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社构建谐校园生安全知识教育教学包课件_第1页
石油社构建谐校园生安全知识教育教学包课件_第2页
石油社构建谐校园生安全知识教育教学包课件_第3页
石油社构建谐校园生安全知识教育教学包课件_第4页
石油社构建谐校园生安全知识教育教学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消防安全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凡是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叫火灾。大学校园是人员聚集场所也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人员较为集中,且火灾隐患大。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一、校园内火灾常见原因消防安全校园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是消防安全宣传的一个重点,普及校园消防安全常识,首先得对校园火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那么校园为什么容易发生火灾?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一)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大学是教学、科研场所,许多教职员工和学生因潜心研究学问,对其他事情关心较少,消防安全意识往往比较薄弱,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思想麻痹,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纪律松弛,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二)用火、用电不遵安全规范,火灾诱发原因众多如乱拉乱接电线和保险丝,因电线短路或因接触不良发热而引起火灾;个别的因为用电经常超负荷常跳闸,图方便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使电路过载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熔断而造成电线起火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三)老式建筑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多在有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高校中,有不少木结构建筑仍在使用中。同时这些老房子的电力配置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一旦房屋漏雨造成漏电或因发热的电线烤燃这些已风干多年的木料,其后果不堪设想。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四)大学校园情况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火灾场所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食堂、体育馆、宾馆、家属楼、学生宿舍、教职员工宿舍、校办工厂、出租门面房等,可以说涉及校园内的各种场所。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五)建筑物人员密度大,安全通道少大学生在校教育有别于中小学生就近入学教育,高校因生源来自全国各地而实行在校学生集中住宿。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六)校方在消防安全上投入少大学是事业性单位,每年的经费开支主要靠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在国家财力有限、重点保障教育经费支出的情况下,用于消防安全方面的经费十分有限。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二、校园火灾的特点1.火灾事故突发,起火原因复杂2.高层建筑增多,给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带来巨大困难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二、校园火灾的特点3.火灾容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4.人员集中,疏散困难,火灾往往造成人员伤亡,社会影响极大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1.火灾事故突发,起火原因复杂从时间上看,火灾大都发生在节假日、工余时间和晚间;从发生的部位上看,多发生在实验室、仓库、图书馆、学生宿舍及其他人员往来频繁的公共场所等存在隐患的部位及生产、后勤部门及其出租场所,这些部位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具有突发性。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2.高层建筑增多,给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学校因受扩招、大办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等教育产业化的驱动,及学校之间教学、科研的竞争,各个学校的建设规模都在不同程度上迅速扩大,校园的发展较快,校内高层建筑增多,形成了火灾难防、难救,人员难于疏散的新特点。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3.火灾容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学校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多,动植物标本、中外文图书资料多,一旦发生火灾,损失惨重。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4.人员集中,疏散困难,火灾往往造成人员伤亡,社会影响极大学校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是各类信息的集散地,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传遍社会,特别是出现人身伤亡,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三、高校校园火灾的防范对策(一)提高对校园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教育(三)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狠抓落实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三、高校校园火灾的防范对策(四)强化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管理(五)加大资金投入,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四、火灾的预防为了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不管是假期回家,还是在校园和公共场所,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主动增强消防安全意识,积极了解消防安全知识,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一)家庭防火1.做饭防火常识2.燃气防火常识3.点蚊香防火常识4.停电后防火常识5.家用电器防火常识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二)公共场所防火商场、宾馆、车站、机场、影剧院、俱乐部、文化宫、游泳场、体育馆、图书馆、展览馆都属于公共场所,这些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员伤亡会比较惨重。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二)公共场所防火(1)不在公共场所内吸烟和使用明火,不带烟花爆竹、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自觉配合安全检查。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二)公共场所防火(3)学会识别消防安全标志,熟悉安全通道。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二)公共场所防火(2)车辆、物品不紧贴或压占消防设施,不要堵塞消防通道,严禁挪用消防器材,不得损坏消火栓、防火门、火灾报警器、火灾喷淋器等设施。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三)校园防火措施实验室火灾预防校园公共场所火灾预防学生宿舍火灾预防校园防火措施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1.实验室火灾预防在实验室、教研室实习或工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的情况,如设备放置是否妥当,对操作过程是否清楚等,做好准备工作以后再进行操作。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2.校园公共场所火灾预防在体育馆、报告厅、食堂等公共场所,要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有关规定,做到不携带易燃易爆品,如汽油、酒精等;禁烟区不吸烟,不随地丢弃烟头、火柴;不使用明火照明;不随便按触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不玩弄电线,以免触电或引起短路。第一节校园火灾及其防范3.学生宿舍火灾预防(1)不私拉乱接电线。(2)不使用不安全电源线。(3)不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4)不在宿舍使用明火。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一、掌握灭火基本常识在增强消防意识,做好火灾预防的同时,大学生还应掌握有效的灭火常识,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一)灭火的基本原理按照燃烧原理,一切灭火方法的原理都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一)灭火的基本原理冷却灭火法1隔离灭火法2窒息灭火法3抑制灭火法4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1.冷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使燃烧停止。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做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因此,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2.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体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体隔离,中断可燃物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3.窒息灭火法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4.抑制灭火法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如干粉灭火剂灭气体火灾。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二)火灾的扑救火灾扑救的原则火灾扑救的注意事项12正确、有效的灭火方法3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1.火灾扑救的注意事项很多火灾在被发现时还处于初起阶段,因此,当发现起火时不要惊慌失措,要果断地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办法将火扑灭。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2.火灾扑救的原则遇到火灾时,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灭,救人第一,先重点后一般”的火灾扑救原则。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3.正确、有效的灭火方法(1)冷却降温灭火。(2)覆盖火苗。(3)隔离灭火。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二、认识安全标志消防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边框和以图像为主要特征的图形符号或文字构成的标志,用以表达与消防有关的安全信息。每一个人都要能够识别消防安全标志,注意周边的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发生。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一)禁止标志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二)指示标志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三)警告标志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四)包装标志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二、认识安全标志禁止标志1指示标志2警告标志3包装标志4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三、常见灭火器的种类及其使用方法灭火器的类型1正确选择灭火器2正确使用灭火器3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一)灭火器的类型常见的灭火器材有清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1301等,各种灭火器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二)正确选择灭火器发生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是最快捷有效的灭火方法。所以当火灾发生时选择合适的灭火器进行正确灭火是十分必要的。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三)正确使用灭火器正确使用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1.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右手托着压把,左手托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取下挂在墙上的灭火器,然后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1.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2)右手捂住喷嘴,左手执筒底边缘。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1.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3)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上下晃动几下,然后放开喷嘴,如图55所示。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1.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1.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4)右手抓筒耳,左手抓筒底边缘,把喷嘴朝向燃烧区,站在离火源8米左右的地方喷射,如图56所示,并不断前进,围绕着火焰喷射,直至把火扑灭。灭火后,把灭火器卧放在地上,喷嘴朝下。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1.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2.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先用右手托着压把,左手托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取下灭火器,然后右手提着灭火器到达火灾现场。(2)除掉铅封,如图57所示。(3)拔掉保险销,如图58所示。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2.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2.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4)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2.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5)在距离火焰两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摆动,喷射干粉覆盖整个燃烧区,如图59所示。当扑救流散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2.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3.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用右手握着压把,提着灭火器到现场。(2)除掉铅封。(3)拔掉保险销。(4)站在距离火源两米的地方,左手拿着喇叭筒,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如图510所示。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3.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4.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1)把干粉车拉或推到现场。(2)右手抓着喷粉枪,左手顺势展开喷粉胶管,直至平直,不能弯折或打圈,如图511所示。(3)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如图512所示。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4.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4.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第二节掌握消防基本常识4.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第三节火灾逃生一、火灾逃生的原则火灾发生后,火势的发展、烟雾的蔓延是有一定规律的,火场也是千变万化的,如果被火围困,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就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物品,想方设法迅速撤离火灾危险区。第三节火灾逃生一、火灾逃生的原则(1)保持冷静,设法报警。(2)生命第一,择路逃生。(3)警惕烟雾,弯腰穿过。第三节火灾逃生一、火灾逃生的原则(4)留意环境,依次逃离。(5)不乘电梯,机智应对。(6)相互救助,谨慎择路。第三节火灾逃生二、火灾逃生的技巧(1)熟悉环境,不要慌乱。(2)寻找逃生方向,快速撤离。(3)善于利用通道。第三节火灾逃生二、火灾逃生的技巧(4)坚持灭火,等待救援。(5)传送信号,寻求救助。(6)自制救生绳逃生。第三节火灾逃生三、不同场所的火灾逃生方法人们的活动场所很广泛,不同的场所发生火灾后需要采取的逃生方法不同。因此,大学生应该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逃生方法,这样才有可能在生命受到威胁时逃脱火灾劫难。第三节火灾逃生1.地铁火灾的逃生方法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已经成为大城市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而近年来地铁内发生的灾害事故也在不断增多,其中,火灾占有不小的比例。乘坐地铁时发生火灾,可参考以下几种逃生的方法。第三节火灾逃生1.地铁火灾的逃生方法(1)在地铁中发现车厢停电,并有异味、烟雾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按响车厢内紧急报警装置通知司机。(2)地铁失火时,不要惊慌,应保持镇静,不要任意扒门,更不能跳下轨道,要耐心地等待车站工作人员的到来,并用车厢内的消防器材,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第三节火灾逃生1.地铁火灾的逃生方法(3)疏散时注意看指示灯标志。地铁站都会设有事故照明灯。(4)按照广播以及司机、车站工作人员的指引,做好个人防护(如用毛巾捂鼻等),迅速有秩序地疏散到地面。第三节火灾逃生2.商场(集贸市场)火灾的逃生方法商场(集贸市场)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人员密度大,火灾危险性很大,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在逛商场(集贸市场)时,如果发生火灾,必须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第三节火灾逃生3.影剧院火灾的逃生方法影剧院里都设有消防疏散通道,如标有“出口处”或“非常出口”“紧急出口”的指示标志,并装有门灯、壁灯、脚灯等应急照明设备。一旦发生火灾,应根据不同起火位置,选择相应的逃生方法。第三节火灾逃生4.列车火灾的逃生方法旅客列车火灾具有四大特点:一是易造成人员伤亡;二是易形成一条火龙;三是易向前后左右迅速蔓延;四是易产生有毒气体。列车是大学生返校回家、出门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第三节火灾逃生5.公交车火灾的逃生方法公交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是,公交车内的人员非常拥挤,一旦着火,火势蔓延特别迅速,往往在数秒内就席卷全车,封住车门,稍有犹豫就丧失逃生良机。第三节火灾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