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面神经主干进入腮腺实质,在腺内分支组成腮腺内丛,丛发分支从腮腺前缘呈辐射状分布,支配面肌
①颞支离腮腺上缘,斜越颧弓,常为三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上部。
②颧支由腮腺前端穿出。为3~4支,至眼轮匝肌、至颧肌。
16③颊支出腮腺前缘,为3~4支,至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④下颌缘支从腮腺下端穿出后,行于颈阔肌深面,越过面动、静脉的浅面,沿下颌下缘向前,至下唇诸肌及颏肌。⑤颈支由腮腺下端穿出,在下颌角附近至颈部,在颈阔肌深面向前下,支配该肌。面瘫的症状171819面神经第Ⅶ对脑神经。支配面部表情肌、泪腺,司舌前2/3味觉、外耳道感觉。(混合神经)1.运动功能:上下组面肌运动。2.感觉功能:舌前2/3味觉。生理生理面神经脑桥腹外侧桥脑下缘听神经处出脑共同进入内耳孔沿面神经管下行经茎乳孔出颅mastoidprocessstapediuschordatympanigeniculateganglion面神经水肿不同程度轴突变性髓鞘肿胀脱失病理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是茎乳孔(foramenstylomastoideum)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以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疾病。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发病急速青壮年多见多为单侧冬春或秋冬较多24病因病机
25病因病机本病致病原因,多由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喎僻。
足太阳经筋--“目上冈”
足阳明经筋--“目下冈”
手太阳
手阳明经筋--口颊部足阳明26足太阳经筋27足阳明经筋28
手阳明经筋手太阳经筋29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面部筋脉(太阳经筋、阳明经筋)
经气阻滞,脉络失养,筋肉纵缓不收面瘫面瘫
风热之邪
风寒之邪
络脉空虚气血痹阻肌肉纵缓不收经筋失于濡养病机目上纲目下纲足太阳经筋足阳明经筋手太阳经筋足阳明经筋手阳明经筋眼部
口颊部面瘫属经筋病变面部经筋32[辨证要点]
(一)症状1.发病突然,常于夜间发病。2.患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3.食物停留于患侧齿颊间。4.患侧耳后、耳下、面部疼痛,舌前
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5.或伴流泪、流涎。33(二)体征
1.额纹变浅消失;
2.眼睛闭合不良,眼裂变大;
3.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4.人中沟歪、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5.蹙额、皱眉、吹口哨、鼓颊困难。
患侧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宽,闭合不全,口角歪向健侧,伴迎风流泪,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或有耳鸣、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35366.“倒错”现象(久病)病变后期面神经恢复不完全所导致的后遗症。瘫痪肌挛缩:瘫痪侧反而鼻唇沟加深,口角牵向患侧,眼裂缩小。面肌痉挛:瘫痪侧面肌不自主抽动,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更为明显。联带运动:病人瞬目时即出现瘫痪侧上唇轻微颤动,露齿时病侧眼睛不自主闭合,闭目时瘫痪侧额肌收缩,咀嚼时瘫痪侧眼泪流下或颞部皮肤潮红、局部发热、汗腺分泌等。瘫痪肌肉挛缩口角牵向患侧患侧面肌痉挛
病程迁延日久
挛缩后遗症状面肌联带运动倒错面痉联带38倍耳(Bell)现象:试闭眼时,眼球向上转动,露出白色巩膜。39周围性面瘫的定位诊断1.茎乳孔或以下的神经受损: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2.面神经管中鼓索支和镫骨肌支之间受损:除面肌瘫痪以外,有舌前2/3味觉丧失,涎腺分泌功能障碍等症出现。3.镫骨肌支和膝状神经节之间受损:除面肌、味觉、涎腺等功能异常外,还表现为听觉过敏。404.膝状神经节处受损:在面肌、味觉、涎腺等功能异常的基础上,出现听觉障碍,鼓膜、耳甲与乳突区域的疼痛。因其病变多系带状疱疹病毒所致,故在其神经节纤维分布的外耳道、耳廓外侧等处可发生疱疹。415.脑桥与膝状神经节之间受损:此部位相当于内听道及小脑脑桥角处,面神经与听神经、中间神经伴行。故可见面肌、味觉、涎腺、听觉等异常,同时也可见耳鸣、眩晕及泪液分泌的减少,若影响到三叉神经、小脑脚及小脑,可见同侧面部疼痛或感觉障碍、肢体共济失调及眼球震颤。426.脑桥内核性或核下性损伤:面神经核或其发出的面神经根纤维受损后,除周围性面瘫,常伴有附近结构损害的表现,如外展神经的麻痹等,同时损害到皮质脊髓束时出现对侧偏瘫等。从上述的表现不难发现,面瘫神经损伤的平面越接近神经核部,其症状表现越广泛,涉及到的组织就越多,往往是高平面的症状表现已包含低平面,需仔细区分。43周围性面瘫的分类1.核性或核下损害性面瘫:损伤部位在脑桥内面神经核处及其发出的面神经根纤维。2.桥小脑角性面瘫:受损部位在脑桥与膝状神经节之间。3.Hunt氏面瘫:膝状神经节附近受损。4.Bell氏面瘫:面神经管中膝状神经节至鼓索分出处远端(茎乳孔附近)的神经受损,占临床周围性面瘫绝大多数。5.单纯性面神经炎:茎乳孔或以下的部位受损。4445镫骨神经以上茎乳孔以外鼓索神经损害膝状神经核损害周围性面瘫
伴听觉过敏、舌前味觉障碍,唾液腺分泌障碍。
单纯性面瘫的表现。
伴舌前味觉障碍,唾液腺分泌障碍伴展神经麻痹对侧锥体束征耳后剧痛,外耳道疱疹,舌前味觉障碍,泪腺、唾液腺障碍面神经核损害定位诊断4748
面瘫分期
:
①急性期期,又称急性期或面神经炎性水肿进展期,时间为7天左右(1周)。
②静止期,为发病后7-15天。
③恢复期,发病15天以上。也有人把上述的静止期与恢复期统称为恢复期,即1个月以内称为恢复期,而将发病3个月至半年以上定为后遗症期;
还有人将面瘫分为初期(发病第一周),中期(发病2-4周),后期(发病第5周以后)。
急性期
静止期
恢复期
发病7天内发病后7-15天
发病15天以后分期50周围性面瘫的中医辨证1.风寒证:2.风热证:3.气血不足:4.瘀血阻络:51
1.风寒:兼有风寒表证,证见畏风恶寒,多有面部受凉史(如迎风睡眠,面部吹风过久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
522.风热:兼有风热表证,证见发热、咽痛、口干、口苦、苔薄黄、脉浮数。多继发于感冒发热,中耳炎、牙龈肿痛之后,伴耳后疼痛。
533.气血不足:兼有纳呆、眉棱骨疼痛、神疲乏力、心悸、舌淡、苔有剥落、脉弱。
风寒型风热型正虚型兼有风寒表证多有面部受凉史兼有风热表证多继发于感冒发热兼见面色淡白,神疲头晕等症发病初期
恢复期或病程较长辩证要点55鉴别诊断1.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脑血管病,颅内肿瘤面神经核只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病灶对侧面下部肌肉瘫痪,面上部即上眼睑以上部位肌肉正常,同时伴有偏瘫。5657核上性损伤-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中枢性面瘫
核上性
口角歪斜
眼裂以下单侧支配58核下性损伤-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周围性面瘫核下性口眼歪斜
眼裂以上双侧支配
鉴别诊断面瘫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同侧上下面肌瘫常见核或核以下病变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病灶对侧下部面肌瘫常见于脑血管病、肿瘤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面瘫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HuntsyndromeBellpalsy鉴别诊断脑血管病、肿瘤特发性面神经炎、听神经瘤、颅底炎症、中耳炎、乳突炎、岩骨骨折Guillain-BarreSnydrome、颅底广泛粘连、多数脑神经炎612.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面瘫多为双侧性同时伴有其他颅神经改变或对称性肢体软瘫。3.乳突炎、中耳炎及迷路炎4.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常见多个颅神经受损,但以动眼、外展及面神经居多。5.腮腺炎或腮腺肿瘤、颌后的化脓性淋巴炎,可累及面神经。6.桥小脑角肿瘤、颅底脑膜炎、蛛网膜炎及转移性癌肿。7.莱姆病62[治疗]
1.基本治疗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以局部穴位和手足太阳经、手足阳明经穴为主63处方和方义攒竹、鱼腰四白、阳白局部取穴,疏调局部经地仓透颊车气,温经散寒。颧髎、牵正翳风──祛风散寒合谷、昆仑──循经远取,通经活络。
阳白地仓颊车攒竹鱼腰四白颧髎
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少阳经腧穴为主。阳白GBl4、四白ST2、太阳EX-HN5、迎香LI20、地仓ST4、颊车ST6、颧髎SI18、翳风SJl7、合谷LI4。
处方主穴66随证配穴:
1.早期风火盛:风池、太冲、耳尖放血2.风寒:风池3.眼睑闭合不全:睛明4.人中沟歪斜:人中
5.鼻唇沟变浅:迎香
6.颏唇沟歪斜:承浆67
7.后期体虚:灸大椎、足三里、脾俞、百会
8.倒错现象:补健侧,泻患侧,双侧针刺,以浅刺为主。
阳白GBl4透刺鱼腰EX-HN4、攒竹BL2
、丝竹空SJ23;地仓ST4透刺颊车ST6或透牵正;迎香LI20透刺上迎香EX-HN8或四白ST2;颊车ST6、牵正透刺太阳EX-HN5或迎香LI20;四白ST2、太阳EX-HN5、牵正直刺;颧髎SI18、翳风SJl7、合谷LI4直刺。透穴法69
操作:早期——浅刺、轻刺激、泻法,风寒可加灸,风热用刺血法;中后期——补法,透针、灸法、拔罐(温针灸或隔蒜灸);顽固性——用透穴法、面三针等。70
面瘫电针温针拔罐皮肤针敷贴穴注适用于各型各期适用于风寒型及气血不足型。适用于风寒型和气血不足型适用于早期或恢复期。适用于恢复期及病程较长者。适用于恢复期期。热疗适用于风寒型和气血不足型穴位按摩适用于恢复期期。埋线适用于恢复期及病程较长者。722.其他治疗1.电针选穴:参照处方选穴,用疏密波。
(早期不宜)2.皮肤针叩刺:患侧面部、耳后叩刺。3.拔罐:患侧面部、耳后。734.穴位注射选穴:地仓、颊车、翳风、牵正每次1~2穴。药物:VitB1、VitB12、加兰他敏、北芪注射液每次选一样,每穴注射0.3~0.5ml,隔日一次。745.TDP照射:患侧面部、耳后。6.耳尖放血:适应于风热型面瘫。(耳背静脉放血)7.电磁疗:穴位同体针。适应于急性期。8.局部按摩:9.穴位埋线:适应于面瘫经久不愈者。10.穴位结扎术:适应于面瘫经久不愈者。
皮肤针法
轻叩患侧阳白GBl4、攒竹BL2、鱼腰EX-HN4、丝竹空SJ23、四白ST2、地仓ST4、颊车ST6、牵正。局部微红为度。后期可使轻微出血,再用小火罐吸拔5~8分钟,至局部微紫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各型各期。
适用于风寒型及正虚型。取颧髎SI18、下关ST7、曲池LI11、三里ST36、外关SJ5、合谷LI4等穴,行温针灸;或悬灸面部。注意防烫伤。
温针灸法拔罐疗法
适用于风寒型和正虚型。用小号火罐行面部闪罐。以温热舒适、不留罐印为度。注意防烫伤。
热疗法
适用于风寒型和正虚型。常规取穴,将姜切成2mm左右的薄片贴于针刺腧穴周围,再用红外线照射,至皮肤潮红为度,注意防烫伤。
取患侧阳白GBl4、四白ST2、颊车ST6、地仓ST4,太阳EX-HN5、牵正、下关ST7、迎香LI20、翳风SJ17及曲池LI11、足三里ST36,选维生素B12或加兰他敏注射液,面穴0.2-0.3ml/穴,体穴1~2ml/穴。每次取2~3穴注射,隔日一次。适用于各型各期。
穴位注射
取患侧太阳EX-HN5
、颊车ST6、地仓ST4、颧髎SI18、牵正、下关ST7、阳白GBl4等穴。将马钱子锉粉末约1~2分,撒于胶布上,贴于穴位处,5~7日换药1次;或蓖麻仁捣烂加麝香少许,取绿豆粒大一团,贴敷穴位上,3~5日更换1次;或白附子研末,加冰片少许做面饼,贴敷穴位。每日1次。适用于早期或恢复期。
敷贴疗法穴位按摩
嘱患者每日多次,用手在脸之下部往上部至颞部直至耳根后按摩,并按摩双侧风池穴,用双手指叩击百会DU20、四神聪EX-HN1等穴,以自觉发热、舒适为度。
颊车ST6与地仓ST4、阳白GBl4与四白ST2各为一组,各接电极一头,以断续波刺激10~20min,通电15分钟,通电量以面部肌肉轻微跳动为度。电针宜于后期使用,急性期多不宜使用。适用于恢复期及发病时间较长者。
电针疗法埋线疗法取穴:阳白GB14、印堂DU29、攒竹BL2、丝竹空SJ23、太阳EX-HN5、迎香LI20、颧髎SI18、下关ST7、地仓ST4、人中RN23、颊车ST6、承浆RN24。操作:将选定的穴位用甲紫作以标记,按照常规皮肤消毒后,术者戴手套、铺洞巾,镊取1段1~2cm的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埋线针管前端,然后接针芯,左手固定穴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贴敷。西药治疗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抗病毒类药物,如:阿昔洛韦等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甲钴胺、Vit1、Vit12等85临床要点:(1)治疗本病的选穴规律:多用阳明与少阳经穴。(2)治疗本病的针刺手法:透刺、浅刺、轻刺为主。(3)掌握针刺的刺激量。86[按语]
1.针灸治疗面瘫具有卓效。2.注意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3.本病初起时针刺量不宜过强。4.避免风吹受寒,必要时可戴口罩、眼罩防护。4.防止眼部感染,可点滴眼药水。5.通常在起病1—2周内开始恢复,1—2月内症状明显好转,约2/3患者在三周内可基本恢复正常。876、本病有自愈倾向。国外报告:面瘫的自然痊愈率为65-85%。7、针灸作用的机制:增强肌肉收缩,恢复神经的传导;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88面瘫治疗中的几个问题:1.面瘫治疗的针刺时机:最佳时机是急性期。2.激素类药物对疗效的影响:历来有不同看法:(1)针刺前使用过激素类药物较未使用过的疗效差、疗程长。(2)面神经管内的面瘫可用:急性期、短期(不超过7天)、常规剂量(30mg/天);面神经管外的面瘫有明显自愈倾向。893.面瘫神经定位3种类型疗效比较9091(1)面神经损害的平面定位类型与疗效:单纯性面神经炎疗效最佳,Bell氏面瘫次之,Hunt氏面瘫疗效较羞。即面神经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好,反之则越差。(2)痊愈的时间:单纯性面神经炎时间最短,Bel1氏面瘫稍长,Hunt氏面瘫最长,(3)各类型青壮年、儿童较老年人恢复快些,病程短的较病程长的治愈率高。92疗效单纯性面神经炎优于Bell氏面瘫,Bell氏面瘫优于Hunt氏面瘫。即面神经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好,反之,则疗效越差。
面瘫临床针灸切入点(1)早期介入,缩短病程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否早期进行针灸治疗上存在争论。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面神经炎急性期有效的针刺治疗对面神经炎恢复、转归和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根据面瘫的发病机理,急性期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此时正气与病邪正处在抗争阶段,故在发展期,抓住良机,祛风活络,疏调经气,扶正与祛邪并举,可以达到祛邪外出的目的,把外邪驱除在发展阶段,防止进入静止期。
在急性期进行针刺的过程中,有个别病人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这并不是针刺引起的,而是病情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即使不针刺,这种情况仍可能出现。在急性期,面神经正处在炎症水肿期,对面神经的损害尚未停止,所以病情本身就会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正因为如此,更应该及早采取治疗措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积极扭转这一趋势,控制病情,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近年来,多数的临床研究实践亦支持上述观点。研究表明,急性期是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时机,急性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急性期,急性期介入针灸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2)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临床采用针药合用治疗面瘫方法多样,无论痊愈率还是有效率针灸配合中药内服都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还有急性期采用CO2激光及面部按摩能减少面神经水肿渗出阶段的一系列反应,缩短该期的治疗天数,有利于恢复期的针刺治疗。也可见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运用西医口服泼尼松、肌注利巴韦林、加服VitBl、VitC,结合针刺和大秦艽汤加牵正散加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针灸治疗思路
面瘫的针灸治疗应实施分期论治。要根据面瘫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的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不同刺激量的针刺手法治疗。
研究表明,急性期证属脉络空虚,卫外不固,外邪入络,是正虚邪实的表现,宜平补平泻法。采用患侧局部多针浅刺或平刺法,电针采用疏密波,通电时间短,刺激强度轻。静止期此时病情平稳,各种症状得到控制,为治疗的最佳时机。治宜疏通经络,宜提插泻法,给足刺激量。可适当深刺透穴,电针可采用低频连续波与疏密波交替。
恢复期是邪去正复,宜补气养血为主,佐以祛风通络,针刺亦由深变浅,宜用捻转补法,可加大刺激量,以透穴为主,电针以高频连续波为主,与低频连续波交替使用等。
临床研究提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优于常规针灸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脂肪肝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度配电线路安规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54题)
- 基于2025年的教育园区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评估体系优化报告
- 探讨家具设计师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题试题及答案
- 聚焦2025互联网+教育示范项目资金申请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南航招聘测试题及答案
- 未来挑战2025年物理试题及答案
- 聚焦2025:广播影视行业媒体融合与内容创新趋势研究报告
- 施工现场作业安全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
- 生态环境保护与土木工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甘肃兰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5年导游从业资格通关秘籍
- 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4
- 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外卖配送员工作流程总结
- 新式茶饮产业的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创新趋势
- 【国浩律师事务所】2025中国企业出海战略与法律支持需求调研报告
- 当代中国外交(外交学院)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外交学院
- 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IACSURS26 中文
- 中层干部360度考核测评表(共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