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基坑止水帷幕渗漏问题处理技术(原照片)_第1页
复杂基坑止水帷幕渗漏问题处理技术(原照片)_第2页
复杂基坑止水帷幕渗漏问题处理技术(原照片)_第3页
复杂基坑止水帷幕渗漏问题处理技术(原照片)_第4页
复杂基坑止水帷幕渗漏问题处理技术(原照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杂基坑止水帷幕渗漏问题的处理技术目录TOC\o"1-2"\h\z\u1轻微渗漏现象的处理 12较严重的渗漏现象 23管涌的处理 34工程实例 34.1工程说明 34.2现象描述 34.3原因分析 44.4外补止水帷幕措施 44.5“内堵、外封”技术施工 64.6本案例分析 85结束语 9复杂基坑止水帷幕渗漏问题的处理技术1轻微渗漏现象的处理轻微渗水现象主要表现为支护桩表面渗水(如下例),目前常见的处理方法是采用水不漏堵漏。“水不漏”是一种高效、防潮、抗渗、堵漏的绿色环保型材料,其特点是具有带水施工,快速堵漏,迎背水面均可施工,无毒、无害、无污染,凝固时间可控,抗渗压高,粘结力强,与基体结合后整体不老化等特点。一般2~10min内初凝,1d抗压强度达4.5MPa.3d抗压强度达15MPa。2较严重的渗漏现象此现象一般是支护桩与支护桩之间发生渗漏,还可能伴随流砂流出。处理此类事故,常用“内堵、外封”技术。2.1“内堵”就是基坑内侧用“水不漏”堵洞口。2.2“外封”就是外侧采用双液注浆技术双液注浆是静压注浆中的一种,即利用液压通过注浆管把水泥溶液和水玻璃短时间内混合均匀生成水泥胶,然后注入地层中。利用水泥胶凝结速度快,强度提高快的特点封堵渗漏通道,达到堵漏目的。另外,双液注浆可适用于基坑及其周围无较密实厚层粉砂、粉土层。即利用液压通过注浆管把两种浆液短时间内混合均匀后注入地层中,浆液会通过充填、渗透和挤密等方式,赶走土颗粒间或土体空洞中的水分和空气,占据其位置。经人工控制一定时间后,浆液就将原来松散的土颗粒或空洞胶结成一个整体,最终形成具有较高强度、防水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固结体。3管涌的处理管涌的产生是由于基坑止水深度不够或深部止水结构缺陷造成,应分清原因再进行处理。如果是深部止水结构局部缺陷引起,须采取止水结构补强措施即在原止水帷幕外侧施工一排止水帷幕(具体施工控制可见工程实例)。4工程实例4.1工程说明xx工程地上由两栋43层居住公寓,一栋40层办公楼,一栋4层商业楼组成,地下两层车库,基坑长约169米,宽约108米,基坑开挖深度11.8米,局部13.2米,本工程±0.000相当于大沽高程+3.800m,安全等级一级,本工程地下止水采用单排止水帷幕阻水。4.2现象描述4.2.1当基坑土方开挖至-6.000m时,通过外侧观察井水位变化数据统计分析,北侧中环线至南侧厕所西侧水位变化与原始水位数据变化较大,并随着土方向下开挖,内外井的水平面有同时下降的现象。4.2.2在北侧办公区处,当土方试挖至-10.000m时发现部分支护桩之间渗水,并伴有流沙带泥现象。4.2.3根据以上现象,判定本工程基坑止水帷幕出现深层漏水。4.3原因分析本工程基坑外侧止水采用的止水帷幕设计为单排双头水泥搅拌桩(桩径700mm),有效桩长18米,桩底相对标高为-20.100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层分布及土质特征显示,本工程基坑渗漏部位位于故河道新冲积层(Q43Nal)中第二亚层—粉土层(力学分层号为2b),该土层厚度一般为7.7~10.30m,在水平方向上厚度变化较大,局部含有机质、蚌壳,属中压缩性土,而且土层分布不稳定,属液化土层,所以在进行止水帷幕施工时,搅拌桩容易在该土层劈叉,4.4外补止水帷幕措施根据以上的情况判断分析,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拟采用双管高压摆喷在原止水帷幕外侧施工一排止水帷幕。4.4.1施工技术参数:(1)设计桩长:8m(自地面下8-16m旋喷)旋喷桩数约500根(2)注浆材料:P.S.B32.5硅酸盐水泥(3)水灰比1:1,水泥掺入量300kg/m(4)水泥浆比重:1.4-1.5(5)桩间距:800mm直径:1100mm(6)水切割压力26-30Mpa,气压0.5-0.7Mpa,注浆压力2-4Mpa,提升速度12-15cm/min4.4.2施工控制主要技术参数(1)水灰比1:1,水泥掺入量300kg/m,每根桩2.4t(2)水泥浆比重:1.4-1.5之间(3)水切割压力26-30Mpa,气压0.5-0.7Mpa,注浆压力2-4Mpa,提升速度12-15cm/min4.4.34.4.4摆喷桩施工质量检验和标准

4.4.4.1摆喷桩施工质量检验

(1)摆喷桩质量检验应在喷射注浆结束三天后进行。

(2)检验方法:桩径、垂直度外观特征:开挖检查;

固结体整体性和均匀性:摆喷桩施工完成1周后,采取钻孔取芯法抽检成桩质量好坏。4.4.4.2摆喷桩施工质量标准

摆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位置(横向)50mm尺量2垂直度1.5%经纬仪或吊线测钻杆倾斜度查施工记录3深度不小于设计深度测量钻杆长度查施工记录4泥浆比重0.05比重计5喷浆量每分钟50mm实测4.5“内堵、外封”技术施工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轻微的渗水现象,采用“内堵、外封”技术。4.5.1“内堵、外封”技术施工要点:4.5.1.1“内堵”即内侧用“水不漏”堵洞口、方法同桩表面渗水“水不漏”施工要点:(1)基面处理:将渗漏处凿成反楔型孔漏,清除残渣、擦去表面水;(2)配料:快速堵漏选用了速凝·堵漏型“水不漏”,将粉与水按1:0.2的质量比反复揉捏成团,封口料按粉:水=1:0.3的质量比搅拌成均匀的腻子状;(3)将快要凝固的速凝型团块迅速塞进漏水口,用锤子木棒挤压砸实。确认不再漏水后,在孔洞周围外延10cm的范围再刮一层,并及时喷雾养护。堵漏次序应先堵小漏,再堵大漏。如果流水压力较大,可采取打胀杆螺丝加钢筋肋进行加固的措施。4.5.1.2“外封”即外侧采用双液注浆施工施工过程:(1)配料:水玻璃(波美度40),模数3.0~3.4;普通硅酸盐水泥,P42.5,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8;(2)将漏水处下挖50cm,使用棉被等材料将漏水处初步封死;(3)将已准备好的施工机械、设备就位(注浆泵、压浆管、搅浆桶、42.5#水泥、水玻璃、分配电箱、电缆),设备组装并进行调试,注浆管Y型连接;(4)放置搅浆桶,挖置送浆坑(深度为50cm、长度为100cm、宽度80cm);(5)接通压浆泵、搅浆桶的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接好保护零、工作零,施工用电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6)接通压浆管、压浆泵,压浆前应开机检验输浆管道是否有堵塞,如有堵塞应立即疏通,以免在输浆过程中造成爆管,致使施工延误。(7)布孔:漏水点附近下钻,钻机钻进后注入单液水泥浆找到漏水通道;注浆深度为漏洞下约2m注浆,地表下15米至5米左右。(8)搅拌水泥、水玻璃浆液,进行搅浆前应进行试配(以确定浆液能否在30s内凝固)。配置的水泥、水玻璃浆液比重应为1:1,水灰比不小于0.8;(9)找到漏水点后打开水玻璃浆液阀,同时开泵,两种浆液在钻杆内混合,浆液初凝时间约为30s。(10)堵漏时注浆压力在0.5~1MPa,两个注浆泵以同一泵压注射。(11)流水口出现粘稠浆液、伴随出现气泡时,即用布片堵住孔口,等流水量逐渐变小直至停止后,停止注浆。观察lh后再继续注浆,直至孔口返浆为止(12)注浆结束后,同时关闭注浆泵和注浆阀,用清水清洗注浆泵及管道。(13)注浆检查:注浆量以堵住漏点、孔口返浆为止,24h后静压注浆加固,下钻距离堵漏孔间距1m注浆,加固时注浆压力在0.5~1.5MPa以上。(14)注浆时内侧的降水井、外侧的观察井同时启动,采取内抽外灌的施工方法。4.6本案例分析xx项目位于xx区新围堤道与小围堤道交口,该地区地质情况复杂,施工场地位于故河道新冲积层上,初见水位埋深2.50~3.00(相当于标高0.31~-0.03m),静止水位埋深2.1~3.5(相当于标高0.77~0.67m),地下水量大,所以本工程基坑施工采用一道止水帷幕设计显然不合理,一般情况下不少于2道止水帷幕。类似本工程地质情况基坑施工止水设置,其次施工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基坑深度范围内的土质情况(包含水位状况),以及止水帷幕搅拌桩施工时产生劈叉影响,这些都是造成支护桩间渗水的原因。通过采取外补一排止水帷幕加固的补救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本基坑的较严重的渗漏问题。而后期出现的轻微的渗漏现象,采用“内堵、外封”技术进行堵漏,取得了明显的施工和经济效果。(解决止水帷幕渗漏问题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