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上课用_第1页
《戊戌变法》上课用_第2页
《戊戌变法》上课用_第3页
《戊戌变法》上课用_第4页
《戊戌变法》上课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午中日战争

刺激了

瓜分中国的野心,

中国空前严重。

帝国主义民族危机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第6课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戊戌变法(wù

xū)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领导阶级代表人物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目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光绪帝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背景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要求实行变法改革社会现状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和加强自己的权力地位态度积极行为被动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康有为的学生

康有为在1888~1898这十年间,先后七次上书光绪,反复陈述维新变法主张。6月11日参与百日维新,失败后逃到日本,成立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动革命。1913年回国,在上海创办《不忍》杂志,反动共和,宣扬尊孔复辟,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1917年伙同张勋复辟失败。在国民革命时期,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经过序幕酝酿和发展高潮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想象画)观看视频结合书上第33页第二段内容和注释思考以下问题:一、什么是“公车上书”?二、“公车上书”时间、内容、直接原因、重要影响分别是什么?

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窃认为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窃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直接原因时间主要内容重要影响结果《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失败打破清政府长期以来规定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经过序幕酝酿和发展高潮公车上书创办新学堂著书讲学创办报刊建立政治团体

1891~1897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了万木草堂,宣传维新理想。培养与造就大批变法维新骨干(如梁启超等)。在万木草堂亲自讲学,前后历时7年。同时,在这里编写了《新学伪经考》等维新变法著作。1898年9月被清政府查封停办。万木草堂康、梁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康广仁康有为梁启超北京强学会是维新派的重要政治团体。1895年8月由康有为在北京正式成立。该会每十日集会一次,每次有人演说,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北京强学会旧址名称时期地点创办人万木草堂1891年广州康有为《中外纪闻》

(原名《万国公报》)1895年北京康有为强学会1895年北京康有为《时务报》1896年上海梁启超(主笔)《国闻报》1897年天津严复《知新报》1897年澳门康广仁时务学堂1897年湖南谭嗣同粤学会1898年北京康有为《湘报》1898年湖南谭嗣同南学会1898年湖南谭嗣同保国会1898年北京康有为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一览表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经过序幕酝酿和发展高潮公车上书创办新学堂著书讲学创办报刊建立政治团体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光绪帝1875~1908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于瀛台,重新把握政权,直到光绪帝死。光绪帝1871.8.14~1908.11.14爱新觉罗.载湉[tián]醇亲王之子慈禧侄儿

1898年夏,光绪帝召集军机处的大臣,表示变法决心。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遂于6月11日颁布《定国是诏》。“百日维新”从此开始。“明定国是”诏书影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进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晓晓,空言无补,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腾其口说,总期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将此通谕知之。——“明定国是”诏(节选)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谕内阁:候补侍读杨锐、刑部候补主事刘光第、内阁候补中书林旭、江苏候补知府谭嗣同、均著赏加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事宜。——光绪帝上谕(9月5日)擢升维新派人士进入中央机构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军事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文化方面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政治方面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经济方面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新政共推行了103天,所以戊戌变法又称作“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光绪帝1875~1908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于瀛台,重新把握政权,直到光绪帝死。光绪帝1871.8.14~1908.11.14爱新觉罗.载湉[tián]醇亲王之子慈禧侄儿慈禧太后1835.11.29~1908.11.15

姓叶赫那拉满洲正黄旗人载淳(同治)之母同治、光绪时垂帘听政翁同龢[hé]1830~1904字叔平、瓶生号声江苏常熟人荣禄1836~1903字仲华号略园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1898年6月15日,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一日之内连发三道命令,免去支持变法的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职务,任命她的亲信荣禄担任直隶总督,牢牢控制官吏任免权。

1895年,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光绪帝得知慈禧太后想发动政变后,密诏康有为等设法相救。谭嗣同深夜只身拜访袁世凯,希望他率领统率的7000装备精良的新建陆军,担当起诛杀直隶总督荣禄、保护光绪的任务。袁世凯假意应允,等谭嗣同一走,马上向荣禄告密,促使政变迅速发生。袁世凯(袁项城)1859.9.16~1916.6.6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即兴表演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戊戌六君子被杀时的新闻报道大肆搜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1898年6月28日,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和康广仁六人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临朝听政”上谕1898年9月21日谕内阁:……慈禧皇太后两次垂帘听政,办理朝政,宏济时艰,无不尽美尽善。因念宗社为重,(朕)再三吁恳慈恩训政,仰蒙俯如所请,此乃天下臣民之福,由今日始,在便殿办事,本月初八日(即9月23日),朕率王大臣在勤政殿行礼……瀛台,地处北京南海中,三面临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后,将光绪帝幽禁在这里,后来光绪帝死于此。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囚禁光绪的瀛台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杨深秀康广仁戊戌六君子狱中题壁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1865.3.10~1898.9.28湖南长沙浏阳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和个人力量的弱小彰显出强烈的爱国爱民思想和为追求理想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贼指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派以及侵华的列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实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过于强大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又没有自己的军队。失败原因客观上主观上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④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③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序幕)公车上书宣传变法创设团体(准备)(高潮)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结果)知识小结检测反馈1、北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1895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公车上书

C.慈禧太后仓惶出逃

D.李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