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导演:真人秀的创新发展_第1页
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导演:真人秀的创新发展_第2页
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导演:真人秀的创新发展_第3页
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导演:真人秀的创新发展_第4页
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导演:真人秀的创新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一档小成本真人秀《快乐再出发》在一众综N代中脱颖而出,以“真实”和“搞笑”实现破圈,热搜不断,更是在豆瓣上获超25万人评分,以9.6分拿下近两年国产真人秀的最高分,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播出的第二季更是收获一众好评,真正实现口碑和热度的双丰收。这部真人秀不仅直接推动了陈楚生等六位2007年“快乐男生”的“再就业”,更将节目幕后的制作团队赵浩导演和小林制片人带到大众视野。导演在节目中与“再就业男团”相爱相杀、制片人在社交平台与粉丝互动,及时回应观众需求,其热度俨然可与明星嘉宾一较高下。纵观近年来国内外真人秀,身居幕后的导演大有走向台前之势,甚至成为常驻嘉宾以外的“编外成员”——严敏、吴彤等真人秀导演的热度常年居高不下,甚至成为影响观众是否观看某一节目的重要因素。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导演和节目组要走的绝对不只是从镜头外到镜头内的这段路,背后还伴随着导演身份的重新定位,以及真人秀节目关于真实和虚构美学特征的探索。一、多元化身份:从幕后到台前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记录和加工,真人秀在内容上是真(真实)与秀(虚构)的一种结合。[1]就人员构成而言,真人秀的成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表演者的台前的嘉宾(有时还包括主持人),另一类则是服务嘉宾表演、把控节目现场调度和整体走向的幕后工作人员,包括导演、制片人、场务、摄影师和编剧等。多数情况下,这两个群体之间总有幕布相隔,幕布前的表演者及其行为构成了节目的主要内容,而幕布后的工作人员则隐蔽于黑暗之中,不介入节目的叙事。首先打破这一定式的是韩国国民级综艺导演罗英锡,他打造了《两天一夜》《新西游记》《姜食堂》等高收视节目,更在节目中大胆出镜,将自己与嘉宾随口的赌约作为节目的内容,在屡赌屡输中确立了自己的形象,并以优质的节目内容为背书,打开自己作为导演的知名度。2010年后,随着多元化的海外节目模式集体输入我国,适时崛起的韩国综艺成为我国引进节目模式的重要来源,相应的,导演的出镜也成为我国综艺创作的新趋势。从彼时起,越来越多的综艺导演开始拨开云雾,走进公众视野——《我是歌手》的导演洪涛、《爸爸去哪儿》的导演谢涤葵以及《极限挑战》的导演严敏都成为我国最早一批“明星综艺导演”。具体来看,导演从幕后走向台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充当节目主持人,进行串场。传统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有“现场的导演”之称,被视为节目风格的体现者和代表者,主持人连缀着节目之间、荧屏内外,从而产生观众与节目、场内与场外的情感互动与情感共鸣。[2]在《奔跑吧》《快乐再出发》等真人秀中,专业主持人已被导演组全面取代,无论是导演现身颁布任务卡片,还是以画外音的形式宣读游戏规则,本质上都是导演在代行传统主持人串场的功能。相比传统的主持人,导演不仅熟知节目流程,更了解节目的创办和运行的理念,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节目的整体节奏。《我是歌手》在每期节目结尾,都会由导演洪涛宣布投票结果,在观众和歌手最紧张的时刻,他会采用各种方式延缓结果的公布,制造悬念,这随后也成为节目的一大特色;而且多年音乐电台主持人的从业经历,也使这位导演兼主持人在音乐节目中更有发言权,以自身的专业性突出节目的专业。从这个角度看,导演担任主持人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对节目流程的规整,更在于融入节目本身,以自身特色确立节目的品牌。参与节目,成为真人秀的“编外成员”。如果说充当主持人只是导演掀开后台幕布的第一步,那么以“真人”身份与嘉宾进行互动,则代表导演走到台前的进一步尝试。真人秀的主体是人,而且是所谓的“真实的人”或者说非角色扮演的真实状态下的人。[3]导演的出镜必然会引起观众的关注,导演作为“真人”对节目的参与,客观上扩大了参与游戏的主体范围,实现了角色的多元化。“综艺赌徒”罗英锡、“极挑第七人”严敏以及“花臂冷面王”车澈等导演已然通过综艺出镜,逐渐确立自身的角色定位。导演作为“真人”参与到节目中,不仅是一个新的角色设置,而且导演在与嘉宾的交流中,也丰富了彼此的形象,产生了新的化学反应。比如《爸爸去哪儿》中一向以沉稳的小大人形象面向镜头的康康,也会与导演谢涤葵嬉笑打闹,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反差感;《快乐再出发》中导演与嘉宾之间的相爱相杀也使节目产生了新的戏剧效果。导演,这种本该隐匿于镜头之外的角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导演从幕后走到台前的过程,不但意味着其身份从旁观者到参与者角色的转变,更可以看作是一种对真人秀“第四堵墙”的打破,这种对真人秀幕后团队的祛魅,给观众带来不同于平常的新鲜感和新奇感,也为节目增加了趣味性。二、戏剧性建构:从书写者到参与者当导演走到台前,其实质上是从旁观者过渡为参与者,从创造故事转变为加入故事,角色的转变也影响着真人秀节目戏剧化元素的呈现,进一步改变了节目的叙事语言和整体风格。(一)突出戏剧冲突,充当叙事新动力冲突性是真人秀节目的内核,是维持节目有吸引力的关键和推动节目叙事过程的动力。[4]真人秀中的冲突包括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及人内心的冲突。其中,人与人之间的戏剧冲突是最主要的部分,构成了真人秀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更成为节目的叙事动力。[5]传统的真人秀节目一般通过规则,人为地将嘉宾分成不同的阵营,构成戏剧性的敌我力量,两者互相竞争,碰撞出笑点、冲突和悬念,从而使情节更为丰富饱满,故事本身更为引人入胜。导演与嘉宾,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遵守者,本身就是冲突的两端,两者天然的对抗性成为叙事的推动力。在《极限挑战》中,虽然“极限男人帮”内部会有各种联盟与“三傻三精”的阵营划分,但很多时候,“男人帮”会形成整体,与导演和导演组所代表的规则和秩序进行斗争,最终通过打破导演组设定的规则,确立节目“没有规则”的新颖定位。嘉宾和导演的对抗和冲突贯穿节目始终,而这种斗争又通常以嘉宾的胜利告终。导演本身作为节目的策划者、规则的制定者,本应该享有传统意义上更大的话语权,所以当嘉宾以反常规的行为挫败导演或通过吐槽、调侃将其拉下“神坛”时,观众会自动带入嘉宾,从而产生一种打破规则、挑战权威带来的补偿性快感。即使在不以竞争为主的慢综艺中,导演与嘉宾天然的对抗性也会为节目增添戏剧性,从而推动叙事。在《快乐再出发》等节目中,嘉宾和导演组为生活费讨价还价,两个团体日常斗智斗勇、相互调侃,无形中为戏剧性先天不足的慢综艺增加了笑料。(二)补充节目主线,多角度呈现主题真人秀是记录嘉宾在游戏规则制约下,在固定场景下完成某一目标或任务的节目样态,几乎所有的真人秀都会给予一个清晰的游戏目标,或是通过竞争获得胜利,或是在特定时期内,赢得其他参与者或者观众喜爱,[6]甚至近年来兴起的没有明确任务的慢综艺,“体验慢生活”也成为贯穿节目始终的主线。总的来看,无论是强竞争的传统综艺还是主打治愈的慢综艺,都有一条相对固定的叙事主线,而嘉宾在节目主题下的一系列活动则成为主要叙事内容。导演从幕后走向台前不仅带来了多样化的角色设置,更将节目制作相关的幕后工作一同带入镜头,形成了有别于嘉宾活动的新叙事线索。韩综“花样系列”的节目组需要在嘉宾不知情的情况下,成功将其“绑架”至节目录制地点,导演组毫无保留地在镜头前展示自己异想天开的“绑架”计划,并将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惊险一并记录,这一环节的设置直接拓展了真人秀节目的原有边界,进一步丰富了节目内容。故事内容皆为主题服务,以导演组视角出发的线索的加入,其目的远不止丰富节目内容,更在于与节目主线互动,从而多角度呈现节目主题。《快乐再出发》围绕“再就业男团”在象山的穷游展开,在“穷游”的主题下,嘉宾们边走边唱,苦中作乐,以真诚打动一众观众;除了嘉宾“穷游”的主线之外,经常抛锚的面包车、蹭到的拍摄场地、简陋的摄影棚等都展现了一个同样“穷”的节目组,在“穷”的主题下,嘉宾与节目组会为盒饭钱争论不休,也会齐心协力举办“寒酸”但真诚的演唱会……可以说,导演组“史上最穷综艺”的制作与嘉宾“穷游”的两条叙事线相互补充,两个群体的真诚也共同塑造了节目独一无二的品格。嘉宾和导演两条叙事线相互映照,台前和幕后两个场景缜密对接,在互动中凸显真实,共同抵达节目的主题表达。三、剧班化演绎:从前台的表演到伪后台的协商“真实”是真人秀的基本美学特征之一。参与者在规定情景中自由行动、选择和思考,因此,记录他们的自由,就成为真人秀不同于电视剧的魅力所在。[7]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将社会看作大舞台,人们在“前台”塑造角色,呈现理想化和社会化的个人表演,在后台则是“回避观众且限制他人参与的舞台部分”[8],在这里,人们为“前台”的表演做准备,这些准备包括剧本管理、剧组管理和表演流程管理等。当把社会浓缩于真人秀的拟态环境下,前台和后台被镜头划分得更为明确:镜头前的嘉宾为前台的表演者,镜头后的嘉宾则卸下面具,流露出更多的真实自我。因此,当镜头反转,“揭露”嘉宾在舞台后台与导演的互动时,舞台下的观众理所当然地获得一种真实感。具体来看,这种真实感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剧班合谋实现的。剧班即“统一表演进程中相互配合的一组人”[9],剧班成员通过合作,共同在观众面前完成维持特定情境的表演,塑造表演者在舞台上的形象。在真人秀中,嘉宾和以导演为代表的幕后工作人员构成了最基础的剧班,两者相互合作共同维护嘉宾在节目中的表演;此外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构成了剧班,并与节目组的剧班进行互动,在节目传播过程中形成对“真实”的协商。(一)嘉宾和导演剧班的“表演”在真人秀中,导演组与嘉宾之间构成了最基础的剧班,嘉宾在真人秀的舞台上,表演加工过的“真实自我”,作为与嘉宾同一剧班的节目组,他们则是维持表演者特定外表的“共谋者”“知情人”[10],嘉宾与导演有着共同的利益,彼此配合,台前幕后,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在观众面前的“情境定义”。导演作为表演者进入真人秀的舞台,实际上实现了剧班幕后成员的可见化,为观众带来了传统认知中嘉宾在后台呈现出的“非表演”状态,从而实现了真实的塑造。《快乐再出发》中,“再就业男团”将工作中的摄制组拉到镜头前享受海风,自由跳舞,甚至与导演一起进行节目策划,打造出一幅“明星”和普通“打工人”平等交流的画面。在明星嘉宾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亲密互动中,观众敏锐地捕捉到明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而获得令人惊喜的真实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主张减少导演等外界干预、希望嘉宾自行寻找婚姻答案的《再见爱人》中,导演也并不排斥通过必要的出镜透露嘉宾在镜头外的行为,这种“干预”并不与节目本身的创作理念相悖,反而更彰显其对于“真实”的追求。真人秀体现的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现场感”[11],导演的出镜是拓展规定情境中“日常生活”的一种尝试,剧班成员合谋,将嘉宾在幕后的“日常生活”带入台前,表演者与剧班成员间的互助有意识地增强了表演效果,台前幕后相互印证,形成两个不同场域的自我呈现,进一步巩固嘉宾在镜头前的人物形象,从而给节目带来意料之外的真实感和戏剧性。(二)观众的剧班与节目的剧班之间的互动戈夫曼指出:“当某一剧班在呈现其表演时,观看表演的其他参与者,也在进行若干回应性的表演,这时他们自身也构成了一个剧班。”[12]真人秀在传播方式上,是观看与参与的互动[13],从广义上看,剧班不只包括嘉宾和导演组形成的最基本的模式,还包括观众自身所形成的剧班模式,观众与节目组两个剧班进行对话和互动,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协商。近十年,真人秀在国内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各式各样的节目在吸引大批观众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议,其中“剧本式真人秀”就成为讨论的热点。可以说,在当下我国观众对真人秀“虚构”特点的认识更为明确,甚至敏感。观众的矛盾心理在于一方面他们希望在节目中看到真实的人性,但另一方面又清楚地知道“秀”无法替代,因此在对真人秀的接受过程中,观众与节目组往往会形成一种剧班关系,达成关于真实和虚构的协商,希望能够在假定情境的框架下,尽可能地获得真实感。当导演以“知情人”的身份与嘉宾一同来到镜头前时,观众也就获得了新的窥探嘉宾“真实自我”的可能性,这种“真实自我”固然是经过镜头加工、节目组选择过的,但对于观众而言,这显然是可以接受并受到欢迎的。导演的出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后台的前置化,扩大了舞台的范围。当然,前置化了的后台实际上已经成了“伪后台”,在此背后,还有真正的隐匿于观众视角的后台,即便如此,作为剧班一分子的观众,他们也愿意选择相信节目所构造的“真实场景”,与节目组合力共谋,从传受两端完成关于“真实”的“契约”。四、众声喧哗下“可见”的导演在电视镜头的造星魔力和互联网赋予观众巨大声势的背景下,导演的出镜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从导演到明星的转变,从而给节目带来创作之外的影响。(一)明星光环:导演出镜打造节目品牌导演一次次的出镜,在表现自己性格、推动节目叙事的同时,也确立了自己的形象,并由于导演与节目本身的关联性,导演作为节目形象代言人,更容易将个人的性格投射到节目本身,从而确立节目的调性和风格。在这个过程中,节目的成功也反哺了导演的声名鹊起。尤其是在当下新媒体语境下,导演不只从幕后走上台前,更走向了观众。浙江卫视导演吴彤因在多个真人秀中出镜而为观众所熟悉,目前他的微博粉丝量已突破230万,俨然成为网红导演,在社交平台与粉丝的交流互动,也为他本人积累了一批粉丝。这样一来,明星导演的声誉成为节目的背书,当他制作的新节目上线时,就会凭借个人的明星效应和独树一帜的风格立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二)不可控的前台:导演出镜增加节目风险然而,盛名之下,也潜藏着隐忧。当导演等幕后人员踏出隐蔽而安全的后台,打破“第四堵墙”,成为舞台上的表演者时,他们本身也成为任观众评价的对象。一方面,作为品牌的导演成为节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一旦观众对导演产生不信任,节目也会受到“牵连”。比如吴彤通过不断出镜,积累知名度,打造“国民级导演”形象的同时,观众对其节目“抄袭”“滥用回忆杀”“套路化严重”的质疑声也从未停止,甚至由对吴彤的反感发展到对其参与制作的节目的抵制。另一方面,导演走上镜头前的舞台,也就意味着他远离了安全的、更可控的后台,不再享有控制“舞台设置”的有利条件,所以当他无法适应从后台的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