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高三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高三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高三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高三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高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人教版高三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文件,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等六大体系基本形成,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实现市场化应用。

智能汽车既是人工智能与机械化的结合,也是信息文明时代人、社会和智能相互融合的一种方向,是智慧城市的一个要素。构建智能汽车的六大体系,是同时发展实现目标,还是分时间和重点一个个突破,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而智能汽车能不能上路,既在于技术是否实用,也在于与之相关的社会要素是否配套,因此,尽管智能汽车的六大体系需要推进,但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套发展。

按照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架构,技术的发展在先,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推动力量,因此,技术是先行者,之后,人类社会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适应技术创新。现在的智能汽车就是如此。一方面,需要对原有的交通规则进行修改,或者重新制定智能汽车时代的交通规则;另一方面,必须要解决智能汽车的伦理问题——对人类社会的伤害减到最小或接近零。哲学家菲利普.福特1967年提出了一个哲学难题,在智能汽车时代,这一问题可能会更加凸显和尖锐。

无论智能汽车的技术如何尖端和适用,道路基础设施如何先进,智能汽车上路也会有产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在事故将要发生时,AI的选择是挽救路人还是保护汽车中的乘客,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2018年8月,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揭示了自动驾驶汽车在全球不同国家的伦理偏好以及这些偏好的区域差异。对233个国家的受访者进行的调查表明,不同社会的伦理具有共性,保护人类的生命,而非其他动物的生命;拯救多人的生命,而非少数人;保护年轻人的生命,而非老年人。

智能汽车无论是否出现事故,法律上该负什么责任,也必须在智能汽车上路前制定规则。而如今,社会配套方面并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则。2018年3月18日晚,美国Uber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撞上了49岁的妇女伊莱恩.赫茨伯格,并导致其死亡。2019年11月19日,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宣布,车祸主要归咎于Uber脆弱的安全文化,公司的法人代表要负主要责任。但是,这并不是法律上的判决。而且,当时Uber自动驾驶汽车上还有一名安全员,并非完全无人驾驶。

在未来,如果完全是无人驾驶,出现事故是公司法人负责,还是智能汽车的设计者负责,抑或智能汽车的运营者、审批者负责,或者是都有责任?种种伦理和法规,都是需要在智能汽车上路之前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张田勘《智能汽车六大体系之外,伦理和法规同样重要》)

材料二:

智能汽车与一般所说的自动驾驶不同,它指的是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的汽车自动驾驶。智能汽车首先有一套导航信息资料库,存有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各种服务设施(餐饮、旅馆、加油站、景点、停车场)的信息资料;其次是GPS定位系统,利用这个系统精确定位车辆所在的位置,与道路资料库中的数据相比较,确定以后的行驶方向;道路状况信息系统,由交通管理中心提供实时的前方道路状况信息,如堵车、事故等,必要时及时改变行驶路线;车辆防碰系统,包括探测雷达、信息处理系统、驾驶控制系统,控制与其他车辆的距离,在探测到障碍物时及时减速或刹车,并把信息传给指挥中心和其他车辆;紧急报警系统,如果出了事故,自动报告指挥中心进行救援;无线通信系统,用于汽车与指挥中心的联络;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点火、改变速度和转向等。

对车辆的操作实质上可视为对一个多输入、多输出、输入输出关系复杂多变、不确定多干扰源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过程。驾驶员既要接受环境如道路、拥挤、方向、行人等的信息,还要感受汽车如车速、侧向偏移、横摆角速度等的信息,然后经过判断、分析和决策,并与自己的驾驶经验相比较,确定出应该做的操纵动作,最后由身体、手、脚等来完成操纵车辆的动作。因此在整个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人为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一旦出现驾驶员长时间驾车、疲劳驾车、判断失误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通过对车辆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车辆的控制与驾驶水平,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畅通、高效。对智能化的车辆控制系统的不断研究完善,相当于延伸扩展了驾驶员的控制、视觉和感官功能,能极大地促进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以技术弥补人为因素的缺陷,使得即便在很复杂的道路情况下,也能自动地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沿着预定的道路轨迹行驶。

(摘编自百度百科“智能汽车”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国标准智能汽车六大体系,届时我国的智能化汽车将实现规模化生产、市场化应用。

B.智能汽车能否上路,既取决于技术是否实用,也取决于与之相关的伦理、法规等社会要素是否配套,不可操之过急。

C.哲学家菲利普.福特提出的关于智能汽车发展的哲学难题,今天可能会更加凸显和尖锐,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D.智能汽车的导航定位、感知信息、预防碰撞、紧急报警、无线通信、自动驾驶等系统,实现的是线性的控制过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在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等体系建设方面较为落后,所以国家11部委专门制定发展战略。

B.自动驾驶汽车虽在不同国家、区域有不同的伦理偏好,但在保护人类生命而非其他动物的生命方面是一致的。

C.在事故将要发生时,AI的选择是挽救路人还是保护乘客的问题之所以棘手,在于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D.对智能化车辆控制系统的研究完善相当于延伸扩展了驾驶员的控制、视觉和感官功能,能促进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智能汽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车联网、云平台等通信系统研究

B.智能转向、制动等执行系统研究

C.蓝牙、影音等车载娱乐系统研究

D.摄像、毫米波雷达等感知系统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智能汽车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叶绍钧

桌上的煤油灯放着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桌旁坐着个老妇人,手里抱一个大约两周岁的孩子。她感得特别不安,不知道快要回来的阿弟将怎么说。

晚上,在她,这几天真不好过。除了孩子的啼哭,黄晕的灯光里,她有时仿佛看见鲜红的一滩,在这里或是那里——那是血!弄外,汽车奔驰而过,她就仿佛看见一辆汽车载着被捆缚的两个。门首时时有轻重徐疾的脚步声经过,她总觉得害怕,以为或者就是来找她和孩子的。

这时候,在她衰弱而创伤的脑里,涌现着雾海似的迷茫的未来。往哪方走才是道路呢?她一毫也不能辨认。怕有些猛兽或者陷阱隐在这雾海里边吧?她想十分之九会的。她不敢再想,便问孩子,“大男乖的,你姓什么?”

“张。”大男随口回答。

“不!不!”老妇人轻轻呵斥,“大男姓孙。记着,孙,孙……”

大男哭了起来,“哇……妈妈呀……妈妈呀……”

这样的哭最使老妇人伤心又害怕。屋内的器物仿佛跟着哭声的震荡而晃动起来,灯焰似乎在化得大,化得大,——啊,一滩血!

嗒,嗒,外面有叩门声。她吓得一跳,但随即省悟这声音极熟,一定是阿弟回来了。门才开一道缝,外面的人便闪了进来。

“怎么样?”老妇人悄然而焦急地问。

“唉!总算看见了。”

“看见了?”老妇人的眼睛张得可怕地大。

“我今天去找了那个弟兄,好言好语同他说,求他大慈大悲,指点我去认一认他们的棺木。我又同他说了,我说这两个人怎样地可怜,女的有年老的娘,他们的孩子天天哭,叫着妈妈,妈妈……请他看老的小的面上发点慈悲心……”

老妇人听着,凄然垂下眼光看手中的孩子。

“这一番话动了他的心。”阿弟接续说,“他叹口气说,‘听你讲得伤心,就给你指点了吧。不过好好儿夫妻两个,为什么不安分过日子,却去干那些勾当!’”

“嘘……”老妇人舒口气,她感觉心胸被压抑得太紧结了。她一样不懂女儿女婿的心思,但她清楚地知道他们同脸生横肉声带杀气的那些囚徒决不是一类人。不是一类人为什么得到同样的结果?

“他引着我向野里走,一路同我谈。啊——”

他停住了。他想如果照样说出来,太伤阿姊的心了。两个人向野里走。没有路灯,天上也没有星月,是闷郁得像要压到头顶上来的黑暗。“那弟兄幽幽地说,‘他们两个都和善。你知道,这样的家伙我们就怕。那一天,我们那个弟兄,上头的命令呀,退缩了好几回,才皱着眉头,砰地一响放出去。那知道这就差了准儿,中在男的臂膀上。又是三响,才算结果了,两个染了满身红。’”

老妇人见阿弟瞪着细眼凝想,知道有下文,愕然问,“他谈些什么?”

“他说那男的很慷慨,几件衣服都送了人,他得一条外国裤子,身上穿的就是。”阿弟连忙闪避。

“那是淡灰色的。”老妇人眯着眼凝视着灯火说。

“这没看清,天黑。走到一处,他说到了。十来棵大黑树立在那边,树下一条一条死白的东西就是棺木。”他低下头来。受了那弟兄“十七号,十八号,你去认一认吧”的指示而向那些棺木走去时的心情,他不敢说,也不能说。他想定了,说,“他说棺木都写着号码,十七十八两号是他们俩。”

“十七,十八!”老妇人忘其所以地喊出来,眼眶里明莹着仅有的泪。她重新经验那天晚上那个人悄悄来通报恶消息时的况味。她知道,“嗒,嗒”叩门声是他们特别的调子,开门进来,是肩并肩的活泼可爱的两个,这种事情绝不会有的了。一阵烈焰在她空虚的心里直冒起来,泪膜底下的眼珠闪着猛兽似的光芒,“那辈该死的东西!”

“我告诉你,”老妇人咬着牙说,“你甥女儿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欢喜。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我欢喜。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互相对待,我更欢喜。唉!却成十七,十八!为了什么呢?总得让我知道。却说不必问了,就是你,也说不必问,问没有好处。——怕什么呢!我是映川的娘,姓张的丈母,我要到街上去喊,看有谁把我怎样!”她拍着孩子的背又说,“说什么姓孙,我们大男姓张,姓张!啊!我只恨没有本领处置那辈该死的东西!”

阿弟听呆了,侧耳听了听外面有无声息,勉勉强强地说,“这何必,就说姓孙又有什么要紧?——喔,我想起了。”他伸手掏衣袋。他记起刚才在黑暗的途中,那弟兄给他一团折皱的硬纸,说是那男的托他想办法送与亲人的,忘了,一直留在外国裤子袋里。

“他们留着字条呢!”他说着。

“啊!字条!”老妇人身体一挺,周身的神经都拉得十分紧张。一种热望一忽儿完全占领了她。

阿弟凝着细眼凑近煤油灯念这字条。“‘儿等今死,无所恨,请勿念。’嗤!这个话才叫怪。没了性命,倒说没有什么恨。‘恳求善视大男,大男即儿等也。’他们的意思,没有别的,求你好好看养着大男;说大男就是他们,大男好,就如他们没有死。只这‘无所恨’真是怪,真是怪!”

“拿来我看。”老妇人伸手攫取那字条,定睛直望。

虽然不识字,她看明白这字条了。就仿佛有一股新的生活力周布全身,心中也觉充实了好些。睁眼四看,熟习的一些器物同平时一样,静处在灯光里。

“大男,我的心肝,楼上去睡吧。”她立起来走向楼梯,嘴唇贴着孩子的头顶,字条按在孩子的胸口,憔悴的眼放着母性的热光,脚步比先前轻快。

“哇……”孩子给颠醒了,并不张眼,皱着小眉心直叫,“妈妈呀……”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四日作毕

(原载1927年10月《小说月报》18卷10号,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的哭最使老妇人伤心又害怕”,“伤心”是因为老妇人由哭声想到大男父母的不幸,“害怕”则是因为这哭声可能会引来麻烦。

B.“这样的家伙我们就怕”“退缩了好几回”“这就差了准儿”,刽子手行刑的种种怯懦的表现,写出了革命者对反动派的震慑。

C.“十七、十八”两个棺木号码,写出遇难的年轻夫妇在反动派眼中只是代号,也暗示遇难人数之多,揭示了反动派残酷杀戮的罪行。

D.老妇人将“字条按在孩子的胸口”,“眼放着母性的热光”等细节,写出老妇人将为这新生的一代,勇敢担负起抚养他成人的责任。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画横线句运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老妇人在悲哀、惶惑中满怀忧虑和恐惧的心理,担忧孩子在未来的日子里遭遇危险。

B.小说多处描写灯光、器物、姓氏及老妇人的眼睛等细节,使文章前后勾连,又形成纵向对照,让故事情节符合逻辑地展开,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C.小说故事发生在一间小屋内,又集中在一个晚上,通过一个集中的生活场景,让读者从老妇人心境的变化中了解时代的风云,极具艺术的感染力。

D.小说中的“夜”,一方面是写实,为故事设置背景;另一方面是象征,是大革命失败后黑暗、恐怖的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因此让人无法看到希望。

8.请简要分析“字条”在小说中的作用。

9.小说采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行文,请分析两者的关系及效果。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英宗治平四年闰三月癸卯,以王安石知江宁府。终英宗之世,安石被召未尝起,韩维、吕公著兄弟更称扬之。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友王安石之说也。”维迁庶子,又荐安石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及即位,召之,安石不至。帝谓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或以为不恭令又不至果病邪有所要邪曾公亮曰:“安石真辅相材,必不欺罔。”吴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纲纪。”帝不听,乃有江宁之命。众谓安石必辞,及诏至,即起视事。九月,以王安石为翰林学士。时宰相韩琦执政三朝,或言其专。曾公亮因力荐王安石,觊以间琦。琦求去益力,帝不得已从之,以司徒兼侍中。入对,帝泣曰:“侍中必欲去,今日已降制矣。然卿去谁可属国者?王安石何如?”琦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帝不答。神宗熙宁元年夏四月乙巳,王安石始至京师,时受翰林学士之命已七越月矣,诏安石越次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安石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乃知,以为高不可及耳。”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跻此道。”冬十一月,郊。执政以河朔旱伤,国用不足,乞南郊勿赐金帛。诏学士议司马光曰:“救灾节用,当自贵近始,可听也。”王安石曰:“国用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者故也。”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争议不已。帝曰:“朕意与光同,然姑以不允答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谓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或以为不恭/今又不至果/病邪/有所要邪/

B.帝谓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或以为不恭/今又不至/果病邪/有所要邪/

C.帝谓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或以为不恭/今又不至/果病邪/有所要邪/

D.帝谓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赴/或以为不恭/今又不至/果病邪/所要邪/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闰月,农历逢闺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

B.邸,战国时诸侯或朝见皇帝时在京城的住所。文中指神宗居住的处所。

C.郊,文中指祭祀。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对随行官员多有赏赐。

D.学士,官名,历代具体职能各有不同,唐宋时主要为文学侍从之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宗在位时,韩维、吕公著兄弟三人就常对人称道王安石,韩维升任太子庶子时,还向神宗推荐王安石代替自己任记室之职。

B.吴奎曾与王安石共事,他反对神宗任用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受重用,必然紊乱朝纲,他的说法得到了帝的赞同与支持。

C.曾公亮认为王安石确实是辅相之才,向朝廷大力举荐王安石,希望借机让皇帝疏远已经执政三朝的宰相韩琦。

D.宰相等人因为黄河北部连遭旱灾,国家用度不足,请求南郊祭天后别再照例赏赐金钱绢帛了,司马光认为朝廷可以采纳这一提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众谓安石必辞,及诏至,即起视事。

(2)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耳。

14.请概括说明司马光与王安石在国用不足上有何分歧。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又呈吴郎①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①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吴姓的亲戚(即诗中的吴郎)住。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杜甫为此写诗劝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说自己以前一直听任西邻妇人来打枣,因为她是个没有子女供养的缺衣少食的穷人。

B.颔联诗人认为妇人来打枣多少会怀着一些恐惧的心理,所以主人更要表示亲善之意让她安心。

C.颈联说插篱笆的举动会让本就有戒心的妇人觉得主人真是要阻止她打枣,劝告意味十分委婉。

D.本诗由生活琐事触发思考,提醒亲戚要怀恻隐之心,与邻妇和睦相处,风格轻灵,耐人寻味。

16.尾联似乎和嘱咐吴郎没有什么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会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一诗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写出了词人与爱妻因岁月沧桑而造成的隔离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点题,开启了对梦境的记述。

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仅文明是我们丈量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追求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如果说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根”和“魂”,那么法治和规则就是它的“骨架”,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文明素质的高下,与名声无关、与身份无关、与是否来自所谓高素质的发达国家也无关,()。同一个人,在绿皮火车里会吞云吐雾,但上了高铁就能全程忍住烟瘾;以前喝醉了也敢开车,醉驾入刑后,“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蔚然成风;曾经久推不动的垃圾分类,经立法强制执行后正逐渐变为新的风尚。可见“管”可以出素质,“管”可以保文明。只要对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就能不断筑牢社会的底线思维与文明习惯,让法治成为一种社会信仰,更成为一种生活刚需。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文明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丈量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

B.文明不仅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丈量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

C.文明不仅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自身行为规范丈量的尺度。

D.文明不仅是我们丈量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追求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取决于规矩是否严格、制度落实是否到位B.而取决于规矩要严格、制度落实要到位

C.而取决于规矩是否到位、制度落实是否严格D.而取决于规矩要到位、制度落实要严格

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零容忍”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B.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C.可是一查黄河近两千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D.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真是“恩将仇报”。

七、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短视频大多因其内容新奇、节奏轻快、轻松幽默,抓住了用户的兴奋点,而且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五花八门,数量非常多,极易吸引人沉迷。

短视频的吸引力,成年人都难以抵挡,①____________。青少年短视频上瘾的原因有很多。②____________。短视频多是新奇刺激的内容,这些信息内容博眼球、吸流量,为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创作,青少年很容易就会受到吸引。二是瞬时速览的刺激。短短十几秒的视频,通过视觉、听觉、交流等全方位模式的刺激,极其具有吸引力。三是算法推荐的诱惑。短视频传播基于大数据的推荐算法,③____________,青少年特别容易被推荐内容带进去,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青少年长时间沉迷短视频,会占用大量精力,耽误学习或睡眠。专家建议,视频平台应该设置青少年模式,包括的每天使用时间和时段,防止过分沉迷。青少年要将精力投入到更多的现实生活中,当现实社交乐趣远远大于网络虚拟乐趣的时候,沉迷就会慢慢淡化。老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谐的亲子关系,帮助他们学会分辨、学会自律。

据悉,当地政府近日通过了关于幸福社区提出的禁止相关企业在学校周边地区随意播放不健康短视频的报告的决议。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三个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荣耀归来。从1999年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到2021年神舟十二号顺利着落,这12艘飞船,是通向中国空间站的11级阶梯。在神舟飞船发展的过程中,中国航天人深知“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的道理,为每个阶段都明确了发展的重点,以重点带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是中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为保证飞行任务顺利进行,航天科研人员在关键技术,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将工作落到实处,找到可操作、能落地的支点,尽早取得突破,助力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